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刺死10歲女兒同學」後續:被執行死刑!以暴制暴,要不得

2020-09-11 私塾家


一次「護犢心切」,毀了兩個家庭


還記得2018年,那起轟動全國的瑞安小學生被殺事件嗎?

因女兒被同學打到眼睛,父親林某持刀刺死了女兒9歲的男同學。


2020年7月17日,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裁定結果:遵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執行死刑命令,對兇手林某廈執行死刑。


究竟是因為怎樣的「深仇大恨」,才導致如此悲劇的產生?


事件回顧:

2018年9月19,林某女兒小藝在課堂上排隊交作業,不知道說了一句什麼,前面的男同學葉恆轉身一揮手,正好打在了小藝的眼睛上。

隨後,小藝流淚不止,閉目休息幾分鐘後,才停止流淚,當時眼睛沒紅腫,也無血絲。課後,班主任詢問了事情經過,葉恆向小藝道歉,兩人和解。


當天晚上,葉恆母親答應林某,讓葉恆第二天在全班同學面前再次向小藝道歉。

結果第二天,葉恆沒有當眾道歉,而是由老師向全班說明情況,並批評了葉恆。


誰也沒有料到,兩天後,林某竟持刀進入學校,將葉恆捅死在衛生間。

一次小小的口角,一樁血淋淋的殺人案,一對父母失去了孩子,一個孩子再也沒有了父親。


「護犢心切」的林某,因為一念之差,毀了兩個家庭,也把自己的女兒推向了絕望的深淵:

父親因她而殺人,她如何承受一條人命的沉重負擔?

失去了父親,她有多痛苦,又有多悔恨自責?

以後再被欺負,她還敢不敢告訴家人,還是從此默默忍受?

他以愛為名,親手為女兒的成長設置了障礙,這些,本不是一個10歲的女孩應該擔負的。


而案件的另一位父親——葉恆爸爸,痛失愛子,在為兒子討回公道前。因為怕兒子一個人孤單,靠著一張木椅,一條毯子,不刮鬍子不剃頭髮,在殯儀館守護了半年多。

何嘗不是恨意滔天,可他仍然守著最後的底線。


他不要賠償,不接受道歉,不傷害兇手家人,只是堅決要通過法律渠道,讓兇手付出應有的代價。

時隔兩年,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進行了裁定:死刑!


雖然有點晚,但是葉恆爸爸等到了,他用法律的武器,為兒子找回了公道。


愛是孩子的保護傘,但暴力不是。

以暴制暴,看似是愛,實則是害。


家長該不該介入孩子間的衝突?


都說「父愛如山」,但如果壘起這座「山」的,是暴力與強權呢?


遊樂城堡裡,兩個男孩在玩耍時發生拉扯,其中一名4歲男童,被對方家長拎起來,像打保齡球一樣甩飛出去;

幼兒園的遊樂場內,因為兒子在追逐打鬧中不慎摔倒,父親掐住另一個男孩的脖子,將其拎起後重重摔下;

遊樂園的一個角落,4歲女童和另一名女孩爭搶玩具,被對方媽媽狂扇耳光……

當孩子被欺負,每一位家長的出發點都是護犢,但衝動下的出手,總是令人恐懼。


解決不了問題,就去解決一個孩子。

暴力護犢,自以為是保護,不過只是遷怒。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

孩子便如何看待世界


曾經看過一句話: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作惡毫無辨別能力。


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會被無辜欺負,也有可能會成為欺負別人的「熊孩子」。


上海市心理諮詢行業協會副會長王裕如曾說:

這恐怕是我們人類必須面對的事實——孩子天性中確實有殘忍的一面,這是兒童心理學研究業已證明的。


當孩子年紀漸長、體格變強,而心智和道德觀卻沒有一同成長時,他就不能建立起規範意識,不能發展出體察他人痛苦的能力。


建立孩子的規則感,是把每一個壞的苗頭,掐斷在萌芽的階段;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是引導孩子換位思考,與人建立愛的連接。


前年,一則熊孩紙電梯撒尿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事情發生在陝西的一小區:近半月來,小區居民反應電梯間內有股尿騷味,經查物業監控錄像發現,有個10歲左右的男孩獨自進電梯後,在電梯角落裡撒尿。


