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的火,紫水晶的亮紫色,及綠寶石的海綠色,所有色彩不可思議地聯合在一起發光。」
如果說有一種寶石「集寶石之美於一身」,那麼它一定是歐泊,它是上帝打翻的調色盤,幻隨光起,形隨動移。
歐泊的名稱為英文「Opal」的音譯,來源於梵文「Upala」,意為珍貴寶石。
歐泊,用專業話來講,就是專指具有寶石學特徵的蛋白石或貴蛋白石,
可蛋白石和歐泊的價格卻相差很大,蛋白石在市場上20,30塊錢就可以買到一隻,而歐泊的價格讓人可望不可即。
同是Sio2組成的礦物,他們差在哪裡?
差別在於他們的「寶石學特徵」,主要指的就是變彩效應。
那麼什麼是變彩效應呢?
變彩效應,也稱暈彩,是一種特殊的光學效應,常見於歐泊、月光石、拉長石中。
它其實是一種光的幹涉與衍射。
當兩條光線(A、B)在相同方向上傳播時,頻率相同、相位相同並沿同一條光路傳播,兩光波的電矢量加強,波峰與波谷均重合時,A、B兩兩光線相加,合成光波C,以致光強度增大。
當兩條光線在相同方向上以相同強度傳播時,一條光線的波峰與另一條光線的波谷相重合,彼此間相互抵消,A、B兩光線發生相消幹涉,合成直線光線C,合成波消失,光便完全消失。
像是往水裡扔了塊小石頭,波紋四處擴散開,在同樣的地方再扔下一塊,這時的波紋肯定要比只扔一塊石頭更明顯。也就是說更容易被觀察到。
如果扔了塊小石頭後,第二次不在同一位置扔而在有一段距離的位置扔,那麼這兩塊石頭在水中的波紋層層擴散,會相互抵消。小石頭產生的水波也是小小的,不會很明顯,我們是不是就有可能看不到了呢?
光也是這樣的道理。
白光是一種混合光,是由七種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寶石中所見到的幹涉色是發生在無數條白光光線受到幹涉的情況下。白光由無數條不同波長的七色光組成,在幹涉效應下(水中扔小石頭),有的波長的顏色光會被破壞,這些顏色就會減弱或消失,反之就會增強。
這樣經過光的幹涉我們的變彩效應就出現了。
變彩效應可分單色變彩和多色變彩。單色變彩指月光石,在體色的基礎上增添另一種顏色,賦於寶石欲語還休朦朧美;多色變彩指歐泊,轉動時豔色交織,光彩奪目。
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歐泊的多色變彩。
歐泊的變彩是由於它特殊的內部結構決定的。
歐泊的化學式是Sio2˙nH2O,在內部三維空間內緊密排列著大小相同的二氧化矽球體。
我們知道,球體和球體即使緊密結合,它們之間也會留有縫隙。
光在通過球體間的狹縫時會發生衍射,形成一些列的顏色;同時當光入射到球體層上時,要發生反射作用,在相鄰層面上的光也同樣反射,這兩束反射光就會由於光程的差異產生光的幹涉。
幹涉加衍射最終形成了歐泊五顏六色的變彩。
「世界上沒有兩顆同樣的歐泊,因為每顆歐泊的顏色都不相同」
歐泊的顏色主要看變彩,什麼讓他們的變彩不同呢?
——Sio2球體的大小。
球體直徑在160~200nm之間,出現藍綠變彩
球體直徑在220~360之間,出現紅至藍色的齊全變彩
球體直徑在370~460之間,出現紅色變彩
直徑小於160或大於460,無變彩。這種就有可能「淪為」便宜的蛋白石。
別看歐泊長的「花裡胡哨」,它在歐洲可是有著悠久的收藏歷史呢!
早在18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就曾將五枚品質上佳的歐泊戒指送給自己的五個女兒,象徵著吉祥與平安,希望與永恆。這掀起了歐洲收藏歐泊的熱潮。
現如今歐泊的價格只漲不跌,不為是收藏的佳選。
一顆寶石可以有多少種顏色?歐泊:三四種是小case,不信你來數
慈禧太后陪葬品被盜的珍貴寶石——碧璽,究竟有多好看
和氏璧明明是玉,為何被錯認為月光石?月光石是什麼寶石?
千年前,它是英王皇冠的主石,鑲鑽為襯,現在卻沒高級玩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