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膾炙人口的愛情詞曾被誣「道德淪喪」,且作者成謎

2020-12-13 白窗閒讀

去年元月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月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膾炙人口的《生查子 元夕》,若以應制詞論,此篇應時寫元夕的上乘;若以情詞論,其構思精巧,低回婉轉,哀而不傷,又可稱為千古情詞中的翹楚。「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太多青年男女愛情懵懂時淺淺的激蕩。好詞有很多標準,或以境界勝,或以詞句勝,或共情共感或膾炙人口,無論從哪一角度,這首詞都該是詞壇大家所為,因而自古至今的多數學者將這首詞冠在了大學士歐陽修的名下。

然而關於這首詞的作者,又衍生出另一版本,有關一段悽惻唏噓故事和一位快被遺忘的文壇才女。

若未知曉「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也應讀過「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若未讀過「哭損雙眸斷盡腸,怕黃昏後到黃昏」,也應記得「芭蕉葉上梧桐裡,點點聲聲有斷腸」。

斷腸、斷腸……朱淑真的詞裡寫過太多的斷腸,因而給自己的詞集命名為《斷腸集》。讀了她的詞總會感慨,人世怎麼能有那麼多的苦楚,讓清淚寫也寫不盡,流也流不完。

曾為《斷腸詩詞》作序的魏仲恭曾做過如下判詞:

每臨風對月,觸目傷懷,皆寓於詩,以寫其胸中不平之氣。竟無知音,悒悒抱恨而終。自古佳人多薄命,豈止顏色如花命如葉耶?

世人常拿李清照和朱淑真做比較,大概都是大家閨秀,才華驚世的緣故。可兩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李清照嫁了志趣相投的趙明誠,儘管後半生悽苦,至少有過一段舉案齊眉的日子。朱淑真除了童年過得天真無邪以外,所嫁非偶又滿身桀驁,不肯同命運妥協,便註定了她的悲劇人生。

命不可變而運可以轉,在封建牢籠的枷鎖下,女子須三從四德媒妁終生,然而對於女人來說,愛情往往是她們的生命,富貴非所願,名利不可期,窮其一生只為與相愛之人長相思、長相守,這種人世看似最易行的願望實則最難得。多數女子認為是理所應當,違心屈從父母之命,把對愛情的幻想熄滅在心的深淵裡;也有一些女子難以苟同這種捆綁的道德觀,想抗爭而無力,默默愛著所愛之人,心中那支紅杏無數次躍出了道德的圜牆。更有奇女子如卓文君,一朝私奔成千古佳話;不幸者如朱淑真,挑戰禮教卻粉身碎骨。

朱淑真年少時曾有一位意中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因為父母之命將一對有情人分開。婚後的她過得非常痛苦,她也曾試過與丈夫溝通,試圖接受命運的安排,做個賢妻良母,但如果真這樣被命運裹挾了,一日三餐柴米油鹽,奇才不當是「泯然眾人矣」。

於是朱淑真重新投入到舊情人的懷抱,元宵節這天是婦女們的開放日,女子唯一可以不問禮教而上街觀燈的日子,當然也成了朱淑真背著家人與舊情人約會的好時機。她的真情、溫存、甜蜜、歡欣,全都在這首七律《元宵》中:

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新歡入手愁忙裡,舊事驚心憶夢中。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賞燈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但願暫成人繾綣」,短暫的幽會已經是莫大的幸福,「賞燈那得工夫醉」,把酒賞燈當然全都顧不得,有良人在側,只恨今宵苦短。但是第二年已物是人非,只得回憶去年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朱淑真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婚內出軌」,在封建社會,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左擁右抱,女人就要被綁在道德的恥辱柱上活活燒死。朱淑真的結局極其悲慘,魏仲恭說她是「殘驅赴火」:「其死也,不能葬骨於地下,如青冢之可吊;並其詩為父母一火焚之。」也有說她是「舉身赴池」,自投西子湖溺亡,總之是死於非命。

人死之後,名聲被腐儒學士們口誅筆伐,只要一切能想像到的辱罵婦女道德淪喪的髒水統統潑到她的身上,這首人間妙詞《生查子 元夕》,莫說不是她所作,即便是,腐儒們也不忍此珠玉」落於泥淖「,於是便冠在大學士歐陽修名下,反正歐陽修也寫過不少所謂」豔詞「,就像出身不好卻十分出色的孩子,過繼給德高望重之人,至少能落個好名聲吧。

