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近日,晉寧區科協深入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園林花卉中心的科研產業示範基地進行科普宣傳,推廣扶持基地利用現代花卉技術培育300多種馳名中外的高山杜鵑,鼓勵其豐富晉寧花卉產業結構,促進花農增收。
走進示範基地,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高山杜鵑新優品種「紅粉佳人」,紅裡透白,玫紅色的裙邊躍動而招搖,有人頭大的一朵朵高山杜鵑花傲立枝頭,每株高山杜鵑可同時開十多朵花,可謂花團錦簇,各種深淺不一的紅色顯現出一種中華民族傳統的喜慶。「紅妝」、「黛玉」、「彩雲追月」、「陽春雪」等各色自育品種也琳琅滿目。園林花卉中心主任宋傑介紹,基地內培育的品種已推廣到國內多家著名風景區,如昆明金殿、瀑布公園,以及大理、麗江的風景名勝區。這些品種都花大色豔,且開放時間統一,所以視覺效果極為震撼,但要經過4至5年才能看到今天的盛開場面,不容易啊!
省農科院花卉所於2012年進駐晉寧,科研示範基地位於昆明市晉寧區寶峰街道的大春河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區內,通過成立科研成果轉化公司雲南春禾園林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研發和示範工作,主要從事新型園林植物品種選育、種苗生產、銷售及種植技術推廣。現有400畝園林苗木生產研發基地,其中核心區面積90畝,200多畝各類溫室大棚,全部配套節水灌溉系統,用於高山杜鵑、景觀月季、茶花等精品園林苗木的培育,建有杜鵑花資源圃和景觀月季主題園,保存有1000多種國內外園林花卉種質資源。
省農科院花卉所研究員李樹發介紹,該基地2013年開始承擔國家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資源創新與育種技術平臺」建設任務,依託雲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開展特色園林花卉的研發工作,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主要開展國內外特色園林植物的引種和篩選、新品種選育及種苗培育,為高端園林苗木產業發展提供新優花木品種和技術支持,最終服務於「美麗雲南」和「美麗中國」建設。
晉寧區科協主席薛輝表示,晉寧區科協將利用現有的科普平臺對省農科院花卉所科研基地的科研成果進行宣傳和推廣,幫助和協調基地在當地順利發展,促進其科技成果的開發與應用,引導全區農戶和花企發展高山杜鵑產業,從而豐富晉寧的花卉產業結構,促進花農增收。
【來源:昆明晉寧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