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班的那些趣事/經驗分享
我之前在咱們西知網的公眾號投稿過一篇文章,簡單說了說作為一名奇葩的葡語專業畢業生,來西班牙讀英語授課專業的原因、材料準備及學校選擇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看之前的文章。
而今天呢,正在攻讀第二個英語授課碩士的我,想來跟大家分享在英語班上課的一些小經驗以及從個人角度給大家的小建議。
1.西語的重要性
是的你沒看錯,第一點我想分享的經驗就是即便是全英語授課專業,西語也很重要。不過大家也不要怕,即使你西語基礎為零也不影響你讀英語專業,只是我建議大家還是掌握一些西語知識比較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我結合實際經驗考慮三個方面得出來的結論:
1. 西班牙老師的英語口音問題
首先聲明的是,我愛我的板鴨老師們(求生欲極強),提出這個點真的沒有要抹黑他們的意思,只是客觀分析情況。
板鴨老師們某些單詞的發音可能就受了西語發音規則的影響,比如v開頭的單詞很容易發出b的音;再比如像data這種直接就發的西語音;還有可能r開頭的單詞給你來個等等。
不過即便老師們的英語不是非常標準,但是都是能聽懂的,授課專業性是有保障的。這點我很能理解,非母語國家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口音。
在我遇到的十幾位板鴨老師中,只有一位老師給我留下了噩夢般的印象,他的英語我幾乎就沒怎麼聽懂過(其他同學也有同樣感受),還好後半學期的課程是位來自英國的老師上的,挽救了我這門課的學分。
除了口音問題,有的時候遇到一些含義複雜的單詞或者句子時,老師可能會突然冒出來兩句西語解釋,畢竟用母語解釋會更為通透。
比如我之前上課,我們老師用英語解釋大家聽不懂的時候,他就會用西語再解釋一遍,然後看著一屋子恍然大悟的同學滿意地點點頭。
如果不會西語的話,那真的是感覺自己格格不入,但又不好意思再問,只能下課或者回家再查,頗有點尷尬。
再比如前兩天上課,老師就問大家有多少人會西語,結果班上幾乎全員舉手,老師還開玩笑說那我們就西語上課吧,後來還用西語和大家聊天,問大家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
當然老師上課的時候還是會說英語,真的不會西語也不必擔憂,說這兩個小例子也只是想告訴大家會一些基本西語的小優勢,至少不用坐在位子上獨自尷尬。
2. 課後參考資料可能會是的
英語授課專業的課後習題、資料等一般都是英語的,但是有些參考資料只有西語的版本也是很正常的。比如之前有門課,我們老師推薦我們閱讀的文章就是純西語版本。
老師說來了板鴨,應該都會一點西語吧,看篇小文章應該不成問題。,英語授課班也沒躲過看西語資料的命運。
不過99%的資料都是英語的,所以大家安心,提出來這點也是因為我實際遇到了這種情況,所以深深感受到掌握西語的重要性。
Ps:老師說的小文章真的不太難,但是還是有不少專業詞彙,得抱著詞典查單詞0.0
3. 同學之間交流
說到這一點,畢竟是在板鴨上大學,班上大部分還是西班牙人,會西語能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還有一點是,經過我上了兩個碩士的經驗,我發現這些非西語國家的同學們竟然都會西語!
我一開始不會說西語的時候,看我們小組成員分別來自、秘魯、義大利、塞爾維亞、美國、中國,這麼國際化英語交流多好!結果除了我大家竟然都在說西語,尷尬.jpg。
當然後來大家為了照顧我都在說英語,不過我還是覺得不太好意思,就去學西語啦。現在我讀的第二個碩士,偶爾課堂討論時,我和旁邊的板鴨同學們就是自覺用西語交流的。
其實如果你真的一點西語都不會,讀英語專業完全不影響你聽課也不影響你順利畢業,但是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
就像我老師說的,既然已經來了西班牙,西班牙語也最好學一學,不僅是在學習上能起到作用,也能幫助你更好的融入這裡的生活,何樂而不為?
