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中國傳媒大學:藝考指定考試用書,幾個意思?

2021-02-08 浙江特色成才教育

中傳每年的招生信息,總是特別引人注目。

中傳每次的藝考舉措,總是特別與眾不同。

可是,然而是……

中國傳媒大學,貴校這幾年藝考的諸多舉動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所以,我們要替數萬考生、數十萬家長發問:

中國傳媒大學,貴校的藝考初試總是指定參考書目,而且參考書目越來越多,越來越貴,越來刻上中國傳媒大學烙印..所有這些到底是幾個意思?

 

第一部分:中國傳媒大學近幾年的藝考初試改革軌跡

中傳近幾年比較大的藝考改革,是從2018年夏天開始的,並從2019年藝考招生正式實施。

 

軌跡一:初試考試模式變化

2019年:文史哲、語數外二種考試內容二選一;

2020年:取消語數外,全部採用文史哲;

2021年:全部採用文史哲。

 

軌跡二:初試考試參考書變化

2019年:指定用書兩本:

張帆的《中國古代簡史》(第二版);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2020年:指定用書兩本:

張帆馬勇合著的《中國歷史通識讀本》;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2021年:指定用書四本:

《中國古代文學通識讀本》(葛曉音著);

《中國現代文學通識讀本》(溫儒敏著);

《中國歷史通識讀本》(張帆著);

《中國哲學通識讀本》(李中華著)


軌跡三:參考用書的出版機構變化

       2019年兩本書均為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0年一本是北京大學出版社;一本為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21年4本書全部為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第二部分:四問中傳初試用意—到底幾個意思?

1、參考書越來越多,越來越厚,越來越貴,幾個意思?

從2本書,到4本書,從400多頁到1000多頁;

從兩本書60多元,到現在4本書200多元。

中國傳媒大學,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高三考生本來時間就非常緊張,很多學生甚至一天沒有幾個小時睡覺,現在你中傳要考試,就設了門檻,指定了參考用書,而且書越來越多,越來越厚,越來越貴。

這是響應國家減輕考生負擔的具體舉措?是響應教育部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辦法?是挖掘高三考生所有聰明才智和學習潛力的有效手段?是對考生家長經濟能力的考驗?

2、參考書轉向中傳出版,轉向中傳主編,幾個意思?

指定用書就指定用書吧,但是為什麼赫赫有名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不用,要改為李中華的《中國哲學通識讀本》?為什麼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書不用,改為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為什麼別人主編的書不用,要改為廖祥忠主編的書?中傳校長編的書就比其他專家編的要更香?更適合中傳選拔人才?

是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缺錢了,還是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這幾年的發行書本量沒有完成?是中國傳媒大學校長的書需要推銷,還是凡考中國傳媒大學的考生都必須先熟悉校長的理念和專業?而且,你們知不知道去年前年很多買了你們指定用書的考生,事後對這些用書的評價?

 



3、參考書全部為文史知識,偏向大學教材,幾個意思?

中傳指定的參考用書,從內容和層次歸類上,有個特點:

一是前面兩年基本是大學教材。中傳這麼做的意思,就是讓考生要掌握大學的相關知識才能參加甚至通過中傳的初試?


 

好了,今年中傳可能意識到這個問題,擔心學生和家長有這個疑問,所以把這些標註著大學教材的書由自己主編,與大學教材撇開了關係。但是,這真的就撇開關係了嗎?去掉高等教育教材字眼,就完全是高中生需要學習的知識了嗎?

如果真的是高中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那又何必專門出書,作為指定參考用書呢?

 

第二個特點,就是所指定的全部為文史哲書籍。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為了響應教育部關於藝考的新要求?

我們來看看教育部關於加強藝考招生考試的原文:「高校藝術類專業選拔應重視考查考生藝術文化修養,著眼學生長遠發展……」這裡的藝術文化修養,藝術是每個藝術院校專業考試的內容,中傳在校考的後續專業考試中已經做到極致,很專業了。但是文化,難道就是文史哲?難道就是這幾本書的內容?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的考生,就不是文化生?況且,高中生本來就在學文史哲,本來就有文學基礎,本來就已經營造了「得語文者得天下」的氛圍,難道非得你那幾本書才是文史人才?