物業開始找這是誰家的熊孩子。


還沒找到,男孩的媽媽先一步知道了。她主動加了小區業主群,向鄰居們道歉:

事後,在家長的監督下,孩子果真每天都去打掃電梯間,老老實實地拖地,擦廂壁。

這一舉動,點讚無數。


熊孩子不可怕,就怕遇上熊父母。


一味的護犢,只會讓孩子善惡不分,讓天性裡的惡變本加厲。


只有傷他人之傷,痛他人所痛,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學會敬畏規則。


微博上有一個動圖,配文只有一句話:

同理心強的孩子是不會作惡的。

小男孩溫柔的一抱,把人的心都暖化了,有網友說:「他的父母一定也很溫柔吧。」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孩子便如何看待世界。

因為見識過溫暖純良,所以不會與惡為伍。


成長的路不會一帆風順

孩子的養育不能隨心所欲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性本善還是惡,都沒有無緣無故的好孩子,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熊孩子。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而養育出一個好孩子也是父母必須履行的義務。


我們保護好自己孩子的同時,也要教給他如何不去傷害。

大人以身作則,用愛和規則,培養出一個遵紀守法,懂分寸,有愛心的孩子。


以示範和引導的手段,讓孩子鍛鍊表達自己、體貼對方、解決問題、致謝致歉、友好相處等方面的能力。


成長的路不會一帆風順,孩子的養育亦不能隨心所欲。


最後,願世間所有的生命,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因女兒受欺負而把同學刺死,教孩子「以暴制暴」有多不靠譜?| 頭條
    2019年5月10日,在江西上饒第五小學內發生了一起刺殺案。據調查,行兇者是學生家長王某,當時直接衝進教室,打斷了正在上課的老師和學生,持水果刀刺傷了10歲的男孩,後經緊急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而就這一次發生的惡性案件來說,最主要的是,裡面的家長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帶刀進入學校把霸凌者刺死的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悲劇型以暴制暴。02以暴制暴,好還是不好?一方面,國內的學校霸凌程度遠超過想像;另一方面,由於缺乏研究和案例,很多家長和老師對霸凌的認識和應對方式過於表面化。
  • 10歲男孩被同學家長刺死:孩子被欺負,"以暴制暴"終將害己
    01&34;沒有贏家都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每一個作為&34;的父親,都見不得更忍不了有任何人欺負自己平時都捨不得碰一根頭髮的閨女。女兒常常被同班的男生欺負,作為父親的王某特別生氣,在微信群裡警告同班男生劉某,叫他小心一點。有一天兩個孩子發生口角,導致王某女兒的眼睛受了點傷,王某聽聞,怒氣衝衝當著眾多孩子的面,把男孩從教室一路拖往廁所,在旁人驚恐萬眾的尖叫中,連刺男孩13刀。
  • 10歲男孩被同學家長衝進教室刺死!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好的辦法...
    5月10日,江西上饒一起"家長持刀將女兒同學刺死"事件引起全網關注。目前最新進展是,嫌疑人王某建被刑拘,校長朱某被停職檢查。5月10日上午9時許,41歲的王某建攜帶水果刀進入女兒就讀的上饒五小,後持刀刺死女兒同班同學劉某宸。
  • 城管培訓秘笈曝光 以暴制暴受質疑
    正所謂哪壺不開提哪壺,上星期有人在網上把一本名為《城管執法操作實務》的手冊曝光,書中竟然有要使相對人的臉上不見血,身上不見傷,周圍不見人,這類暴力執法的秘籍,針對網絡出現的這一城管培訓的「雷人」教材,北京市城管局立即就發表正式的聲明說,這本教材編寫完成之後,就發現了用詞問題,僅僅是作為內部資料,並沒有在一線隊員中進行培訓,也從未同意公開發行。
