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型雷射武器意外曝光……

2020-12-23 環球網

疫情之下

俄羅斯頻繁展現軍事實力

不斷加強防禦部署

未來俄美關係如何發展?

聽專家分析

俄國防部作戰訓練會議:

本年度所有作戰訓練高質量完成

據俄媒14日報導,俄國防部官網發布消息稱,國防部首次舉行了作戰訓練會議。其主要目的是總結俄羅斯武裝力量指揮機關人員的活動結果並討論先進的訓練方法。

瓦列裡·格拉西莫夫大將主持召開會議並指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本年度計劃的所有作戰訓練活動均已高質量地完成。

俄無懼疫情

頻繁展現軍事實力

俄北方艦隊將裝備「匕首」飛彈系統

俄媒12月15日報導,俄國防部決定為北方艦隊海軍航空兵裝備「匕首」高超聲速飛彈發射系統。俄國防部消息人士說,北方艦隊將把「匕首」系統的高超聲速空對地飛彈安裝在米格-31戰鬥機上。

米格-31戰機射出的「匕首」高超聲速飛彈在所有飛行階段都能機動改變彈道,其最遠射程超過2000公裡,最高速度可達10倍聲速,能用常規彈頭或核彈頭攻擊地面、水面目標。

俄新型雷射武器意外曝光

「防務博客」網站14日報導,近日一張俄羅斯高能雷射武器的照片意外洩露,成為網絡熱點。

報導稱,這種新型雷射武器系統使用了化學氧碘雷射技術,可用於探測、跟蹤和打擊5公裡範圍內的無人機目標,可以安裝在固定平臺或搭載在車輛上。

相比傳統攔截手段,成本更低、不受彈藥量限制、操作成本更低、需要的人力也更少。

蘇-57五代機批量生產流水線曝光

另外,俄蘇-57第五代戰鬥機的製造商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14日公布了一系列照片,展示了這款隱形戰機已經進入組裝線進行批量生產。

據報導,這條裝配線是今年9月建立的,主要為了完成俄軍76架蘇-57戰鬥機的訂單。

應對北約圍堵

俄不斷加強防禦部署

今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各方向都加強了對俄羅斯的圍堵。俄國防部14日表示,今年,僅外國偵察機靠近俄邊界的事件,就至少發生了千餘起,比去年增加了約40%;今年,無線電技術兵共定位和跟蹤了超過200萬件空中目標

俄國防部還稱,俄計劃在南部和東部安裝新型超視距雷達站,以確保發現距俄邊界數千公裡外的空中目標。將建立能夠探測敵方飛機的全覆蓋雷達場,此外還研究在北極超視距探測空中目標的可能性。

去年12月1日,俄羅斯空天軍首座「貨櫃」超視距雷達站在俄西部的莫爾多瓦共和國境內開始執行戰鬥值班。雷達站可幫助俄軍實時監測俄邊界外數百至2000公裡範圍內可能對俄發起的攻擊 。俄方表示,該雷達站在過去一年內證明了發現北約國家「隱形」殲擊機的能力。

專家:疫情與美政府換屆

已悄然改變俄美關係

俄羅斯為何不顧疫情壓力,大力投入軍備建設?川普不斷給當選總統拜登「埋雷」,是否會影響未來俄美關係的發展?特約評論員魏東旭分析:

俄疫情下加大軍事投入是必然之舉

疫情導致地區局勢緊張,也導致國家間固有矛盾的激化。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戰火,就是在疫情期間被點燃的,而衝突地點就在俄家門口。所以,俄羅斯要加大軍事投入,提升軍隊靈活部署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以便更好應對周邊的動蕩局勢。

俄正創新應對美國戰略圍毆

美國為轉嫁國內矛盾,在疫情期間,加強了針對俄軍事挑釁和戰略圍毆。而俄羅斯用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武器、創新的戰略布局,對美國實施了更為強有力的反擊和制衡。

俄美關係已處於「準冷戰」狀態

川普在任期的最後階段,給下一屆美國政府埋了很多「雷」,尤其是針對俄羅斯,並且有意惡化雙邊軍事關係。後續俄美兩軍的聯絡和溝通,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但針對俄的軍事威懾和戰略圍堵不會改變。可以說俄美已處於「準冷戰」狀態。