北電、浙傳的文化初試,內容涉及方方面面,甚至包含了數學、英語、地理、生物乃至化學物理題,就是為了讓每一個有傳媒素養和傳媒夢想的考生有公平競爭的機會。你中傳就不把其他學科知識當作文化知識?


 

特點三,這些文史哲知識全部屬於剛性的、死記硬背就可以掌握的知識,這就是中傳所謂的提高文化素養的途徑?

請看這套叢書的序言:

近年來,全國藝術類院校招生火爆,確實發現了不少好苗子。但大家也普遍感到很多學生文化素養亟待提高,創作出來的文藝作品比較膚淺,缺少深刻的內涵,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我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生活閱歷不夠,沒有積澱;二是文史哲的根基沒有,或者很少;三是我們的教育也沒有回應中國文化的傳承問題……

 

是啊,講得多好,我們的考生非常缺乏文化素養。可是你們幾本死記硬背的書,讓考生在這麼短的時間(請記住,這套叢書的《中國哲學通識讀本》是10月底出版發行的,離中傳的校考初試只有2個月)去背記,學生的文化素養就突然提高了?就符合中傳人才選拔標準了?就是未來傳媒人才的文化底子了?


4、中傳藝考有指定用書,指向幾何?寓意多少?暗示什麼?

中國傳媒大學,在我國傳媒領域是鶴立雞群地存在,但絕不是我國最牛的大學,絕不是我國最特別的大學,絕不是最需要個性的大學。

 

全國開設傳媒類專業的高校數百家,包括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等985高校、浙江傳媒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藝術院校,都需要選拔具有傳媒思維、傳媒素養和傳媒潛質的考生,而且北京電影學院和浙江傳媒學院也採用了文化筆試初試的模式,但從來沒有哪一家高校去指定初試的指導用書,難道他們就選拔不出優秀人才了?

 

中傳有藝考,北電也有,中戲也有,上戲南藝浙傳也有,中央美院、中國美院等等都有;

中傳有文化初試淘汰制,北大也有,清華也有,復旦交大中科大浙大等等也有,它們現在的強基計劃、以前的自主招生也非常看重初試的表現。

如果中傳的這種做法是被認可的,是教育部門欣賞的,是適合特殊人才選拔的,那麼——

中傳有筆試初試,有指定用書,有自己出版、自己主編的複習用書,那北電、上戲、中戲、浙傳、中央美院、中國美院等等也可以指定用書來增加初試;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浙大、南大等等也完全可以指定用書作為考試範圍。

你行,我不行嗎?你有出版社,我沒有嗎?你有校長主編,我們書記校長是吃素的嗎?

中傳參考用書4本,那我北大清華5本不過分吧?說不定中傳明年就變成5本了,後年就6本了,那我北電中戲上戲浙傳3-4本不過分吧……

 

說到這裡,中國傳媒大學很多領導老師就會振振有詞:我們只是給學生一個參考,沒有強迫考生買這些書,也不是必讀才能考試.

但是,這些尊敬的中傳領導老師們,你們知道考生們的心態嗎,他們多麼害怕在筆試初試就被淘汰,就會夢想破滅,甚至很多人還花了大量時間和財力參加相關的專業學習,目的就是為了考上中傳。你們指定的參考用書,有多少人會不買不看?你們指定的初試道路,他們有幾個會隨意嘗試?不買這四本書,不看不讀不背這幾本中傳所謂的文化藝術修養書,有多少考生敢保證初試通過?

 

好了,如果都這樣,那我們的高考複習用書市場就會更加欣欣向榮、興旺發達了。

好了,如果都這樣,那我們的考生那就 真要懸梁刺股了,我們的家長又要為了孩子的成長每年增加一筆買書的支出了。

 

中國傳媒大學,這就是你們希望達到的效果嗎?這就是你們傳播的理念嗎?這就是你們想通過這幾本複習用書營造的輿論氛圍嗎?


