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耳聾黃金救治時間是72小時 應儘早到醫院排查原因

2020-12-19 環球網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簡文楊、李饒堯、譚豔)如果時常處於壓力過大、情緒焦慮的狀態,很容易導致突然性耳聾。日前,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一位年輕的耳鼻喉聽力室技師「中招」。專家提醒,如果耳朵有「堵住了」悶悶的感覺,或者突然出現嗡嗡響、滋滋響等耳鳴聲,警惕是突發性耳聾發生前的聽力下降症狀,而這種疾病黃金救治時間是72小時,應儘早到醫院排查原因。

壓力太大疲勞過度

聽力室技師突然失聰

日前,中山六院一位年輕的耳鼻喉聽力室技師小思(化名)突然出現了右耳耳鳴、耳悶等症狀。當時她沒太在意,以為過一會兒就好,但是第二天早上起床症狀沒有絲毫改善,反而右邊耳朵聽力也開始有點不清楚。

小思本身就是一名聽力師,職業的敏感性讓她意識到此事不簡單,連忙讓同事幫忙進行純音聽閾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右側耳朵中度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拿到結果後,專科醫生為小思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並排查病因。原來,因為最近工作較多,小思長期持續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壓力讓她失眠,無法好好休息。幸運的是,由於求診及時,把握住了黃金治療期,在經過一個療程的用藥治療後,小思很快恢復了正常聽力。

緊張疲勞都是

導致突聾的「幫兇」

中山六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劉天潤主任醫師介紹,門診收治的突發性耳聾患者大多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發病前精神緊張、壓力大、勞累或者自身存在某些全身性疾病等。

目前,普遍認為內耳血管循環障礙是突聾最常見的原因。中青年人群會由於工作、生活原因壓力大、造成精神過度緊張,這種緊張會引起耳蝸動脈痙攣,影響內耳供血,造成神經受損。而本身存在高血壓、高血脂等全身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在季節交替氣溫氣壓突然變化、假期生活規律突然改變、情緒劇烈波動、過度勞累的情況下都可能面臨動脈栓塞出現急重度聽力損失的狀況。

耳朵「堵住」了

或是發病徵兆

其實,突聾發生時並不是什麼都聽不到了。例如,有時一覺醒來,你並沒有感覺完全聽不見,只是有耳朵「堵住了」悶悶的感覺,或者突然出現嗡嗡響等耳鳴聲,這時就要注意了。這可能就是突聾發生前的聽力下降症狀,應及時向專科醫生諮詢,不要麻痺大意。除此之外,還有些人會出現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當已經很明顯感覺到一邊耳朵聽不見了,那麼此時聽力下降的程度已經是比較嚴重了。

劉天潤表示,突發性耳聾發病72小時是救治的黃金期,越早治療聽力恢復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發覺突然聽力下降、耳朵突然出現耳鳴或耳朵有悶塞感時,一定要第一時間就醫,進行聽力檢查。

專家提醒,突聾急性救治期的一個療程為10天,在此期間無論有無效果都應堅持完成治療。有的患者治療第二天聽力就恢復了,馬上要求停藥,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停藥過快可能會造成病情的反覆。還有一些患者在一個療程結束後,聽力可能恢復得不理想,但也不要灰心,因為發病1~3個月之內,仍有恢復的可能。如果3個月後聽力狀況穩定了,仍未恢復到理想狀況,可佩戴助聽器進行聽力補償。