相關焦點

  • 最具性價比武器:淺談中美俄雷射武器發展,21世紀誰將引領未來?
    一架廉價的無人機可能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而一枚擊落無人機的飛彈可能都比無人機貴得多,因此尋求一種新的低價高效的防禦性武器也成為各種探討的方向,而雷射武器無疑是其中最受關注的。據獲悉一臺30千萬的雷射發射器發射一次雷射的成本僅為1美元,但卻又可以有效擊落無人機。目前包括中美俄在內的軍事強國都在尋求能進行戰鬥的雷射系統,那麼中美俄三國在雷射武器領域目前發展得如何呢?誰將引領未來?
  • 俄媒稱美雷射武器技術或「竊自」蘇聯:俄更先進
    俄羅斯《獨立報》7月19日發表題為《俄在雷射武器試驗上已經超過美國》的報導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近發布了一段視頻,內容據說是全球首次「使用雷射武器」打擊空中和海上目標。美軍在波斯灣水域進行了此次試驗,藉助安裝在「龐塞」號兩棲運輸艦上的雷射武器擊落了一架無人機。
  • 俄被「玩具飛機」打怕了!普京將向敘利亞部署超級武器
    近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下一代雷射武器的研發工作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並在俄電視節目上公布了最新型機動式雷射高能武器系統實戰部署的視頻片段。圖為俄新型高能雷射武器系統早在二三十年前,前蘇聯就曾經對雷射武器開展過深入的研究。其中,廣為人知的1K11和1K17型「雷射坦克」和A-60雷射反導試驗機就是廣為人知的成果。
  • 新型雷射武器首戰告捷,完美打響「第一槍」!
    新型雷射炮首戰告捷 不過,美國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形象正在不斷惡化這一事實,所以在試圖用各種辦法扭轉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在國內疫情持續失控的當下,仍不管不顧將軍備競賽放至首位。在發現以前「秀肌肉」的手段通通失效後,選擇從自己最引以為傲的高科技武器下手。
  • 俄軍開發空基「佩列斯韋特」雷射武器
    據俄「軍事評論」網近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克裡沃魯奇科在接受《紅星報》採訪時透露,「佩列斯韋特」雷射武器將會儘快安裝在空中平臺上,這種空基版「佩列斯韋特」雷射武器主要系統將採用模塊化設計,在增大功率的同時,進一步縮小體積。該消息反映出俄羅斯空基雷射武器正走向成熟。
  • 雷射武器定義未來戰爭?進攻防禦2大領域,海陸空3軍都有大用途
    雷射武器這個詞想必軍迷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各種科幻電影和遊戲裡的雷射武器大殺四方場景早已是深入人心。今天的雷射武器發展已經很是迅速,但是距離真正的實用化還有一定距離,未來戰爭中的雷射武器該怎麼用?用在什麼地方?
  • 美國四大雷射武器是啥?雷射裝備我國早已領先
    近日,美國海軍進行了艦載雷射武器系統的成功測試。其實美國海軍之前也進行了多次類似的雷射武器系統測試。為什麼這一次會如此受關注呢?主要原因是這一次的LWSD雷射武器系統它的功率達到了150千瓦,已經走向了實用化的程度。
  • 俄三防部隊裝備新型消毒噴霧系統
    新型消毒噴霧系統裝載在卡瑪斯卡車底盤上據俄媒報導,鑑於俄羅斯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俄國防部決定加快輻射、化學和生物防護部隊(簡稱三防部隊)的換裝進程,包括裝備新型消毒噴霧系統和運輸感染者的機動設備俄國防部為三防部隊裝備新型消毒噴霧系統也是該部隊換裝計劃的一部分。俄三防部隊司令伊戈爾·基裡洛夫中將表示,到2020年年底,俄三防部隊的現代化裝備比例將超過70%,5年內,這一比例將達到85%。而到2021年,需要三防部隊消毒的設施將達11.3萬座,總面積超過2500萬平方米,包括200餘架飛機和1.9萬件軍事技術裝備。
  • 俄內政部籲民眾謹慎自拍:拿著武器自拍是玩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俄內政部網站截圖(圖片來自網絡)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 臺媒稱,俄羅斯今年發生一連串與自拍有關的可怕意外,造成約100人受傷與數十人身亡,俄警方發起呼籲民眾自拍安全的倡導活動。據臺灣「中央社」7月7日報導,法新社報導稱,俄內政部在傳單上印製警語,如「很酷的自拍可能會要你的命」,上頭還印滿自拍告誡,如「拿著武器自拍是玩命」。莫斯科今年5月1名21歲女性舉手槍自拍時,意外開槍射中腦袋,幸好只是頭部受傷、保住小命。這起事件只是一連串與自拍有關的意外之一。今年1月,烏拉爾地區兩名年輕男子拿著引信外露的手榴彈自拍,結果炸死自己。
  • 5大殺手鐧武器令美軍忌憚,美國指名道姓要求全部納入削減條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日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向媒體表示,按照美國國務院的意思,將在研的俄羅斯武器納入《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一建議原則上應被俄方排除在外,不會加以討論。而在此之前,美國國務院曾列舉了俄羅斯多種包括「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海燕」核動力以及空基巡航飛彈等等在內的多種武器,希望能將它們全部納入延長俄美《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進程中。對此,科薩切夫稱,據我所知,美國國務院在聲明中幾乎列出了包括正在研發但尚未接裝的俄羅斯新型武器。
  • 亞美尼亞反思戰敗原因:俄制武器難堪大用,亞塞拜然靠西方武器取勝
