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街道康樂老年日託站重新開放 老夥伴久違再相聚

2020-12-23 環京津網

圖片說明:恢復開放的康樂老年日託站裡,老人們正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摺紙。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穩控,此前緊急關停的老年日託站接到通知,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可有序開放。作為全市首批重新開放的站點,位於嶽陽街道的康樂老年日託站於4月1日起恢復向老人提供助餐服務。

3月27日,接到相關通知後站點工作人員逐一致電登記在冊的老人。得知這一消息,老人都十分興奮,不少人直言在家的兩個月,吃飯一直是讓他們犯難的事情。

4月1日當天,老人們早早來到站點,與老友會面。家住長橋社區的倪老伯是離站點最遠的一位,以往他總是掐著時間點來打飯,而這一天他等不及想見久違的老夥伴,一早就讓孩子送他過來。倪老伯說,他在康樂老年日託站用餐已有八九年,春節前站點突然關閉後他一直盼望著開放,特地趕個早就是為了和老朋友見面,聊聊這段時間的生活。

居民王阿姨告訴記者,以前她的生活非常有規律,疫情一來呆在家裡,不僅打破了正常作息,由於不外出,腿腳都不利索了。兩個月中就餐一直是難題,有時她靠子女送餐,有時自己做麵餅或者包餃子、煮粥,相比站點葷素搭配不重樣的餐食,著實簡陋。「來這裡很開心,這裡就像個大家庭,大家邊等邊說說話。」

日託站的午餐出餐時間是10時30分,提早等候的老人還在工作人員指導下折起了紙。老夥伴們好不容易再聚首,說著體己話,想到從現在起又可以恢復往日的夥食和生活習慣,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在老人談笑的同時,後廚正在熱火朝天地炒制當天菜餚——紅燒肉、乾絲肉絲、炒白菜……出鍋的餐品會被分成3部分,分別用於堂食的老人、外帶的老人,以及由專人送餐上門提供給腿腳不便的老人。

居民馬老伯家住人樂小區四村,是當天由專人送餐上門的5位老人之一。馬老伯和愛人都已80多歲高齡,兩人身體都不好,無法前往站點就餐,之前一直是靠送餐上門服務的。當看到送餐員胡葉根時,兩個老人像見到了老朋友般激動。之前兩個月一直燒粥,「就著蘿蔔頭、腐乳打發,現在總算是心定了。」老兩口說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家中連米都沒有了,站點打電話來問候時知道了他們的困難,就給他們代買了不少生活用品,他們非常感激。

據了解,康樂老年日託站採取社會化的工作方式,由第三方上海霞滿雲間公益組織運營。站點主要為老人提供周一至周五的午餐,按照老人的年紀,由政府補貼部分餐費。此外,站點內也有供老年人活動的場所,工作人員會根據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文化、娛樂、健身等活動。站點負責人孫梅表示,目前仍屬於疫情防控期,為了老年人的安全,他們將在消殺工作方面下足功夫。

