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雙胞胎孩子,可能外人看起來幸福,羨慕。但是箇中滋味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期間有歡樂,有痛苦,有平淡,他們經常會比一般二胎家庭中的小朋友發生更多的衝突打架,值得反思。
為什麼雙胞胎更愛打架?
每一位雙胞胎家長都想知道,雙胞胎不打架的奧秘,但打架,是一個亙古難題,所有兄弟姐妹之間都會發生衝突,包括語言上和肢體上的,所以打架並不僅僅存在於雙胞胎寶寶們之間。
二胎家庭中的孩子年齡差距比較大,對事物的認識不同,需求不同,所以矛盾點少,衝突相對來講不如雙胞胎家庭中的小朋友多。
和二胎家庭的孩子相比,雙胞胎因為是出生就差幾分鐘,在共同環境下,同時生長,對於吃、穿、用等需求幾乎同步。對於兩個個體來講,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無論在室內還是室外,時間久了,尤其需求相似,特別容易相互比較,相互嫉妒,進而產生矛盾,發生衝突。
雙胞胎的衝突可能在媽媽的肚子的時候就開始了,記得孩她媽懷孕的時候,經常感受到腹中左右兩側同時踢踹。
事實上,雙胞胎之間的衝突往往成為孩子表達其內心感情需求的一種表達方式。表面上,一對雙胞胎姐妹的對抗性衝突,為的是彼此獲得某種權利,榮譽或者物品。實際在更深的層面上,孩子可能是為了尋求父母的注意,進而發洩對姐姐的不滿與怨恨。
化解衝突的方法可能每個家庭都不同。但是可能有一些基本原理是相通的。最終還是要因家庭情況因不同寶寶的情況而異,靈活處理,隨機應變。
1、先觀察
雙胞胎中的兩個孩子,尤其3歲以前,自我意識沒有建立起來,互相打架多於互相關心,總是容易相互比較,食物、衣服、玩具、家人寵愛等。一旦不一樣不均衡,失利者肯定大鬧。
家長發現後,應該先有一個預判,如果矛盾能夠接受,沒有很大的肢體衝突,那麼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可能此時無為也是一種教育,讓他們自己慢慢意識到人際交往,以及中間的衝突如何化解。
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法)羅曼·羅蘭
但是如果看到兩個孩子爭吵很激烈,一定要及時拉架制止,此時一定要果斷,有幾次,我們大人就沒有及時阻止,雙胞胎姐妹,別看平時沒事的時候挺好,打起架來,跟仇人沒區別,臉上的表情特別猙獰,抓頭,撓臉,經常是兩個寶寶臉被撓破,哇哇大哭找媽媽告狀。
2、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既然孩子打架衝突是為了獲得大人們的關注,那麼我們應該表現出對他們是平等的,都給予愛心,沒有偏心。平等對待是最好的方法。
3、然後傾聽
如果孩子不能講話,那麼就先抱抱他們,安撫一下,如果到了講話的年齡,讓他們把事情說出來,嘗試引導他們,做了什麼?為什麼這麼做?這麼做後對姐姐或者妹妹造成什麼影響?你是怎麼想的?如果她這樣對你,你會怎麼樣?
這個過程他們自己就能有一定的意識,鍛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大人如果急著講出是非對錯,就浪費了一次他們成長的機會。需要明白不是我們大人要解決問題,而且讓他們以後自己獨自解決問題。
不能總是牽著他的手走,而還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4、使用共情講道理
根據事件發生的過程,指出哪些行為是錯誤的,告訴他們原因,以後應該怎麼做。不要過多的指責錯誤一方。比如我們會對一個寶寶說:「XX,下次如果你也想玩這個玩具,就跟妹妹說,能不能借我玩一下,如果不借的話,你可以再說那能不能玩十個數後,再借我玩。」然後跟另外一個講:「咱們不是看了很多小熊維尼嘛,小朋友要懂得分享。」
5、獨自相處
如果其中一個孩子鬧得厲害,不依不饒,情緒波動很大,家長最好能將他與大人獨處一個房間,孩子會感到自己被愛,不會被另外其他人分擔,充分滿足他想要被關注的心裡。此時他可能更容易把情緒發洩出來,將心裡的委屈講出來,大人嘗試抱抱他們。這個過程更能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同時也不要忘記另外一個寶寶,跟他也要獨處房間一會。
6、態度一致
家長面對孩子衝突,態度要一致,不要同時發聲,不能讓孩子聽到不同聲音,避免給孩子其他方面的錯誤引導。不要媽媽說一句,爸爸又說孩子的錯誤,另外孩子聽到後,可能會覺得有人支持他,讓他產生錯誤判斷,然後尋求大人的幫助。儘量聲音一致,或者只有一個家長發聲,其他人沉默。
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莊子.天道》
言傳身教很重要,營造一個很好的家庭氛圍,夫妻和睦,互相體貼理解,對雙胞胎寶寶來說就是最好的榜樣。成功的家庭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庭造就失敗的孩子。無論對二胎家庭還是雙胞胎家庭都是一樣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