2.了解阿中哥哥的必要性(專業相關)
說起這點,我特別想說,很多板鴨老師都在課上問過這個靈魂問題:And in China?
首先是我發現有些老師準備的PPT上,很多數據都是歐盟國家或者歐洲國家的數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們喜歡追問中國學生在中國相應的情況。
還有就是有些專業內容是限制在西班牙的,比如我之前上勞動法這門選修課case study的時候,老師就會追問如果在中國又是怎樣處理的;再比如我之前上戰略管理的時候,我們也有聊到在中國常用的購物網站等等。
所以說,在專業層面了解咱們阿中哥哥是非常必要的,不然當老師問到你China是個什麼情況,而你作為本班唯一的中國人卻毫不知情只能沉默的時候就別提有多尷尬了。
除了能體現你的專業性以外,有的時候也能活躍課堂氣氛。
之前我們在上某門課的時候,聊到了約會網站這件事情,老師說了一些在這邊比較知名的網站/APP。說完突然對著我們來了句,在中國有沒有這樣的網站或類似的東西。
於是我就給大家介紹了微信搖一搖的功能哈哈哈,還說有朋友因為搖一搖認識了現在的男朋友。然後班上老師和同學都聽得津津有味,老師還說咱們wechat挺好用(那可不!),可把我樂壞了。
所以說啊,了解和你本專業知識相關的內容在國內的情況是很重要的。
3.一些小建議
最後我想跟大家談一談一些上課的小經驗,幫助大家更快的適應英語班的教學(有些小建議是西語班也通用的)。
1. 提高專業英語水平
我相信大家的英語水平絕對是過關的,不然肯定沒法進英語班學習。不過從專業角度學習英語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有些在專業領域的英語單詞;一些詞組在專業領域的特殊含義;一些和專業領域相關的特有名詞簡寫,組織的名稱縮寫等等,這些可能是需要我們通過學習才能知道的。
因此,可以根據老師提到的參考書目去挑選一些推薦閱讀的外文原版的專業書籍,提高自身專業英語的水平,更能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
2. 課前預習
這一點是根據情況而定,因為有些老師不會提前告知下節課的內容。但如果老師提前發了PPT,那肯定是要先預習的。
一是這樣能對課堂內容有大致了解,二是可以提前查閱不懂的單詞或者一些理論含義。不至於課上聽不懂慌張,也能幫助自己更好地消化知識。
3. 課上全神貫注
我必須強調課上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性。畢竟是外語授課,哪怕你英語水平再高,理解起來肯定不如中文快,這就導致一旦分神,等你回神很大可能就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從而漏掉一大段重要的內容。
除此之外,縱觀我上過的十幾門課程,每門課老師都會至少留10%的成績作為課上表現,包括出勤、上課發言、參與小組討論等。
因此,認真聽講,弄懂老師提出的問題,勤發言(有時不必舉手,直接發表意見就好),不要害怕自己說的是對是錯,有自己的觀點即可,國外老師非常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
小組討論也非常重要,有什麼想法就大聲說出來,不要做悶頭烏龜,討論結束後老師詢問小組意見時,可以主動做代表發言,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總之一句話,課上別害羞,有什麼想法積極主動大聲說出來。
4. 課後用心對待
課後的作業不論是要上交的個人作業、小組/個人presentation、甚至是老師留下的口頭任務(比如下節課要討論的問題回去想一想;查一些小資料下節課交換意見;推薦課後閱讀的文章等等)都要一百分用心對待。
不要覺得有些可能只是課上討論的問題不算成績就不去想,既然是老師提出的問題/分發的資料那對理解課程內容肯定是非常有幫助的,甚至是對於考試是有益處的。
這裡舉個小例子,之前我有門課程,老師發給我們一份問卷調查,讓我們回家完成即可。因為只是份問卷調查,我們很多同學根本沒在意甚至都沒去做。
結果到考試一看,最後一道佔比極重的必答題就是問卷調查上的內容,當時全班都傻了眼,只有個別認真的同學答了出來。由此可見,重視每一份課後資料是多麼的重要。
最後開學之際,祝大家新的學年都能順順利利,考試高分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