相關焦點

  • 突發性耳聾發病後72小時治癒有效率最高
    在生活中有很多中老年人在出現耳朵聽力突然下降後,有一部分人會心存僥倖,期望疾病會自愈,或先等幾天看看病情是否有好轉跡象,若無好轉才會到醫院治療。山東省耳鼻喉醫院內耳疾病專家王明明提醒,突發性耳聾發病後72小時內是治療黃金期,因此突發聽力下降一定要立即就診,謹防因錯過最佳治療期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失。王明明介紹,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效果最為相關的是就診時間。如果發生突發性耳聾,患者希望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一定抓住它的治療黃金期。
  • 小心突發耳聾
    如果時常處於壓力過大、情緒焦慮的狀態,很容易導致突然性耳聾。日前,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一位年輕的耳鼻喉聽力室技師「中招」。專家提醒,如果耳朵有「堵住了」悶悶的感覺,或者突然出現嗡嗡響、滋滋響等耳鳴聲,警惕是突發性耳聾發生前的聽力下降症狀,而這種疾病黃金救治時間是72小時,應儘早到醫院排查原因。
  • 突發性耳聾你了解多少?
    「大夫,我這耳朵一開始沒太在意,現在突然聽不見了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不趕緊來醫院了。」這些話聽著耳熟嗎?這些症狀你有過嗎?你知道引起這些症狀的原因是什麼嗎?今天的科普知識,帶著大家再來重溫一下突發性聾這回事吧!
  • 突發性耳聾 五種症狀告知突發耳聾
    突發性耳聾相信大家在通過文字的閱讀大概可以了解到突發性耳聾是什麼意思了,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是比較突然性的沒有原因的耳聾,導致我們聽不見外界的身體,主要臨床表現為單側聽力下降,可伴有耳鳴、耳堵塞感、眩暈、噁心、嘔吐等。根據臨床症狀、查體與聽力學檢查的結果,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聽力下降後,可做出臨床診斷。突發性聾治療多採用綜合治療的方法,有效率在70%左右。
  • 耳鼻咽喉科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不可輕視
    幾天前,李先生邀請朋友到公司喝茶聊天,正聊得興起,李先生突然發現自己一隻耳朵聽不見了。李先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是來到了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耳鼻咽喉科,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海醫二院耳鼻咽喉科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急症,一旦發現聽力突然下降,要及時前往醫院檢查治療。  什麼是突發性耳聾?
  • 關於突發性耳聾,你最想知道的10個問題!答案都在這裡了!
    突發性耳聾診斷的一個重要標誌是72小時內至少在3個連續的頻率上聽力損失≥30dB。 問題2 突發性耳聾的發病率有多高? 任何年齡階段都有可能出現突發性耳聾,但患病的高峰年齡為40~60歲的成年人。
  • 蘇州一醫院5天5人突發性耳聾住院,這些人當心了……
    最近,蘇州科技城醫院耳鼻喉科病房裡 一下子住了5位突發性耳聾的患者 今年30出頭的華先生 由於工作壓力大,導致睡眠差 前兩天勞累後突然感覺左耳聽力下降
  • 聽不見~突發性耳聾需要注意這6大因素
    突發性耳聾又稱「特發性突發性聾」,簡稱「突發性聾」或「突聾」,是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是一種耳鼻喉科的常見病。突發性耳聾的表現很簡單,就是突然發生的耳朵聽力下降,可能發病的時候患者發現一側耳朵聽不見手機響,或者家人發現站在患者一邊說話他聽不清。有些人還有耳鳴眩暈的表現。到醫院檢查,通過電測聽可以很容易發現氣骨導聽力同時下降。我國突聾治療中心研究顯示,該病好發年齡為40-60歲,男女比例無明顯差異。
  • 突發性耳聾防不勝防?如有這些表現,說明它找上你了
    引起耳聾的原因有哪些?引起耳聾原因無論是影響到外耳、中耳、內耳以及聽神經,甚至聽覺中樞的各個問題,都可以造成耳聾或者是聽力障礙的出現。炎症、腫瘤、神經性的、血管性的、代謝性的甚至遺傳性的、老年性的、外傷性的、醫源性這些問題都可以帶來聽力障礙。
  • 突發性耳聾會有哪些症狀表現?
    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覺神經性耳聾又稱暴聾,其發病急,進展快,治療效果直接與就診時間有關,應視為耳科急診。 突發性耳聾的症狀有哪些? 1、可有自發性眼震。 2、眩暈約2-5天。
  • 連續熬夜加班 女子患上突發性耳聾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劉姍姍)為了在年底衝業績,32歲女白領熬夜加班幾天,誰知先後出現左耳嗡嗡響、聽力明顯下降,到醫院一查竟然患上了突發性耳聾。昨日,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多與情緒焦慮、壓力大、熬夜等因素有關,市民要特別注意,儘快就醫。