    納卡衝突中遭到亞塞拜然空襲的亞美尼亞軍車隊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關於納卡地區的衝突已經告一段落,雙方均對納卡地區衝突進行了總結,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雙方武器裝備雖以蘇聯遺留武器為主,但是真正決定戰爭走向的卻很大程度上依賴西方武器,而全面使用俄制武器的亞美尼亞軍隊在納卡地區更是遭遇了慘敗
  • 俄「薩爾馬特」飛彈2022年將投入值班
    (俄國防部網站)【延伸閱讀】俄外長:俄或擇期展示新型「薩爾馬特」洲際飛彈參考消息網12月24日報導 外媒稱,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或擇期展示新型「薩爾馬特」洲際飛彈。拉夫羅夫說:「我們已告訴美國人,會展示我們新型的飛彈系統,其中包括高超音速武器。我們的出發點是,把『先鋒』和『薩爾馬特』兩種飛彈系統納入條約。當然,如果現行的第三階段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又稱《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得以延期的話。而且,我們已向美國人展示了『先鋒』,到一定時候我們也會展示『薩爾馬特』。」
  • 用雷射為手機充電 雷射是怎麼轉換成電的
    日前,俄航天科研機構用一種新型光電接收-轉換裝置,將1.5公裡外射來的一束雷射轉換成電能,為一部普通手機成功充電一小時。  據介紹,實現這種遠程充電的關鍵部件是一種將紅外雷射轉變成電能的光電接收-轉換裝置,此前的地面試驗顯示,該裝置的光電轉換效率約為60%。
  • 俄核武器水下意外爆炸,白宮:這次闖下大禍
    其實這次發生爆炸的地點,是俄方的一處武器試驗區,這處試驗區主要測試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等武器裝備。這次事件共造成兩人死亡,六人受傷,目前俄方國防部已經表示,該地區的輻射水平處於正常狀態,但是一些國際環保組織卻稱,這處區域的輻射水平已經超過了正常水平的20倍左右。
  • 給戰鬥機加裝雷射武器?美國空軍:難
    據美國《國防新聞》網站6月30日報導,受技術難題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空軍計劃在戰鬥機上進行的雷射武器試驗被迫由2021年推遲到2023年。美空軍原計劃在2021年開展「自我保護高能雷射演示器(SHiELD)」飛行試驗,旨在研製一種可供戰鬥機使用的雷射武器,用於摧毀來自敵機或地面防空系統的飛彈。近日,美國空軍實驗室SHiELD項目負責人傑夫·赫格邁耶(Jeff Heggemeier)卻表示,由於「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技術」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該試驗將推遲兩年。
  • 俄測試新型米格-31BM戰機 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
    新型米格-31BM重型超音速截擊機 (圖源:《俄羅斯報》)海外網4月19日電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海軍航空兵部隊近日首次測試新型米格-31BM重型超音速截擊機。經過改裝的戰機配備了新型雷達基站和控制系統,探測距離達到320公裡並可同時跟蹤多達10個空中目標。《俄羅斯報》19日援引俄東部軍區新聞局太平洋艦隊信息保障處處長尼古拉·沃斯克列先斯基中校的話報導稱,「太平洋艦隊海軍航空兵部隊飛行員完成了新型米格-31BM截擊機的首次飛行。飛行訓練期間,飛行員以雙機編隊形式操練任務,飛機性能得到確認。」
  • 美軍發生洩密事件,洲際高超武器項目意外曝光,美國野心昭然若揭
    據美國防務周刊8月20日報導,美國空軍最近意外洩露了一項計劃,該計劃顯示美空軍正在研製能夠穿越洲際範圍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還顯示了對高超音速核武器的興趣。這份計劃被意外發布後,沒過多久就被悄悄撤回。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在與俄羅斯之間關於《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延期問題上的談判仍處於僵局。一邊與俄羅斯進行軍控談判,一邊又不忘偷偷發展新型核武器研製,可以說,美國的這一行為,絲毫沒有大國的樣子。
  • 美國武器公司自造AK47應對對俄禁令
    原標題:美國武器公司自造AK47應對對俄禁令  原標題:俄神槍遭禁美自造AK47   據新華社電這個7月,美國的槍械迷可以在 BigRockSports、EllettBrothers等戶外體育運動用品店買到本土製造的美版AK47步槍了。這是美國首次自行製造這種有「世界槍王」之稱的俄羅斯經典槍械。
  • 俄開發出新型隱形飛機材料
    俄開發出新型隱形飛機材料  據新華社莫斯科7月7日電(記者欒海)莫斯科理論和應用電動力學研究所的專家最近開發出了供戰鬥機使用的新型隱形材料,這種材料可吸收多種波長的雷達無線電波。目前,俄正在用上述材料改造「米格」型戰鬥機。
  • 雷射陀螺是什麼怎麼用 揭開雷射陀螺的神秘面紗
    雷射陀螺及其軍事應用近日,國內媒體報導了國防科技大學雷射陀螺創新團隊的先進事跡。該團隊矢志不渝,三代人攻關43載,終於使我國成為繼美法俄後,世界上第四個具備獨立研製雷射陀螺能力的國家,為我國打破國際壟斷,在精確打擊武器的導航定位、姿態測量與控制、精確制導、平臺穩定等方面全面趕超世界強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不過,小陀螺如何與國防科技聯繫在了一起,雷射陀螺是什麼,許多人未必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