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對未來科技的幻想能讓馬斯克閉嘴

2020-12-23 囤滿人生

文/滿囤兒

我們都知道科幻片必須有對未來科技的幻想。於是,這幻想出來的科技就很有點兒「人有多大膽地多高產」的意思。好多科幻片觀眾不買帳,就是因為對未來科技的幻想不夠給力不夠飛。這一點好萊塢的科幻片遙遙領先於全球。畢竟,美國現實中就有很多愛幻想愛吹牛逼,又經常把吹過的牛逼給實現了的科技狂人。比如每個月都得口出狂言一兩次的埃隆·馬斯克。這傢伙對未來科技的暢想很多都接近了幻想的程度,可謂膽子賊大了吧。不過,如果馬斯克看過電影《複製人》的話,心裡可能要有幾分盤算了。因為這片子對未來科技的幻想,比他還要大膽,還要飛。

作為一部好萊塢出產的科幻片,《複製人》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的確有部分超出了人們的想像。雖然克隆技術很多觀眾都不陌生,可是《複製人》其實並不是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未來幻想,而只是幻想了該技術實施的一些具體細則。《複製人》更讓人意外的幻想,也就是比馬斯克更開腦洞的,是把神經元記憶複製技術與生物體克隆技術進行了聯合幻想。這兩個技術的交叉,引發了本片不可思議的情節,從而對道德、人性、情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除了那些架構未來世界的硬科幻,一般以故事和人物為主打的科幻片大都只對單一科技進行了未來幻想。然後通過這項科技,在主人公身上引發道德、人性、情感方面的戲劇矛盾,從而實現突破現實局限的主題探討。這種手法很容易出科幻精品,比如《盜夢空間》、《月球》、《機械姬》、《她》等等。《複製人》的手法也是如此,並且如上所述,影片並不僅僅是對單一科技進行幻想,而是對兩項科技同時進行了幻想。單一科技帶來的危機,往往也都是單一的,比較容易被觀眾順藤摸瓜地提前想到戲劇張力在哪裡。而兩個科技交叉後帶來的危機,就不太好預判了。

比如若只有單獨的克隆技術,那帶來的危機很局限,基本上就是「複製人是不是人」的問題。當我們把複製人當做另外一個個體的時候,貌似也並非完全無法接受。此外,本片的主人公William Foster(基努·裡維斯 飾)掌握了強大的神經元記憶複製技術。這項技術強大到可以把最有經驗的專業人員的記憶複製到相應的專業機器人的人工大腦裡。(這個幻想還真有點兒像馬斯克的口味)這個技術幻想的危機也很局限,就是會被戰爭狂人所利用,造出恐怖的高智能機器殺手。

