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欄目|絲說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年學科排行榜上,人文藝術類學科有許多國際頂尖級高校上榜。我國沒有高校能夠進入全球排名前20名單,北京大學排名成績最好,排名世界第23名。國內前三名高校還有清華大學和南京大學。
以工科見長的東南大學排名國內第十名,這個成績值得關注。泰晤士高等教育所指的人文藝術學科其實就是我國的藝術學學科,整體上看,我國高校排名成績一般。
我國共有17所高校進入榜單,4所高校躋身全球百強。
上榜的17所大學中,我國內地高校有10所,我國香港特區高校有5所,我國臺灣地區有2所高校入選。
北京大學全球排名第23名,我國香港大學排名第29名,清華大學排名第50名,我國香港中文大學排名第64名,這4所大學都躋身全球高校藝術類學科百強。
除了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之外,我國內地十強高校有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和東南大學。
在人們的心目中,東南大學並不具有很強的人文藝術類學科,這其實是一個錯覺,東南大學建設有專門的藝術學院,藝術理論與同城的南京大學的學科水平不相上下,在國內也有很重要的地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藝術學排名調整了評價方法,世界前10強高校來自於英美。
本次泰晤士排名,人文藝術學科排名的評估指標均採用了教學、研究、論文引用、國際前景和企業經費5項指標。同時,泰晤士高等教育根據人文藝術學科的特點,也調整了各指標的佔比。變動最明顯的是論文引用指標,在人文藝術學科專業排名中佔比降低了一半,佔比僅為15%。泰晤士高等教育將研究指標所佔比重提升至37.6%,提升7.6%。教學指標佔比提升了7.4%,佔比為37.4%,國際前景和企業經費指標同以前一樣。
美國史丹福大學在本次排名中名列第一,麻省理工學院位列第二名,英國牛津大學位列第三名,劍橋大學位居第四位,美國哈佛大學僅位居第五名。
世界10強大學全部來自英美。英國的倫敦大學學院名列第六位,美國還有4所大學上榜:耶魯大學排名第七位,芝加哥大學排名第八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位列第九位,普林斯頓大學名列第十位。
我國暫無高校能夠進入世界前十強,表現最好的是北京大學,世界排名第23位。
國內藝術學科在國際上處於弱勢地位,我國藝術類院校無一上榜。
泰晤士高等教育藝術學科排行榜上,我國國內藝術院校都無緣榜單,包括中央美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這樣的國內最好藝術院校,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其中的原因在哪裡呢?
從總體來看,藝術學科屬於人文學科的範疇,其成果的主要標誌是研究論文和著作。目前,我國還沒有任何一所獨立的專業藝術院校進入全球ESI前1%。而在進入「社會科學總論」全球ESI前1%的綜合性大學中,藝術學科發表的論文對本校的貢獻都非常小。
因此,如果以世界通用的三大索引或者ESI學科排名來衡量藝術學科是否達到「世界一流」的水準,目前看來,我國藝術院校距離還非常遙遠。也就是說,我國任何一所獨立的專業藝術院校,包括一些已經設立了同藝術相近的文理科專業的獨立藝術院校,要進入ESI的前1%,或者大幅提高「社會科學總論」在全球ESI前1%的綜合性大學裡的藝術學科成果貢獻比例,都顯得十分困難。
說白了,我國的藝術學科在國際上基本沒有發言權。
我國藝術學科是否可以用另一種思維來定位中國藝術研究的「世界一流」問題呢?
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數量有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國內地學者普遍存在的語言障礙問題。可能也有人認為,中國的藝術研究學科實力不需要用國際化來證明,對中國藝術的研究應該就用中文來進行文本闡述,因為三大索引中收錄的英文以外語種的期刊數量本來就很少。
這個說法看似有一定道理,但目前三大索引已經被大部分歐美國家以及亞洲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校採用,甚至一些歐美非英語國家的高校和學術機構更重視以英文發表的科研成果。
那麼,我國藝術學科是否可以用另一種思維來定位中國藝術研究的「世界一流」問題呢?比如,我們可以堅持認為中國藝術研究的中心就在中國,可以很容易建設成、甚至已經具有了中國藝術研究的世界一流學科。
「冷絲說人文教育」發現,國內藝術學科在國際上排名尷尬,一時間恐怕還難以有好的解決辦法。
我國內地高校藝術學科研究者目前的現狀是,一方面出於民族自尊心的考慮,他們非常希望中國藝術研究能夠儘早融入世界學術界的主流;另一方面,國內大量藝術學科的研究者需要依靠閱讀翻譯文獻來了解國際學術界在中國藝術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而國內同世界學術界對話和溝通的平臺非常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