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初中部各班級的學生代表們正在領取一份特殊的"掛曆",正面是一頭牛、一副對聯、2021年日曆以及學校首任校長提出的"進校十一問"。「掛曆」反面首先是學校致家長的一封信,提醒家長嚴格遵守防疫規定、科學開展家庭教育;其餘版面是寒假生活指南,分為文化、體藝、實踐等大類,體藝類有體育鍛鍊、電影欣賞、經典誦讀等,實踐類包括信仰教育、勞動教育、場館教育,考慮到疫情,也可以通過線上「雲尋訪」開展相關活動。對於這份寒假作業,學生們紛紛給出好評:「感覺挺意外的,沒有那麼多文字作業。」「我可以把它放在書桌上,更好地規劃這一年。」 今年寒假,南京鄭和外國語學校小學部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共有「五大篇章」:
疫情防疫篇: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學校提倡全校師生在寧過年,孩子們創新拜年形式,用文字、照片和視頻記錄自己的拜年活動。
體育鍛鍊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提醒孩子們每天打卡堅持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可以邀請父母一起運動,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傳統文化篇:學校假期開展徵集「新年小服飾」「新年小掛件」「牛年窗花」「新年全家福」繪畫、剪紙、手工等藝術作品。
藝術薰陶篇: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孩子們在寒假期間觀看一部紅色電影、學唱一首紅色歌曲、講述一個紅色故事等活動。
課外閱讀篇:寒假期間學生從老師推薦的書目裡選擇2-3本書進行閱讀,並試著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2020年,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後,引發了人們對家鄉的思緒,什麼才是家鄉。今年的寒假,重慶市南渝中學希望同學們以
「家鄉的文化遺產」作為一項實踐項目,用拍視頻、做PPT等形式來進行推廣。「如果是介紹文化遺產的,自己要化身推介者的身份,以文化遺產的推介、推廣為目的,以 PPT、視頻短片等形式呈現某項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初二年級組的老師表示,還希望學生豐富形式,包括採訪非遺傳承人,了解該項非遺的魅力及傳承人的故事,撰寫訪談錄或人物誌。「媽媽,咱們什麼時候做寒假作業啊?」一放寒假,北京的趙女士就被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催促上了。怎麼還有主動要求做寒假作業的?趙女士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觀看一部紅色電影、為班級設計一枚班徽、和爸爸媽媽一起用水果擺一幅「果畫」、閱讀繪本……研究了一遍孩子的寒假作業後,趙女士發現,和自己印象中傳統的寒假作業截然不同,兒子的寒假作業妙趣橫生,集動手、動腦於一體。一個周末,趙女士先是陪孩子重溫了紅色電影《閃閃的紅星》,觀影后又一起討論劇情;緊接著,全家齊上陣,一起連吃帶擺製作了「果畫」;最後,又帶著孩子一起做科學實驗,寫成實驗報告,貼在了寒假作業本上。「孩子對這種能和家長一起『玩』的寒假作業特別感興趣。」趙女士感慨地說,自己平時工作忙,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寒假期間,通過學校布置的特殊寒假作業,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大大拉近了親子關係。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編寫不易,去右下角給小培老師點亮「在看」唄!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
來源 | 中國教育報(ID:Zhongguojiaoyubao)
內容來源 |
江蘇教育頻道《社團集訓、實踐活動 南京中小學寒假作業豐富多彩》
北京日報客戶端《在線學京戲、行走中軸線……疫情下北京孩子的寒假作業》,記者張楠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腦洞大開!這份有趣的寒假作業你想來一份嗎?》,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王渝鳳 實習生張力
中國教育報2021年01月05日第2版《寒假作業不妨豐富一點》,作者單金玉系山東濰坊科技學院教師
人教教材培訓
微信號:rjjcpx
85後女教師小培老師
服務數百萬教師家長
幫你培養出優秀孩子
給努力幫你的小培老師
點亮下面的「在看」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