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跟隨器電路- -電路中也有跟屁蟲?!

2020-12-11 電子產品世界

  導讀:電壓跟隨器,是一種輸出電阻隨輸入電阻變化的電子元件,本文主要講解電壓跟隨器電路,餓貨,快來補充一下精神食糧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0003.htm

  電壓跟隨器是共集電極電路,信號由基極輸入,由射極輸出,因此又可將其稱為射極輸出器。電壓跟隨器的電壓增益近似為一,具有高輸入電阻、低輸出電阻的特點,在電路中可起到隔離前後兩級電路的作用。其電路圖如下圖所示:

  圖a所示電壓跟隨器是同相放大電路的特殊情況,信號由運放同相端輸入,反饋電阻為0,負反饋強,工作穩定,輸入阻抗大,輸出阻抗小,具有阻抗變換作用。但當輸入信號電壓越來越接近運放的正電源電壓時,可能發生死鎖現象,使得信號無法輸出。

  圖b所示電壓跟隨器是圖a的改進版,可有效預防死鎖現象。在該電路中,存在等式Vi+Vis=Vo,其中Vis為運放的純輸入電壓;Vo=-Avis,其中A為運放開環電壓放大倍數。

電壓跟隨器電路三

電壓跟隨器電路四

  電壓跟隨器電路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電壓跟隨器電路圖

  2、FC74和FC54運放組成的電壓跟隨器電路圖

  3、μA709構成的電壓跟隨器電路設計

電路相關文章:電路分析基礎

電路圖符號相關文章:電路圖符號大全


相關焦點

  • 一文徹底讀懂電壓跟隨器電路
    在電路設計中,我們經常能看到由運放構成的電壓跟隨器(OP系列、TL064、LM324…….)電壓跟隨器的輸入阻抗高、輸出阻抗低特點,可以極端一點去理解,當輸入阻抗很高時,就相當於對前級電路開路;當輸出阻抗很低時,對後級電路就相當於一個恆壓源,即輸出電壓不受後級電路阻抗影響。一個對前級電路相當於開路,輸出電壓又不受後級阻抗影響的電路當然具備隔離作用,即使前、後級電路之間互不影響。4.為了阻抗匹配、提高帶載能力。
  • 電壓跟隨器電路圖與比例放大器電路圖區別
    電壓跟隨器電路圖與比例放大器電路圖區別 信號經過電阻R6到運放5腳輸入,LM324的7腳輸出。6腳接的2.5V。請分析這是個什麼作用的電路!
  • 什麼是電壓跟隨器?電壓跟隨器是如何實現跟隨電壓的?
    電壓跟隨器是共集電極電路,信號從基極輸入,射極輸出,故又稱射極輸出器。基極電壓與集電極電壓相位相同,即輸入電壓與輸出電壓同相。這一電路的主要特點是:高輸入電阻、低輸出電阻、電壓增益近似為1,所以叫做電壓跟隨器。
  • 射極跟隨器型開關電路的設計
    射極跟隨器的典型電路: 射極跟隨器又叫射極輸出器,是一種典型的負反饋放大器。從電晶體的連接方法而言,它實際上是共集電極放大器。圖中Rb是偏置電阻,C1、Cl是耦合電容。信號從基極輸入,從發射極輸出。電晶體發射極接的電阻Re,在電路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好象一面鏡子,反映了輸出、輸入的跟隨特性。
  • 射極跟隨器經典電路圖匯總
    其特點為輸入阻抗高,輸出阻抗低,因而從信號源索取的電流小而且帶負載能力強,所以常用於多級放大電路的輸入級和輸出級;也可用它連接兩電路,減少電路間直接相連所帶來的影響,起緩衝作用。電壓放大係數略低於1,負載能力強,輸入信號與輸出信號相位相同。也可認為是一種電流放大器。常作阻抗變換和級間隔離用。
  • 射極跟隨器的原理及典型電路分析
    它具有高輸入阻抗、低輸出阻抗、輸入信號與輸出信號相位相同的特點   射極跟隨器的原理   射極跟隨器以很小的輸人電流卻可以得到很大的輸出電流(ie=(1+β)ib)。因此具有電流放大及功率放大作用。需要區別的是普通的多級共射級放大電路,是不放大電流放大電壓,這點跟射隨是相反的。
  • 射極跟隨器實驗(含電路圖)
    2、測定射極跟隨器的靜態工作點在直流負載線上的位置。3、測定射極跟隨器的電壓增益,並比較測量值與計算值。測量射極跟隨器的輸入電阻,並比較測量值與計算值。4、測量射極跟隨器的輸入電阻,並比較測量值與計算值。5、測量射極跟隨器的輸出電阻。
  • 電路基礎:Lec 21-射極跟隨器(Emitter Follower,Buffer)
    共集放大電路,也叫射極跟隨器(Emitter Follower),通常用於連接兩個電路,起到緩衝器的作用,也叫Buffer。字面意思理解,本來兩個電路正常連接的話不匹配,中間加了一個Buffer,兩個電路更匹配了,性能更好了。那麼這個Buffer要具備什麼樣的特點呢?
  • 電壓跟隨器的作用及特點
    基極電壓與集電極電壓相位相同,即輸入電壓與輸出電壓同相。這一電路的主要特點是:高輸入電阻、低輸出電阻、電壓增益近似為1,所以叫做電壓跟隨器。 (電壓跟隨器電路) 那麼,電壓跟隨有什麼作用呢?概括地講,電壓跟隨器起緩衝、隔離、提高帶載能力的作用。
  • 運放加偏置電壓電路圖分析