(部分截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中國傳媒大學攝影藝考要求_中國傳媒大學攝影藝考內容_人數
    中國傳媒大學攝影藝考要求中國傳媒大學,以下簡稱CUC。招生簡章上看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考試內容也發生了變化。居然不考色彩了。藝考的目的,發現有「潛質」的學生?什麼叫潛質?潛質不是白紙,潛質也不是進行了所謂的專業培訓。興趣濃厚,是潛質,真材實料也是潛質。至於「分析指定美術作品與攝影作品」 的準備:閱讀。讀書養氣,多讀書,看好書。
  • 編導藝考:中國傳媒大學2021藝考八大變化
    12月1日,中國傳媒大學發布2021年藝術類招生簡章,對比2020年招生簡章,不難發現已經出現了不少新變化。中藝縱橫藝考研究院在第一時間進行獨家深入解讀,歡迎關注——
  • 2018年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媒體藝術藝考解析
    中國傳媒大學藝考第一節 關於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媒體藝術中國傳媒大學的藝考考官經常問的問題比如:1、你跟你父母關係如何?2、你在校擔任什麼職務?3、你有男(女)朋友嗎?4、你喜歡什麼類型的男孩(女孩)?中國傳媒大學的藝考考官都比較和藹(文藝編導考官除外),所以,儘量不要緊張,正常發揮即可。
  • 【藝考資訊】中國傳媒大學2021藝考初試改為線上考試 考試時間不變
    【藝考資訊】中國傳媒大學2021藝考初試改為線上考試 考試時間不變作者:新聞中心 來源:網絡 點擊: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0日摘要: 中國傳媒大學發布了關於2021年藝術類本科招生考試方式調整的公告,將2021年藝考初試文化素養基礎測試的考試方式由機考現場考試改為線上考試,考試時間不變。
  • 中國傳媒大學藝考初試元旦進行
    12月9日,中國傳媒大學校園開放日,學生活動中心,考生和家長前來諮詢相關報考信息。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藝考報名人數已超兩萬;所有考生須參加文化素養基礎測試;初試科目增加「文史哲」類別昨日,中國傳媒大學針對參加2019年藝考學生和家長舉行校園開放日,解讀2019年藝考變化。
  • 解讀丨中國傳媒大學2021藝考的八大變化
    1、增加播音與主持藝術(雙語播音主持方向)中國傳媒大學新加了雙播專業,男女生各10人。英語水平較好的播音藝考生,衝鴨!2、增加廣播電視編導(全媒體攝製方向)中國傳媒大學編導類藝考專業又增加了一個王牌專業。
  • 校考資訊 | 中國傳媒大學2021藝考的六大變化!美術生注意!
    中國傳媒大學發布 2021年招生簡章! 整理了這次中傳的6個變化! 藝考生們一定要注意一下 看看和往年有什麼區別!
  • 播音藝考學姐教你怎麼才能考上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知名學府」,可以說是播音主持類藝考生心目中的清華北大,播音類藝考生想要考上中國傳媒大學,可以說難度還是比較高的,怎麼才能考上中國傳媒大學呢?根據中國傳媒大學本科招生辦公眾號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傳媒大學19個藝術類本科專業計劃招生703人。
  • 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藝考迎來八大變化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陳夢謠)9日,在中國傳媒大學服務參加2019年藝考學生和家長的校園開放日上,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藝考報名人數已超兩萬人。中國傳媒大學對藝考進行了相應改革,相較往年,2019年的考試有8大變化,包括:初試報名時間自2018年11月28日開始至12月23日截止;初試時間提前至2019年1月1日;所有考生都必須參加初試環節的文化素養基礎測試;初試科目增加「文史哲」類別;複試統一在北京舉行,京外不再設置複試考點;適當增加符合時代特色和要求的專業和專業方向;為專業能力特別突出的考生開設「
  •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通宇|藝考|北京市朝陽區|藝考生|畢業|教授|...
    大學的專業選擇,對每一個藝考生生而言,都會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的前途和命運。錄音類專業考試人少,競爭不如導演等專業激烈,有音樂特長的藝考生可以報考,然而大多數人在這十幾年中卻沒有受過任何錄音類專業訓練,北京作為一線城市,有實力的錄音藝考培訓機構不少,小編特意給大家整理了2020北京有實力的錄音藝考培訓機構排行榜!供大家參考!
  • 初試只考文史哲 中國傳媒大學2020年藝考開始改革