相關焦點

  • 松江這家老年日託站重新開放,在你家附近嗎?
    松江這家老年日託站重新開放,在你家附近嗎?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昨天,位於嶽陽街道的康樂老年日託站正式恢復向老人提供助餐服務
  • 上海老年日託「停擺」三月再開放,老夥伴如何聚首
    摘要:為了讓老人們的生活能夠儘快恢復往常,在做好防疫措施及精準復工運營方案的前提下,部分老年日託站正逐步有序恢復開放。 「老董,好久沒碰頭啦,儂胖點了呀!」過年前每天都到涼城新村街道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報到」的李阿婆,與許久未見面的老夥伴碰面,格外激動。
  • 停擺三個月,涼城「老年日託」再開門
    過年前幾乎每天都要來涼城街道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報到」的李阿婆,與許久未見面的老夥伴碰面,格外激動。而她身後站著的養老護理員們,看到老人紛紛「回歸」同樣高興:「這些『老寶貝』能重綻笑顏,比什麼都重要。」近日,隨著復工復產推進,養老護理員重返崗位,涼城新村街道第一和第二市民驛站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率先正式復工。復工後的養老護理員迎來了全新挑戰,每個人都是累並快樂地工作著。
  • 養老也能「日託」了!杭州首家老年食堂改成了日間照料中心,今日開業
    社區在徵集居民意見後,決定將該幢樓升級改造成老人的日間照料中心,繼承杭州第一家老年食堂的「幸福養老」衣缽,衍生出更多服務老年人的閃光點。 日間照料中心一樓是文體娛樂活動區域,二樓為日託、理療、康復區域。
  • 北京首家老年日託所將停 「不盈利」成關張原因
    目前,北京一些區縣分別在居家養老服務方面各施招數,如:時間銀行、託老所、上門巡視、養老服務站、居家養老互助會等,本報記者探訪發現,有的模式靈活機動,按需服務,有的則缺乏活力,甚至面臨尷尬境地。  同時,調查中發現,曾紅紅火火的北京首家街道老年日託所面臨關張。  本報訊 曾被稱為北京首家的石景山「蘋果園街道老年日託所」將面臨停辦。據介紹,其原因主要是這種模式不盈利。
  • 「越地女兒」崗位建功|浙江省巾幗文明崗——諸暨市富潤老年康樂...
    「越地女兒」崗位建功|浙江省巾幗文明崗——諸暨市富潤老年康樂中心護理部 2020-12-25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西門街道敬老節|吃上暖心飯,親情送到家
    個性化為老服務讓老人過上品質化生活 老西門街道始終將獨居、高齡、困難老年人作為關愛重點: 高溫期間,居委幹部親自上門送清涼送慰問,切實做好夏季高溫、汛期、雨季、颱風等為老防範工作; 貫徹執行市互助養老新模式——「老夥伴」計劃,積極發動低齡老人為高齡獨居老人服務,結對關愛獨居老人; 與新視界、普瑞眼科等單位合作開展社區老年人白內障眼科篩查工作
  • 新蔡縣月亮灣街道紮實做好託老中心疫情防控工作
    為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斷病毒可能傳播途徑,保障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新蔡縣月亮灣街道多措並舉,加強對轄區愛德敬養老院、康樂馨老年公寓疫情防控。實行封閉管理。在大門口等顯眼位置張貼告示,除工作人員外,外部人員一律不準探訪進入;不再接收新入住老年人,春節回家的老年人,居家養老,暫不重新安排入住。加強教育引導。廣泛宣傳新冠肺炎和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的知識教育,建立健全完善老人和工作人員健康檔案,協助老人利用視頻等信息化手段與親朋好友交流聯繫,方便家屬及時了解老人情況。
  • 8月8號,松江35處公共體育設施免費開放,...
    包括場館免費開放時間及信息,全民健身日期間有哪些賽事活動、健身技能培訓,各體質監測站免費開放服務時間及地點。詳見↓↓都動起來吧!嶽陽街道第九屆運動會跳繩比賽8月3日嶽陽活動中心嶽陽街道第九屆運動會踢毽子比賽8月3日嶽陽活動中心嶽陽街道第九屆運動會廣播體操比賽8月4日松江一中嶽陽街道第九屆運動會80分比賽8月4日嶽陽活動中心嶽陽街道第九屆運動會中國象棋比賽
  • 可供300多人同時用餐,嶽陽街道社區食堂來了!
    小鬆了解到,作為嶽陽街道重點實事工程之一,居民們期盼已久的社區食堂項目已正式啟動,預計2021年5月進行試運營。嶽陽街道社區食堂項目位於人民北路榮樂中路路口原招商農貿市場二層,項目建築面積為2745平方米,將新建690平方米就餐區,預計可供318人同時用餐。此外,還將提供包房、黨建中心、為民服務中心等功能區域。
