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有俗語:「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這兩段時間分別是一年之中最冷和最熱的日子。但不管冷熱,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三伏天就要經歷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階段,而每年初伏的起始時間都不一樣,現在就來了解,2016年數伏從什麼時候開始。
在我國使用的農曆曆法中,有一種「幹支紀日法」,用「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字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字相配組合成60組,用以編排年、月、日、時的順序,周而復始,重複使用。
根據「幹支紀日法」的規定,三伏天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由於現在的日曆中很少標出「幹支」曆法,所以一般看不出哪天是「庚日」,這需要人們去查詢老皇曆。由此,傳統的計算伏天的方法是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由此我們可以得到,2016年的三伏天具體時間為:
7月17日——7月26日,初伏,10天。
7月27日——8月15日,中伏,20天。
8月16日——8月25日,末伏,10天。
由此可得,2016年的數伏從2016年7月17日開始。數伏養生,重在護陽。起居宜晚睡早起,中午適度睡眠養神很重要,夜晚睡覺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這麼熱的天兒,到博物館來涼快涼快吧,那麼都有哪些展覽等著你呢?!請聽小編一一道來······
·
·
·
「龐貝末日The Last Day of Pompeii」展覽
2016-07-09 至 2016-10-09
上海月星環球港博物館
龐貝古城,位於義大利南部沿岸那不勒斯海灣的港口城市,是僅次於義大利古羅馬的第二大城。當年那一場火山噴發掩埋了一座城市。到目前為止,已被挖掘了400多年。本次展覽將展出百餘件約2000年前古羅馬時期龐貝的真跡。裝飾房屋的壁畫、神像及飾品大量展出,再現了龐貝人富麗堂皇的生活;原封不動的麵包、手術工具等各種生活用品、角鬥士的頭盔、象徵奴隸的手鐲等作品的展出,展現了古羅馬龐貝人聰慧、暴力、奢靡等奴隸制文化時期的各種生活習慣。
2016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2016-07-10 至 2016-07-22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是代表我國當代工藝美術最高水平的國家級制度性展覽。該展覽已於2012年和2014年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成功舉辦了兩屆。本屆雙年展徵集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中青年工藝美術創作人員近年來創作的700餘件優秀作品參展,展覽由「承古啟今、巧奪天工」與「薪火相傳、演繹華彩」兩大篇章組成,「承古啟今、巧奪天工」篇章包括玉雕、石雕硯雕、竹木雕、傳統家具四個展廳;「薪火相傳、演繹華彩」篇章包括陶瓷、漆器、織繡唐卡、金屬工藝四個展廳。
白玉雙嬰耳杯 清早期
蘇·宮--故宮博物院藏明清蘇作文物展
2016-08-12 至 2016-11-13
蘇州博物館
明代中後期,蘇州經濟、文化空前發達,工藝門類齊全,發展水平高,雕刻工藝更是技高一籌,一時有「良材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之說。由於皇家的喜好與推崇,蘇州工藝名家匯聚京城,盛極一時,同時,蘇州不但為宮廷造辦處輸送了許多優秀工匠,而且還承擔了大量的宮廷活計。設計製造了大量的蘇作工藝精品。本次展覽挑選蘇作工藝精品共計86件套101件,展現了明清兩代皇家御用的蘇州工藝巔峰之作。
設計改革:國際飯店與中國建築1978-1990
2016-08-19 至 2016-10-23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本次展覽由香港大學的教授、建築史學家羅坤策劃,聚焦於眾多標誌性的設計,它們共同反映了動蕩而充滿不確定性的藝術、建築、思想探索的時代,包括由陳宣遠建築設計所於1982年設計並建造的北京建國飯店,由貝聿銘設計並於1982年竣工的北京香山飯店,1983年由廣州設計院設計、建造的廣州白天鵝賓館以及由約翰·波特曼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並於1990年竣工的上海商城等。此次展覽囊括了模型、圖紙、照片、便籤以及相關的藝術作品,它們首次呈現於同一個展覽中。
金玉默守--湖北蘄春明荊藩王墓珍寶展
2016-08 至 2016-10
浙江省博物館
明代共有藩王220餘位。朱棣去世,太子朱高熾即位後冊封諸子。其中第六子朱瞻堈被封為荊王,自明正統十年(1445)從江西建昌徙藩入蘄州(今蘄春南部)建荊王府,前後十代荊王盤踞於此。蘄春境內考古發掘荊王府王室成員墓葬多座,出土大批精美文物,包括金銀器、玉器、瓷器等。此次展覽將首次完整呈現蘄春荊藩墓珍寶。富貴華麗的金銀首飾是展品中的一大亮點,種類齊全,包括頭飾、耳飾、腕飾等,幾乎囊括明代首飾的全部品種;題材豐富,花卉、鳳鳥、宗教題材等都成為裝飾紋樣。輝煌璀璨之間流轉著明代宮廷藝術與皇室品味。
薈雅南州--明代廣東文人的藝術和生活
2016-09-09 至 2017-02-28
廣東省博物館
在明代,中國人的生活藝術達到優雅的極致。這個時期的文人士大夫,不再只滿足於宋代內斂含蓄的清雋格調,他們熱衷於生活中每一處有情趣的細節。本館所藏的明代藝術品,在保留了時代整體印記的同時,亦具有鮮明的嶺南地方特色。此次展覽以明代廣東文人的日常生活為主軸,展出本館珍藏的文玩書畫等藝術精品90餘件,從書齋燕居、園林雅集和山水清遊等不同側面展現文人的生活空間和審美情趣,一窺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看兩不厭--館藏明清瓷畫與繪畫的對視
2016-10-25 至 2017-02-26
廣東省博物館
明清時期,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備極燦爛,集歷代之大成。陶瓷製作承傳播遷,造型、釉色、紋飾與工藝吐故納新,工藝日臻成熟。繪畫藝術遷延流變,理論、技法、氣韻與意境溫故知新,格局業已底定。本次展覽選取明清瓷器與繪畫藏品,以圖像為切入點,依照山水、人物和花鳥三種題材遴選館藏精品,通過比對瓷畫和繪畫內容,從中尋找這兩種藝術形式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展示文化藝術多姿多彩的美學與魅力。
更多展訊請關注「文化遺產」後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