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
不!不!不一樣!
二十年前的童年
是一段簡單的歲月
暑假是短褲
是大榕樹下嘰嘰喳喳的蟬鳴
是村前的那一條小溪
現在孩子的童年
是一段豐富閱歷的旅程
暑假是遊學
是各國小小精英匯聚的比賽
是遊遍大好河山、用腳丈量這個世界
二十年前的童年
是打彈珠、跳格子、扔沙包、跳皮筋
是放學後找一平整地
一群人窩在一起玩遊戲
現在的孩子的童年
即使是課餘時間也要在精英賽道上奔跑
鋼琴、舞蹈、網球、馬術、英語
N項全能,從小優秀到大
二十年前的小孩叫「小朋友」
現在的小孩「天地無垠,未來可期」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代人童年有多大不同!
上課方式的改變是巨大的
90年代的黑板板書
經常掉漆還反光
粉筆沫子滿天飛
坐在前排的同學
課後就像頂著一頭頭皮屑
現在上課手段信息化
液晶觸屏一體機
(老師和前排學生終於不用一直吃粉筆灰!!)
最近更升級為網課!
科技改變生活,更改變教育
當年的我們
兩雙巧手,幾個觀眾
唰唰唰幾下就翻出了一個新的花樣
哪怕坐一下午也覺妙趣橫生
當時有一首童謠是這麼唱的:
翻翻翻花繩,翻的花樣真逗人
你翻一個大雞爪,我翻麵條一根根
你翻一張大魚網,我翻一個洗澡盆
你翻飛機降落傘,我翻剪刀和花瓶
……
而現在,有一種玩具
充滿魔力,引入數人競折腰
那就是——樂高
你搭一個遊樂場
我搭一座小城堡
……
一堆堆積木塊
被孩子拼裝了一個個小世界
孩子拼裝的,也是他自己的童年
當年的我們
用一根粉筆,甚至是一根樹枝
在地上畫出房子
由近至遠依序寫上數字,最後一格是天堂
地上撿一塊小石子就能玩
輕輕一躍,剛好跳進了格子裡
晃了晃,站穩了
那這個房子就算我啦!
現在的孩子
不但會跳,還會「跑」
兩人三足跑
手搭著手,腿挨著腿
身體微微向前,兩膝微微彎曲
協調步伐,配合默契
全神貫注,節奏統一
這個遊戲,帶給孩子的
不僅是玩法的樂趣
更是溝通與配合
當年的我們
把餐具當樂器
哪兒都是舞臺
一套「鍋瓢碗盞」就能開一出「音樂會」
叮叮噹噹、咚咚鏘鏘
有沒有吵到別人不知道
反正在我們心裡
這是一支完美的「協奏曲」
現在的孩子
擁有專業的音樂教室
擁有更專業的培訓
教樂理、教樂器
還有我們以前從沒見過的教具
孩子的音樂夢想有了更強大的翅膀
孩子的音樂素養被培養得更高
當年的我們
最喜歡的「繪本」是連環畫
也叫小人書
書小乾坤大
裝得下大千世界
裝得下古今中外
不識字,沒關係
看圖也能腦補出劇情無數集
雖然屬於小孩的連環畫少之又少
但就這本小小的「繪本」
裝下了那個時代孩子貧瘠而快樂的童年
現在的孩子
適合孩子的繪本實在太多
可選擇的閱讀方式也數不勝數
音頻——讓孩子更容易融入故事裡
視頻——帶孩子直觀的感受小主人公世界
圖書——讓孩子的求知慾得到了更大的滿足
他們擁有更多彩的世界
當年的我們
美術課常常被數學、語文老師霸佔
我們的一張畫布,變成了戶外一窪窪小沙坑
一根小樹枝,幾筆就畫出丁老頭
玩了滿身泥,回家遭遇一頓打
嘴裡哭喊著「下次不敢了」
下次依然玩成一個小泥猴
現在的孩子
擁有專屬他們的美育課
美術不再只是畫畫
更是感受美、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
是不斷提高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的一個過程
跳山羊,在二十年前
幾乎全國的孩子們都是高手
一個小夥伴弓著腰做山羊
其他人加速助跑加速助跑
撐住山羊的背或肩
微微一躍
雙腿分開從山羊上面跳過去
這是風靡二十年前的一個遊戲
在奧運會體操項目裡那叫「跳馬」
「騎馬射箭,仗劍走天涯」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江湖夢
那時的我們,因為沒「馬」而「走」不了
而現在的孩子,雖然沒辦法仗劍走天涯
但騎馬射箭卻是輕易就能做到的
騎上一匹小馬,馳騁在綠茵場上
享受策馬奔騰的「拉風」快感
似乎很容易就能去心頭所嚮往的遠方
持弓、持箭、拉弓、瞄準、放箭
隨著一系列動作的完成
一支離弦之箭快速飛出
體驗了一次當俠客的快感
我們與孩子的成長方式如此不同
不過是科技發展太迅速
雖然咱們90後80後的老阿姨童年資源
沒有現在小朋友優質
但是我們回憶起兒時生活卻也是嘴角帶笑
其實,每個時期的兒童
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小幸福
只不過,它承載的方式不一樣
今日互動話題
評論區一起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