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親子共讀十分重要。
但是親子共讀的最終目的是為孩子培養終身的自主閱讀習慣。
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在與大人一起閱讀的時候特別積極和感興趣,可如果一旦離開了爸媽的「陪伴」,孩子就對閱讀興趣大減,或者從來不碰之前沒看過的書。許多家長苦於孩子遲遲無法開啟自主閱讀的階段,有時甚至責怪孩子「太懶」。
許多家長並不了解,其實親子閱讀和自主閱讀的分級讀物是不一樣的。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繪本裡面的詞彙遠遠比初級分級讀物的詞彙要難。
那是因為繪本適用於親子共讀,帶有很強的故事性,在詞彙的選擇上沒有考慮低齡孩子的詞彙量。
所以繪本往往由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或者老師上課的時候給孩子讀故事時使用。
而自主閱讀的讀本常常出現「我和小狗,小狗和我」 這樣的句子,這樣的詞彙對於低齡孩子是可以自主閱讀的。
也就是孩子在沒有父母家長的陪伴下,自己能閱讀這些書,領會書裡的意思。
他們的特點一般是:
1、書籍的難度是隨著級別的升高而由簡到難,呈階梯性
2、使用了大量的高頻詞
3、在開始的閱讀中有很多重複的句子和短語,句子的複雜度逐漸增加
4、字體從大變小,孩子可以指讀和拼讀
5、 插圖逐漸減少,文字的比例逐漸增加
我們知道歐美的家長們可以根據已有的兒童分級閱讀系統挑選合適的分級讀物讓孩子們進行自主閱讀,可鑑於目前我國沒有相關分級標準的指引,中國家長們要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分級讀物呢?
下面的方法可以給廣大中國家長和孩子們一些選書的參考:
P.I.C.K.選書法
P.I.C.K. 拆開來,實際上代表了4個單詞:
Purpose(目標),Interest(興趣),Comprehension(理解),以及 Know the Words(了解單詞)。
01
P = Purpose(目標)
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閱讀的目的是什麼。他們為什麼要去選擇一本書?完全是自由選擇,還是帶著目的性去閱讀?
為了確認「目標」,你可以問孩子(或者讓孩子問自己)以下這幾個問題:
• 是為了消遣而閱讀嗎?
• 是為了學習什麼東西去閱讀嗎?
• 這本書你打算大聲朗讀還是在心裡默讀?
• 你有聽眾嗎?
一般來說,閱讀的目標幾分鐘之內就能確定。
02
I = Interest(興趣)
當下市面上的書籍千千萬,每個孩子都能找到適合的書籍。所以識別並延伸孩子的閱讀興趣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喜歡汽車,那麼不要僅僅把選擇放在「汽車類的故事書」上。你還可以考慮選擇賽車場的書,汽車製造的書,賽車歷史的書,賽車手的書,或者關於汽車設計的書。
如果你的女兒對魔法感興趣,那麼你可以為她選擇有關魔術表演的書,揭秘魔術的書,或者是關於魔術師的書,甚至是尋找關於魔幻、科學和發明的書。
即便孩子只有一點時間用於選擇圖書,也可以引導他們通過以下途徑找出自己喜歡的書來:
• 看封面;
• 快速翻閱,看圖看照片;
• 看封底;
• 看目錄。
03
C = Comprehension(理解)
選擇的書,孩子可以充分理解嗎?是否符合他們的閱讀水平和能力呢?
相關調查顯示,孩子對於自己的閱讀水平,通常具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因此,儘管我們不能讓孩子完全憑著感覺去選書,但家長仍然可以給予孩子一些選擇權,讓他們可以選一些自己能夠獨立閱讀的書籍。
同時通過教孩子一些小技巧,讓他們可以快速判斷一本書是否適合他們的水平——
打開一本書,任選一頁,讓孩子對自己提出以下問題:
• 我理解剛才自己讀的是什麼嗎?
• 我能記得剛才讀過什麼嗎?
• 我能讀出大部分單詞嗎?
如果孩子能夠理解自己在讀什麼,那麼這本書對他們來說,就是合適的。
04
K = Know the Words(理解單詞)
作為一個適合閱讀某本書的讀者,應該能夠讀出並且理解一頁書上的大部分詞彙。如何判斷呢?
這裡有個方法叫做「五個手指規則」:
任意選擇一頁書,把它的內容讀出來。
如果有一個單詞不認識,就豎起一根手指頭,依此類推,讀完一頁之後,數數自己豎起來了幾個手指頭:
0-1個不認識的詞語:書籍太簡單;
1-2個不認識的詞語:書籍難度正好;
3-4個不認識的詞語:可以嘗試
5+個不認識的詞語:書籍太難。
還有幾點需要注意的是:
1、不要只讀同一套讀物。
有的家長往往給孩子買了成套的分級讀物,然後一直使用。相關的閱讀研究發現,縱向閱讀比橫向閱讀要好,因此成套的讀物顯得相對單調單一,可以多選幾套讀物讓孩子搭配閱讀。
2、注意非虛構類書籍的閱讀。
大部分分級讀物都是以故事類讀物居多,但其實孩子也需要攝入一些非虛構類的書籍,比如兒童科普、歷史、自然、藝術、人文等許多非虛構類讀物,都是非常不錯的信息類讀本。
除了以上的PICK選書法,還有按年齡選書法的一些原則和方法。
篇幅關係,今天先聊這麼多。
閱讀,是在為孩子的終身學習能力打基礎,所以更要關注孩子本身的閱讀興趣。把閱讀變成「苦差事」,既不理智,也沒必要。
培養閱讀興趣的重要一環,除了選好書,選對書,還要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並教給他們選擇好書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