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分析企業的營運能力?
營運能力指標側重的是企業對於資產管理效率的分析,一般在製造類企業或者商品流通企業使用的較多,因為這些企業的收益與資產的管理息息相關,資產管理的效率越高,企業的收益就會越高;
企業各項資產周轉的速率越快,企業的一個經營周期越短,也就是從投入資金開始生產到銷售收回資金的時間越短,資金回籠得越快,就意味著更少的資金需求,而且周轉得越快,在相同的時間內獲益的次數就越多,總的收益也就會相應增加,所以企業營運能力是值得關注的重要指標;
對於企業的管理者,營運能力分析能幫助管理者了解目前資產運營情況,對於周轉率較低的資產應當想辦法去改善其周轉率,從而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
營運能力指標的絕對值參考價值不大,這主要是因為營運能力指標的計算存在很多理想化的假設,而實際情況卻要複雜得多,而且營運指標考察的是企業對於資產管理的效率,以收入為例,收入作為經營的成果,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比較對象,但是由經營資產獲取收入的過程較為複雜,只通過資產價值和營業收入的比值,就想真實反映出企業各項資產周轉情況,確實過於簡單粗暴;
但是,營運能力指標用於比較分析還是有參考價值的,比如同行業的比較分析和歷史數據的比較分析,既然主要是用來比較分析,那麼可比性自然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對營運能力指標進行比較分析的時候,要注意比較的對象是否具有可比性。
企業營運能力指標有哪些?
企業的各個營運能力指標,是在總資產的基礎上,進行抽絲剝繭,拆分成一個個更加具體的分析對象,由總資產細分成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再將流動資產進一步細分成應收帳款和存貨,通過這樣的拆分,更加深入地了解各項資產的周轉情況,具體指標如下:
應收帳款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反映的是企業應收帳款收回的時間長短,分析時應結合企業銷售情況進行分析;
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反映了企業存貨周轉的速度,同時也能夠反映出企業流動資金被存貨佔用的情況和企業銷售的情況,存貨周轉屬於企業生產銷售中的一個環節,應結合生產銷售的其他環節一起進行分析;
營業周期:營業周期反映的是企業從開始生產到銷售收回資金周期的長短,營業周期越短,企業的短期流動性儲備越充足、經營效率越高;
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衡量的是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的速度,也反映出企業對資產的管理效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反映企業對於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適用於對固定資產依賴性較強的生產製造類企業;
總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反映的是企業經營總資產創造收入的能力,反映企業總資產周轉的效率;
資產的周轉,具體來說就是企業投入與產出的過程,企業一開始投入資金購買生產所需的材料,然後進行生產,生產出產品之後進行銷售,獲得收入收回資金,每一個環節對應不同的資產,如果每個環節的運營效率能夠提高,那麼企業的經營周期就會縮短,獲利更快,一定的時間內獲利也更多。
分析時的注意事項
資產平均額的取值
因為各個周轉率的計算都涉及平均資產餘額,而對於經營受季節影響較大的企業來說,只用年初和年末的餘額計算全年平均額顯然不能夠反映企業年度的資產情況,所以應該先按月或者按季來平均計算月或季度的平均額,再求取全年的平均額;
資產減值準備會妨礙分析者對資產周轉情況的判斷
比如應收帳款的減值準備,計提減值準備之後,應收帳款平均餘額減少,企業的應收帳款周轉率上升,但是企業實際的應收帳款周轉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用計提了減值準備的淨額計算應收帳款周轉率使得計算的結果和實際情況相背離,影響了報表分析者的判斷;
可比性
營運能力的分析更側重於比較分析,在比較的時候,要注意可比性,也就是比較的基礎要相同,不然比較出來的結果不具備參考價值;
具體來說,不同行業情況不同,不具備可比性,比如你拿茅臺和沃爾瑪比存貨周轉率,一個是高毛利低周轉的模式,一個是高周轉低毛利的模式,比較起來沒有任何意義;
同行業比較也要注意經營模式,比如蘇寧和永輝,都是做零售,但是蘇寧偏向於家用電器銷售,永輝賣得更多的是生鮮,生鮮講究的就是周轉要快,因為保質期短,而電器銷售周期可以較長,兩者就不具備可比性。
總結:營運能力指標反映出企業資產管理的效率,企業各項資產周轉速度越快,企業的經營效率越高,資金需求也越少,收益也越多。
相關文章:財務報表分析學習筆記:應收帳款周轉率、簡單易懂,財務報表分析學習筆記,存貨周轉率、簡單易懂,財務報表分析學習筆記,營業周期、簡單易懂,財務報表分析學習筆記:流動資產周轉率、簡單易懂,財務報表分析學習筆記:固定資產周轉率、
聲明:財經知識介紹系列是自己的學習心得和體會,僅供大家學習交流使用,如有不足或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