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肚鳳凰魚缸爆發絲藻,通過抽底換水很快清除

2020-12-23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關於魚缸裡爆發藻類的問題,比如說各種小球藻或者褐藻、青苔,養魚老道在其他文章中已經介紹過了,方法都是簡單易行的。

今天主要和大家說說絲藻的清除,它們是一種看似比較難纏的藻類。

因為我飼養紅肚鳳凰的這個魚缸,之前為了飼養黑殼蝦,我特意扔進去了部分絲藻,之後,這個絲藻就開始了大量爆發了,很多魚友提醒養魚老道,絲藻可是很難纏的,一旦爆發很不好處理。

我們可以看看這個魚缸在抽底換水之前的照片,之後再看看下面現在的照片。

如果仔細看,我們可以看到,魚缸底部的每一處陶粒上都是纏有部分絲藻的,已經處於大爆發階段了。

但是最後,我就是通過簡單的抽底換水給它清理掉了,而且並沒有抽取出來多少陶粒,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包括了殘留在陶粒上的那些雜質,這一次也一併去除掉了。

為什麼極為簡單的操作,在新魚友眼裡就是如此之難呢?

很多魚友根本不可想像,說是魚缸裡有底沙,如果我們進行抽底換水的時候,怎麼可能不把底沙一起給抽出來呢?

那麼,我想問了,我的馬克吐司和鑽石藩王的魚缸裡,缸底下有那麼細膩的白色底沙,為什麼不被過濾器給抽走呢?

流量啊,過濾器的功率大小罷了,我們非要選擇那麼粗的水管,去進行抽底換水嗎?

所以說,這個工作一定是有技巧的,而且還需要我們的耐心,其實也沒有需要多少耐心的,我前後也不過只是用了十來分鐘的時間,這還包括了加水過程,也就徹底把它搞定了。

那麼,為什麼本來看似如此簡單的操作手法,在新魚友眼裡變得如此、如此之難呢?

喜歡新方式,鄙視老辦法,那個洗沙器效果不一定都是很好的,也要看用在什麼地方

我認為新魚友們之所以覺得什麼都難,就是因為所謂的新方法接觸太多了,不愛去使用笨辦法,覺得瞧不上眼,或者看起來很費勁,根本不想去親自實踐罷了。

我早就三番五次說過這個問題了,洗沙器我也不是沒有買過,我家裡目前還有十來個,我根本就不去用。

一個是因為我的這些陶粒的質地比較細密,它的底部中下層,幾乎沒有什麼雜質,我也不希望使用到洗沙器去攪動那個底層,驚動到那些腐生菌,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這也是我維護水質的一個原則問題。

第二點就是,既然想要不驚動底層陶粒,又想把陶粒上的雜質和絲藻抽取,只有一個辦法行得通,那就是使用一個極細的小水管,利用虹吸原理抽取雜質,這個方法是絕對可行的。

就是如下圖所示的那種水管和離底部的那個距離,就完全可以做到:只抽取雜質和絲藻,而根本不會抽取到陶粒。

這是多麼簡單的操作呢?

我也不管大家是兩頭灌水,還是用嘴吸,反正能抽出水來就算成功,然後進行地毯式抽底就可以了。

至於說,如果有大塊的絲藻堵塞了水管,我們可以輕輕搖晃一下水管,或者直接使用魚網給它撈出來就行。

對於這樣的小魚缸來說,比較大範圍的絲藻,直接用手撈就可以了,絲藻大多數都是連在一起的,越多其實越好處理。

再者,我們也可以通過工具魚,對缸壁上的絲藻予以清除,比如清道夫、金苔鼠之類的,很多小型觀賞魚也吃絲藻的,就連紅肚鳳凰也會少量攝食的。

大家可以看看清除之後,上圖的陶粒上,哪裡還有絲藻的身影呢?再有少量的漂浮絲藻,小外掛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了。

