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首歌,它有高亢之調,也有低沉之音。高亢之調贏得掌聲陣陣,但不可得意忘形;低沉之音也不可萎靡不振,但可低吟淺唱。
人生不得志,這是一種常態。一切順心如意,倒是不常見。不如意事常八九,七猜八錯尋常事,事與願違也是很平常。
人生不得志,是方法不對還是功夫不夠?古人云,人生不得志,唯有修己以待天命。在人生歷程中,個人能力×人生際遇=個人成就。個人能力≠個人成就,必須再×人生際遇才能等於個人成就。基於這個邏輯,我們就應該明白,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就,首先是要具備足夠的個人能力,然後再有相應的人生際遇。
01 身陷囹圄,仍不失信心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鬱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這是中學時代學習過的一首詩,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出生在莫斯科一個崇尚文學的貴族家庭。成年後不斷發表詩歌評擊時政,歌頌自由,被視為自由主義的代言人。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擊,他曾被兩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終不渝地信守著詩中表達的生活原則,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普希金雖然被沙皇政府陰謀殺害了,但他的精神卻永遠鼓舞著人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02身殘志堅,撒播正能量
尼克胡哲,一名澳大利亞演講家。他生於1982年,一生下來就沒有雙臂和雙腿,只在左側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個帶著兩個腳趾頭的小「腳」,他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然而,父母並沒有放棄他。
經過長期訓練,殘缺的左「腳」成了尼克的好幫手,它不僅幫助他保持身體平衡,還可以幫助他踢球、打字。他要寫字或取物時,也是用兩個腳趾頭夾著筆或其他物體。
上學時,面對同學們的圍觀異樣的眼神,不時受到欺辱,最初他非常消沉,以至於在11歲時他試圖自殺。曾三次企圖把自己淹死在浴缸裡,由於身體浮力極大,三次都沒成功。
他的演講之路是源於美國激勵大師瑞基達伯斯在澳大利亞的演講。瑞基達伯斯感動了所有人,也在尼克胡哲心田播下了希望的種子,他也想成為一名演講家。於是他在家裡悉心研究各種勵志演講,閱讀了數不清的勵志書籍,觀看了無數個勵志視頻。通過數場演講,不斷地向世界撒播正能量。
胡克的成功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永不言敗,信念的力量有多麼強大。這個世界上只有絕望的心,沒有絕望的環境。
在我們的人生路上,不可能只是鮮花和掌聲,不可能只有豔陽高照,荊棘和陷阱也時常可見,狂風暴雨也免不了要來。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的人,而是含著眼淚奔跑的人。
長大以後我只能奔跑
我多害怕黑暗中跌倒
明天你好含著淚微笑
越美好越害怕得到
每一次哭又笑著奔跑
一邊失去一邊在尋找
明天你好聲音多渺小
卻提醒我勇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