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景堂圖書館由華僑捐建 每天千人入館閱覽(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在司徒氏圖書館閱覽室只有一個老人在看報。

景堂圖書館規模較大。

  明天就是4月23日,又一個世界讀書日。如今政府和社會機構推出花樣繁多的讀書活動,力求提升整個社會的閱讀文化。然而,圖書館作為收藏圖書的寶庫,其命運卻游離在人們的視線之外。

  在僑鄉江門,近代歷史中也湧現出不少由華僑捐資建立的圖書館。其中新會的景堂圖書館、赤坎鎮的司徒氏圖書館和關族圖書館尤為聲名遠播。然而如今,這些圖書館有的發展興盛,以文化哺育著當地人。而有的卻失去了往日光彩。

  趁著讀書日的機會,在開始讀書之前,先來讀一下這三所圖書館的命運變遷吧。

  司徒氏圖書館和關族圖書館:圖書館功能弱化

  兩圖書館曾為赤坎雙驕

  來到司徒氏圖書館門前,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有著鮮明葡萄牙風格的三層庭院式小洋樓,這座承載了歷史風雲變幻的圖書館是當年開平家族圖書館的先驅。

  在位於庭院一角的圖書館辦公室裡,司徒氏圖書館館長司徒亮告訴記者,早在上世紀初,司徒氏的海外鄉親就創辦了族刊《教倫月報》,倡議創辦家族圖書館。得益於海外華僑的解囊捐助,到1925年,這座中西合璧的圖書館就落成於赤坎鎮東堤潭江之畔,並於次年元旦開館。「圖書館頂部那座從美國波士頓買來的大鐘,從那之後開始為鎮上的百姓整點報時,我都聽了好幾十年了。」司徒亮說。

  就在司徒氏圖書館開館後,赤坎鎮上的關氏族人用了不到五年時間,就在堤西河畔建起了一座關族圖書館,並在1931年開館。

  在1926年1月1日司徒氏圖書館開館之時,藏書就達到了1萬冊以上。而關族圖書館也購買了《四庫全書》、《萬有文庫》、《二十四史》等重要書籍。兩座圖書館也從此開始在潭江之畔遙相呼應,成為赤坎鎮的文化中心。

  主要功能為宗族紐帶

  不過,記者走進司徒氏圖書館一樓的閱覽室發現,那裡的擺設都相對陳舊,書報欄上的雜誌也比較舊。整個閱覽室都只有一位老人在安靜的環境裡看報。而整個下午,進出圖書館的都是外地的遊客。司徒氏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天大概只有不到10人來圖書館。

  「現在來看書看雜誌看報的學生比我剛來那會兒少很多,因為現在網上什麼都能找到。」 關族圖書館館長關贊棠說,他在圖書館已經待了16年。

  關贊棠告訴記者,現在關族圖書館平均每年會增加1000冊左右的圖書。由於圖書館的經費主要來自宗族內部的捐贈,因此相對較少,去年一年大概有22萬元左右。而司徒氏圖書館則更少,去年只有十多萬元經費。由於經費較少,兩家圖書館的圖書和設備更新都很難推進,而圖書館的職員也大多是退休人員,工作只能領取一些津貼。

  關贊棠表示,關族圖書館作為圖書館的功能已弱化,目前主要職能是作為宗族文化交流的紐帶,圖書館職員的工作重點放在了《光裕月報》的編撰上。司徒氏圖書館的情況也類似,據司徒亮介紹,他們平時的工作主要是搜集、整理和編撰司徒氏的人文資料,彙編成書,同時還要兼顧《教倫月報》的編撰等。

  功能異化:讀者少遊客多

  近年來,由於開平旅遊業的發展以及圖書館旁邊的影視城知名度提升,兩圖書館成為了赤坎鎮上頗重要的歷史文化景點。關贊棠表示,遇旅遊旺季或節假日,圖書館一天甚至會有三四百人進去參觀,是進去讀書的人數的幾十倍。

  景堂圖書館:走公益之路 光彩熠熠

  多次擴館 也曾閉館

  在司徒氏圖書館落成的同一年,由新會華僑馮平山捐資的景堂圖書館也在新會建成。

  初建時,景堂圖書館館舍面積1250平方米。1986年,馮平山哲嗣馮秉芬、馮秉芹捐資擴建了景堂圖書館新樓,面積4030平方米。再加上2012年霍宗傑捐資興建的霍宗傑閱覽室,圖書館總面積達到6510平方米。

  袁梅梅也向記者講述了景堂圖書館的歷次劫難,在新中國成立後,景堂圖書館也曾被迫閉館。所幸在改革開放之後,景堂圖書館再次得到了馮氏家族的捐助,而政府也給予了不少支持,使得景堂圖書館再次煥發新的光彩。發展到今天,景堂圖書館已成了新會的文化象徵。