  • 2020深圳龍華區大浪體育公園重新開放詳情
    近日,該園已完成升級改造,以全新面貌重新對市民開放。大浪體育公園大浪體育公園位於龍華區大浪街道華明路,與大浪會堂相鄰,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因建成時間較長,公園部分區域建設標準較低,設施老化嚴重,公園景觀效果較差。
  • 魚丘湖街道、康樂社區
    (鄉鎮)、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新一輪省級創業型城市(縣區)和創業型街道(鄉鎮)、社區創建工作。    根據文件精神,到2018年底,全省創建22個省級創業型城市(縣區),60個省級創業型街道(鄉鎮),600個創業型社區。首批創業型示範城市、創業型城市(縣區)和創業型街道(鄉鎮)、社區不再列入此次創建範圍。各市(縣區)申請參加創建創業型城市(縣區)工作的,其轄區街道(鄉鎮)、社區共同參與創建,不再重複申請參加創建工作。
  • 嶽陽20個景區對這些人免費開放
    嶽陽天氣預報:9月23日0點至24點:小雨轉中雨,氣溫:18~21℃。 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天氣:小雨轉中雨 1 嶽陽景點對醫護人員免費開放 好消息!今年嶽陽20個景點對醫護人員免費開放!
  • 浙江老年開放大學成立
    浙江老年開放大學近日在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揭牌成立。
  • 嶽陽中院開展「憲法」主題法院開放日活動
    12月4日,國家憲法日,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憲法」為主題,開展法院開放日活動,湖南民族職業學院40餘名師生走進該院,接受了一場法治洗禮。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師生們先後參觀了中院院史陳列館、文化長廊、幹警才藝展示館和圖書館,了解嶽陽法院的歷史沿革,感受「嶽陽精神」與法院文化的融合貫通。
  • 上海徐匯「康樂工程」再升級 讓陌鄰變睦鄰
    徐匯區康健街道圍繞親近、草根、包容的特性,推進「康樂工程」再升級,睦鄰點的存在讓老人們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瑣事煩心事 聊聊更健康   烈日炎炎、熱浪滾滾,而康健社區的老人們在小區的睦鄰點,孵空調,「嘎三胡」,熱鬧無比。
  • 播州區南白街道:「樂、合、用」並舉 辦活辦好基層老年學校
    為適應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努力營造和諧健康的養老環境,做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2001年5月,原南白鎮老年學校正式成立。由於撤鎮設辦,南白街道黨工委於2018年3月重新掛牌播州區南白街道老年學校,截止目前,街道6個社區,已實現老年學校全覆蓋,全面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質量。
  • 怡寧老年醫院開展「開放日」活動
    摘要:「哇,好大的空中花園啊」「康復科竟然有這麼多項目」……9月19日,溫州怡寧老年醫院舉辦了「開放日」活動,30餘名市衛健委離退休幹部參觀了該院,他們紛紛為那裡的環境、服務等方面點讚……
  • 師道承恩,築夢不止——上海市行知中學的一幫老夥伴
    上海市行知中學高三班有一個「9班老驥」微信群成員是一幫「老夥伴」,語數英教師年齡總和突破150歲面對疫情,這群老教師第一時間成立技術攻堅小隊,化身主播。9月10日,第36個教師節他們日復一日,堅守著一塊黑板,三尺講臺,任世界喧囂,任年華蒼老,用自己的平凡與偉大,放飛出一個個年輕的夢想。
  • 香港分階段開放部分圖書館及室外文化設施
    【解說】因應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緩和情況,5月6日,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重新開放部分圖書館和博物館,而部分陸上康樂場地將分階段於5月6日和5月11日重開。【解說】位於銅鑼灣的香港中央圖書館6日起局部開放,為避免人多聚集,圖書館實施特別開放時間,每次開放時間約1個小時。當日開放時間為下午1時整,圖書館提前30分鐘派籌,讓市民以先到先得的方式進館,從而控制入場人數。市民葉先生說,自己中午12時許來到這裡,雖然要等待1個小時才能入館,但中央圖書館資源豐富,所以重新開館的第一天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