    1)偏置電路   在TI公司LM358的數據手冊中,運放內部的偏置電路已經全部用等效電流源替代。這些電流源分別為整個電路提供合適的靜態工作點,或作為有源負載。他通過用2個100kΩ的電阻R1,R2組成分壓網絡,形成VCC/2的偏置電壓。該方法不僅簡單而且成本低。   但是該偏置電壓源的輸出阻抗大(因為在電池供電的設備中對功耗要求非常嚴格,所以電阻不能太小),輸出電流IO的變化對偏置電壓精度的影響很大。因此電阻分壓法一般適用於偏置電壓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
  • 電壓跟隨器輸入和輸出的誤差的分析
    電壓跟隨器,顧名思義,就是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是相同的,就是說,電壓跟隨器的電壓放大倍數恆小於且接近1。 如圖所示,運算放大器的電壓增益和相位隨頻率變化。運算放大器的增益與反饋後的增益(使用電壓跟隨器時為0dB)之差,即為反饋環路繞行一周的增益(反饋增益)。
  • 放大電路三種基本電路的應用及其參數的選擇
    放大電路三種基本電路的應用及其參數的選擇放大電路的三種基本電路有共射極電路,共基極電路,共集極電路。共射極電路的輸出阻抗高,一般作多級放大的中間級。共集極電路的輸出阻抗低,又叫電壓跟隨器,一般用作輸入級,輸出級,和緩衝級。共集電極放大電路特點:(1) 有電流放大,無電壓放大作用; (2) 輸入電壓極性和輸出電壓極性相位; (3) 輸入電阻大而輸出電阻小。
  • 模擬電路之放大電路九問九答
    對輸出電阻ro的影響:電壓負反饋使輸出電阻減小,電流負反饋使輸出電阻增加。負反饋的應用:電壓並聯負反饋,電流串聯負反饋,電壓串聯負反饋和電流並聯負反饋。3. 頻率響應,如:怎麼才算是穩定的,如何改變頻率響應曲線的幾個方法答:頻率響應通常亦稱頻率特性,頻率響應或頻率特性是衡量放大電路對不同頻率輸入信號適應能力的一項技術指標。
  • 運放電路之同相放大器
    同相放大器電路同相放大器電路的定義:信號從運放同相端輸入,輸出信號的一部分通過反饋電阻接到運放的反相輸入端,構成負反饋。同時運放反相端通過電阻接地(或接基準電壓,其中基準電壓等於電源電壓的一半)所構成的電路。同相放大器電路的特性:1.輸入阻抗很高,為兆歐級。所以對微弱小信號的放大來說,同相放大器電路是不錯的選擇。2.輸出阻抗極小,為數歐或十幾歐姆。有一定的帶負載能力。
  • 射極(源)跟隨器,射極(源)跟隨器原理是什麼
    射極跟隨器又叫射極輸出器,是一種典型的負反饋放大器。從電晶體的連接方法而言,它實際上是共集電極放大器。 一、射極跟隨器的電壓「跟隨」特性射極限隨器的電壓放大倍數接近於1,沒有電壓放大能力。但射極跟隨器以很小的輸人電流卻可以得到很大的輸出電流(ie=(1+β)ib)。因此具有電流放大及功率放大作用。
  • 簡單模電設計,掌握這幾個經典的運放電路就夠用了
    電壓跟隨器與反相器電壓跟隨器,其實可以看成是一種特殊的運算放大器,即輸入電壓信號與輸出電壓信號的幅值比例為1,相位差為0,即增益為1的運算放大器。有些讀者可能會有疑惑,增益為1,那豈不是相當於一種直來直往的器件?內部是否任何工作都沒有做?
  • 如何在電壓控制電路中使用FET(第五部分)
    cUMednc現在,讓我們看一下圖42中一個相移系統的偏置伺服電路。它使用與圖40相同的偏置伺服電路,但壓控電阻使用的是MOSFET。注意,D1反向連接,以確保N溝道增強器件在導通時柵源電壓不會負得太多。cUMednc
  • 電路設計必備:差分放大、加減法運算、光耦、電壓電流採樣
    實際應用的時候,一般取R1=R2,R3=R4,則輸出電壓為:UO=(U1-U2) ×R4/R1。二、 反相加法電路上圖為反相加法電路,根據「虛斷」、「虛短」可求得它的輸出電壓運算公式為:UO= -Rf(U1/R1+U2/R2+U3/R3),一般我們取R1=R2=R3,則輸出電壓為:UO= - Rf / R1 × (U1+U2+U3
  • 淺析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中的電流、電壓的規律與特性
    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與特性   串聯電路電壓規律:   在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即U=U1   並聯電路電壓規律:   在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都等於電源電壓,即U=U1=U2=…=Un。   實驗探究串聯電路電壓規律:   1.實驗器材:電源、導線、開關、燈座、小燈泡、電壓表。   2.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
  • 放大電路的基礎知識問答
    對輸出電阻ro的影響:電壓負反饋使輸出電阻減小,電流負反饋使輸出電阻增加。負反饋的應用:電壓並聯負反饋,電流串聯負反饋,電壓串聯負反饋和電流並聯負反饋。3. 頻率響應,如:怎麼才算是穩定的,如何改變頻率響應曲線的幾個方法答:頻率響應通常亦稱頻率特性,頻率響應或頻率特性是衡量放大電路對不同頻率輸入信號適應能力的一項技術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