這些工具我們要善於去利用,不是說我要採取純自然養法,就根本不去使用小外掛,既然清理之後,加水會導致一定的渾濁,為什麼不可以使用小外掛濾除一下呢?不是為了效果快點嘛。

不要把褐藻和小球藻當成什麼難題,都是些極為簡單的處理方法

應該說魚缸裡最好清理的藻類就是褐藻了,這個東西很容易擦拭去,只需要一塊過濾棉輕輕擦拭缸壁就可以完全搞定,搞不定的就使用工具魚,它就沒有搞不定的事,至於說管道或者生化濾材上,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為什麼說換水可以清除藻類?

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我們的水質,如果水質維護的很好,褐藻也不會很多的,反倒是青苔比較容易產生,因此來說,所謂的換水除藻,就是我們對於這個魚缸的水質維護和調理,這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魚缸水質上的養功罷了。

而對於魚缸綠水,也就是小球藻的清除,大致的方向,除了適當遮以外,全在於物理過濾,我就不多說了,你品,你細品……

品好了,什麼綠水都不再是問題。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魚缸裡只出現青苔、絲藻,不出現綠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在剔除了大量的絲藻後,魚缸整個水體內的絲藻全部不見了,這個與清道夫和紅肚鳳凰也有關前些天,因為這個魚缸裡的絲藻太多了,被我給手動清除了一大部分,而缸底的殘留絲藻,通過極為簡單的一次抽底換水也給清除個差不多了,唯獨一塊小沉木上,還有點絲藻,目前看來,也被清道夫和紅肚鳳凰給啃食乾淨了,正好這塊沉木可以放到另一個魚缸裡去
  • 小魚缸裡不慎爆發了大量絲藻,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逐一處理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雖然說最近養魚老道飼養的觀賞魚不多了,很多小魚都送人了或者送給老鄒大叔了,但是依然還是遇到了一些煩心事,最近比較討厭的就是迷你鸚鵡魚缸裡的絲藻。
  • 魚缸底部沒有雜質還需要抽底換水嗎,給魚缸換水是一定要做的!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上一篇文章中,養魚老道給魚友們說了一些有關於魚缸補水的問題,有的魚友問道,魚缸的底部很乾淨,根本沒有任何的雜質,這樣的水質也需要抽底換水嗎?一、可以不抽底但是要定期換水1、如果魚缸的水質看起來保持良好的話,底部並沒有過多的垃圾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沉澱物,這就證明我們的過濾系統和硝化系統都相當的不錯,但是適當的定期加入新水對於觀賞魚還是有很大的幫助。
  • 魚缸長絲藻如何清除?主要3種處理方式,原生觀賞魚有它的剋星
    草缸養的是水草,而藻類的爆發正好會抑制水草的生長,這對一個養水草的缸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藻類的種類很多,大多數藻類都很好處理。你只需要倒點黑殼蝦進去,放一些除藻生物,很快藻類就被治理完了。但是有一部分的藻類很固執,不容易被清除,他們種類很多。上次我們講了藍綠藻,還有很多我們沒有講,這期我們來講一講絲藻。絲藻是啥?如何產生?
  • 怎麼才能更好的清除魚缸裡的綠藻?老魚友:看這裡!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看更多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很多朋友的魚缸裡經常爆藻,看著滿缸綠油油的藻類,著實不讓人省心,仿佛這個魚缸的壽命就要到期了一樣養殖魚缸為了啥呀?不就是為了欣賞嘛。魚缸裡這些亂七八糟的藻類該怎麼清除呢?老魚友:看這裡!下面幾種常見的藻類及清除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 給幾個魚缸同時換水,為什麼每個換水量和處理方法都不一樣?