然而,當神經元記憶複製與生物體克隆用在一起的時候,更可怕的事件就發生了。《複製人》通過對兩項技術的幻想和結合,實現了人類從秦始皇時代就盲目追求的終極——永生。這可乖乖不得了哇。以前永生這個概念只停留在魔幻片裡,觀眾不會把它當回事。如今《複製人》告訴你只要兩項未來科技雙管齊下,永生就可以實現。這太嚇人了!!這個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衝擊,可比潛艇下海、飛機上天、黑夜有光、手機有網都顛覆啊!你說,面對這項直接挑釁神的科技,你能怎麼辦?主人公該怎麼辦?主人公一家老婆孩子怎麼辦?幕後權貴、黑手反派等等的又會怎麼辦?想想就是一連串無法解決的勁爆劇情呀。作為全球第一批看到本片的觀眾,咱們似乎也只能閉嘴,然後乖乖看到影片結束咯。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孤獨與極客的浪漫
    而評價一個企業家的價值,就是在他一敗塗地的時候,是否能依然堅持夢想;馬斯克在無數人的質疑下,獵鷹火箭順利升入太空;賈躍亭遭遇種種質疑後,依然堅守FF造車夢,不知是對夢想的堅守,還是轉移資產;一切的未知,未來終將會告訴我們答案。
  • 這位中國科學家直言,馬斯克腦機接口是小兒科!底氣哪來的?
    說起世界科技不得不說美國在科技領域的絕對領導力,而在美國乃至世界馬斯克這個科技狂人對科技領域的探索讓世界人民佩服。馬斯克不但智能汽車特斯拉投放市場,還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商業載人星際旅行,但還有一個科技可能不為大家所知,那就是馬斯克研發的腦機接口系統,但對於這個腦機系統一個叫韓壁丞的中國人有話要說。
  • 電影《小丑》,為什麼說能讀懂這部電影才是最大的悲哀呢?
    截至2019年11月8日,《小丑》全球票房將超過9.57億美元,成為了影史上最賺錢的漫改電影。為什麼要拍小丑?託德·菲利普斯(導演):「我喜歡壞人,他為什麼那樣?是什麼讓他那樣?這很有趣。這才是這部電影最終的目標。我從沒想過拍漫畫電影,這是關於這樣一個人,人們不知道他是誰,來自何方。
  • 馬斯克是新一代賈伯斯?比爾蓋茨聽完就笑了
    科技行業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因為有些行業是研究過去,大多數的行業是專注於當下,而科技卻眺望著未來,因此科技領域的先驅可以說算得上是人類先驅,而科技天才這個稱號在好多年前,人們一直都給了賈伯斯,喬掌門死後,最近有人想把它給馬斯克。馬斯克是新一代賈伯斯嗎?
  • 這部電影2115年上映,記得讓後代錄下來燒給你
    這部一百年後才上映的電影裡究竟裝著什麼樣的內容?一百年後的觀眾會看到什麼?根據羅德裡格茲的透露,這部電影主要展現的是與人類的未來有關的內容,並由三種不同的可能拼接成為一部電影。嗯,有想法,給2115年的觀眾講2015年的未來。
  • 做出「獵鷹重型」的馬斯克,喜歡這9部科幻作品
    每一部《星球大戰》電影的上映,都是一場文化的狂歡(《星球大戰8》:女性角色更多樣了,卻沒有一個瑪麗蘇)。馬斯克曾說,在《星球大戰》之前,他從沒看過電影,那是他人生第一次走進電影院,沒辦法,「它是一顆超級巨星。」No.7 《星際迷航》:能對未來樂觀點嗎?
  • 馬斯克改變世界,中俄歐都跟進馬斯克的星鏈、可重複火箭等計劃!
    馬斯克恐怕是航天史上受到最多嘲諷的人之一,然而老馬提出的夢想卻被一個個實現。嘲諷老馬的人紛紛閉嘴以後,世界各國開始發力跟進馬斯克的步伐。測試中的星際原型機SN8馬斯克為什麼能成功?這個問題可能答案萬千,有的認為是美國強大的科技基礎支撐,有的認為是馬斯克航天科技方面天才能力,以及不忘初心的執著。我想,這些都是老馬能成功的因素之一,但是還有一個因素可能很多人沒考慮到的,那就是全球應用技術的發展!
  • 馬斯克點讚日本導演新海誠:我不是鋼鐵俠,叫我「埃隆醬」
    馬斯克點讚新海誠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2016年12月上映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是由日本導演新海誠執導的作品。這部電影是日本第一部,除了宮崎駿的作品以外,票房突破100億日元的動畫電影。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和特斯拉的CEO、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的創始人、人工智慧非營利性組織OpenAI的聯合創始人,馬斯克在太空火箭、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等研究方面都有建樹,目前以195億美元的身家排在福布斯全球實時財富榜第24位。
  • 馬斯克獵鷹升空:下一代的未來已經打開
    01科技狂人馬斯克這回想做什麼?埃隆·馬斯克在發射成功後歡呼馬斯克出生於1971年,是一位70後,歲數並不大,但是這些年來,他作為企業家,一直是技術潮流的主導者。如果我們對埃隆·馬斯克的過去有所了解的話,我們會有一個印象,他和他的手下運營著各種公司,致力於用看起來匪夷所思的科技和商業目標,來應對他眼中人類所面臨的風險。
  • 學而思出版:每當我為孩子未來焦慮時,我就會看這部電影
