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是考研學子棄考的高峰期,前有「雙11」剁了手,後有期末考試禿了頭,回想起年初定下的「考研大計」仿佛就像洩了氣的皮球。雖說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很難,而堅持「從一而終」的考研更難,但是,考研人們,一定要穩住~首先最後這1個月很關鍵,壓力很大,也有不少人放棄,所謂「剩者為王」,堅持下來才會上岸,心態一定要穩住。那麼最後一個月的衝刺階段該如何複習?考研人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考研感覺複習不完了怎麼辦?下面是三點建議,供考研人參考。
一、將複習重點轉移到政治上
對工科同學而言,英語和數學,這兩門目前已經沒有太多提升空間了,現階段對於它們的複習,就是保持手感,把數學錯題多看看,練練卷子保持考場氣氛,英語哪個題型薄弱,多複習複習,真題單詞多記記,就差不多了。這一個月提分最快的是政治,據說人均可提高30+,方法就一個字:背!!!背肖四,狠狠地背,如果肖大爺不翻車的話,對於政治大題,你就可以在考場上默寫了。
二、將英語複習重點轉移到作文
最後一個月,英語需要著重練習寫作了,高分作文通常具備三個很重要的特點:「詞彙/句法多樣」、「語言順暢」、「銜接自然」。首段是閱卷閱卷老師看到的第一段,決定了他對考生的英文寫作功底的整體印象,萬事開頭難,我們該如何寫好作文的第一段呢?
第一段,大家必須做到,「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圖片內容,我們都能迅速準確地完成圖片的描寫、提出文章主旨、銜接下文三個操作」,最好還能寫出幾個讓閱卷老師眼睛一亮的句法結構或者英文表達。然而,在實際的考場中,很多同學會思維閉塞,出現「久久不能,不敢動筆」,或者會出現「反覆修改,影響卷面」的情況。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把自己的寫作思路、句法套路全都像數學公式一樣固定下來,尤其是首段,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到下筆如有神,快速完成句子構思、寫出有銜接和高級句法結構的段落。
首段萬能描圖公式由以下「五個要素」,按照以下排序分別展開完成。即:
「what引導主語從句 + 整體情況 + of +主題對象 + 介詞短語(數據範圍) + 介詞短語(時間範圍) 」
通過將以上「五個要素」按照順序串聯起來,我們要完成「三個動作」,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第一、what引出主語從句;第二、習語體現語言多樣性;第三、 as 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
我們以2020年大作文真題舉例:「What is shown in the pie chart, as can be concluded, is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cellphone read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in China in the past few years.」
上面提到的只是一種方法,當然在考前背一些
考研英語作文模板!
往往也是有作用的。
三、心態、作息調節
最後一個月考研人需要去調整自己的作息和規劃,如果之前學習時間比較長,建議這段時間可以緩慢逐漸降低學習強度,讓自己保持充沛的學習精力。備考時間可以和考試時間對應,讓自己適應考研的考試時間和節奏,比如早上可以複習政治以及英語等。
最後還是一句話:考研人,穩住,我們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