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70%的面積被海洋包圍,這些海洋上浮起來七個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南極洲,其中南極洲太寒冷了,不適宜人類居住,除了科考人員和少數遊客外,沒有常住居民,澳洲大陸就是澳大利亞一個國家,人口只有2000多萬,跟其他國家比起來,微不足道,所以,地球上的陸地其實主要就是亞歐非這三個挨在一塊的大洲,還有對面隔著太平洋或大西洋的南北美洲這兩個大洲。那麼,這五個大洲的人均GDP哪個最高呢?各自人口分布情況又是怎麼樣呢?
我們這裡用2018年的數據為統一基準來分析說明。2018年全球總人口大約有75.23億,GDP總量為84.78億美元,所以,全球人均GDP為1.13萬美元,能夠超過這個數的只有北美洲和歐洲,亞洲、南美洲和非洲都沒有達到全球平均數。我們經常說歐美發達國家,應該主要也是因為北美和歐洲整體GDP比較高,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全球人均GDP排名第一的是北美洲,人均GDP為4.21萬美元。這裡指的北美洲除了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外,還有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周邊的一些島國,這個區域人口有5.68億,GDP總量為23.95萬億美元,其中超級大國是美國,美國2018年GDP總量為20.5萬億美元,佔比北美洲的86%,美國人口3.29億,佔比北美洲的58%。這個區域還有一個國土面積全球第二的加拿大,2018年的GDP為1.72萬億美元,但人口只有3000多萬,也是一個發達國家,另一個主要國家墨西哥,2018年的GDP為1.22萬億美元,但人口有1.23億,只是中等收入國家。這三個國家的GDP佔了這個區域的98%,人口佔了85%。
全球人均GDP排名第二的是歐洲,人均GDP為2.94萬美元。這個區域人口為7.42億,GDP總量為21.85萬億美元,歐洲一般被分為西歐和東歐,西歐比較發達,是人類最早進入工業社會的區域,單獨拿西歐出來看,GDP總量為18.29萬億美元,人口為4.23億,人均GDP為4.33萬美元,比北美整體還要高一些;東歐的GDP總量為3.57萬億美元,人口為3.20億,人均GDP為1.17萬美元,所以,東歐實際上只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點點,也是中等收入國家。
全球人均GDP排名第三的是南美洲,人均GDP為0.85萬美元。這個區域人口為4.23億,GDP總量為3.60萬億美元。這個區域的超級大國是巴西,巴西人口為2.1億,佔了南美洲的50%,2018年巴西的GDP為1.87萬億美元,佔了南美洲的52%。巴西的國家面積也佔了南美洲的一大半。南美洲沒有發達國家,人均GDP最高的智利也只有1.6萬美元。
全球人均GDP排名第四的是亞洲,人均GDP為0.70萬美元。這個區域人口為44.94億,GDP總量為31.41萬億美元。顯然,亞洲是全球第一大洲,人口和GDP總量都是世界第一,人口佔比世界60%,GDP佔比世界37%。亞洲一般還可以再分為東亞、西亞、南亞、中亞和東南亞這五個區域。
東亞人口16.34億,GDP總量為21.04萬億美元,人均GDP為1.29萬美元。
西亞人口3.87億,GDP總量為3.74萬美元,人均GDP為0.97萬美元。
南亞人口17.53億,GDP總量為3.44萬億,人均GDP為0.20萬美元。
中亞人口0.72億,GDP總量為0.27萬億美元,人均GDP為0.37萬美元。
東南亞人口6.49億,GDP總量為2.93萬億美元,人均GDP為0.45萬美元。
顯然,亞洲最發達的為東亞,最不發達的為南亞,人口也主要發布在南亞和東亞。亞洲真正稱得上發達的國家只有日本、新加坡、以色列和韓國這四個國家,區域兩個大國中國和印度都還是發展中國家,只有這兩個國家發達了,亞洲整體才能成為發達區域。
全球人均GDP排名第五的是非洲,人均GDP為0.19萬美元。這個區域人口為12.55億,GDP總量為2.32萬億美元。非洲的人均GDP與其他四個大洲比起來差距非常大,整個非洲的GDP加起來都沒有法國一個那麼小的國家多,非洲也沒有一個發達國家,南非在白人主政時期曾經有望進入發達國家,現在也已經沉下去了,非洲要發展還任重道遠。
因此,從數據上也可以看出,世界經濟的中心在北美、歐洲和東亞,這三個區域的GDP總量都超過了20萬億美元,這三個區域的GDP總和佔比世界GDP總量近80%,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基本都在這三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