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各大影像廠商而言,70-200mm f/2.8這個規格的長焦鏡頭一直都稱得上是招牌之一,時隔八年後,佳能終於更新了EF鏡頭大三元中的長焦鏡頭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與上代「愛死小白兔」一樣,這次新鏡頭也有一個好聽的愛稱「愛死小白傘」。外觀上鏡頭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整體更簡潔,並且塗裝的色彩更加偏白;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鏡頭使用了一層ASC(Air Sphere Coating)鍍膜。關於ASC鍍膜其實首次出現是在100-400mm大白炮上,相比傳統鍍膜擁有更低的折射率,更有效的消除了鏡頭內部的光線反射幹擾,最終有效提升了畫面質量,能更好的減少「眩光」、「鬼影」對畫面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支最新一代的「愛死小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到底如何。
在光學結構方面,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採用19組23片鏡頭結構,其中應用了一枚螢石鏡片以及多達5枚UD(超低色散)鏡片。螢石鏡片技術一直是佳能高端鏡頭的優勢,擁有低折射率和低色散的特性,可補償一般光學玻璃因折射產生的色散,使鏡頭成像基本沒有色像差,從而提高鏡頭的成像品質,同時可實現鏡頭長度的縮短。另外,鏡頭內含5枚UD(超低色散)鏡片同樣可顯著增強該鏡頭的色像差補償性能,兩片UD鏡片可實現與一片螢石鏡片媲美的效果,因此可以進一步提升鏡頭的解像力。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拍攝 | 光圈f/6.3 | 快門1/250s | 感光度ISO 100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拍攝 | 光圈f/2.8 | 快門1/800s | 感光度ISO 100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拍攝 | 光圈f/2.8 | 快門1/200s | 感光度ISO 160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拍攝 | 光圈f/2.8 | 快門1/200s | 感光度ISO 125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具備的恆定f/2.8大光圈採用了由8片光圈葉片所組成的圓形光圈,可獲得顯著的背景虛化效果,尤其是在拍攝人物時的景深非常淺,能更好突出人物主體。另外鏡頭全焦段約1.2 米的最近對焦距離,可以更加接近被攝體拍攝,配合遠攝端約 0.21倍的最大放大倍率,能夠獲得主體更加突出的特寫效果,尤其是搭配如EOS 5DSR這樣的高像素器材,即便這不是微距鏡頭,但是通過裁切後也能實現高解析力的近攝效果。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拍攝 | 光圈f/8.0 | 快門1/125s | 感光度ISO 640 通過對鏡頭 SSC 超級光譜鍍膜的深度優化,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也降低了逆光拍攝時眩光與鬼影的產 生。在逆光或有強光射入的場景下,新款鏡頭具有更好的整體逆光表現。== 外觀白嫩之餘也更簡潔 == 這次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在外觀上佳能使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鏡身的白色塗裝顏色更白,同時去掉了一些技術詞彙的LOGO銘牌,更改了兩處英文標識位置,增加一處鏡身標識,讓鏡頭整體更加統一、低調 ,上代頂部的銀環裝飾也全部去掉,看上去更加簡潔。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
鏡頭依然標配有一個米色的鏡頭包
鏡頭搭配上遮光罩後的整體外形 作為佳能EF高端L級鏡頭的重要一員,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外型上雖然無可否認跟二代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仍舊十分相似,不過除了更白和更簡潔的設計風格外,佳能還在輕量化上稍有下功夫,重量由上代的1490g減輕至1440g,不過50g的重量或許在手裡的感覺雖然算不是太多的減負,但如果長時間拍攝的話還是會更輕鬆些。
第三代(左) 與 第二代(右)鏡頭對比
第三代(左) 與 第二代(右)鏡頭對比
第三代(左) 與 第二代(右)鏡頭對比
綠色的鏡頭鍍膜 這次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的一大特點就是之前在EF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大白」上廣受好評的的ASC(Air Sphere Coating)鍍膜首次應用在了70-200mm焦段的鏡頭上,可有效抑制因光反射引起的鬼影和眩光。ASC鍍膜是在傳統的蒸鍍多層鍍膜之上形成的一層包含二氧化矽與空氣的鍍膜,利用空氣折射率低於光學玻璃的特性,通過在鍍膜中包含一定比例的空氣,從而實現了低折射率,特別是對近乎垂直入射的光線,可強效發揮防反射作用。
金屬卡口,有防塵防水措施 除了卡口外,鏡頭在結合處、開關、變焦環和橡膠環等位置也都採用防塵和防水滴構造,來防止水滴和灰塵的侵入,密封性極佳,即使在惡劣的拍攝條件下,也能發揮相對優良的性能。
鏡頭操控撥杆,內置光學防抖機構
可拆卸的腳架環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搭配EOS 5DSR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搭配EOS 5DSR 總的來說,外觀方面,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採用佳能EF L鏡頭新的家族化設計風格,更加簡約、大氣。另外,該鏡頭濾鏡規格依舊為77mm,長度約199毫米,重量約1480克。== 光學素質依舊非常高 == 在鏡頭的內部對焦結構上,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依然還是內變焦及內對焦設計,鏡頭AF會以環形USM超聲波馬達帶動,支持全時手動對焦。其實二代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光學素質和畫質就已經有很高的水準,得到不少攝影玩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好評,所以這次這支第三代的「小白傘」在沿用19組23片的光學結構上沒有太大變化,特殊鏡片的使用數量也維持不變,一樣為5片UD超低色散鏡片及1枚螢石鏡片。但不同的是這次第三代的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新加入了ASC鍍膜,可以預期鏡頭面對逆光等高反差環境拍攝時,會有更好的表現。銳度: 首先我們一起看看鏡頭解析度測試,在拍攝時我選擇搭配的是具備5060萬高像素的佳能EOS 5DSR單眼相機,拍攝參數為A檔光圈優先、最精細質量JPEG格式,感光度ISO 100,全像素尺寸輸出,自動白平衡,標準色彩模式。