相關焦點

  • 文壇謎一般的存在,讀法成謎作者也成謎,從唐朝爭論到宋朝仍不解
    最著名的當屬宋代那首最有名的《生查子》,其中「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可謂流傳千年的金句,這首詩也曾多年被掛在歐陽修名下,直到近些年才有人提出這詞應該出自才女朱淑真之手。而經典名作《畫》,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也被人指出可能並非詩佛王維的手筆,可能是南宋川禪師的詩作。
  • 「養父」性侵「養女」|到底是性教育的缺失還是道德淪喪?
    「養父」性侵「養女」、上市集團高管包養「情婦」、房地產大亨猥褻「幼女」等等等,性侵案件的頻頻發生,令我們不得不深思,發生這樣的事情到底是性教育的缺失還是道德的淪喪?、幼女是道德的淪喪,的確,不可否認的是,性侵案件的作案者真的是道德的淪喪,沒有人性。
  • 李清照5首膾炙人口的寫花詞,一首改編成歌曲,一首被稱為千古絕調
    李清照,就是這屈指可數中少見的被公認為的大才女,李清照是生於北宋時期,詩詞文都有非凡的造詣,尤其是填詞獨成一絕,雖然她的詩作也非常的好,但詞名過盛,以致於將詩名蓋過。易安性情不羈,一生好寫詞,她現存的詞作有60餘首,其中多與花相關,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整理出來了李易安5首比較出名的寫花詞,一首被傳頌至今天,改編成為歌曲,一首更是被後世公認為千古絕調。1.鷓鴣天·桂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
  • 反腐敗能挽救道德淪喪嗎? 鳳凰評論
    」--到今天,雖然「你懂的」等人還沒有出場,但確實已經有很多高官證明,「這決不是一句空話」。這樣「動真格」的反腐風暴,反覆強調黨員幹部的道德操守,就此,我們似乎可以反思一二:反腐敗能不能挽救中國社會的道德淪喪?描述現在中國有待解決的大問題,其中一個就是「道德淪喪」。客觀而言,雖然現在是太平盛世,但道德狀況頗有「末世」的色彩:相互投毒、潛規則盛行、是非不分、誠信缺失、虛偽冷漠、社會變狠、男盜女娼。
  • 辛棄疾回憶沙場往事,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傳奇愛國詞人辛棄疾,二十歲時曾為抗金義軍領袖,僅率五十騎就敢深入金營斬殺叛徒。回歸南宋後,辛棄疾原以為可以大展拳腳,收復失土;誰料到終其一生遭到朝中「投降派」排擠,再也未能重返戰場。辛棄疾作了一首著名的「穿越」詞,陳同甫受到詞作的激勵,三度上書朝廷,要求抗金,結果反被拿下大獄,差一點丟了性命。在詞中,他夢想自己一覺醒來,「穿越」回疆場,與軍中的兄弟們有肉同吃,有酒共飲,一起上陣殺敵。
  • 李商隱一首《無題》,達到了愛情最高境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尤其是關於愛情的作品,每個文人墨客都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比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還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等等,在眾多描述愛情詩詞作品中,個人比較欣賞的是李商隱的《無題》。
  • 宋詞裡最另類的一首送別詞,氣勢磅礴,作者是辛棄疾的好友
    根據歷史記載陳亮「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議論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他曾多次上書,直言不諱地批評南宋的偏安一隅,傳聞宋孝宗都曾被他的慷慨陳詞所打動,但也因此遭到了當時絕大多數當政權貴的忌恨。他曾兩次被冤下獄,受盡折磨,即便如此,他也不改其志。
  • 納蘭性德最經典一首詞,寫出了愛情最大的遺憾,通篇讓人感觸頗深
    納蘭性德,字容若,清朝著名詞人,他在清朝的詞壇上有著很大的貢獻,同時他的詞不僅文學性極強,另外也是最令人感動,尤其是他的愛情詞,那更是充滿了一種真摯的情感力量,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這也就是為什麼納蘭性德的詞,能夠在二百多年來一直成為文藝青年的上等讀物的原因。
  • 道德淪喪!警惕PUA陷阱!
    這段時間PUA這個詞又成了熱門,每次各種媒體曝出這個詞的時候,我就知道又出現受害者了。 PUA(Pike-up Artist)這個詞的意思是「搭訕藝術家」,起源於美國,後來由韓國傳入我國。它是一種通過系統化學習,不斷包裝美化自己,搭訕、吸引異性,達到佔有和控制對方的一種手段。
  • 國稅局長強姦少女 如此道德淪喪暴露啥
    就是這樣一位領導,在掌握了實權以後,道德卻淪喪到如此地步!這暴露了啥?  現如今,幾乎在每一起官員「帶色」的案件中,可以說都包含著「權色交易」的內容,這已經成了人們見慣不怪的事情。而事實上,這種「見慣不怪」的權色交易恰似一種病毒,在漫長的潛伏期之後,總會迎來一次爆發,從而給「官場」這個肌體帶來難以遮掩的病態。
  • 晏殊很經典的一首愛情詞,不如憐取眼前人,只有珍惜愛情才會長久
    另外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很多的作品也都是膾炙人口,特別是他的愛情詞,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寫得極為深情。例如這首《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便是一首很經典的愛情詞,通篇描寫得極為抒情,也很是悽美,充滿了一種感傷之懷。詞人也正是通過自己對於愛情的理解,同時也告訴了世人,只要獲得了愛情,那就一定要珍惜,只有這樣愛情才會長久。
