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叫喊著和國際接軌,但卻弄不明白國際潮流是什麼。國際潮流就是強力接應,所有人都要服務於強力接應,也就是保最強點,連主攻也不例外,所以才產生了雙主攻接一傳,可以理解為另一種一點攻模式。我們最強點是主攻,接應達不到最強力,所以雙主攻接一傳是照貓畫虎,並沒有真正理解雙主攻接一傳的意義,是排球領域的王明路線。郎導在這方面是明白人,所以才讓龔翔宇李贏瑩張常寧主接一傳。這方面郎導毫無疑問是正確的,在國家隊,朱婷最強,所有人都要圍繞朱婷。王寶泉,陳友泉也是明白這道理的,所以才要楊藝保李贏瑩,把李贏瑩的攻擊力發揮到極致,在天津,李贏瑩是絕對的強點,但一般也要接一傳,這是出於國家隊的需要,是對國家隊負責任的態度。有些人病詬楊藝進攻弱,是的,沒錯,但在保李贏瑩這個最根本原則上,只要達不到楊藝的一傳和防守能力,都要讓路,除非你有胡克爾的進攻能力。而且到了生死關頭,就算是胡克爾也要讓路給楊藝,這一點不容置疑,這就是保最強點,也就是一點攻的精髓。
你還是沒有弄明白什麼是一點攻,說白了就是保這個隊的最強進攻點,不管這個點在那裡,是大小主攻還是接應。也就是關鍵球給關鍵人。在中國,接應必須接一傳,就是為了保朱婷的進攻。在天津,也一樣,只不過天津是把二把尖刀都用在了四號位,把四號位主攻的進攻火力發揮到了極致,這方面寶泉比友泉更極端。寶泉沒有搞戰術平衡,沒有照顧小主攻的火力,把朱婷李贏瑩都放在四號位。小主攻方面用胡克爾和副攻的背飛進行牽扯,完全弱化了小主攻和接應,正因為如此,胡克爾才能打瘋了,
世錦賽挨個擼一場得了45分,沒人說是一點攻,反倒成了先進打法的代表,一大群哭著喊著要求中國隊改變現有的打法,走強力接應的道路。
我靠!沒有強力接應打什麼強力接應啊,難道讓中國女排賒著打!
一支球隊,既應該研究、掌握當今世界的先進打法,也應該結合實際,兼顧自身的條件和隊員的特點。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什麼叫主流,什麼叫先進,適合自己就是先進!如果世界上真有一種什麼「主流的、先進的、通用的、普適的、包打天下的」打法,那倒簡單了,我們只要按照手下敗將的打法有樣學樣就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