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呼吸, 用心生活
喜歡上陸星兒是緣於她曾經寫過的一本《母與子》。這本書還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的,它比過去的32K還小一點,陸星兒在書中寫了她在撫育兒子時的辛苦和快樂,既要照顧兒子,又要堅持寫作,可以想像得到其中的困難和艱苦,可是作者樂觀的心態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因此記住了陸星兒這個名字,一次外出學習的時候看到了這本名為《用力呼吸》的散文集,就又毫不猶豫的買了下來。
《用力呼吸》是一本日記體的散文集。當時的陸星兒已經得了胃癌,這本書就是從她發現病情開始寫的,文中記敘了陸星兒在胃癌治療期間的心路歷程,文字樸實,情感豐富,有對癌的恐懼,有對生活的嚮往,有對治療的抗拒,有對生命的呼喚,從最初的「開一刀,生出個自己」的鼓勵,到對化療的排斥而轉向中醫、食療的艱難的抉擇,到最後在家裡掛起了星星月亮的新生和踏實。
最初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正趕上自己被手的麻木折騰的有些心煩,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用力呼吸》,無形中便感覺到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撐。人在「生病」的時候,往往也是精神最脆弱的時候,那個時候,人總是需要有一種安慰和寄託的。從「呼吸」中我看到了作者的堅強,看到了作者與胃癌的抗爭。每每想到陸星兒的病,我就會情不自禁的拿自己和她去做比較。陸星兒能在自己得了胃癌的情形下仍然鼓勵自己去堅持著創作,讓自己的每天還是過得那樣的充實,儘管有對病痛的難以釋懷,也有面對病痛時的軟弱和無奈:「我把營業員善於推銷的甜言蜜語當做祝福。人在倒黴的時候,就得把什麼都當補藥吃。」「一個個疑問蜂擁而來,我一下子招架不住了,腦子有點木然,眼前也是茫茫一片,在我生活的『舞臺』上,所有的布景仿佛都撤退了,只留下白皚皚的帷幕,還有一張白淨淨的病床。」於是,化傷痛為哲學,「我總是默默告誡自己:最難熬的時刻,往往意味著快熬到 頭了,光明在即,勝利已蘊藏在『再堅持一下的努力 之中」。終於在許久的掙扎之後,陸星兒又找回了往日的神採,甚至比以前更加換了一個人似的,其中有對生命的重新頓悟和認識,更加的熱愛和心痛一切有生命的東西。
正是這些看似無骨的漢字,卻給了我許多的精神動力和支持,和一個患了癌症的病人相比,我這點痛又算得了什麼,我的未來還有許多的未知的精彩和神奇,為什麼執著於這微不足道的傷痛?我沒有理由不振作。
因此,當我後來看到陸星兒去世的消息時,那個從49——04簡介讓我頓時感到鼻子酸酸的,這麼堅強果敢的一個人怎麼就這樣去了?「有著很長的生命線」「你身上沒有癌」,「落淚同樣是堅強」「把眼淚當飯吃的女人」用「病中品山」來解讀「癌」字的人,生命力應該是頑強的,為什麼老天不能厚待它的生靈,給她以更好的未來,讓她能夠在她的文字中徜徉,讓她把貨真價地實的頑強進行到底呢?哀嘆之餘,我又一次重新認真細緻地品讀了她的文字,陸星兒去了,可我卻難以忘記那些在我無力時對我有過生命的啟迪和支撐的文字,這大概就是一位作家,一部作品對世界對社會對人類的意義所在吧。「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在我再一次拿起這本書的時候,那個與兒子相依為命,繪聲繪色講述與兒子的那些美好的那個慈愛的母親又浮現在了我的眼前,那個在病魔面前把她的精神世界娓娓道來的女子就好象還沒走遠一般。書中的她是站立的,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與她同病相憐的人創造了一個心靈的世界,也許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卻是可以改變我們生命的寬度和高度,只要我們用心的去感受我們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快樂和幸福,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世界裡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去做和付出的東西,我們有什麼理由辜負這些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和囑託?做好該做的事,活好當下,便無愧於自己的人生。【作者:王莉紅 繁峙二中數學教師】
編輯:高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