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所學的寫人為主的記敘文,除小說外,還有散文。
中考語文中,經常會出現這類記敘文。這裡說說解答此類題的基本思路文章儘量短,例子分析皆從略。文中不涉及答題公式和技巧,以展示答題的思考角度為主。
1.寫人的虛構與真實
從經典的觀點出發,散文和小說中的人物,是不一樣的:小說裡面的人物是虛構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則是真實的。以魯迅的作品為例子來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面的人物都是真實的,因為這是一篇散文;《故鄉》《孔乙己》裡面的人物則是虛構的,因為這是魯迅的小說。
2.寫人和記事的區別與聯繫
寫人和記事,是有區別的。
先談談區別:
寫人的作品,側重點在於性格特點的描寫,通過外在的言談舉止,內在心理活動等來描寫,來表現人物。寫人文章中也會寫事,但所寫的事情,是為了表現人物服務的,所以在選材到時候,要以人為中心來選擇加工事情,事情不必寫得完整,卻必須有助於表現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比如武松打虎的故事,我們想用來表現武松的勇敢個性的時候,除了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不必考慮把故事講全,只要能表現武松性格就好。
寫事的作文呢,側重點當然在事情的描寫上,要素包括事情的起因,經過,發展,結局等等。在具體的行文中,不一定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可以有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各種敘述順序。在手法上,可以簡單敘述,也可描寫渲染環境,從正面側面、宏觀微觀來表現的目的。可以涉及一個人,也可以涉及一群人,以敘事為主的文章,對人物的描述可以少些,但應該側重於揭露中心思想,使別人認識到這件事的與眾不同,使之與文章產生共鳴。同樣是武松打虎的故事,如果只把它看作梁山好漢的一個故事,可以不寫武松具體的動作,只要交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以及影響既可以。
再說說聯繫:
通過武松打虎的例子,會發現二者的聯繫:寫人離不開記事,因此,有關敘事記敘文的閱讀方法大多適用於寫人記敘文;同樣,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的閱讀方法也大多適用於敘事記敘文。
看圖片,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既有人物描寫,又有敘事的內容,二者是緊密結合的。
3.閱讀題的答題思路
(1)通過分析事件來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生活在社會中,要做各種事情。一個人的個性和品德就表現在社會行為中。因此,我們在閱讀寫人記敘文時,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主人公做了哪些事,進而分析出主人公的思想性格:
(2)通過分析人物描寫方法來把握人物形象

記敘文中的人物描寫是為表現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題思想服務的,閱讀時只有了解人物描寫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從下述幾方面入手:
①分析直接描寫。人物直接描寫也叫正面描寫,就是通過直接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反映作品的主題。
②分析側面描寫。側面描寫,就是通過其他人物的言行,間接寫主人公。《孔乙己》,對於主人公孔乙己大半生命運的揭示,用的就是側面描寫。
③分析細節描寫。細節描寫也是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所謂細節描寫是指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服飾、神情變化以及事物、環境的細微處進行具體描寫。生動的細節描寫,用極經濟的筆墨狀物寫人,往往形神畢肖、性格鮮明。分析細節描寫,首先要注意細節的真實性,要經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性意義,看其是否經過精心選擇、巧妙安排。
《孔乙己》裡面最經典的細節,是孔乙己沒錢的時候,「摸」出四文大錢,有錢的時候是在桌上「排」出九文大錢。
④分析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外,還有其他人物。分析時我們既要抓準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才能更準確地把握人物性格。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比如《孔乙己》,孔乙己是主人公,而「我」和酒店裡的其他人,則是故事的推動者和發展者,丁舉人沒有出場,但影響故事的發展進程。可以指出,他代表某一類人。
當然,關於記敘文的閱讀知識點還是很多,比如涉及到個別句子的賞析,個別詞語運用的好處,段落和結構層次等處都可以出考題。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有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本事,既能看得見樹木的枝葉,又能見到整個森林。
更多語文學習內容,歡迎關注,人生底色看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