婆婆要兒媳無底線包容兒子,媳婦霸氣回應:我找的是老公不是兒子

2020-12-25 從不改名的小蘑菇

受上一代的影響,現在很多男人還認為,女人就應該在家把家務全包,每天回家把自己伺候得舒舒服服的,最好是只做事不說話最好。

一來是以前大男子主義盛行,女性意識沒有覺醒,二來便是大環境的影響,畢竟周圍的人都是這樣,很難接受到新思想。

如今我們都知道婚姻不是哪一個人的,婚姻中的雙方都該為這段婚姻而努力,一起讓生活更好,一起讓明天更好。

可是,總有些人把自己變成婚姻的局外人,把什麼事情都推給另一半,完全當起了甩手掌柜。

而最為可怕的就是,有些婆婆明明就是大男子主義的受害者,自己的兒子什麼事情都不管,還讓兒媳婦無底線包容自己的兒子。

不禁讓人感嘆,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向美(化名)經人介紹嫁給了鄰村的張志(化名),剛結婚的時候婆婆對於媳婦是非常的照顧,家務活基本都不讓兒媳碰,這讓向美都有點不適應了。

人與人的相處都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過程,剛開始的客客氣氣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消失,一切回歸常態,其實此時才是真正的生活。

婆婆熱情了一段時間便回歸了常態,以前婆婆幫著洗衣服,如今婆婆不幫洗衣了,衣服只能小兩口自己洗。

向美覺得洗衣機洗不乾淨,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洗,這也讓向美發現一個秘密,老公二十多歲居然不會洗衣服。

老公的理由也很簡單,洗衣服太難了自己學不會,向美簡直不敢相信這話是從自己老公嘴裡說出來的。

丈夫二十多歲不會洗衣服,說來有點天方夜譚,而更讓向美覺得天方夜譚的是,丈夫不光不會洗衣服,還不會做飯。

甚至就連最基礎的蛋炒飯都不會,家裡有點什麼東西壞了,也是喊親戚或者鄰居來幫忙,丈夫自己從來不動手。

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來越久,向美發現自己的老公是這也不會那也不會,完全沒有一點生活能力。

向美有點後悔沒早發現丈夫這些毛病,要是以前知道丈夫這樣,向美是怎麼都不可能嫁給他的。

既然嫁了自己也就認了,結婚沒多久離婚壓力太大,而且丈夫除了行動能力差點,對自己還是很好的。

因此,向美決定改造丈夫,既然自己嫁的不是將軍,那自己幫丈夫一步一步成長為將軍,自己也可以當將軍夫人。

丈夫不會做飯,向美就逼著丈夫做飯,反正自己不做也不準丈夫點外賣,看丈夫肚子餓了會不會去做飯。

丈夫不會洗衣服,向美就去超市給丈夫買了個盆和搓衣板,讓丈夫自己搓,反正家裡洗衣機是不準用。

在向美這樣強制改造下,丈夫也漸漸有了些改變,雖然只是一些小變化,但是向美還是很開心的,畢竟證明丈夫還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了。

今天,家裡廚房的開關壞了,向美讓丈夫去買個開關來換,可是開關買回來後丈夫就坐在那不動了,向美質問丈夫這是不準備換了嗎?

丈夫告訴向美,自己不懂電路等大伯來幫忙換,聽到丈夫又準備依賴他人,向美馬上就火了,換個開關就要找人,那以後找不到人的時候,家是不是就不用電了?

