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創建特色小鎮關鍵在「特」而「強」

2020-12-25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沙溪服裝設計大賽決賽在沙溪體育館舉行。 南都資料圖

    頭條精讀: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中山古鎮鎮入圍。成為廣東省僅有的6個入圍鎮區之一;隨後,一部匯集了眾多明星的家庭輕喜劇——— 《桔子街的斷貨男》在東區三溪村取景。近日,廣州某大型地產集團前往沙溪鎮調研由其投資的時尚服裝小鎮項目,這也是該鎮未來重點建設的特色小鎮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10 0億……從路演評選到首批18個市級特色小鎮出爐,中山「特色小鎮」建設逐步升溫。

    從「專業鎮」強市到「特色小鎮」建設這一創新矩陣布局,中山這種對「產、城、人、文」有機融合的執著追求,既是建設特色小鎮的核心理念,也是重塑創新發展的「鎮能量」。中山緣何要建「特色小鎮」?未來特色小鎮要怎麼建?現在進展如何?南都記者將從今日開始為市民一一解讀。

    緣起

    朱小丹曾建議全省專業鎮借鑑中山經驗

    2012年7月19日,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在中山市古鎮鎮召開,時任廣東省省長的朱小丹肯定了古鎮、小欖等專業鎮在轉型升級方面的做法,並建議全省借鑑學習。朱小丹指出,「中山古鎮把傳統的燈飾產業與發展LED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合起來,不僅加快了傳統燈飾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也促進了LED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在談到完善專業鎮中小微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時,朱小丹曾表示「各地市、各專業鎮要認真學習借鑑中山小欖鎮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經驗做法,從直接幫扶個別企業向系統幫扶行業發展轉變,著力研究解決產業和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

    據中山市委黨校副教授陳偉英介紹,「廣東現有300多個省級專業鎮。目前,中山是廣東省專業鎮比例最高的城市,24個鎮區中擁有16個專業鎮,產值佔全市比重達72%,貢獻稅收達65%。中山不少專業鎮產業,比如燈飾、家電、家具、服裝等產業,在市場上掌握了不少話語權。」以沙溪鎮的服裝產業為例,從清朝中期,沙溪就有典型的家織麻布小生產群落。據沙溪鎮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革開放後,沙溪發展「三來一補」企業,製衣業規模不斷擴大。2000年,創辦中國休閒服裝博覽會,服裝產業迅速壯大,中國休閒服裝名鎮享譽國內外。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隨著電商興起,沙溪服裝產業迅速與電商接軌,呈現線上線下並行發展的積極態勢。

    困境

    專業鎮為主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另一方面,隨著產業環境變化,在沙溪服裝圈內曾經流傳著這樣一條微信:「想轉型,怕轉死;不轉型,怕等死;快轉型,就快死。」這也折射出該鎮服裝業轉型的陣痛。南都記者調查獲悉,由於人工成本上漲、人才流失;代工缺乏議價能力,行業整體利潤下滑;智慧財產權保護難、原創設計團隊缺失,創新力不足;融資難等原因,原來在全國服裝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的中山服裝製造業曾面臨利潤總體下滑、大量服裝企業減產的窘境,同時這也反映出專業鎮經濟在新時期所面臨的困境。

    「我兩個朋友的工廠關門了,一個做襯衫,一個做梭織。」中山沙溪鎮一服裝企業的負責人說。該企業目前有100多個工人,每月有兩萬多件產量,而在2007年至2011年的鼎盛時期,有500名左右的工人,每月有四五萬件產量。而另一家製衣廠的負責人則表示,他前兩年已經不接單了,「我手上有大把客戶,不敢做了,怕把前面賺的也虧了」。該企業鼎盛時期每年有100多萬件的服裝產量。他介紹,不接單後,一個合作客戶前幾年投資100多萬元開了工廠,現在60萬元都要轉讓。