  • 古詩三百首當中膾炙人口的詩篇,一首離別詩寫得情意盎然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一首古詩,同樣描寫的是離愁別恨。不過這首古詩角度比較特別,他並沒有直接寫直接表達離別之情,而是以載人遠行的行船作為情感抒發的對象,從側面抒發了離愁別恨,卻一樣寫得情意盎然纏綿悱惻。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柳枝詞》,作者乃是宋代一個詩人,名為鄭文寶。
  • 一首歌頌忠貞不渝愛情的宋詞,真乃愛情詞中的千古絕唱
    今天我們所帶來的這一首宋詞,就是一首歌頌忠貞不渝愛情的宋詞,真乃愛情詞中的千古絕唱。且看:花前月下暫相逢。苦恨阻從容。何況酒醒夢斷,花謝月朦朧。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這首宋詞的題目是《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作者是宋代非常出名的一個詞人叫做張先。張先和蘇軾是一對好朋友,而且也是一個非常長壽的人,壽命長達88歲。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詞人直到80歲的時候依然還做了一次新郎,被蘇軾寫詩調侃「一樹梨花壓海棠」。但是當我們讀到他的這首精彩宋詞的時候,就不得不為他的才華所折服。
  • 明明是一首友情詞,卻一直被誤認成愛情詞,最後三句流傳千古
    可是,歐陽修有一首寫給友人的詞作,婉麗雋永,最後三句最經典,卻一直被誤認為是一首愛情詞。這首詞就是歐陽修的《浪淘沙·把酒祝東風》。《浪淘沙》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可以說,這句詩套用在愛情上面,絲毫不違和。在網上,小七看到許多人引用這句詩來表達愛情,實際上,這首詞是歐陽修寫給友人梅堯臣的,是一首妥妥的友情詞。在北宋文壇,歐陽修和梅堯臣並稱為「歐梅」。
  • 一首約會唐詩,最後兩句成網絡金句,作者卻是一個負心漢
    張愛玲曾說:總以為愛情能填滿過往的遺憾,可是造就遺憾的,往往是愛情本身在唐代,有一個男子,在戀人失約後,滿心惆悵,他寫下一句詩: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好優美的詩句,如今,已經成為網上的金句,大家感慨愛情中的遺憾與失落。
  • 是道德的綁架,還是親情的淪喪
    這不禁讓我思考,是道德的綁架,還是親情的淪喪。借著血緣進行的道德綁架,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從《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到《安家》裡的房似錦。這如出一轍被命運扼住喉嚨的悲慘命運,都是因為他們的母親的綁架。我生了你,你就要為這個出力,要幫著你的弟弟。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說辭不乏少見。而說這番說辭的人大都是扮演母親角色的人。
  • 數字詩(二):那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愛情「數字詩詞」
    今天繼續聊聊「數字詩」,與上篇(數字詩(一):詩歌中的數字經歷,連「一二三四五」也成詩)不同,這篇,將帶給大家的是纏綿悱惻的愛情「數字」詩詞。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常為人津津樂道,且流傳在中國文學史上以及民間愛情故事中。
  • 才女寫下一首分手詞,每句詞都暗含一個謎語,丈夫讀了不得不分手
    朱淑貞終於忍不可忍,遂寫下了這一首著名的分手奇詞。《斷腸謎》下樓來,金錢卜落;問蒼天,人在何方?恨王孫,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難留。不過,雖然是刻意為之的謎語,但朱淑貞寫得卻全然沒有刻意為之的味道,全詞渾然天成,絲毫不著雕琢痕跡。比如「分開不用刀」,謎底是「八」,但同時它也表達了朱淑貞要分手的堅決:與你分開不必心如刀割。因為是朱淑貞自己下定決心,所以分開不會很難,不會捨不得。讀了這樣一首精妙的分手奇詞,小官吏也不得不接受分手之事。
  • 歐陽修一首感人的愛情詞,一直被認為是偽作,直到近年才打破質疑
    歐陽修的作品風格多樣,無論是詩歌,還是散文,以及詞作,那都是自成一派,尤其是他的一首《生查子.元夕》,深受大家的喜愛,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性之一;這首詞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深情,通篇寥寥數語,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愛意,同時又有著無限的憂愁,一位女子在元宵佳節,原本是是與心上人約好了在某個地方見面,但是她等了一整晚心上人始終是沒有出現,這也使得他悲痛不已;而歐陽修正是抓住了女子心理變化
  • 這兩首詞都寫姑娘拒絕求愛,一首傲嬌一首自卑,愛情為何不平等?
    還有一種不平等,選擇愛情的權力的不平等,讓我們在兩首詞中一窺究竟。這兩首詞都寫姑娘面對傾慕者的求愛,兩位女主的回應相同,心境卻千差萬別。也許她已經芳心暗許,只想刁難考驗一下情人;也許她並未動心,只是保持著許多次面對求愛者的一貫傲嬌;不管是「試愛」,還是「拒愛」,都充分體現了姑娘對於自己愛情的絕對掌控和自由。我的愛情,我做主!看完了幸福驕傲的女主,再看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