    所以養魚老道閒暇之餘,就可以給我的那些觀賞魚換換水了,針對不同的魚缸,一定是採取不同的換水頻率和操作思路,主要的依據還是要看我們魚缸濾棉的溢流狀態,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水質的狀態、觀賞魚的狀態和有無適當困水等因素所決定。
  • 我的魚缸裡整出來一條綠毛的小金龍,看起來效果如何呢?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前言前一短時間,魚缸裡放置的悟空擺件,頭上長綠毛了在網絡上大火,但是我的魚缸裡青苔只是少量的存在,看到了某位魚友在魚缸裡培養絲藻也很漂亮,所以我也想試試。
  • 魚缸常出現這些「髒東西」,可它們對觀賞魚好,也能淨化魚缸水質
    先弄一盆魚缸的水(魚缸水很老,營養物質很多,利於藻類生長),倒入桶中,再加入新水(自來水或者是井水都沒問題),之後大太陽暴曬,然後加個增氧泵。在營養豐富,含氧量高的水體裡,小球藻會迅速分裂繁殖,很快就是一桶綠水。喜歡安穩的藻類—褐藻褐藻,名副其實,褐色的藻類。
  • 魚缸過濾槽裡的褐藻需要清除嗎,生化過濾雜質過多怎麼辦?
    一、儘量不動生化濾材1、這是我的第一個觀點,只要不是魚缸的水質嚴重到無法逆轉的地步,我們就沒有必要去動生化濾材,那可是硝化細菌的老窩,動一下魚缸的水質必有變動。2、我記得我的一位飼養龍魚和魟魚的魚友,他的魚缸裡和濾槽裡常年有這些褐藻,但是數量不多,魚缸的水質也很好,他的紅龍已經飼養了六年,採用的還是自動補水模式,但是依然沒有消除褐藻,也沒有添加任何的工具魚,就一直那樣養著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 大眼賊可以輕鬆吃掉蝦虎魚,歷經三天時間,才把它們撈出魚缸
    然後就是很長時間根本不出動,魚網一拿起來,魚缸裡再也看不到了,這可怎麼辦?於是乎,我也只能通過不斷的投餵少許紅蟲,一開始絕對不去驚動到它們,給它們吃個定心丸。大眼賊在魚缸裡的危害很大,魚友們又給出了一個高招,我是不敢嘗試了大眼賊在魚缸裡危害其實是很大的,首先它們的搶食速度很猛,不是其他魚所能比擬的,尤其是搶食紅蟲,蝦虎魚這些根本就不是它們的對手,而且它們攝食的速度也快,很快就吃完了,再去搶其他魚的。
  • 魚缸裡的藍綠藻如何處理?觀賞魚清潔魚缸法門,藻類祛除攻略
    要問什麼藻類最難清除,生命力最強,不是剛毛藻,不是絲藻,也不是褐藻,而是藍綠藻。熟悉藍綠藻的人並不多,熟悉它的人一般魚缸中都出現過,而且每次藍綠藻出現都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這種可怕的印象我也是有的。
  • 魚缸的水質即將悶缸,使用淨水劑實時處理七彩魚缸水質的全過程!
    二、七彩魚缸裡使用淨水劑實操步驟:1、準備魚缸抽底換水要更換的新水這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在淨水劑變成絮狀物之後,我們想要快速的澄清水質,避免魚兒發生缺氧現象,就必須要抽底換水,換水的量不用太多,以把魚缸底部絮狀物抽取乾淨為準
  • 正常的標準換水頻率是多少,為什麼很多魚友並不會去使用?
    而在這一周當中,唯一讓我換水的就是那個全紅孔雀魚的魚缸,因為今天我又給它們補了一次藥,所以換掉了差不多一半的水,下了五片甲硝唑,應該說目前狀態比起剛來的時候已經是好太多了,但是它們還是沒有達到我想要的狀態,所以想來想去,還是再治療一下吧。大家別嫌魚缸背景難看啊,很快就種上水草了,把背景遮擋住,這個背景紙貼的,它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幹出來的事,簡稱不幹人事,哈哈。
