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馨予
編輯 | 周卓然
前陣子,一段上海CP26漫展的視頻登上了微博熱搜。視頻裡是一位穿著裙子的女生用趴在地上、手向前伸的姿勢拍照,被另一位參展觀眾呵斥「不要再給JK抹黑了。」
這次事件將JK制服突然推到了大眾視野,也進一步加速了JK制服的出圈。
JK的確在2020年迎來了輿論上的小高峰。如果你常常刷抖音、逛淘寶,想必已經對這個詞不再陌生了。它的出現頻率,不亞於前兩年的漢服和洛麗塔。
事實上,當有些人還在問什麼是JK制服時,JK制服文化圈內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生態。
JK意為「女子高中生」,通常意義上,JK制服指的就是日本女子穿著的高中生制服。
JK制服的款式分為「西式制服」和「水手服」,西式制服分為襯衫、裙子、馬甲、開衫等,水手服則可按領子分為札幌襟、關東襟、關西襟和名古屋襟,不同領子上又有不同數量、不同顏色的襟線,例如「關東襟白三本」便是三條白色襟線的關東襟制服。
不了解JK制服的人,或許不知道這種服裝在年輕女孩中的風靡程度。
天貓方面對界面時尚表示,天貓上半年JK制服相關搜索人數同比去年上半年翻了一倍。
在JK制服淘寶大店「中牌制服館」裡,一款128元的JK制服百褶裙一個月可以賣出超過3700件,單款月銷量超過47萬元。另一家大店「兔縫縫」(原兔姬舍)實行預售制,4月18日返場再販的「溫柔一刀」制服裙定價118元,上架25分鐘銷量就達到30萬,銷售額高達3540萬元。
不少中國女生喜歡JK制服是受日本影視劇、動漫乃至二次元文化的影響。
在作為規制型社會的日本,制服已經不分職業、不分年齡地滲透進人們的生活。《日本女學生機密》(Japanese Schoolgirl Confidential)一書中,校服企業Tombow的博物館負責人Sano Katsuhiko說,「日本人非常重視制服,對他們與社會中的角色感到自豪,警察看起來要像警察,護士看起來要像護士,女學生當然也是。」
1873年,作為東京大學工學部前身的工部大學校率先引入西式校服,1888年校服在日本全國中學普及,其中女生制服以水手服為主。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水手服為主的校服大量融入日本流行文化,少女偶像組合「小貓俱樂部」當時的成名作是《不要讓我脫下水手服》,日劇和日漫也常以穿校服的學生為主角。
張成月在2017年入坑JK制服時,就是看了日劇《一吻定情》,一下子被主人公們的校服迷住了,於是買了自己的第一條制服裙。
張成月穿JK制服時,這種服飾在國內仍屬非常小眾,而張成月正是喜歡它的小眾,「穿著不容易撞衫,比較特別。」
在國內,JK制服和漢服、洛麗塔這三種小眾服飾一起並稱為「三坑」,也被稱為「破產三姐妹」。漢服和洛麗塔從2012年左右逐漸流行,當時JK制服也剛被小部分人從日本引進國內,但相比之下更為小眾。
一些喜歡小眾服飾的人群會在「三坑」之間流動,不少穿洛麗塔的女生幾年後也開始穿JK制服。準大四學生林帶魚也是其中一員。
林帶魚從15歲左右穿洛麗塔裙,大學又喜歡上JK制服。入坑兩年多,林帶魚已經擁有四、五十套JK制服,成為微博上粉絲接近8000的「種草姬」,經常分享自己的JK制服穿搭,並下決心日常不再穿其他服裝。
不過,林帶魚開始穿JK制服不只是因為從一種小眾服飾跳到另一種小眾服飾,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認為JK制服作為日本校服,有中國校服所不具備的青春感。
林帶魚不喜歡自己高中時的校服,「運動服太醜了,大學穿JK制服是彌補我之前的青春。」
她說想趁現在還年輕,把所有裙子都穿上拍一次照,「這樣才能抓住我最後的青春。」