    據該負責人表示,讓這個行業在中山生存空間越來越窄,越來越小的原因主要在幾個方面:首先是融資難,其是目前中山服裝企業面對的一大困難,「不是一般的難」。由於服裝產業本身就是一個「移民產業」,企業主大多來自全國各地,廠房絕大多數都是租來的,80%-90%的老闆沒有固定資產融資,「他能拿什麼來融資?根本紮根不下來」。此外,多個業內人士表示,中山的服裝產業總量很大,但更多的是貼牌加工,處於產業鏈低端。「因為競爭激烈,缺乏議價能力,無法漲價」。另一方面,中山的服裝總量比較大,但更多的是貼牌代工廠,全國性的知名服裝品牌相對較少。

    再者,中山的服裝產業、行業,企業的創新力都遠遠沒有2008年前的創新力、創造力強。為什麼?「因為你今天設計出一款外觀獨特的款式,明天後天滿某寶、某貓就都是同款產品了,誰還願意大量投入去創新款式呢?」該負責人表示,正因如此,中山服裝企業目前大多做的就是模仿。更為可怕的是,中山的服裝產業人才流失較為嚴重,尤其在設計、生產技術、企業管理方面,「中山曾經是全國服裝業重要的一個產業基地,那個時代是不斷積聚人才來工作的。內地現在做起來以後,人才大量回流,此外企業間也存在人才競爭。」「比如說,服裝設計人才在中山就很難找到,如果是在全國範圍內去挖有能力的人才,這個財力成本又太高」。更讓企業負責人憂心的是,目前普通工人的流失最為嚴重,「以前一個製衣工每月工資只需3000-4000元,現在至少要6000元左右,甚至連清潔阿姨都難招,至少要開到3000元以上」。

    轉型

    發展「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特色鎮

    中山市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士倫表示,從發展模式上看,中山的「一鎮一品」或「多鎮一品」雖然仍有較強生命力,但仍局限於產業、經濟概念,追求的只是某一產業的集群發展。這種單純追求產業效應的模式,在當下驅動力正在不斷減弱。從城鎮建設上看,大量人口往城市聚集,城鎮化很大程度上演變為一種「城市化」,重在如何讓城市更城市、讓鎮更像城市,而忽略了鎮本身的特色。「要重煥鄉鎮風採,紓解大城市病,專業鎮必須要有新的擔當。」

    梁士倫認為,「特色小鎮」不是區劃意義上的「鎮」,而應該是一個兼具特色、具代表性、富有活力、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集聚區」;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園區、旅遊區,「每個特色小鎮集生產研發、商貿旅遊、生態居住及各類關聯服務功能於一體」,具有「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的特點。

    「專業鎮是中山的一個典型特色,近20年來中山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正是源自於專業鎮的活力。但是,隨著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的急劇變化,曾經創造過輝煌的專業鎮也備受各種困擾。」梁士倫認為,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加快特色小鎮建設,這是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專業鎮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必須充分吸收之前「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競相開發工業園區的經驗教訓,避免寶貴土地資源的低效開發、嶺南山水風貌特色明顯的生態環境被破壞和產業低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的局面,有序推進中山市特色小鎮建設,實現專業鎮向特色鎮的轉型升級。

    個案

    沙溪:時尚服裝小鎮投資將達100億

    據沙溪鎮經信局副局長章培華介紹,今年3·28招商洽談會上,中山市一批特色小鎮項目上臺籤約。沙溪鎮通過3·28招商引資洽談會引進重點項目4個,分別是時尚服裝小鎮、富元城市廣場、瓏城匯、名豪花園。其中時尚服裝小鎮項目由廣州某大型地產集團投資,是沙溪鎮未來重點建設的特色小鎮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100億,目前正編制發展建設規劃,預計六月份完成初步方案。

    據章培華介紹,沙溪鎮將以現有產業基礎和歷史文化為基點,進行時尚服裝特色小鎮建設,打造中國質造強鎮和智造名鎮。目前已和義大利米蘭確定多個合作項目,有服裝品牌的項目,也有國際貿易加工和人才培訓項目。服裝品牌的合作,主要通過股權交換或聯營的形式。而在人才培訓方面,義大利高校將到沙溪鎮建設服裝類院校,在特色小鎮所在地培養服裝行業人才。對此,中山服裝業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有望緩解服裝業人才流失的窘境,同時,提高整個行業的創新能力與競爭力。

