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省直市直遴選公告紛紛發布,如何系統高效的備考遴選考試成功上岸?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了四點建議,一起來看看。
公務員遴選制度
遴選,這個渠道特別好,屬於二次擇優,對很多人來說,是前往上一級機關工作最便捷的通道。
筆者身邊就有很多朋友,通過遴選完成了人生的跳躍。昔日領導見到他,語氣都發生了變化,從「小王」直接變成了「上級領導」。單不說稱呼準確與否,到了上級機關工作,掌握的資源、學到的知識、接觸的圈子以及自己的生活質量、整個家庭今後的發展,包括孩子的成長、教育等等,都會有相應的質的提升,還有其他很多方面都是隱性的。隨著時間的發展,作用會慢慢顯現。
準備參加遴選的朋友們,必須要有緊迫感,抓緊複習,抓緊演練,力爭一舉成功。
一、心中要有理想和目標
小時候,老師都會我們問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的夢想是什麼?長大後想當什麼?」當一名科學家或者畫家是大多數人的答案。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理想會漸漸淡化和轉變,越來越遵循現實。但這說明兒時的夢想無用或脫離實際嗎?不是。
人一生中會有很多理想,或者說目標。既有長期的,也有短期的,而且都是在動態變化的。沒有人從小就能精準樹立終生的目標。有了理想和目標,才有了方向,才有了奮鬥的動力。
以筆者那年參加遴選為例。我的目標就很明確,就想到上一級機關工作。原因很簡單,參加考試的前半年,我在上級對口部門借調,也正是這段借調時光,讓我充分感受到上級機關的「優越性」。與基層相比,人多力量大、科室分工明確、人員素質高、學習氛圍濃、接觸層面廣、接觸層級高等等,讓我充滿了羨慕和嫉妒。那段時間,由於距離家較遠,我只是周末回家,白天沒空,我就利用晚上時間,獨自在辦公室學習,下載了一些之前的真題,自己計時模擬。當時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勁頭,現在想想,就是因為「人比人氣死人」,在差距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幸好我還有這份上進心。
二、要會學習、抬頭學習
遴選,從發布報名通知到筆試,一般只會留出一周或半個月的時間,那我們僅用這點時間複習,肯定是不行的。
那之前複習什麼呢?我從來不提倡看一些教材類的書籍,不是沒有用,相反有用,但那是打基礎、利長遠的辦法,不適合於短期提高成績。如果想在短期內迅速提升自己的水平,唯有堅持問題導向,從做題入手。
遴選考試跟公務員考試不同,大多都是主觀題,考察考生對問題的見解和解決思路。所以,學會「公言公語」是最主要的。其次,要學會站在領導角度、第三方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所以,我提到要會學習,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自己的能力。
另外,要抬頭學習。大家都知道,悶頭學習,只會學成書呆子,因為他不了解外面的世界,跟不上現在的形勢。複習要緊跟報考地的政治形勢,包括當地領導近期的講話、全年政府工作報告、經濟會議講話等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另外,要多閱讀當地的日報,尤其是上面的評論員文章,能背的最好都背,裡面很多話語都是可以直接寫進文章裡的,特別是最後的落腳點,一般都是「為建設**作出積極貢獻」,這裡一般體現的都是當地的發展思路,一定要牢記。試想,如果在材料中用上這句話,評閱老師會認為我們對當地工作十分熟知了解,與其他距離中心較遠的答案相比,怎會不給你高分?
三、要有足夠的自信心
記得溫家寶總理曾經說過一句話「信心比黃金都重要」。
筆者曾經算過這樣一筆帳,假如一個考場有30人,除去10個「裸考」的(這個比例差不多,很多人都基本沒看過書,或是只看過一點點),再除去2個「棄考」的,再除去2個「陪考」的,這樣,一半的人就去掉了,不要看考試前外面候場那麼多人,其實,很大一部分跟自己都沒有競爭力。
還可以換種方式計算,考試的人再多,其實也就是幾十個或百十個人跟自己有關係,因為其他人報的崗位跟自己不同,所以沒必要計較太多。當然,千算萬算,都是在跟自己比。只要發揮自己的最高水平,戰勝自己,就ok了。不論報考哪個崗位,筆試必須考到這個崗位的第一,才有更大勝算的把握。所以,一定要對自己有充足的信心,不論筆試還是將來的面試,要有「這個崗位非我莫屬」的心態,才能更大可能戰勝自己。
四、掌握一定技巧很重要
但凡是考試,按部就班複習是必須的,但有時候也要掌握必備的技巧。
比如,答題時,是否需要寫「答」?要求寫200字,實際寫到多少字最合適?寫錯一個字是劃掉重寫還是不管不顧?案例題從哪個角度作答才能分析更加透徹、到位?雙引號佔幾個方格?作文標題下面是否空一行?這些看似不重要的地方,其實很容易看出考生的「專業」程度。所以,一定要在細節上把控到位,給評閱老師一個好的印象,盡最大可能提分。
最後,華圖遴選網希望大家在遴選中取得好的成績,開啟人生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