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俊秀,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附屬小學語文教師。
《隨心寫出好文章》教學感悟之一
首先說一下我選擇這本書作為本學期班級共讀的第一本書的原因:
第一,書名吸引了我。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轉變為一名語文老師,深知寫作是相當重要的,所以也是本人必須要看的書。
第二,書的目錄吸引了我。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寫作是表達的需要;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寫作的技巧;作文與評價;閱讀沒有標準方式。這五部分內容無論是對於我這個老師來說還是對於學生來說,都是非常有閱讀價值的。
第三,魯老師一家的故事深深地感染著我。父母都是作家,都對家庭教育很有研究,他們培養的兒子也是棒棒的,現在在美國讀大學,他們的家庭是我們所羨慕的。這本書不光記錄了如何閱讀和寫作,更是為我們培養孩子指明了方向——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成就了有作為的孩子。
為了傳播這種正能量,為了讓我的學生家庭也受益,所以我向學生們推薦了這本書,希望他們能夠通過閱讀這本書養成愛閱讀和愛寫作的好習慣。
昨天,我安排孩子們閱讀了1-15頁,並且要求他們在書上批註自己的體會,尤其是要勾畫自己感悟比較深的句子,寫上自己的真實體會。中午午讀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再次拿出書,要求他們自己梳理前15頁中能夠聯想到的問題,利用休息時間四人小組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下午第一節課,我帶領孩子們閱讀此書。上課之前我走了一圈,瀏覽了孩子們旁批的情況,感覺還不錯! 由於是第一次帶領孩子們讀這本書,所以第一節課我放的非常慢。
首先一起解讀了書名。「隨心」一詞的含義我讓學生來說,孩子說就是寫作要跟隨自己的內心走,說的真好!換句話說如果用心地寫文章一定能夠寫出好文章。
緊接著就單獨抽學生談「自序」的體會。吳菲婷同學說:「我對魯老師舉的例子印象比較深刻,魯老師說應試教育就像假蘋果,假蘋果再美但也只是個工藝品,工藝品只供大家欣賞,是不能用來解決問題的。我們寫文章也是這個道理,拼湊出來的文章也會漏洞百出。」我也給孩子們補充到:「魯老師的觀點就是寫作一定要跟隨自己的內心走,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寫,只有自己獨立創作的東西才是獨特的、唯一的。魯老師的這本書是為那些尋找真蘋果的人準備的,而且希望能夠像種子一樣埋進土裡生根發芽,最後開花結果。」
接下來我們交流第一部分內容:寫作是表達的需要。
孩子們提煉出來的有:寫作實際上是思想的能力、表達的能力;寫作對於人格成長、心靈成長有巨大作用,也是培養重要生存能力的大好機會;寫作是內在的自然流露;寫作會提升人的感受能力、思想能力、表達能力;寫作可以讓人認識自我;寫作可以獲得心靈的力量,是一種心靈的成長;寫作可以提高學習成績;寫作有益於心靈健康、還可以救人性命等。
一節課就在這樣你一言我一語中快速溜走了,孩子們都覺得時間太快,好像剛剛進入狀態下課鈴就響了,原本我們要接著講的,可是因為要召開班主任會,所以只能重新選擇時間再交流了,這節課無論是孩子還是我自己,對於寫作的認識,在內心都已深深地烙下印象。今天晚上就開始了我的寫作之路。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魯老師的《隨心寫出好文章》這本書我們基本讀完了,這個月開始做讀書分享。今天花了兩節課,我們對第一部分的第二章進行了深入討論、交流和分享。
本次讀書分享主要採用了小組合作、小組交流、小組匯報、小組展示四步完成。當然做這件事之前要提前布置任務,讓他們在組內分工,規定孩子們必須每個人都有一項任務,保證每個孩子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發揮。(圖一:小組交流體會)
(圖二:爭相發言,流露出喜悅的表情)
(圖三:認真勾畫,體會書中內容)
(圖四:小組海報展示)
(圖五:大方上臺分享)
(圖六:日記記錄體會)
兩節課下來,我們順利的完成了任務,而且從孩子們的日記來看,他們是有收穫的,無論是哪一方面,他們都有自己的體會。晚上孩子們回家記錄了自己的上課體會,部分孩子在晚上就把日記發給我了,也有家長給我反饋:這樣的活動激發了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回家激動地告訴父母自己在學校的表現。總之,孩子的能力真的是需要激發,只要讓他們充分的得到鍛鍊,他們的能力真的可能被激發出來!不得不為孩子們點讚!
本文為原創,所獲讚賞將轉給作者(連同明細截圖)。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微信群。公號轉載請與本陽臺聯繫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