    談及沙溪創建「特色小鎮」的產業基礎,該鎮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中國休閒服裝名鎮,今天的沙溪擁有近4000家紡織服裝生產企業以及近600家上下遊配套企業,年總產值約140億。沙溪是優衣庫、FILA、Zara、佐丹奴、海瀾之家、安踏等國內外一線品牌的重要生產基地,在面料供應、工人梯隊、包裝配套、運輸商貿、電子商務等方面基礎良好,製造品質及生產能力處於領先地位。談及沙溪「特色小鎮」的規劃,該負責人介紹,目前沙溪正按照「一軸一核兩節點」布局,規劃打造時尚服裝小鎮,「其核心區面積3平方公裡,輻射達12平方公裡」。

    如何建?

    發展特色小鎮需深挖本土文化內涵

    中山市委黨校一位專家認為,建設「特色小鎮」要突出特色產業的支撐作用。「只有產業經濟導向下建構的特色小鎮,在通過產業配套的同時,帶動這一區域的交通、休閒、消費、文化和旅遊發展,這樣的特色小鎮的「特」才能由於特色產業與眾不同而顯現出來。」其次,要突出特色文化的拉動作用。「特色小鎮」在規模上、豐富性上不如大都市,「它的獨到之處除產業特色、自然山水外,更多需要後期的文化創意和社區營造來實現」。「專業鎮經濟之所以在中山發展了30多年,與中山各鎮區的本土文化息息相關,發展特色小鎮,需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內涵,這不僅直接帶來旅遊及延伸產品的營收,更為小鎮帶來了人文氣息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梁士倫則認為中山推進特色小鎮建設首先要做到規劃先行。「做到產城融合、城景融合、城域統籌、人地和諧,既要搶抓機遇推進,又要注重科學論證穩健推進。立足現狀、圍繞特色定位編制總體規劃,注重推進『三舊』改造,拓展和優化發展空間,統籌兼顧眾創空間打造、『小鎮客廳』建設、旅遊服務設施配套、生態環境優化、社區創建治理」;此外,應轉變發展理念。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促進傳統專業鎮轉型升級,打造「產、城、人、文」四位一體功能平臺。同時,優化城鎮空間。「引導人口、產業、空間合理集聚,產、城、人和諧共生,彰顯本地山水風貌,著力打造一批具有示範效應的特色小鎮樣板。」

    此外,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應突破藩籬。「特色小鎮的創建要主動探索鎮區互補、協同推進與錯位發展,推進全市資源統籌,加快實現協同發展、集約發展」;而中山市城鄉規劃界一位專家也表達了同樣看法,「各鎮區建設特色小鎮不僅僅要顧自己,更要跟中山和整個區域性發展結合起來,要滿足新型城鎮化生態建設的要求。在首次評選中卻看不到有兩個鎮區搞合作的。這麼多項目中,我也看到一些鎮區發展特色小鎮同構同向,產業相似度很高。特別希望打破這種各自為政的格局,實現和周邊融合發展。」

    進展

    每個特色小鎮3至5年內新增固投不少於30億

    近日,中山市下發了《中山市關於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實施意見》,根據該份《意見》提出的目標,中山將凝聚各方資源,合力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形成「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跨越」的發展態勢,構築小空間大集聚、小平臺大效益、小載體大創新的發展格局。「原則上每個特色小鎮3至5年內新增固定資產投資不少於30億元(商品住宅項目投資除外),特色產業投資佔比不低於70%。努力實現全市特色小鎮5年目標:新增6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00家高新技術企業、30個創新創業團隊和200名高端人才,5年後工業和服務業增加值超1000億元;產業類、科創類特色小鎮達到3A級景區標準,文化旅遊類特色小鎮達到4A級以上景區標準。」

    針對過去寶貴土地資源的低效開發、嶺南山水風貌特色明顯的生態環境被破壞和產業低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的局面,南都記者觀察發現,此次《意見》中,明確了特色小鎮建設要按照節約集約用地、「多規合一」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區塊環境稟賦和存量資源,升級改造區塊內鋅鐵棚區、傳統工業園區,合理布局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空間。規劃面積適當控制,設立核心建設區或起步區,推動核心建設區緊湊布局、高效利用。另外,在產業方面,要發揮「一中心四組團」管理架構優勢和作用,推動資源有效整合,促進跨鎮區共建特色小鎮。「特色小鎮命名應突出個性、彰顯特色,具有文化韻味,易記易傳播。」