  • 陳志輝:以暴制暴•打小報告•哀思•善誘
    但不問青紅皂白,鼓勵孩子用「以暴制暴」的方法解決問題,我卻不能同意。這樣做,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這樣的印象:好像什麼問題都可以用武力的大小來解決問題。其實,這樣做,後患無窮。用這樣的方法培養出來的孩子,極可能成為地方一霸,最終不得好死。
  • 「19歲女大學生被已婚男老師當街刺死案」將宣判 女生母親:求判兇手死刑 執行之後再安葬女兒
    11月17日,大二女生涵涵(化名)的母親謝女士接到了法院的通知,11月20日,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將對殺害她女兒涵涵的被告人郭春牛進行一審宣判。「我們不要經濟賠償,只希望法院判處他死刑,孩子現在還在殯儀館,只有等到郭春牛被執行了死刑,我們才會安葬女兒,也是給孩子一個交代。」謝女士說。
  • 刺死女兒9歲同學!罪犯王某被執行死刑|遭遇校園霸凌如何正確維權?
    據江西省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官網消息:被告人王某故意殺人一案,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被告人王某死刑。2021年1月28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罪犯王某執行了死刑。2019年5月9日,王某得知女兒何某某又被劉某某「欺負」後,在班級微信群發消息質問劉某某。
  • 因女兒被霸凌,家長刺死女兒同學.這件事帶來什麼樣的警示?
    王某在上課時衝進教室,當著正在上課的老師和學生,持水果刀刺傷了10歲的男孩。男孩被緊急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以暴制暴,好還是不好?我們的在荷蘭的專欄作者魏蔻蔻,就曾經分享過關於孩子遭遇霸凌的時候,家長處理的七大誤區,其中就包括,到底要不要」以暴制暴「:誤區一「孩子被霸凌可以教孩子使用武器反擊」以暴制暴的方式,很多都是教孩子要用兇器,包括,刀、磚、硫酸這類危險係數極高的兇器。
  • 男子為女兒出氣,將女兒9歲同學殘忍殺害,最終被執行死刑
    2020年7月17日下午,浙江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家長殺害女兒同學」案件中的罪犯林建廈被執行死刑。有些人會問這是怎麼一回事?怎麼這麼殘忍?我們來簡單回憶一下案情。21日攜帶事先準備好的刀具,來到葉某某所在班級,將其到男廁所內對年僅9歲的小男孩進行殘忍殺害。最高法覆核認為,林建廈殺害9歲小學生,犯罪性質惡劣,手段殘忍,雖自首但不足以輕罰,依法核准死刑。一個含苞待放的花朵就此凋謝;控制不住的情緒毀掉了兩個家庭。
  • 陳志輝:學習動力•以暴制暴•班主任著裝•不來集合
    二  為什麼不能「以暴制暴」 事件回放:小明與同學發生了衝突,小明個子比較矮小,吃了虧,小明要回家找他哥哥來收拾同學。陳老師了解到這個情況,馬上找小明談話,小明被陳老師說服,放棄了「以暴制暴」的念頭。  道理闡述:同學之間難免有矛盾,有矛盾難免發生衝突。這種時候,只要採取恰當的方法,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很容易就把同學之間的矛盾化解了,衝突平息了。
  • 15歲少年誤殺霸凌者入獄6年:打回去,並非以暴制暴,而是為了活著
    2014年4月30日,15歲的陳泗翰,出於自衛保護,失手刺死了多次霸凌他的李小東,入獄6年。 就在前不久,8月25日,陳泗翰終於重獲自由。 然而,才年僅21歲的他,人生早已被迫按下了暫停鍵,背負著「殺人犯」的名號,前途漆黑一片。
  • 3 歲的小孩子很暴力,應該以暴制暴嗎?
    這位朋友的兒子剛剛過三歲,剛上幼兒園,正常在家玩的時候手腳就很不老實,經常會打到大人。偶爾不小心碰到家長也不以為意,可是孩子經常拿物品打人、扔人。父母經常告訴他,讓他改掉這個壞習慣,小壞蛋還會大聲說「不」,甚至更加的打人、咬人。朋友說,有一次寶寶玩激動了拿物品砸她,把她都砸出血了。非常生氣的時候真想把寶寶抓過來狠狠的暴打一頓,又不確定這樣做好不好。