現在,林帶魚明顯感到JK制服已經不再那麼小眾,「特別是今年之後,一出門走七步就能看到一個人穿JK制服。」
JK制服的走紅很大程度上是受短視頻平臺的推動。多位JK制服愛好者對界面時尚回憶,2018年左右,一批在抖音和快手活躍的網紅喜歡穿著JK制服拍視頻,讓許多圈外人認識了這種小眾服飾。當時很多人還不知道什麼是JK制服,看到類似的制服裙會稱其為「抖音上的小裙子」。
仿佛一夜之間,一大群JK制服的圈外人發現了這種服裝的美。但JK制服圈和所有亞文化群體一樣,內裡團結但有強烈的排外性,大量湧入的新人讓圈子的「鄙視鏈」越來越明顯。
在JK制服圈,山寨制服是鄙視鏈的最底端。
要知道什麼是山寨制服,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正版制服。
正版JK制服可以分為日制和國產。其中,日制又分為校供和非校供。校供就是日本高校的校服,非校供則是日本商業品牌推出的制服,Conomi、Eastboy、KURI-ORI等是比較出名的JK制服品牌。
但是,日制校供一般需要學生證才能購買,國內能買到的日本校供通常是二手制服,並且很難買到,而Conomi、Eastboy等日牌的價格又比較高,所以國產JK制服應運而生。
國產JK制服是由畫手原創設計、再由店家打樣製作的制服,或是得到日制校供授權生產的國內店鋪。
如果有商家未經授權就復刻了國內畫手原創設計的格柄花紋,或是未獲日方廠家的授權就生產了與日制校供設計相似的制服,生產的JK制服便是山寨。
單從外觀進行區分,正版JK制服的襯衫上衣基本是正方形,又寬又短、不顯腰身,襟線不反光,格裙走線規整,整體色調和布局都很均勻,裙子的褶子則要很鋒利。
JK制服女孩們如此重視版權、抵制山寨,初衷是維護圈子裡為數不多有原創設計的店家,讓圈子良性發展。
圈子裡甚至形成了自發的維護版權隊伍,
當JK制服圈有人指出他人買到不符合圈內規則的山寨格裙時,也就容易被不理解JK制服圈內「版權至上」淵源的路人嘲諷為「JK警察」。
LOFTER用戶「伍月仕日」說,包括JK制服、漢服、洛麗塔的三坑最開始都是一群愛好者用愛發電,生產規模不大,維護原創設計的店家是鼓勵其發展,以免將來無人做原創設計,很難買到好看的裙子,大家只能花大價錢買日牌。
在這一階段,「不買山」或者「不知山買山」是這個圈子最基本的規則。
但隨著JK制服走紅,越來越多商家發現這一市場的潛力並一頭扎進去。幾家大店早已不是從前的小作坊,JK制服成為一門追求爆款的生意。
溫柔一刀的成功就不是偶然,它滿足了好幾條成為爆款的條件。
爆款的第一要素是好名字。
最早,日制校供格裙在國內通常都擁有一個名字,一般是制服所在的地區或學校。
後來一些國產JK制服店也開始給格裙起名,比如中牌的山吹、燕子家的斜陽、月野家的雪櫻和梗豆家嵐靄,將各類意境進行排列組合,彼此不那麼好區分。
兔縫縫給裙子取的名字更加具體,除了溫柔一刀,還有檸檬海鹽、線性代數和電競少女。「愛打遊戲的女生一聽,『電競少女』不就是我嗎,那我一定要買。」林帶魚說。
爆款的另一要素是特別的設計。
與之前其他制服裙裙不一樣,溫柔一刀裙子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細線,算是開創了一種新風格。從溫柔一刀開始,越來越多店家會製作突出細線格的裙子。林帶魚說,大家都想做出溫柔一刀的感覺。
除此之外,一款不僅只有圈內人會欣賞的裙子才容易變成爆款。
張成月認為,混JK圈久一些的女孩更喜歡校供感,「這樣穿得就像日本高中女學生。」
有校供感的裙子通常配色低調、色彩飽和度低,墨綠色和墨藍色是典型的校供感配色。圈外人則容易被粉色、天藍色和明黃色的格裙吸引,這些是圈內人覺得不夠校供的配色,但可能會獲得更好的銷量。
今年以來,就連成熟的時尚品牌也盯上了這個市場。太平鳥旗下女裝品牌樂町近日發售了一款和天堂傘合作的格裙,共有4種配色,分別是粉色系的月見花開、藍棕色系的星落秋嶼、紫黃色系的秋葉流螢和基礎紺色的紺色之海。