    2019年中傳藝術類本科招生考試改革,八大舉措引發社會強烈關注與積極評價,其中考生無論報考哪一個藝術類專業,均需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文化素養基礎測試(即初試)。初試科目在語數英的基礎上,增加「文史哲」類別選項,受到考生及家長的高度認可,其中近一半的考生選擇文史哲類別考試。
  • 編導藝考:中國傳媒大學考試內容有哪些
    中藝縱橫研究院院長、中傳考官在中國傳媒大學西校區為中藝縱橫部分學員重點講解了中傳編導類專業的具體注意事項,在這裡,小編摘取要點,以饗全國編導藝考生。 預祝全國追夢人夢想成真!
  • 2021年中國傳媒大學藝考初試改為線上
    基於目前全國各地的疫情防控形勢,中國傳媒大學今日(12月9日)對外發布公告,將2021年藝考初試(文化素養基礎測試)的考試方式由機考現場考試改為線上考試,時間仍為2021年1月2日。並考慮三試中視具體情況增設文化素養覆核環節。
  • 中國傳媒大學2021年藝考初試改為線上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基於目前全國各地的疫情防控形勢,中國傳媒大學今日(12月9日)對外發布公告,將2021年藝考初試(文化素養基礎測試)的考試方式由機考現場考試改為線上考試,時間仍為2021年1月2日。並考慮三試中視具體情況增設文化素養覆核環節。
  • 今日藝考經驗分享|劉則西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導演
    劉則西藝考成績介紹:2019屆藝考中獲得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導演系(全國第十)和中國傳媒大學文編系的合格證,最終錄取中國傳媒大學導演系。我問她:「那麼我高中應該學什麼可以為以後與他們共事做準備呢?」「傳媒的話應該是編導。」「那麼哪所大學會比較好呢?」「中國傳媒大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中國傳媒大學招生簡章有何秘密?中傳線上藝考小寶典!
    中國傳媒大學作為全國最頂尖的藝術學院,受到很多人的青睞,每年報考中國傳媒大學的藝考生都居高不下。中國傳媒大學作為頂尖藝術學校報考難度是非常高的,再加上遇到了疫情,2020年藝考更是第一次採用了線上考試,這就更加深了考試難度。
  • 2020中傳藝考新政發布!播音考生如何才能考取中國傳媒大學?
    每年藝考來臨之前,學生們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考前焦慮症,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擔心自己不能考取綜合實力較強的學校,作為全國傳媒類專業的頂級學府——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主持專業在國內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那麼,播音藝考生如何考取中國傳媒大學?
  • 「陝西藝考培訓」2021,如何報考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校考初測科目的變遷史2018年及以前只考語數英三科,難度中等。西安藝考培訓班2020年,學校根據國家深化藝術類招生考試改革精神,推出了進一步的改革舉措,今年中國傳媒大學宣布2020年校考廢除語數英考試,全面普及推進文史哲考試,文化素養基礎測試只考文史哲。
  • 中國傳媒大學明年藝考25個專業招854人,新增2個專業
    北京日報客戶端12月1日消息,當日,中國傳媒大學2021年藝術類本科招生簡章正式發布,明年,該校25個藝術類專業計劃招生854人,新增播音與主持藝術(雙語播音主持方向)和廣播電視編導(全媒體攝製方向)兩個專業,分別招收20人、15
  •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勇當藝考改革排頭兵 今年計劃招生843人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 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 「藝術類招生考試改革作為高考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高度重視,社會高度關注,考生高度期待。」近日,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表示,2020年,中國傳媒大學在總結近年來改革探索成功經驗基礎上,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全面啟動藝術類招生考試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據悉,本次藝考改革包括四點。第一,初試(文化素養基礎測試)只考「文史哲」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