  公益之路 反哺僑鄉

  如今,景堂圖書館位於新會商業繁華的仁壽路步行街,藏在一片騎樓群中。走進圖書館大門,館舍前後兩座, 前座2層, 後座3層。

  據袁梅梅介紹,景堂圖書館目前各種廳室設置比較完善,除了4個閱覽室、5個書庫外還有各類展覽廳、報告廳、少兒室、視聽室等,相關的閱讀和文化設備也非常齊全,館藏各種圖書40多萬冊,而打理整個圖書館的,則是袁梅梅和她的30位圖書館職員。

  記者看到,在霍宗傑閱覽室一層,坐滿了讀書看報的讀者,而這還是在工作日的時候。根據相關資料統計,每天進景堂圖書館閱覽的就超過了1000人次。

  在袁梅梅看來,景堂圖書館如今的興盛,除了馮氏家族前後90多年幾代人的大力支持,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政府的扶持下走上了公益性發展的道路,能夠在吸取五邑經濟、文化資源的同時反哺僑鄉的發展。

  袁梅梅介紹,為推進公益性服務,景堂圖書館從2008年開始全面免費開放,還惠及外來務工人員。同時,圖書館還開辦了青少年活動的第二課堂。

  此外,景堂圖書館舉辦了各種文化展覽,據袁梅梅介紹,目前景堂圖書館的文化展覽排期已經排到了2015年。

  對於僑鄉許多類似的家族圖書館的發展道路,袁梅梅說,「現在一個圖書館單靠家族的支持,是很難維持的。」在政府的扶持下,景堂圖書館不再單純地依靠華僑捐助,經費來源有了保障,這使得圖書館很多硬體設施得以翻新、更新。

