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模具市佔率全國前三、全球前十,年均研發費用投入佔比4%,模具產品製造精度達±0.001毫米……這是優德精密這個「模範生」交出的成績單。
「我們在四年前登陸資本市場後,邁上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市佔率、新技術研發、產品結構優化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等各方面都得到較大提升。在我看來,上市促使著我們以更強烈的責任感,當好所在行業、所在城市的『模範生』。」優德精密工業(崑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偉說。
■ 持續深耕汽車模具主業
今年8月20日,優德精密發布公告,以自有資金1600萬元收購青島德系智能裝備有限公司80%股權。交易完成後,優德精密將德系智能裝備納入其控股子公司序列,並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此次與德系智能的合作,將有助於公司進一步深耕精密模具主業,擴大零部件產品市場份額,進而延伸產業鏈條、優化產品結構。」陳志偉說,優德精密在行業領域爭先進位,在資本市場壯大羽翼,與公司上市後深耕主業、快速發展密不可分。1998年,優德精密進駐崑山高科技工業園,專業從事精密金屬部件的生產製造與銷售服務,產品應用領域包括汽車、信息電子、醫療、家電、航空等多個行業。2008年金融危機後,優德精密展開了新的布局。「金融危機帶來巨大挑戰,讓我們認識到資本市場的力量,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身發展模式。」陳志偉說,此後,優德精密就把登陸資本市場列入公司中長期發展規劃。
2016年9月,優德精密迎來一個重要轉折點,公司股票在深交所創業板首發上市,募集資金2.51億元,用於擴充生產規模、提升研發水平。「首次公開募股的成功極大推動了優德精密在資源配置、項目實施、技術研發、市場拓展、人才招聘及培訓等多方面工作,促進企業實力迅速攀升。」陳志偉告訴記者,目前,優德精密汽車模具零部件板塊佔公司總業務91%,2019年實現營收3.53億元。立足汽車模具「老本行」,優德精密還不斷將業務延伸到智能製造等多個領域,充分釋放出了上市對於企業拓展融資渠道、提增市場優勢、塑造企業品牌等各方面的影響力和帶動力。
■ 用新產品贏得新市場
步入發展新階段的優德精密,積極搶抓汽車產業發展新機遇,不斷用新技術、新產品增強其行業引領帶動作用。
「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個性化和輕量化車成為大眾追求,也為模具業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為此,我們把產品研發放到了更為突出位置。」優德精密工業(崑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袁家紅介紹,目前公司已建立了一支擁有84名專業研發人員的團隊,近三年來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近5000萬元,年均研發費用佔比約4%。截至2019年底,公司已擁有7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4項;參與主導制定7項國家標準及1項國際標準。為強化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公司還專門成立了「精密級汽車衝模零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被認定為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
持續的研發費用投入,使得優德精密的汽車模具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我們生產的精密模具零部件製造精度可以達到±0.001毫米,表面粗糙度達到Ra0.05微米。」陳志偉告訴記者,其產品精度已達到同行業領先水平,陸續得到世界級汽車模具供應商認可。目前,優德精密在汽車模具市場佔有率居全國前三、全球前十,客戶主要包括上汽、比亞迪、上海特斯拉、蔚來等。
■ 企業創新活力迸發
公司一旦上市,就成了一家「公眾企業」。優德精密在做大做強產業的同時,還十分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增強員工獲得感、幸福感。
「員工就是我們『手心裡的寶』。」陳志偉一邊說一邊帶著記者走進優德精密食堂,只見食堂內部裝飾色彩鮮亮,猶如一家對外開放的經營性餐廳。在食堂一旁的空地上,還配備了設施齊全的標準籃球場,免費供員工使用。陳志偉介紹,優德精密在給予員工優厚的薪酬待遇和社會保障的同時,還特別重視員工的精神生活,每年舉辦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僅增強了團隊凝聚力,還增強了員工歸屬感。
伴隨企業成長,員工收穫滿滿。在陳志偉看來,這也是優德精密始終堅持人性化發展理念結出的「幸福果」。「我到公司20年來,不僅見證了公司的發展壯大,自己也從一名基層員工成長為部門經理。」優德精密生產部經理徐遵善說,像他一樣,有著20年以上工齡的員工在優德精密還有許多,且大部分已在崑山買房安家。
「回饋股東、回饋員工、回饋社會,如果一個企業能夠把『回饋』兩字做實在了,那麼,企業的發展活力也會競相迸發。」陳志偉介紹。疫情期間,優德精密還積極參與抗疫,不僅第一時間捐贈了10萬元,還採購了大批醫療物資支援武漢,是崑山第一批馳援武漢抗擊疫情的企業之一。
■ 記者手記
布局資本市場,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一條重要路徑。
看得更遠,才能走得更遠。2008年金融危機後,優德精密開始布局資本市場;2016年,優德精密在深交所創業板首發上市;如今,優德精密汽車模具市佔率全國前三、全球前十……正如陳志偉所說,上市是優德精密在更高層面創新創業的一個新起點,也是其事業在更高平臺上一飛沖天的一個裡程碑。
近年來,優德精密以上市為契機,把終極目標定位在更遠處,充分利用企業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擴大,拓寬融資渠道, 降低融資成本,加大高技能人才引進力度。同時,切實圍繞行業變化,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研發水平,培育新的競爭點,使得企業綜合實力躍升到一個全新高度,也為其他正在拼搏成長中的企業提供了借鑑。 (許曉明 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