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小樊剛剛經歷了剖腹產,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星期才出院,誰知道剛進門屁股還沒坐熱呢,公婆就拉著老公張羅要給寶寶過「十二」,所謂的「十二」就是過「十二天」,這是當地的風俗,不管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都要大動宴席,那一天要辦的熱熱鬧鬧的,小樊心理就不太願意,據說當天她也要打起精神來招待客人,客人來了還要看看孩子,寶寶才剛出生,她的傷口還隱隱作痛,這怎麼受得了呢?
民間為什麼熱衷給孩子過「十二天」?
這是流傳了多年的習俗,在北方,孩子出生後的第12天,叫做「十二晌」,也叫小滿月,很多孩子不但要過十二天,還要過滿月,隆重程度不亞於娶媳婦,在這一天,親戚朋友都要過來慶祝,給孩子買禮物,產婦也要吃餃子、吃麵,給孩子穿上新衣服,迎接大家的祝福。
可想而知,這一天肯定會從早熱鬧到晚上,親戚朋友絡繹不絕地來探望,預示著對新生命的喜愛,雖然在今天,這種儀式已經精簡了很多,但是這麼做也是有理由的。在過去,經濟條件不發達,家裡生了孩子,就意味著多了一張嘴吃飯,寶媽也暫時失去了勞動能力,為了能夠做好月子,只好大家來「湊」物資,你送小米,我送面,你送衣服我送鞋子,還有娘家給孩子做一些被子、褥子和小衣服,就省去了婆家很大的花銷,大家來吃喜酒,還會隨份子,孩子和大人都能在物資充足的條件下度過很長一段時間,於是這種習俗就延續至今,這跟娶媳婦是一個道理,很多父母因為給兒子娶親欠了很多錢,從酒席中就能結餘出一部分,也算是暫時緩和了經濟危機,這是人們流傳下來的智慧,也是生活下去的希望。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反對給孩子過「十二」?
容易引起產褥期感染
新媽媽剛剛生完孩子,還處於產後恢復的關鍵期,此時如果休息不好,精神過於消耗,就會導致惡露的增加,因為身體的免疫力低下,也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客人太多,可能還夾雜著許多細菌,萬一感染了,就很麻煩。
對新生兒的健康沒好處
之前看新聞,婆家就孩子過12天,鬧騰了一天,等客人走後,孩子就開始發燒,最後確診為肺炎,這讓家人特別後悔,孩子的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抵抗外界細菌和病毒的能力還不強,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看望,雖然都是好心,可是寶寶卻受不了,一個是空氣混濁,再一個沒法排除誰裹挾了細菌和病毒,萬一入侵寶寶的免疫系統,孩子輕則受到驚嚇,重則會生病,這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不給孩子過十二天,直接選擇過「滿月」,此時寶寶的免疫力進一步增強,寶媽也出了月子,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在這個節骨眼上慶祝新生命的誕生,還是比較合適的,當然,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也不存在湊物資這一說了,純粹就是圖個喜慶,讓大家跟著熱鬧熱鬧,您說呢?
您的孩子過的是十二天還是滿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