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職擴招進行的如火如荼,許多小夥伴對此十分感興趣。但是也會對高職擴招感到疑惑,國家為什麼近些年會這麼大力推進高職擴招的工作?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述一下高職擴招背後的那些供需邏輯!
國家如此大力推行,講到底還是一個原因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
根據教育部給的數據來看,我國的高職招生規模不斷增加,從15年的348.4萬人到18年的368.9萬人,但是到19年國家提出百萬擴招計劃後,增加到483.6萬人。
到今年,國家提出高職擴招兩百萬人的計劃,可見國家對於高素質技術人才的渴求。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幅度的擴招?大致有以下三點。
經濟結構變革有要求。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變革、增長動力轉換的攻關期,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
這就需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優化人才結構、擴大有效供給,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支撐。
職業教育改革要深化。去年1月,國務院印發「職教20條」,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高職擴招,就是完善國家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和技術技能人才保障政策,以現代職業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推動高等教育結構優化。
區域經濟發展須升級。據統計,在現代製造業、新興產業中,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近70%的畢業生在縣市就近就業,成為支撐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產業生力軍。
當前正處於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高職院校主動融入區域發展,培養一大批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的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早在七月初,我國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做好2020年高職擴招專項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進一步穩定高職擴招規模,確保穩定有序、高質量地完成2020年高職擴招專項工作。
在這份通知裡明確提出,各地要系統總結經驗做法,做好擴招各環節工作。
向優質高職院校傾斜;向區域經濟建設急需、社會民生領域緊缺和就業率高的專業傾斜;向貧困地區特別是連片特困地區傾斜;
在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等群體單列計劃的基礎上,積極動員企業員工和基層農技人員等在崗群體報考。
各地要統籌做好本地疫情防控和高職擴招工作,適時組織高職擴招專項考試的補報名和招錄工作,為學生接受高職教育提供多種入學方式。
想要進一步了解高職擴招的詳情,可以點擊頭像私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