  而在景堂圖書館納入事業單位體系後,圖書館能以較好的待遇吸引專業人才,這也使其在新時代下仍光彩熠熠。  文/記者陶旺波 圖/記者龍城通

相關焦點

  • 江門景堂圖書館:僑鄉文化的靈魂棲息地
    古籍文獻修復和特色館藏在眾多圖書館中獨樹一幟   景堂圖書館:僑鄉文化的靈魂棲息地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劉倩  新會區鬧市中隱藏著一座有將近百年歷史的圖書館——景堂圖書館
  • 上海圖書館明起恢復讀者辦證,增設電話預約入館借還!但閱覽暫緩……
    原標題:上海圖書館明起恢復讀者辦證,增設電話預約入館借還!但閱覽暫緩…… 自3月13日起上海圖書館實行部分開放後,讀者踴躍。 3月23日(周一)起,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恢復讀者辦證服務,並增設電話預約入館服務。
  • 預約入館!太原市圖書館3月31日起恢復開館
    原標題:預約入館!太原市圖書館今起恢復開館  從太原市圖書館傳來消息,3月31日,太圖正式開館,恢復部分服務。據悉,恢復開放後的太圖將實行預約入館機制,大家可以登錄太原市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進入微服務大廳點擊「預約入館」功能,預約後方可進入場館內。
  • 可以去圖書館看書啦!白雲區圖書館恢復在館閱覽服務
    為滿足疫情階段廣大市民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7月15日開始白雲區圖書館將逐步開放部分區域在館閱覽服務可以去圖書館看書啦!白雲區圖書館恢復在館閱覽服務>圖書館的 共享閱讀時光7月15日,白雲區圖書館逐步恢復部分區域在館閱覽服務,再次吸引了不少讀者進館閱讀。當天一大早,有讀者就在圖書館門口排起隊,依次出示穗康碼、測量體溫後,有序進入閱覽室。
  • 上海圖書館和楊浦區圖書館今明兩天起開放閱覽服務!
    上海圖書館和楊浦區圖書館今明兩天起開放閱覽服務!根據文化和旅遊行業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要求,現將開放事項公告如下:1、目前入館實行全預約制,讀者可通過「上海市楊浦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或支付寶預約入館。請讀者務必按預約時間段到館。預約通道方式1:點擊「楊浦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欄「服務指南」-「預約入館」,進行預約。
  • 臨潁圖書館開館了,入館須知看過來
    每周一閉館2 讀者出入館須知:1、預約:讀者入館需提前一天通過臨潁縣圖書館移動圖書館APP分時段實名預約(暫時謝絕12歲以下未成年人進館,少兒圖書暫由家長代借還。60歲以上讀者、殘障讀者無需預約,憑身份證實名登記後入館)。
  • 閉館60餘天,浙江圖書館將於周四開放!預約讀者可優先入館
    「圖書館什麼時候開放?」截至目前,浙江圖書館已經閉館61天,每天后臺都有不少讀者在詢問開館時間。剛剛,記者獲悉,浙圖將於本周四歸來,為確保讀者安全,本次實行逐步開放措施,同時限制人流,想去的讀者需提前預約。
  • 廣東專插本39間院校圖書館匯總,網紅圖書館來了!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獨特的歐式建築風格,堪稱網紅圖書館,圖書館總藏書量達到122萬冊,中外文期刊1100多種。廣二師圖書館由海珠校區館和花都校區館組成。肇慶學院由福慧圖書館、嚴寬祜圖書館、星湖校區分館三個館區組成。館舍總面積22820平方米,共有10多個不同功能的書庫和閱覽室,閱覽座位2547個。圖書館每周7天連續開館,電子資源每天24小時開放。
  • 廣東專插本39間院校圖書館介紹匯總,網紅圖書館來了!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獨特的歐式建築風格,堪稱網紅圖書館,圖書館總藏書量達到122萬冊,中外文期刊1100多種。廣二師圖書館由海珠校區館和花都校區館組成。肇慶學院由福慧圖書館、嚴寬祜圖書館、星湖校區分館三個館區組成。館舍總面積22820平方米,共有10多個不同功能的書庫和閱覽室,閱覽座位2547個。圖書館每周7天連續開館,電子資源每天24小時開放。
  • 國家圖書館今日恢復開放 預約入館每天限額1200人
    (原標題:國圖今日恢復開放 預約入館每天限額1200人|組圖)
  • 預約入館!廈門市圖書館今天起恢復開放
    今天起,廈門市圖書館部分區域向18歲以上讀者預約開放,提供圖書借還、借書證辦理等服務,館內自助圖書館、自修室、線下讀者活動及電子閱覽等暫不開放。據悉,此次恢復開放的是文化藝術中心館區部分區域、集美新城館區部分區域及街區自助圖書館,採取預約入館形式。
  • 南昌市圖書館恢復全面開放,市民入館閱讀自習須「對號」入座
    ▲閱覽室和自習室的桌子上貼有號碼牌,入館自習、閱讀的市民須「對號」入座。自3月底恢復部分開放後,南昌市圖書館僅限讀者進館借還書,不可進行館內閱讀,這可把習慣在館內自習的讀者給憋壞了,讀者紛紛期待圖書館閱覽區開放。
  • 焦作市圖書館疫情防控期間入館注意事項!
    焦 作 市 圖 書 館重 要 通 知尊敬的讀者朋友: 為貫徹落實國家對公共場館實施安全有序、穩步推進、逐步開放的工作精神和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人身安全有關要求,切實做好公共文化場館試點開放工作,焦作市圖書館已恢復開放,並實施限流服務。
  • 暨大圖書館又迎來百年慶典 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將向智庫發展
    暨南大學圖書館六樓,是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以下簡稱「世華館」),以前,來這裡的主要是進行專業研究的師生,而自從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之後,很多人才了解到,這裡其實收藏著不少珍貴文獻。據了解,世華館在籌建過程中,搜集到了大量華人華僑珍貴史料,比如一張老舊學生證就將廣東華僑中學的建校時間往前提了16年。百年老館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在館慶大會上說,習總書記來到暨南大學,在考察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的過程中,他勉勵同學們好好學習,早日成才,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
  • 大工圖書館、體育館即將開館!入館方式均有變化
    ,採取預約入館選座制,讀者可通過i大工平臺或圖書館官方微信平臺「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入館預約系統」進行預約,憑藉預約碼在入口處掃碼入館(詳細使用流程請見下方說明)。,佩戴口罩入館,接受體溫檢測,按照預約座位間隔就座,做好自身防護,避免聚集。
  • 廈門市圖書館五一假期開放,讀者須預約入館!
    ,廈門市圖書館於2020年 4月1日起適度有序開放,讀者須預約入館。館內自助圖書館、自修室、線下讀者活動及電子閱覽等暫不開放。暫停電子閱讀及各類線下讀者活動。廈門市圖書館減免因閉館導致的圖書超期滯納金,只要在2020年5月31日前歸還圖書都不會產生滯納金。
  • 1月14日起,貴州省圖書館北館暫停入館服務
    1 月 14 日凌晨,貴州省圖書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溫馨提示,為了確保讀者健康安全,為了疫情防控和給讀者更好的服務,貴州省圖書館北館於 2021 年 1 月 14 日起暫停入館服務。具體提示如下:尊敬的讀者朋友:貴州省圖書館(北館)自 2020 年 12 月 31 日試運行以來,成了市民朋友的熱門打卡地,到館的讀者們在對高大寬敞的館舍、現代化的服務設施讚許之餘也提出許多寶貴意見。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明起恢復開放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3月18日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3月19日起恢復適度有序開放,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12:00,13:00-16:00(15:45後停止進館),中午12:00-13:00對開放區域進行全面消毒,逢周一閉館。
  • 上海圖書館進一步擴大開放區域,「閱覽服務」於5月20日起恢復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熊芳雨5月18日報導:記者從上海圖書館獲悉,5月20日起,上海圖書館將在前期有序開放讀者辦證、書刊借還服務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有序開放閱覽服務了。上海調整為三級響應,博物館、美術館、公共圖書館、等文化場館正在陸續恢復開放。
  • 今晚報:盧木齋捐建木齋圖書館
    他為官時積極興辦教育事業,創辦了木齋學校等一批學校,並出資捐建了南開大學木齋圖書館、北平木齋圖書館。  盧木齋與南開大學創辦人嚴範孫、張伯苓早有交往。1923年,南開大學遷到八裡臺新址,學生與日俱增,設在思源堂裡的圖書館已滿足不了師生的閱讀需要。1927年,盧木齋從老友嚴修那兒得知此情,便慨然捐資十萬銀元,為南開建造圖書館。施工中,他以74歲高齡親往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