70mm焦段100%放大截圖區域示意
在全開光圈的情況下,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中心畫質銳利,即便是邊緣位置也十分清晰,基本上在F2.8全開是時完全可用;而當光圈縮小至F5.6-F8,這時的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達到最佳畫質,放大至100%來看,從中心至邊緣整個畫面均呈現出超強的解析力,畫面有層次、中心和邊緣都有較高的銳度、對比度也表現優秀,彰顯出佳能L級紅圈鏡頭的高端定位。
200mm焦段100%放大截圖區域示意
不得不說,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的光學素質非常不錯,在200mm的遠攝長焦端時,從F2.8光圈全開直到F11小光圈下中心和邊緣畫質無一不展現出該鏡頭的實力,基本上F16光圈內都可放心使用。而在最小光圈F32時,因為鏡頭衍射現象的關係畫質出現一定程度的劣化現象,不過如此小的光圈相比也不會有人經常使用,所以並不影響鏡頭的光學品質。畸變:
70mm
200mm 通過我們實際的拍攝測試,我們可以看到,這支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的畸變控制能力相當不錯,在70mm端並沒有任何明顯的畸變現象,而在200mm端也僅有輕微的枕形畸變,程度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暗角:
70mm
200mm 從上圖拍攝的樣片來看,鏡頭在70mm端F2.8光圈全開時,鏡頭四周有出現失光現象,但並不算非常明顯,在縮小2檔光圈後,基本上可消除暗角;而在200mm端時,鏡頭的失光現象較70mm端更為明顯,在收至F8光圈後無明顯暗角。眩光:
F16光圈
F22光圈
F32光圈 大家都知道,在逆光環境下使用小光圈拍攝非常容易出現眩光和鬼影,但這次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的表現則大大查過的我預期,基本上在F22這樣的小光圈下幾乎沒有看到明顯的眩光,僅僅在F32最小光圈下在邊緣區域有微小的耀斑出現。有了ASC鍍膜後的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提高了透射率,降低逆光對圖像的影響,特別是對近乎垂直入射的光線, 可強效發揮防反射作用,大大改善逆光等強光而導致畫面眩光問題及鬼影現象。ASC是佳能自主研發的鍍膜技術,於2014年首次運用在EF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大白兔上,是佳能最新黑科技鍍膜技術之一,這次把該鍍膜技術運用到了大三元鏡頭中對畫質的提升還是很有幫助的。防抖: 對於一些老用戶來說,這次「小白傘」的IS防抖問題我相信不少人都很費解。其實這次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確實在純數字上防抖等級由4級變為3.5級,但在這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這並不是說鏡頭防抖能力比老款還要退步了,而且之前的4級是佳能自己的標準,而如今的3.5級是目前業內統一的CIPA測試標準,只是數字不同而已,防抖效果是完全沒區別的,因為三代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所使用的防抖機構與二代完全一樣。簡單來說可以這樣理解,防抖性能沒有升級也沒有退步,只是數字不一樣(標準變更的緣故),在實際拍攝時的防抖能力第三代與第二代相同沒有無變化,並沒有降檔,僅僅是測試標準不同。
200mm焦段下使用1/15s快門速度依然很穩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拍攝 | 光圈f/2.8 | 快門1/15s | 感光度ISO 320
原圖100%放大裁切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拍攝 | 光圈f/2.8 | 快門1/15s | 感光度ISO 320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拍攝 | 光圈f/2.8 | 快門1/25s | 感光度ISO 200 理論上,3.5檔的防抖大家可以使用1/18s左右的快門速度進行穩定手持拍攝,但我使用1/15s這樣的極限慢速快門拍也依然能手持拍攝出非常清晰銳利的照片,所以可見鏡頭的防抖能力並沒有退步或說誰。而且配合鏡頭恆定的 F2.8大光圈,完全應足以應對暗光環境下的拍攝,可使用更低的ISO保證快門速度,拍出畫質更純淨的夜景照片。更多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實拍樣片:
== 評測總結 == 作為佳能70-200mm焦段配備F2.8恆定最大光圈鏡頭的新一代產品,「小白傘」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採用出色的光學設計,加入ASC鍍膜有效的增強了在逆光及高反差場景下的畫質表現,大幅減少眩光和鬼影的出現。同時螢石鏡片、UD鏡片等特殊鍍膜技術及鏡片,即便搭配超高像素的機型也能實現了畫質的再一次突破,達到了佳能EF L級變焦鏡頭的新高度。
而在購買方面,我們的建議是,由於「小白兔」和「小白傘」在光學素質上並沒太大的差異,所以如果你已經手持有第二代的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鏡頭,那麼大可繼續放心使用;但如果你還未擁有過大三元的長焦鏡,那麼完全可以直接入手支持最新的EF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畢竟全新的設計風格更符合現今的審美需求,同時在擁有同樣高素質的情況下,「小白傘」又要略勝一籌,秉著數碼產品買新不買舊的原則,這第三代的小白更值得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