    針對之前「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競相開發工業園區的經驗教訓,《意見》明確,要根據中山城市發展定位,聚焦支撐該市未來發展的優勢傳統產業、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並選擇一個本鎮區最具基礎優勢、最具成長空間的細分產業作為特色小鎮主攻方向,促進產業做精、做特、做強,打造具有持續競爭力的獨特產業生態。其中,「每個細分產業原則上只建一個特色小鎮。新引進的重大產業項目優先布局到同類產業特色小鎮」。

    此外,在功能定位方面,《意見》要求特色小鎮要儘量選址在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文化濃鬱、社區服務完善的區域,滿足創新創業人才對優質工作生活環境的需求。「突出產業、景觀、文化、生態等特色,促進產業功能、旅遊功能和社區功能融合發展,推動各種功能產生疊加效應」。加強非遺等傳統文化和嶺南地域文化保護傳承,活化改造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和名村,積極植入現代都市、現代產業文化元素。

    《意見》明確,特色小鎮建設要樹立產城一體、城鄉統籌、創新驅動、文化引領、生態優先理念。立足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品質配套。著力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兼具旅遊與社區功能的特色小鎮,使之成為全市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平臺,建設和美宜居健康城市的重要載體。

    今年前4月中山新引進總投資91.3億元

    「今年前4個月中山市共新引進項目306個,落地項目183個,總投資91 .3億元;在談項目124個,投資總額接近千億元。外商直接投資項目不多,但投資額不少,同比增長74%。」中山市商務局局長林偉強介紹,1至4月招商工作另一個特點是,與工業特別是先進裝備製造業相關的項目較多,與特色小鎮相關的項目投資進度也明顯加快。

    據市商務局相關科室業務負責人介紹,從落地項目數量來看,小欖鎮、沙溪鎮、三鄉鎮、港口鎮和東升鎮排前,「主要因為這些鎮區加強了項目收集工作的成果」。南都記者觀察發現,這幾個鎮區皆有「特色小鎮」項目創建。從投資金額來看,項目累計投資總額最大的鎮區為板芙鎮26 .35億元,佔全市落地項目的投資總額逾三成,坦洲鎮、東鳳鎮、東區和南朗鎮緊跟其後,都取得不錯的成績。

    從落地項目來源來看,據市商務局該科室業務負責人介紹,雖然外資項目數量相對較少,但投資額也不可小覷。今年全市1-4月份新增外商直接投資項目66個,同比增長74%。實際利用外資2 .24億美元,同比增長6.24%。東鳳鎮的一個外資併購項目為前4月落地最大的外資項目,投資來源地為新加坡,投資額為6 .4億元,最大的內資項目為來自深圳的中銘智造自動化裝備產業聯盟在板芙打造ZM A智能生態產業園項目,主要生產、銷售機器人單元展示、功能軟體系統展示等,投資額達20億元,將為中山市中小型製造企業解決產品創新升級、工廠智能裝備改造、專業人才輸送、地區企業集成化運維服務、企業融資、智能升級、降能降耗等系統化難題,推動區域整體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統籌:南都記者 胡懷軍

