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跑步愛好者來說,一天不出門跑步就渾身難受。可是最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跑友們已經在家待了好長一段時間。
在全國人民的積極配合下,我們看到,國內大部分地區每天的新增確診人數有所減少。但越是曙光在前,越不能掉以輕心。
2月的最後一個周末,眼下我們的身體雖然不能在路上暢快奔跑,但卻可以通過這些高分跑步電影,讓心靈「飛奔」一會兒。周末時光,在家刷一波電影吧。
阿甘正傳
豆瓣評分:9.5分
阿甘智商只有75,為了糾正駝背還要戴矯正架。為了避免遭到大家的嘲笑戲弄,阿甘總是在心中銘記他唯一一位朋友珍妮的話——「跑,快跑」,總是竭盡所能向前奔跑,跌倒了再掙扎著爬起來。
漸漸地,障礙束縛不了他,追趕他的同學也只能眼睜睜看著他離開,阿甘已奔跑如飛。憑著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並最終進入了大學,成了橄欖球明星,收到了美國總統甘迺迪的接見。憑自己的努力他創出了自己的一份天空。
精彩影評:
@齊贊 他沒有負擔,也沒有慣性,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不停地跑下去,於是我們就有了關於阿甘的傳奇故事。
@妮可可 打敗我們這種普通人的從來就不是天賦,而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持和努力。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豆瓣評分:7.0分
影片講述了1932年,美國洛杉磯萬人體育場,中國運動員劉長春歷經千難萬險站在100米起跑線上的事跡。為了這一刻,劉長春拒絕代表日本扶植的偽滿洲國參加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含淚告別妻兒,通過張學良將軍的資助,經過海上漂泊23天,單刀赴會,代表四億中國人站在奧運會的跑道上。
他為中國人敲開了奧運大門,向世人表達了一個民族不甘落後、不甘屈辱、追趕世界的堅強意志。
@泰迪比熊 了解歷史後才能更愛國,推薦。
@孔雀海 這麼一部故事,比許多無病呻吟的言情片更加振奮人心,兩位演員都演得很出彩,石涼老師的英文自不必說,男一號更演出了劉長春的風採和堅強意志。
最後一次賽跑
豆瓣評分:8.6分
1956年的奧運會上,保羅阿弗霍夫代表德國在最後時刻發力,戰勝對手奪取了馬拉松比賽的金牌。許多年後,保羅·阿弗霍夫已是70歲高齡,面對生命的衰老,即便是當年身體素質很好的運動員,也有著不得不認命的無奈。來到養老院的保羅覺得養老院的那些安排實在無聊且不合理,他覺得即便是年邁衰老,也依舊有權利為了目標努力奮鬥。
於是,在別人的不理解和冷嘲熱諷下,他不顧一切地備戰柏林馬拉松...
@wilc 看哭了,因為我也熱愛著馬拉松。「我不會拿到冠軍了,但是參加馬拉松,就是勝利。」
@Tessa 每個人都曾年幼無知,一路探尋成長,然後漸漸老去。看著此片不自覺思考老去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
聖·拉爾夫
豆瓣評分:8.3分
電影講述一個14歲的男孩Ralph Walker相信他可以創造奇蹟的故事。男孩的父親去世,母親昏迷在醫院,似乎只有奇蹟才能使其甦醒。他渴望創造奇蹟。一次長跑懲罰使他喜歡上了這項運動,並堅信如果能完成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贏得波士頓馬拉松比賽,就能夠喚醒母親。
雖然最後他離冠軍僅一步之遙,但他贏得了師長和同學的尊重,贏得了心儀女孩的熱吻,贏得了母親奇蹟般的甦醒。
@三個人 人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否則從一開始,就輸了。
@彬賓娛樂 扣人心弦的劇情讓人感動,長跑比賽時的背景音樂,讓我心都酥了。男主角咬牙堅持時扭曲的臉龐、堅定的眼神觸動了我的心。
馬拉松
從外表上看起來,喜歡斑馬和巧克力的楚元和同齡孩子沒什麼兩樣,一樣的活潑可愛,招人喜歡。但他卻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媽媽聽到消息後絕望地暈了過去。之後,媽媽為了減少病症對孩子的影響,投入大量心血,請了教練訓練兒子跑步,希望他能在真正的馬拉松比賽中跑完全程。
隨著時光的推移,楚元長成了20歲的小夥子,但是智力仍停留在5歲孩子的水平上。他會把弟弟當成老師般尊敬,一聽見音樂就不分場合地手舞足蹈,但這一切並沒有影響他的目標,在良母恩師的支持鼓勵下,他朝著馬拉松比賽的冠軍不斷奔跑。
@戴泰德 正統的運動勵志題材,相當老練嫻熟,成長、愛與被愛,無言的動容。被演員曹承佑純淨的細眼笑容和與斑馬同奔跑著的畫面徹底折服。
@莉香 影片結束的時候,定格的是一個綻放的笑臉。那笑容,溫暖得進入了我的心裡。
長跑者的寂寞
這是一部1962年上映的黑白電影,單調的畫面如今看來更加適合「孤獨」二字。英國少年感化院裡生活的少年犯了克林,因偷竊罪被囚,然而克林長跑的才華,令他受到高度重視,甚至還獲得了獎牌。
不過,在漫長又孤獨的集訓中,他用跑步來表達自己的態度,讓我們知道跑步不僅可以健康、陽光,跑步也可以孤獨、也可以憤怒。
@容安 這世界上有兩種反抗,一種是相對的,即當你強大到可以說NO時的NO。還有一種是絕對的,就算你被人踩在腳下,你仍然可以說NO。這位跑步的男生就是後者。他可能是生活的loser,但在靈魂上,他從未屈服。
不能出門跑步,那就在家看看電影吧。
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