向美把電閘拉了,今天向美一定要讓丈夫把這個開關換了,無聊向美怎麼催,丈夫就是一直不肯動手,說自己看不懂。

丈夫的話讓向美覺得非常不可理喻,換個三個按鈕的開關,線路圖就在開關上,丈夫居然告訴自己看不懂。

而這個時候,向美的婆婆居然也出來幫腔,讓向美別這麼逼她兒子,電這麼危險的東西,就應該讓專業的人來搞。

電閘都拉了婆婆居然還說危險,向美要被這對母子氣死了,情急之下便對婆婆吼了一句:「都是因為有你這樣的媽,才會養出這樣的兒子。」

向美的這句話也把婆婆給氣到了,頓時就和向美吵了起來,說向美活像個罵街的,自從娶了向美進門,自家就沒安寧過。

婆婆指責向美沒有個媳婦的樣子,不懂得包容自己的老公,女人就該像自己一樣,用心打理好這個家,而不是整天找自己丈夫的麻煩。

婆婆的話真是把向美驚到了,婆婆不但不指責自己的兒子,反而指責自己這個兒媳婦多事,指責自己不包容老公。

是她的兒子像個孩子一樣,完全承擔不了一個丈夫的責任,如今在婆婆嘴裡,錯的好像都是自己,就好像自己不說,這些問題都不存在一樣。

自己是嫁的老公,不是找個兒子,要自己像婆婆這麼包容她兒子,那自己這輩子都別想好好過了。

向美幾句話把婆婆和丈夫懟得說不出話來。

其實,婚姻從來不是那一個人的事情,想要經營好一段婚姻,就得需要兩個人一起出力。

可是很多人自己不承擔婚姻的責任,把家庭的重擔全部推給另一半,最後婚姻經營不好還指責對方。

而一方長期被指責,慢慢的最後也會認為,或許這就是自己的責任。

很多男人一天在外也沒幹什麼事,回到家卻像個大老爺們一樣吆五喝六,對妻子頤指氣使。

婆婆曾經也深這樣婚姻的傷害,可是媳婦熬成婆之後,卻要把這種痛苦施加給自己的兒媳,實在令人唏噓。

作者:蘑菇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END

感謝閱讀:你還有什麼獨特的看法?歡迎留言我是小蘑菇,一顆滾燙的靈魂,希望我的文字能帶給陌生的你一點幫助,帶給你一點在我眼中的情懷、知識與魔力。點擊上面『關注』,持續接受這份魔力吧。