    採寫:南都記者 肖偉

    通訊員 鄧月安

相關焦點

  • 中國家電產業「南極」之中山南頭的品牌特色小鎮建設之路
    中山南頭就是家電圈的一個代表,現在就讓我們解開它的「神秘」之處。年產電冰箱1000萬臺、電風扇795萬臺、電熱水器304萬臺……南頭鎮可謂中國家電產業的「南極」。據統計,今年南頭預計將實現生產總值140億元,同比增長9%;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88.2億元,增長8.5%。新形勢下,南頭如何打造產業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特色小鎮?
  • 生態富民 因「特」而強 揚子晚報高峰論壇聚焦特色小鎮發展
    原標題:生態富民 因「特」而強 揚子晚報高峰論壇聚焦特色小鎮發展   將籌備打造特色小鎮發展聯盟   主題演講環節,中國建築設計院城鎮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首批特色小鎮評選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馮新剛教授深度解讀中國「特色小鎮」發展路徑,系統介紹中國特色小鎮的理論脈絡和實踐情況。
  • 雲南特色小鎮創建工作有序推進
    記者從11月14日省政府召開的雲南省特色小鎮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省特色小鎮建設進入高峰期。  2017年,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創建工作,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全省各地特色小鎮創建工作正在緊張、紮實、有序推進,總體進展情況順利,成效明顯。全省絕大多數特色小鎮都已完成了規劃編制、項目選址、項目可研、項目環評、土地預審等前期工作,落實了投資主體並開工建設,已由去年的規劃設計和項目前期工作階段,轉入了項目建設的高峰期,施工場面已全面鋪開。
  • 丹霞深處崀山紅——新寧縣崀山鎮創建「特色文旅小鎮」走筆
    近幾年來,在新寧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崀山鎮以創建特色文旅小鎮為目標,以文旅融合發展為主線,傾力打造「特色文旅小鎮」這張名片,交出了一張靚麗成績單——先後獲得湖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省級文明鄉鎮、省級衛生鄉鎮、省級特色文旅小鎮,聯合村2017年榮獲全國文明村,石田村2015年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2020年榮獲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 揚州特色小鎮如何「特」起來
    編者按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特色小鎮、小城鎮建設的精神,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關於加快發展特色鎮的要求,「十三五」期間揚州將結合特色小鎮建設,在全市域重點打造8至10個特色旅遊鎮。
  • 青田千峽小鎮創建省級旅遊產業特色小鎮接受初審
    青田千峽小鎮創建省級旅遊產業特色小鎮接受初審 2017年01月22日 11:14   來源:青田僑報
  • 常州市新北區啟動 「民法特色小鎮」創建
    常報全媒體訊 新北區委政法委(司法局)近日聯合薛家鎮政府在該鎮舉辦「民法特色小鎮」創建啟動儀式。新北區薛家「民法特色小鎮」是常州市首個「民法」主題法治文化特色小鎮,擬於10月建成,旨在借《民法典》頒布的契機,創建具有一定規模形制、主題文化鮮明、法治氛圍濃厚的法治特色集聚區,夯實法治建設的基層文化基礎,進一步凸顯法治文化服務城鄉基層治理的效能。儀式上發放了「特色小鎮」創建智庫成員暨「三官一律」進網格業務指導員聘書。
  • 蔡立力:大城市周邊特色小鎮的機遇與抓手
    我國各地的小城鎮所處的區域發展條件不盡相同,在全國培育特色小鎮重在推廣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的理念,總結歸納主要反映在五個方面:特色發展應是未來我國許多有條件的小城鎮的主要發展方向;特色小鎮應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優勢要素,實現小空間強集聚、小平臺強產業、小載體強創新;特色小鎮能盤活小城鎮建設用地,完善小城鎮的基本功能,提升小城鎮宜居環境。
  • 吉林第二批省級特色產業小鎮創建名單公布
    吉林省發展改革委關於通報第一批省級特色產業小鎮考核評估情況和印發第二批省級特色產業小鎮創建名單的通知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2019年,全省首批55個省級特色產業小鎮創建對象按照《吉林省加快特色產業小鎮創建實施方案》,聚焦產業集聚、項目拉動和體制創新,小鎮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長春市紅旗綠色智能小鎮和安圖縣紅豐礦泉水小鎮納入第一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
  • 中山:東升將建成運動休閒特色小鎮
    東升鎮致力於推廣棒球運動已有十一個春秋,在梁扶初之子梁友文先生的親自指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幫助下,中山東升棒球水平不斷提高,並於2015年代表中國參加了世界亞太區少棒賽。近年來,東升鎮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三屆全國青少年棒球A組錦標賽和第9屆亞洲U12少年棒球錦標賽。