  • 【科普】突發性耳聾知多少
    醫生分析病情後,考慮雙耳高頻為長期戴耳機噪音導致的突發性聽力損失。後來,小王雖經各種藥物治療,但因為他已經錯過突發性耳聾治療最佳時機,右耳聽力沒有恢復到發病前水平[1]。很多人可能對突發性耳聾有些誤解,認為休息幾天就沒事了。今天我們就來再了解一下突發性耳聾。
  • 杭州大媽突發性耳聾反反覆覆 竟讓針灸治好了
    疲勞、壓力、疾病……這些因素都會造成突發性耳聾。這是一種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常好發於40~60歲人群,且左側略多於右側,近年來有明顯年輕化趨勢。一旦患上突發性耳聾,就會出現聽力下降、耳鳴、眩暈、耳內堵塞感甚至耳周有麻木感等症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據悉,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治療方法可以百分之百治癒該病症,但根據臨床研究,針灸治療突發性耳效果顯著。近半年來,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針灸理療科已經治療了五十餘例突發性耳聾患者,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那麼,針灸治療突發性耳聾的原理是什麼?
  • 突發性耳聾:八成出現過耳鳴
    而在我們的一生中,從嬰幼兒到老年人,都可能因不同原因導致感受聲音的毛細胞受損、凋零,使聽力下降,嚴重的甚至致耳聾。到底哪些原因可能「偷走」你的聽力?日常生活中哪些誤區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聽力損傷?原因就是他一生中很少受到噪聲的汙染。  「人的聽力非常嬌嫩。耳蝸上感受聲音的毛細胞的數量在人出生時就已經定了,損傷一個就少一個,是不可逆轉的。」於鋒指出,在我們的一生中,從嬰幼兒到老年人,都可能因不同原因導致感受聲音的毛細胞受損、凋零,使聽力下降。臨床上,除了老年性耳聾,突發性耳聾在青壯年中也越來越高發。
  • 眩暈、耳悶塞、耳鳴、聽力下降警惕突發性耳聾
    清遠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翠芳提醒,突發性耳聾,及時治療很重要。以為是耳朵進了水,結果查出突發性耳聾「以前沒試過,以為是很小的事情,慢慢就會恢復,哪裡想到那麼嚴重!」躺在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的病床上,王小姐還很後怕。之前,她感覺到耳悶塞感,好像一直有水泡音,還以為是遊泳時水進了耳朵。結果,等了20天還沒好,到醫院就診,才知道自己患上了突發性耳聾。
  • 可能是突發性耳聾早期表現
    40歲魏姓男子近日覺得容易暈眩,並覺得右耳悶悶的,像耳鳴的感覺,原本以為自己罹患梅尼爾氏症,就醫之後經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讓魏男相當震驚,所幸在接受耳內注射類固醇、口服類固醇藥物治療並配搭高壓氧治療後,聽力逐漸恢復。
  • 臨近中考,16歲初三學生耳鳴一周得了突發性耳聾!醫生表示,和壓力大...
    為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醫生王密特別提醒市民,出現耳朵不適的情況,應儘快就醫。總感覺耳朵裡有響聲小張今年上初三。作為班上的優等生,他平時學習十分刻苦,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自己還經常找些課外題來做。
  • 孕期突發性耳聾怎麼治,需注意這幾點
    25歲的小周在懷孕第5個月的一天晚上,像往常一樣看看電視,正準備睡覺時,感覺右耳有一點輕微突發性耳聾,當時並未在意也就沒有和家人說。這一夜,睡的迷迷糊糊不太踏實。上午9點,小汪感到右耳突發性耳聾加重,聽力下降,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了當地醫院五官科聽力測試診斷「突發性耳聾」。面對突然發生的耳聾一家人不知所措,害怕影響到孩子的發育,趕緊來到北京玉泉醫院。
  • 女白領熬夜加班幾天後聽力明顯下降,原來患上突發性耳聾
    楚天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劉姍姍)為了在年底衝業績,32歲女白領熬夜加班幾天,誰知先後出現左耳嗡嗡響、聽力明顯下降,到醫院一查竟然患上了突發性耳聾。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多與情緒焦慮、壓力大、熬夜等因素有關,市民要特別注意,儘快就醫。
  • 【意外失聰】高三學生突"失聰"常熬夜戴耳機聽英語致突發性耳聾
    誰知最近,小孫突然覺得耳朵「嗡嗡」直響,也聽不見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便急匆匆趕到醫院。聽力和耳部檢查結果令小孫父母大吃一驚——年紀輕輕的小孫竟患上了突發性耳聾。醫生提醒,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戴著耳機聽歌學習,都會引發突發性耳聾。高三學生突然「失聰」長期熬夜、戴耳機致突發性耳聾小孫今年上高三,備戰高考異常辛苦,經常熬夜,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