相關焦點

  • 兒媳給婆婆養老,反被婆婆罵不孝,兒子的做法既霸氣又解氣!
    有句話不是這麼說嗎?但凡是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算問題。但家庭複雜關係帶來的問題,卻不怎麼好處理。尤其是婆媳關係,男人無論是作為兒子還是作為老公,在處理婆媳關係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時,都會有犯難的時候。潘金和程程的故事,希望能給你啟發。
  • 婆婆:「何必要去和兒子兒媳住一起,惹人厭煩呢」
    想兒子了打個電話,讓他們回來吃頓飯,這樣也挺好。自己也不必為他們槽心,有時間去和老夥伴們跳跳舞,唱唱歌日子過得輕鬆舒暢。來自長沙的劉阿姨:大家不都說了嘛!嫁老公又不是嫁給你全家那就和老公孩子過就行了,一大家子擠一起,很不方便。
  • 「兒子你老婆工資低,讓她辭職照顧我」「別欺負我媳婦」
    「兒子,你老婆工資低讓她辭職照顧我」「別欺負我媳婦」01婚姻想要走得長久,男人的做法真的非常重要。女人的角色要為家庭付出很多,如果遇到了不懂得體諒伴侶的老公,那麼往後的日子就註定是水深火熱了。假如可以遇到好的愛人,生活才能過得更幸福。
  • 婆婆說:「後悔嫁給我兒子了?當初我就不同意的」
    我是你的情感解憂人,但,你一定要懂得放過你自己! 何琳因不受婆婆立規矩曾經挨過婆婆一耳光,也因婆婆告狀挨了老公一耳光。 最後一次徹底讓何琳心如死灰的事,是在婆婆與老公一同動手打了自己後,何琳怒吼著: 「瘋子,你們全家都是瘋子。」 之後便跑回了娘家。 「現在說要離婚了?
  • 「老公生病後,婆婆開始怕我了」
    然而,如果是每天生活在一起的親人,我們不能選擇遠離他,也只能選擇用愛來包容彼此之間性格的差異。我常常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有些婆婆會為難兒媳?是怕媳婦搶走兒子對自己的愛?亦或是因為代溝而產生的觀念差異?
  • 有兩個兒子的家庭,為何婆婆總偏心其中一個兒媳?大多是這些原因
    有人曾說,婆婆不是媽,所以對待婆婆要像對待老闆一樣,要敬愛、要順從。其實不然,兒子結婚前的幸福可能和媽媽沒有太大關係,但是結婚後的幸福和婆婆脫不了關係。婆婆待兒媳好了,兒子的婚姻幸福指數直線上升。有多個兒子的婆婆更是如此,如何對晚輩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尤為重要。但是平心而論,要對所有的兒媳都一視同仁,婆婆做起來確實有些困難。
  • 兒媳挺大肚子做飯,婆婆還嫌難吃和兒子告狀,兒子:餓死你才過癮
    但是好像全世界的婆婆都一樣,沒有一個真心把願意把媳婦當成女兒一樣對待的,要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婆婆也曾經是媳婦,也曾經受過長輩的冷眼,可是為什麼現在卻依然要找自己媳婦的茬呢?好多人認為這就是人的報復心理,由於當時自己受了婆婆的氣,所以現在自己也終於成了別人的婆婆,所以要來體驗一把壓榨自己媳婦的快感,真的是這樣嗎?
  • 婆婆瞧不起農村兒媳,專門支走兒子欺負她,兒媳:我也忍了很久啦
    在一個家庭裡,如果婆婆和兒媳婦的感情不和,相處與中間的兒子也肯定會左右為難。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自己城裡的兒子,娶了農村的兒媳婦,那媳婦就是配不上自己的高材生兒子,於是便就百般刁難,更過分甚至支開自己兒子,針對兒媳婦。
  • 「我媳婦不是外人,您才是」婆婆將兒媳踢出家族群,男人霸氣護妻
    於是,他就從母親那裡把工資卡要回來了。一向在家裡做主的婆婆,根本哪裡願意交出工資卡,無奈兒子非要拿走,她也沒辦法。只不過,這筆帳她悄悄的記在了月華身上,她覺得,要麼是月華慫恿兒子要回工資卡,要麼就是兒子被月華迷住,才不要自己這個媽。
  • 這3句話婆婆不能對兒媳說,會讓兒子有苦難言,很多第一個就中槍
    俗話說的好:「媳婦公婆兩條心,要親還是娘家人。」真是一點也沒錯,你別指望婆媳關係能夠像母女關係一樣融洽,你想想,第一你們沒有血緣關係,第二從小到大婆婆對兒媳既無養育之恩,有無教導之情,憑什麼兒媳就能像對待親媽一樣對待婆婆呢?這種邏輯上不成立。
  • 「我兒子沒義務給你父母養老」,婆婆的針鋒相對,兒媳這樣回懟
    正因為這樣的想法,許多父母們和兒子生活之後,觀念的不同、生活習慣的差異導致公公婆婆和兒媳的相處成為了家庭裡另一大挑戰。小張最近就很頭疼。他的兒子剛出生,妻子需要人照顧、小張又忙於工作經常出差,所以他請母親來幫忙照顧妻子和兒子。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沒想到母親和妻子的性格不太合拍,生活習慣上也千差萬別,導致兩個人矛盾重重。
  • 婆婆住院15天,向兒子告狀:你媳婦送菜沒油水,幸有小姑子澄清