  • 《鬼影特攻:以暴制暴》影評:麥可·貝爆炸美學呈現的純粹享受
    ,自願執行私刑正義,對抗危害社會的兇惡罪犯,而他們這次的任務是要扳倒一位殘酷的獨裁者。更不用說《鬼影特攻:以暴制暴》這部Netflix有史以來最高的1.5億美金製作成本,需要講求觀影聲光效果的商業娛樂電影,最後只能在小屏幕上觀看真的相當可惜。
  • 女博士「以暴制暴」治療自閉症兒童 10人回歸正常(圖)
    不過,這種使用「以暴制暴,以毒攻毒」的教學方式,雖然贏得了許多家長的讚嘆,但卻惹來不少爭議。前天下午2時左右,歌樂山的室外氣溫逼近40℃,知了的叫聲令人煩躁不安。這時,樂一融合幼兒園園長賀小燕和另一名老師,抱著一名小男孩來到操場邊的樹下,用圍巾捆著他的腰,再用繩子將他吊在樹上,離地約一米高。「不、不、不」,小男孩的哭喊聲,令記者和志願者揪心不已。
  • 只能「以暴制暴」?
    萬般無奈之下,有部分校園欺凌事件正出現翻轉:近來發生的幾起案件是被欺凌者或其家屬對施暴者「以暴制暴」,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4月17日,一條戳痛人心的視頻在微信群中瘋傳,視頻中一名小學生捂著受傷的眼睛癱坐在地,面部多處血汙,行兇者是同校的另一名小學生。
  • 鬼影特攻:以暴制暴
    麥可貝導演《鬼影特攻:以暴制暴》麥可貝自從17年的《變形金剛5》讓派拉蒙賠了不少錢後,派拉蒙直接宣布把麥可貝系列的《變形金剛6》砍了重啟。《鬼影特工:以暴制暴》的劇情就是一個億萬富翁假死召集其他六個擁有特殊本領的「死人」,在全世界充當蝙蝠俠,拯救於人民水深火熱之間。賤賤飾演的1號是一個億萬富翁,團隊所有的開銷和計劃由他負責。其餘隊員有開車、醫生、間諜、狙擊手、跑酷 還有一個是來搞笑的。幫助一個國家發動政變來推翻暴政,沒毛病,美國現實中也喜歡幹涉別人內政。
  • 父母別急著「以暴制暴」,處理方式要溫和
    其實,這種「以暴制暴」的方式不可取,只會給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帶來不良的影響。高情商的父母,他們的處理方式其實要更加溫和而有力。爸爸認為小寶這樣的脾氣就該「以暴制暴」,大道理和孩子說了沒用,只有打一頓才能夠讓孩子聽話。而媽媽則認為,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該得到的教育是溫和而有力的說教,這樣既能夠平復孩子的暴躁脾氣,又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 山西兩名家長進校毆打小學生,到底是以暴制暴,還是以暴還暴?
    「以暴制暴」被讚揚?具體打人原因還沒有進一步的通報,但是根據知情人講述,被打的那名學生是的「混混」學生,曾經欺負了自家的孩子,而這兩位父母出面就是為了教訓一下這位學生。這一說法一經發布,網絡上瞬間有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了支持和讚揚,對於這種「以暴制暴」的行為表示了支持。
  • 「19歲女大學生被已婚男老師當街刺死案」宣判 男教師被判死刑
    11月20日下午,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對「19歲女大學生被已婚男老師當街刺死案」進行一審宣判,被告人郭春牛被判死刑。11月17日,大二女生涵涵(化名)的母親謝女士接到了法院的通知,11月20日,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將對殺害她女兒涵涵的被告人郭春牛進行一審宣判。
  • 總喜拳打小孩,父母是「以暴制暴」,還是情人眼中出西施?
    中午帶女兒去吃肯德基,碰見一位大概5歲左右的小女孩對旁邊的母親拳打腳踢,理由是母親拒絕孩子想吃冰激凌,被母親拒絕後,孩子撒潑打滾,或是對父母拳打腳踢,這都是教育中比較常見的育兒難題,每逢孩子被母親拳打腳踢,就有一部分家長會習以為常,也有一部分家長會對此感到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