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對於印度這個國家,許多人並不陌生,作為我國的鄰國,在發展史同我國有著相同的經歷。而印度除了紗麗、咖喱外,最出名的便是印度的佛教。昔年玄奘法師西行天竺求取真經,天竺便在如今的印度境內。而印度也是整個世界中信仰宗教人數最多的國家。
許多時候都能看到,印度宗教對人民生活的影響。許多人的生老病死都在宗教信仰的約束下進行。而印度本土內,信仰最多的並非佛教,乃是印度教。此外,印度信仰的神靈高達3300萬個,並且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信仰。
象頭神的傳說
不過論起信仰人數最多的可能還要數印度教最多。印度教中共信仰三名主神。分別為創造神的梵天,他的地位同上帝相當也是最高神。而第二大神則為毗溼奴,他象徵著武力,負責守護秩序,消滅所有罪惡。第三位就是溼婆,作為脾氣最差也最衝動的神靈,還肩負男性生殖力的象徵,被稱為毀滅的神靈。
據悉,識破當年醉心休息,常年不在家中。而他的妻子雪山神女就用粘土捏成了一個男孩的造型,並且給予了他生命,並且將他命名為迦尼薩。而他的任務就是在女神沐浴期間看好大門,禁止任何人打擾她。
恰巧溼婆當時結束修行,返回家中。就看到了這樣一幕:自己的妻子在家裡洗澡,家門口站著一位高大威武的男性。溼婆當時便怒從心生,準備找妻子理論。卻不料迦尼薩只聽創造者的命令,堅決不允許溼婆進門。一來二去,溼婆也火了,便一刀削掉了他的腦袋。
聽到門外的吵鬧後,女神趕忙穿上衣裳。這才看到自己創造的孩子已經死去了。女神自然十分悲痛,並且放聲大哭。得知原委的溼婆這才知道原因,為了平復妻子的悲傷,溼婆便專程前往守護神毗溼奴的住處請求他幫助自己。根據守護神的神諭:溼婆想要救回妻子創造的孩子很簡單,只要溼婆在第二天黎明殺掉自己見到的第一個生物,並將他的頭安放在身首異處的孩子身上,他就會復生。
而溼婆此後也根據守護神的要求,將自己碰到的第一個生物——大象的頭砍下來放在了自己兒子的身體上,此後,溼婆便有了一個象頭神的兒子。為了補償兒子,溼婆更是要求眾神要盡全力滿足自己兒子的要求。由於智慧之神將神筆送給了他,此後,迦尼薩便被稱為破除障礙之神、命運之神、智慧之神。
神靈轉世
印度境內有這樣一個面貌奇異的小孩,名為普蘭舒。雖然出身貧苦,但是由於先生怪病,導致他的頭要比常人看起來大得多。加上他常年不發育的身體,整個頭身比例極不協調。而普蘭舒額頭突出,眉眼狹長,同神話中的象頭身迦尼薩十分相似。
於是當地許多人們便認定普蘭舒乃是迦尼薩轉世。為了得到神靈的賜福,當地人將普蘭舒供奉了起來,並且連普蘭舒的父親也深信傳言,並且表示:自己曾經向兒子化身的迦尼薩進行虔誠的禱告,在神靈的保佑下,不僅是他,許多虔誠的信徒也都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所以,雖然普蘭舒雖然同常人不同,但自小生活便被善意的包圍下長大,並且在當地人的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普蘭舒所到之處,甚至會有人專門擺放鮮花表示歡迎。而普蘭舒對這些也十分歡喜:「我並不會因為同別人不同而產生困擾與傷心,恰恰相反,在他們稱我為象頭神時我會感到十分自豪」。
而後來經過醫學檢測,普蘭舒的這種情況乃是由於母親在懷孕期間飲用了受到汙染的水源,才導致普蘭舒奇怪的面目。此外醫生表示:患上這種疾病的人,壽命都不會很久,而普蘭舒也會在不久後死去。
不過如今普蘭舒活著一日,他的家人就能因為當地人對他的信仰使得一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樣就已經足夠了。此外普蘭舒的哥哥也同他一般,有著極不協調的頭身比,不過哥哥的運氣並不算好,長大也不像象頭神,所以哥哥的處境並不如普蘭舒過得自在。若非普蘭舒在當地人的心中有著非比尋常的地位,只怕這兩個患病的孩子就能拖垮整個貧困的家庭。
黑暗的人口等級制度
印度境內盛行古老的種姓制度。作為一種人種等級制度,直到今日,印度也沒有取消這項黑暗的制度。種姓制度基本分為四類分別為婆羅門掌管祭祀,並且站在整個社會的頂峰,擁有極高的地位。之後便是剎帝利,作為貴族負責國內的軍事行政等活動。第三階梯的便是吠舍,從這一階梯開始的所有人都是被剝削階層。而他們也是人數最多的人口,一般從事手工業商業等。最後便是首陀羅,這一層的人們基本沒有任何權利可言,他們也是整個社會的底層,從事著最低賤的工作,被稱為賤民。
結語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雖然如今的印度社會遠沒有當初那樣矛盾尖銳,但是時至今日,印度境內仍有無數貧困人口,同普蘭舒一般生於貧困,並且一輩子也沒有出頭之日。並且同普蘭舒不同,許多人甚至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維持,何其可悲。這也是印度的宗教文化產生的惡果。
引用文獻:
《蠶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