    和《肖申克的救贖》類似,這也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在過去的十幾年,給了我非常多的啟發,每當我困頓的時候,每當我為孩子未來焦慮的時候,我都會看這部電影。所以這次受到邀請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部電影來分享。
  • 當未來科技超融合,ZX ALKYNE的穿著體驗感真能超越現實?
    答案或許是街頭風或許是復古感,但「未來感」也一定榜上有名。越來越多人喜歡未來科幻電影、賽博朋克畫風,甚至在穿搭中也會融入未來感元素。未來好像很遙遠,需要探索和時間變遷,但其實它離我們已經越來越近,或許就藏在我們身邊~
  • 馬斯克和馬斯克的女人們
    而馬斯克的12000顆衛星計劃,大大超越了人類前幾十年的總和。馬斯克的「瘋狂」不止超級衛星計劃一件事,他的傳奇包括電動車爆款——特斯拉,這可是全球新貴們的愛車之一,還包括熱衷於在好萊塢電影或者美劇中客串角色,甚至出演自己。
  • 網際網路大佬忙著搶窮人飯碗 馬斯克為人類移民火星而努力
    微博的圖片是馬斯克往太空發射的火箭,圖片上寫著這樣一段話:馬斯克正在一步一步,把未來世界的幻想變成現實,而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忙著搶社區小販們的飯碗。如果宇宙飛船離我們太遠,那麼蘋果手機,大家都熟悉吧。
  • 腦機接口再開「新腦洞」:馬斯克要讓音樂通過晶片傳入大腦|硬科技
    記者 | 李晨1你是否幻想過無需開啟或佩戴任何播放設備便能在大腦中感受到美妙的音樂?這種聽上去像極了科幻電影裡的情節或許很快會變為現實。近日,馬斯克在Twitter上和計算機科學家奧斯汀·霍華德互動時透露,他旗下的Neuralink公司未來可能會開發出某種植入晶片,通過該晶片音樂可直接「流入」用戶的大腦神經。但關於具體的細節,他並未透露,因此對於這款產品將如何繞過耳神經,將音樂直接傳入大腦還不得而知。
  • 科技狂人特斯拉:馬斯克的精神偶像
    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科技狂人」伊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 司Space X成功發射人類現役運力最強的火箭重型獵鷹(Falcon Heavy ),還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上了太空。100多年前,也有這樣一位科技狂人,一次次刷新人類的歷史。他 是馬斯克的精神偶像,風靡全球的特斯拉電動車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我是未來——尼古拉·特斯拉傳》就記述了特斯拉11次被提名諾貝 爾獎,9次讓賢,2次拒領的傳奇一生。他是馬斯克的精神偶像馬斯克說:「12歲時,我讀了尼古拉·特斯拉的傳記,淚流滿面。
  • 25年前,寧靜大尺度出演,這部揭示性幻想的電影太夢幻
    這部影片通過一個軍隊大院中孩子的成長,講述了一代青年對性的陌生與憧憬,通過寧靜塑造的米蘭形象,渲染出男性對力量和權力的渴望,進而交織為喜劇的鬧劇與悲劇的雄壯,青春的激情與隱忍都隨著對米蘭形象的加深得到了釋放,構成了一去不復返的時代記憶。姜文為何會對這樣一個帶有「性幻想」的電影情有獨鍾呢?
  • 馬斯克是有多「無聊」?
    是不是美國超級英雄系列電影中那個人氣爆棚的託尼·斯塔克?不過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鋼鐵俠」還真不是電影中的那個虛構人物,而是現實生活中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鋼鐵俠」伊隆.馬斯克!為啥馬斯克會被外界稱為「鋼鐵俠」,因為這個全球著名的企業家和電影中的鋼鐵俠還真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處,比如兩人都是超級富豪,比如兩人都在科技領域做了非常多超前的探索。
  • 馬斯克:智能手錶和手機都是過時技術 Neuralinks才是未來
    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 自 2019 年首次公開展示以來,激發了無數科技愛好者的想像力。而在馬斯克構想的未來世界中,通過直接和大腦進行溝通重新定義「智能」。馬斯克表示,可穿戴設備和手持設備將很快被遺忘,取而代之的是植入設備。
  • 瘋狂動物城:這部電影滿足了所有人孩童時代的幻想
    瘋狂動物城:這部電影滿足了所有人孩童時代的幻想前段時間迪士尼公司授權了一款賽車遊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呢?名字叫做瘋狂動物城,賽車嘉年華,裡面的人物和畫面有沒有熟悉,沒錯,就是這款遊戲就是瘋狂動物城電影為取材背景,感覺和飛車有點像呢,哈哈哈哈。
  • 機器人都能組團跳舞,馬斯克為之驚嘆!阿凡達計劃要實現了?
    波士頓動力公司的機器人在世界上可謂擁有相當高知名度,它們能跑能跳、能翻跟頭能洗碗,但這家公司新公布的視頻則又刷新了我們對機器人的認知:機器人還能模仿病態的舞步!馬斯克表示,某種意義上人類已經是半機械人了,因為他們已經離不開智慧型手機了,而它本身其實就是你自己的延伸……馬斯克認為,人們現在過度依賴智慧型手機,尤其是其中的那些應用程式和社交媒體,如果仔細想想,人類已經因為這些而電子化了,馬斯克甚至更進一步地說,當人們死後,人們的電子靈魂被留了下來,也就是所謂的各種個人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