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泗洪縣全面推進人情減負工作,結合疫情防控實際,讓百姓身邊人變身為人情減負勸導員,引導群眾節儉養德、移風易俗。在提升城鄉社會文明程度同時,也減少群眾聚集,降低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機率。
在泗洪縣龍集鎮,一場支客勸導大賽正在舉行。該鎮居民高兵,聽說鎮裡舉行支客大賽,他來到現場看一看,準備選一名心儀的支客,為下個月孫子的婚禮做準備。但是整場比賽看下來,他不但沒有選到心儀的支客,反而打消了孫子婚禮大操大辦的念頭。
活動現場,龍集鎮居民高兵告訴記者,「我自己以前經常出禮,家庭開支相當大。如果我家孫子的婚禮再大操大辦,那就是惡性循環,而且政府一直在宣傳人情減負,現在從我做起,減少不必要的人情往來。現在疫情還沒有徹底消除,所以我認為把至親請兩三桌來,在一起小聚,也是很有意義的。」
說白了,支客在紅白喜事裡是一個指揮調度的重要角色,這個角色十分受人尊重。現階段,我國國內疫情已得到有效地防控,但是還有少數人認為疫情已經得到緩解,心態上也有所放鬆。泗洪縣結合自身實際,持續開展特色移風易俗活動,在全縣各鄉鎮建立支事協會,發揮支客們各自人頭熟、威望高的優勢,引導百姓喜事新辦、喪事簡辦,降低人群聚集帶來的疫情防控風險。
泗洪縣龍集鎮支事協會參賽支客祖建軍說:「政府舉辦支事大賽,可以從政府的角度轉變我們支事協會每個支客的職能,又能引導老百姓不大操大辦,減少浪費,也讓不必要的聚會少發生,甚至不發生。既揚起文明新風,又保證百姓健康。」
比賽現場每位支客顯示出舌戰群儒的本領,對場下的觀眾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改變。摒棄陳規舊俗,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也成為更多群眾的選擇。
泗洪縣龍集鎮居民陳楊在觀看比賽時說道:「每逢五一、十一節假日,結婚的人都好多。可能一個月禮金大概有兩三千左右,生活成本還是挺高的,而且現在疫情也沒有完全結束,如果辦喜酒或者喪事的話,我們去吃宴席肯定都是要聚在一起的。現在推行這種新風尚的做法,反而可以避免這種事情,正好是可以一舉兩得的。」
自推進落實「人情消費減負年」以來,泗洪縣構建「333」工作模式,打造婚喪嫁娶服務機制、紅白市場監管機制、「人情減負」勸導機制,讓「土支客」升格變形為人情減負勸導員,充分發揮老百姓身邊人的作用。
泗洪縣龍集鎮副鎮長李忠偉告訴記者:「目前我們龍集鎮按照『全域推進、全民參與』工作要求,堅持『四體五單三承諾』工作法,形成全覆蓋式輿論宣傳氛圍,使人情減負理念深入人心。目前已共成立16個大支協會,勸導紅事新辦、白事簡辦52起。」
據了解,泗洪縣自一月份以來,各村居按月發布人情新風紅黑榜,累計組建大支協會280個,婚事新辦620件,喪事簡辦1156起,評選出各類典型2200餘人(戶)。群眾在減少人情支出,增強收入增長的獲得感的同時,也新冠肺炎病毒「無從下手」!
報導|泗洪縣廣電臺全媒體記者趙健鈞、張同遠、田甜
通訊員|丁開心
編輯|趙夢宇
責編|張 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