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朋友轉發了一篇文章,說今年高考60%的文科生考不上本科。
今年的錄取還沒有結束,是不是60%,講這句話還為時尚早。
不過,文科的錄取率一直要比理科的錄取率要低很多。
在任何一個省裡,文理招生比例都差不多,理科人數大概是文科生的三倍,也就是3:1。
比如,2019年,北京本科普通批次錄取了29423人,文科6762人,理科22661人。文科和理科之比是:3.4:1。所以,文科的錄取線要比理科的錄取線要高。2019年,北京的本科分數線是文科480分,理科423分。
今年北京文理沒有分科。我們另找其他省份的來說明。
文史類:542分
理工類:537分
其中,文史類上一本線的有5897人,理工類上一本線的有32871人。
文史類:527分
理工類:529分
其中,文史類上一本線的有17704人,理工類上一本線的有81375人。
我以山西省為例,今年山西高考報名總人數是325675人,其中,文科129235人,理科196440人。文科和理科的報名比例是:1:1.5。
還是以山西省為例,假定上了一本線的人都能上一本。那麼,
山西省文科的一本率是5897/129235=4.56%
理科的一本率是32871/196440=16.73%
山西省的理科的一本率比文科的一本率高了12%。
我選的山西省不是文理一本上線率差別最大的省,恰恰相反,是最低的省份之一。高的省份,像四川、湖南等地,都是超過20%。
另外,我算的是上線率,真正的錄取率要低於這個值,一般來說,文科的錄取率會更低一些。
大學招文科生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就業市場上理科生的需求量遠大於文科生的需求量。
大學專業的設置都是根據社會需求來的。像考古,社會不需要很多人才,只有北大等少數幾所學校開設,每次招的人也很少。像機械,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各種層次的學校都開設機械專業,招人還很多。
在社會上,我們需要建築、土木、電氣、電子、通信、計算機、機械、水利水電、石油化工等各類理工人才。
相對來說,文科專業:歷史、哲學、語言學、新聞傳播、法學、經濟學等專業的需求量要少很多。
除了法學、經濟學、新聞傳播,其他不少文科專業的主要出路就是當老師或者考公務員。
新聞傳播現在也有問題,清華從2020年起不再招收本科生,華南理工大學在4月份的時候,緊急向校友求助,新聞傳播專業畢業生的籤約率只有30%多。
就是最熱門的法學和經濟學,也並不是很好找工作,需要名校優等生才行。
下圖是2019年就業的紅綠牌專業,可以看到綠牌專業全是工科專業,而紅牌專業基本都是文科專業。
大家如果去看各高校的讀研率和出國率,會發現不少文科學校的出國率非常高,原因是文科在國內讀研不容易。
首先,文科的保研率低於理科的保研率。比如,清華,清華的文科保研率大概是30%左右。而清華的理工專業,保研率都超過60%。
其次,文科生考研的人數多,但錄取率很低。這個原因還是上面所說的,文科生就業不容易,社會上崗位少,大學裡招的人少。
結果就是,文科專業的報錄比很高,考研分數線也比理工的分數線高一截。下圖是經濟學和工科的這5年的分數線,經濟學是一路走高,工學還是比較平穩。
經濟學考研國家線
工學考研國家線
高中選科,一個簡單動作,影響到了高考、就業和考研,至少影響到了30歲之前的人生。
很多學生就因為覺得物理有些難度,就退縮了,選文科。文科入門容易,但後面將是一條崎嶇而艱辛的小路。理科有些門檻,是不容易,但後面要好走許多。
選文科的同學們,你們真的了解這些情況了嗎?
當然,文科並不是不能選。任何專業,只要自己熱愛並且擅長,都可以幹出一番成就出來。比如考古,雖然冷門,但也是大有可為。
只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要慎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