樂町方面對界面時尚表示,有邀請JK制服圈的消費者和JK制服的愛好者討論喜歡什麼顏色的格子,在產品設計前期邀請他們投票了格紋顏色。
從這款裙子的配色來看,樂町希望滿足的不僅是JK制服圈的核心愛好者,還有更多作為圈外人的消費者。
不過,在一大批看好JK制服商業潛力並進入市場的店家中,不乏一些沒有原創意識、不注重版權的店家。界面時尚發現,淘寶上大量山寨制服店註冊於2017年至2020年之間。
在此情況下,消費者如果沒有事先做好功課,很難做到不買山寨、只買正版。
事實上,JK警察不僅執著於版權問題,也要求圈內人和圈外人不能汙名化JK制服。
上海漫展開幕的一個星期前,有一位穿JK制服的女生在廣州漫展掀起襯衫、露出內衣供攝影師拍照。這位網名「小尤奈」的女生疑似是以售賣大尺度照片換取金錢的「福利姬」,被一些人稱作「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而在上海漫展現場,趴在地上擺姿勢的女生之所以會被訓斥,也是因為觀眾稱其給JK制服「抹黑」。JK制服圈裡的不少規則也在有意無意地保持JK制服的純潔性,例如強調正統的JK制服不顯腰身,裙子不會過短。
這個圈子如此敏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部分非正統JK文化在日本異化為了色情產業中的一環。在一些人眼中,JK制服可以是一種可以抹去女性個體差異的符號和幻想對象。
JK制服的色情意味一部分來自於日本的援交文化。這一現象從20世紀90年代起盛行,當時日本全民幾乎都在泡沫經濟的頂峰沉迷物質享受,高中女生會通過陪聊、陪逛街等服務與客人換取金錢或奢侈品。校服成為援交學生的工作服,因此被賦予一層性意味。
直到今天,日本女學生穿JK制服援交仍十分普遍。在青年媒體Vice於2015年出品的新聞紀錄片《日本待售女學生》(Schoolgirls for Sale in Japan)中,穿著JK制服的未成年女學生在東京秋葉原的街道拿著傳單招攬顧客,陪顧客散步或為其佔卜、按摩,而這些行為在日本一份販賣人口報告中被稱為未成年人賣淫的前線。
儘管2017年7月1日起,禁止18歲以下女性從事援交服務的新法律在日本生效,但這並不能阻擋JK制服繼續作為性交易中的熱門元素。
而隨著水手服在上世紀末融入日本各種流行文化,色情漫畫和AV裡也逐漸充斥大量水手服元素,日本出現一批穿JK制服的女偶像和虛擬人物狂熱迷戀的制服控,甚至還有專門騷擾水手服女生的電車痴漢。
當JK制服從日本來到中國,年輕女生受到的滋擾也一併被複製。
林帶魚經常在微博和知乎分享自己穿JK制服的照片,希望能和喜歡JK制服的女孩子們交流,但卻幾乎每天都收到男性的騷擾私信。
林帶魚一開始嘗試拉黑,後來發現根本拉黑不過來,「有些人甚至會很有禮貌地噁心你,『小姐姐您好,我是一個足控,您可以把您的襪子賣給我嗎?』」
女孩們將JK制服帶到中國,希望藉此表達美麗,但又想擺脫男性凝視。
有些女生因此要求身邊人「做得更好」,規訓圈內人維持JK制服的純潔,去除JK制服中可能的性感。
現在,儘管很多新人開始穿JK制服,但也有一些人在逐漸退圈。有些人是不認同圈子的規則,有些人單純是不再穿制服了。
張成月已經工作兩年,很少再穿JK制服。
「JK制服代表著讀書時的無憂無慮,代表著那時你對自己的精心打理。」工作之後,張成月不再有時間琢磨服裝搭配,也總抽不出時間化一個和制服相配的妝容,很難完成穿JK制服的儀式感。
林帶魚想到自己最早會入坑JK制服,是因為看到知乎博主「小兮妹」穿著JK制服的照片,「她在照片裡非常非常好看,我到現在還一直關注她。」
不過,小兮妹已經不再穿JK制服了。林帶魚說,「她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