    婆婆不可能真的把你當成自己的親閨女,兒媳婦也不可能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媽。我外婆有兩個兒媳,她從來不會挑刺,故意挑起婆媳紛爭,讓兒子為難。外婆對兒媳推心置腹,無論哪個兒子家發生事情,她都盡力幫忙,能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不辭辛勞。哪怕在相處過程中,和媳婦有一些小摩擦,她都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從不會責怪媳婦。
  • 邋遢婆婆教兒媳如何做家務:不想讓兒子離婚的婆婆們,好自為之
    每次看婆媳題材的電視劇,總是為當中的兒媳抱不平,認為婆婆管得太多了。比如《雙面膠》、《裸婚時代》,以及最最讓人無語的《婆婆來了》。那天她和面的時候,婆婆非要在一旁指導她如何和面,如何蒸出的饅頭更好吃。婆婆說多放一些糖有助於發麵,可夏雨覺得多放糖不健康,沒理她。後來夏雨跟男友說,「我做飯幹活有自己的方式,麻煩你的母親不要幹涉我的自由。這件事,你去和她說。」從那之後,婆婆再也不敢指手畫腳了。
  • 剛買的新房婆婆要住大臥室,讓我跟老公帶著兒子睡小臥,怎麼辦?
    故事前言:老公10歲時,公公去世,婆婆再未嫁人,辛苦拉扯大老公跟小姑子,談戀愛時,老公對我千依百順,呵護有加,他說對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對婆婆好,我點點頭,天真地想「愛屋及屋」。結婚後,老公對我特別好,可是婆婆一會嫌我不做家務,一會嫌我們工資不上交,一會嫌我們對小姑子不好,家裡氣氛很壓抑,我忍了又忍,幾次提出搬出去住,老公以不夠買新房為由拒絕,於是我拼命努力工作,升了職,兒子兩歲時終於攢夠了首付……沒等老公同意,我交了錢,以為終於自由了,哪知噩夢才剛剛開始……
  • 婆婆拿兒子辛苦錢打麻將,兒媳勸誡婆婆趕她出門:這是我兒子的錢
    文|七夏01婆婆在晚年空閒時間,跟人打打麻將,放鬆放鬆,這原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只要婆婆做得不過分,我想大部分的兒媳都會睜隻眼閉隻眼,默許婆婆的放鬆方式。畢竟老年人,也該有個自己的興趣愛好。可如今婆婆是拿著兒子的辛苦錢去打麻將,而且一打還不可收拾,那麼這樣的行為,無疑就會讓兒媳各種看不慣。而兒媳對婆婆勸誡幾句的話,多半的婆婆,還會認為兒媳是故意挑釁。然後婆媳矛盾,就此開始。所以婆婆想得到兒媳的尊重,首先自己就要拎得清。拎不清的老人,一般都會讓人左右為難。
  • 給婆婆做飯清湯寡水兒子不滿,妻子:月子我就吃這個,媽說有營養
    「月子我就吃這個,媽說有營養,現在我也給媽補補。」 這就是多年前種下的果,現在兒媳全都還給了婆婆。婆媳關係到底怎麼相處才是最好的呢? 兒媳剛剛結婚,對許多事情都不懂,婆婆應該對兒媳多一些包容,多給年輕人一些磨合相處的時間,不要總是插手兒子家的事。
  • 這位婆婆一席話,老公變得顧家愛媳婦,解決了99%的婆媳矛盾問題!
    我很恨她,怎麼努力也無法原諒她。這種情況還要去經營嗎?曉芸說:第一次去男友家,婆婆就讓我煮飯,吃完飯她還讓我去洗碗,說勤勞的媳婦都是這樣的。這些我都忍了。可當我洗完碗出來的時候,聽到婆婆居然嫌棄地跟男友說:「看她那麼瘦,將來應該生不出兒子,還是早點分手好。」當時我就徹底崩潰了。我現在正猶豫要不要和男友分手,可我們已經在一起7年了...
  • 婆婆折磨了兒媳8年,兒媳的反擊大快人心
    有句老話說得好,「砂鍋不是鐵倒的,媳婦不是婆要的」,婆媳矛盾直接影響著家庭的和諧,也影響著夫妻之間的感情。清官難斷家務事,兒媳和公婆之間的矛盾越激烈,有很主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男人窩囊,婆媳矛盾需要男人在中間周旋和調節,一個巴掌片不響,如果婆媳之間只是一些家庭瑣碎之事,做兒媳的也應當學會包容和理解,必將公婆歲數大,沒文化,看不慣的就會嘮叨,此時為了家庭和諧,兒媳保持沉默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包容也好,理解也罷,都要有個度,如果公婆做得太過分了,讓兒媳感到在家裡沒有地位,那樣矛盾就會就會越激烈。
  • 「兒子,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太小氣,應該主動包容妻子」
    就因為我和婆婆相對陌生,我有點怕她,所以不敢跟她說這種事,我怕弄巧成拙,怕她跟我老公一起欺負我。不過,我沒找婆婆,婆婆卻主動找上門來了。有一天她來的時候,我和我老公正在吵架,他像平時一樣得理不饒人,就因為他有一件衣服我忘記洗了,他就在那叨叨叨說個不停。婆婆把事情弄清楚之後,讓我老公閉嘴,坐下來跟我們聊起了經營婚姻和夫妻關係的相關事項。
  • 婆婆生病,兒媳不照顧,作為兒子該怎麼辦?
    婆婆生病兒媳不照顧,作為兒子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考慮。 第一,首先要明確,婆婆是自己的親媽,而不是自己老婆的親媽。 作為兒子,當自己的媽媽生病,首先要想到的是自己如何想辦法照顧,而不是去埋怨自己的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