  • 為什麼用一根水管給魚缸換水,水就會自動流出來了?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春節將即,很多魚友都忙著在家裡給魚缸換水,可是令養魚老道沒有想到的是,還真有魚友不知道利用虹吸原理給魚缸換水的,特別是女性朋友問的更多,可能是她們不經常接觸這類知識吧。我們把管子中裝滿水,裡面沒有空氣,一頭放在位置較高的魚缸裡,另一頭放置在位置較低的水桶或這盆裡,用手事先堵住出水口,然後鬆開手,水就會從高處壓力較大的地方像低水位區流動了,就是這麼簡單。
  • 怎麼給魚缸換水?詳解老魚友們的換水技巧,省心省力安全地換水
    今天跟大家說說觀賞魚換水的步驟、方法和一些技巧。魚缸換水是一個老話題,已經說的不能再說了,今天之所以再說一下是因為有一些新的體會想跟大家分享。一 為什麼要換水?我們都知道水質是飼養觀賞魚的關鍵,水質好,魚才能好。
  • 魚缸水泛綠要警惕,有的對魚無害,有的對魚無益,應該如何處理?
    假如說魚缸裡一旦出現了綠水的情況,很多魚友就會發現,真的是奇怪了,即使我們頻繁去換水,這個綠水的現象好像永遠都存在,怎麼換水都不好用,反反覆覆無法徹底根除,這個東西對於觀賞魚到底有無危害?四、魚缸水質跌酸大部分的水草都比較適合於在酸性水質中大量繁殖,魚缸的有機物過多和水草生長旺盛,小球藻泛濫等情況,都會反過頭來導致魚缸能夠的水質跌酸,這種水體環境又最適合小球藻的爆發。
  • 為什麼每次換水都要清洗過濾棉,自己家生產的嗎?
    如果濾棉本身就不髒,我們確實沒必要每次換水就去清洗的,濾棉清洗的太頻繁了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有些魚友特別的愛乾淨,就是見不得過濾棉髒,特別是每天堅持抽底換水的朋友,那就更沒必要每次換水都去清洗濾棉。還有的魚友半年也不會換一次水,如果等到每次換水再去清洗濾棉的話,那濾棉早就爛了。不過如果魚缸的水質開始變混濁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檢查最上層的過濾棉,如果濾棉過髒或者已經發生了溢流現象,我們就要去及時清洗或者更換,這樣子才能不影響水質和觀賞魚的健康,甚至於有些時候,生化棉也需要清洗。
  • 飼養觀賞魚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魚缸應該何時換水,這個魚能養好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很多魚友飼養觀賞魚,卻不知道自己的魚缸應該何時換水,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有的魚友給魚缸換水是隨心情2、換水時別貪圖省事,該困水就困困,一周或者十天換一次水,每次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就很好,注意換水溫差,買個水溫計,什麼問題都能夠解決。3、如果是飼養的觀賞魚密度較大,特別是冷水魚和中大型熱帶魚,較為勤快的魚友是可以每天抽底換水的,基本上就是十分鐘完全可以輕鬆搞定的事。
  • 魚缸長藻怎麼辦?工具魚選哪種?黃金鬍子魚你值得擁有
    特別有些小夥伴是魚缸潔癖追求者,只要看到這些就要立刻動手去清除,但是,時間一久,馬上就會發現除藻真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剛剛除了沒多久,惱人的藻類又回來了,養魚的我們要關注水質就不容易了,還外加一個除藻,會不會讓你感覺養魚太辛苦了?
  • 觀賞魚缸裡加裝一套十元左右的小裝置,就可以清除缸底殘留的糞便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到了老鄒大叔家裡,我不但是看到了他對於七彩漢堡的改善效果,更有一件神器得到了有效的驗證,這個神器雖然在原理上異常簡單,但是很多魚友可能並沒有想到,它對於魚缸底部殘留糞便的清除效果,那可是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