  • 吉林省公布第一批55個產業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正確指導吉林省特色產業小鎮健康發展,在總結省級示範城鎮成功實踐的基礎上,學習借鑑浙江經驗,加快創建一批特色產業小鎮,發揮吉林省特色資源優勢,培育特色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吉林省加快特色產業小鎮創建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從「警告」到「優秀」,江南藥鎮特色小鎮創建實現鳳凰涅槃
    日前,浙江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公布省級特色小鎮第三批創建名單,並對2016年度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和培育對象考核結果進行公布,我縣江南藥鎮入選優秀小鎮名單,這也是金華市唯一的優秀小鎮。去年6月,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2015年度考核中,我縣江南藥鎮被列為警告小鎮。短短一年時間,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實現了完美蛻變。
  • 楓葉小鎮打造寒地四季文旅特色小鎮
    編者按:2019年7月,《哈爾濱市產業特色小鎮創建規劃(2019-2021年)》發布,提出到2021年年底,分批培育規劃創建技術創新主導型、產業優勢主導型、資源稟賦主導型、服務功能主導型、文化創意主導型等5類產業共20個特色小鎮。
  • 中山召開2018年綠化工作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會議
    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 15日下午,中山召開2018年綠化工作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推進會議,下發《中山市2018年綠化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筆者從會上獲悉,截至2017年底,中山累計投入綠化建設資金近25億元,完成450個項目。今年中山將全方位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力爭2018年市域森林覆蓋率達到35.5%以上,確保國家森林城市建設順利通過驗收。
  • 搶進度優服務創亮點全力創建國家級特色小鎮
    搶進度優服務創亮點全力創建國家級特色小鎮  本報訊(記者張偉)昨天下午,市長梅世彤帶領市發改、國土、商務等市直部門來到滄縣滄東經濟開發區,調度明珠服飾產業特色小鎮項目建設進度。他強調,要全力支持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早建成,早達效,全力創建國家級特色小鎮。
  • 中山7鎮申報「廣東省森林小鎮」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品特色茶果、逛百年古村、泡泉眼溫泉……綠色宜居的三鄉鎮,總能讓人流連忘返。在「2018中國最美村鎮」評選中,素有中山「小澳門」之稱的三鄉鎮獲評全國第四。近日,廣東省中山市林業局透露,三鄉、小欖、橫欄、沙溪、東鳳、坦洲、神灣等7個鎮區已申報今年「廣東省森林小鎮」。
  • 蒼南要創建漁寮灣特色樂活小鎮 總投資約45億元
    據蒼南縣文廣旅體局信息,蒼南已著手創建以漁寮國家4A級景區建設為基礎的漁寮灣樂活小鎮,並於近日申報創建省級特色小鎮。小鎮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5億元。漁寮灣樂活小鎮位於168黃金海岸線南部馬站鎮、霞關鎮區域,規劃範圍約4.40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約1.54平方公裡。小鎮北至馬站鎮關頭村、南至霞關鎮沛壘村、西至龍魁線一帶、東至東海海岸線。
  • 沈家門漁港小鎮: 「一條魚」端出特色產業盛宴
    創建期內(2016~2019年),小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7億元,特色產業投資佔比80.7%;引進企業1307家,實現稅收超過13億元;圍繞旅遊類小鎮定位,按AAAAA旅遊景區標準建設,成功創建AAAA旅遊景區,旅遊接待總人數2000萬人次以上。小鎮獲評2018年度省級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創建項目組獲評2019年浙江省「工人先鋒號」,2019年度省級特色小鎮考核優秀。
  • 戰略布局中山溫泉小鎮,雅居樂甩了個王炸!
    在2017年,三鄉規劃溫泉小鎮,並通過了市審批,成為中山市第一批特色小鎮。三鄉溫泉小鎮規劃範圍東至教育路-永壽寺、北至羅三妹山、西至環村東路、南至景觀大道,總面積約為3平方公裡。▲規劃圖未來小鎮發展,將立足溫泉、生態、古村落的特色,以「溫泉+」創新發展。
  • 中山東升鎮:鍾情棒球的珠三角小鎮
    人民網中山12月10日電(記者 賀林平)近日,一場有點「國際範兒」的少年棒球錦標賽在中山市東升鎮打響,共吸引來自中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8支少年棒球隊、近200名青少年運動員參賽。   一個珠三角小鎮,為何舉辦相對冷門的棒球賽事,並吸引眾多國際選手參賽?   「事實上,中山和棒球不僅有緣分,還有百年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