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很多孩子總是在與父母「相愛相殺」,父母總是滿口是愛,孩子卻落得滿身傷痕。
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對孩子充滿了無私的愛,給予了他們最好的物質條件,可是孩子卻不領情,有時候還和父母對著來。他們不知道,掩藏在無私的愛下面的是精神方面的自私與剝奪。
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不是父母的所有品,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要走得是真正屬於自己人生,而不是按照誰的規划去延續上一代的意志。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齊明月的媽媽就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媽媽,她真心的希望女兒好,希望女兒學習好,工作好,找個好對象,可是同時她又不遺餘力地去打擊女兒、貶低女兒。以至於月亮在被凌霄拒絕之後,覺得自己很差勁,覺得所有的人都在看她的笑話,很丟人。
這種感覺正是來源於媽媽平日裡對她的貶低,當你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去貶低他的。
知乎上有一個小夥伴發了一篇這樣的文章:很羨慕你們這些被父母誇大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貶低的我已經放棄了治療。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寫到: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孩子對父母的話深信不疑,並對話裡的刀子全盤接受。可想而知,這樣的殺傷力有多大,幾乎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有一個小妹妹,前幾天跟我控訴她被家人孤立了,原因是父母給她安排了相親對象,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但是工作、收入各方面都非常滿足父母的期待。可是面對自己的不配合,父母選擇了用這樣的方式,希望女兒能夠聽他們的話。
「他們說這是為我好」,以愛的名義向孩子提出他們達不到、或不情願達到的要求,站在「為你好」的道德制高點上,讓孩子無力反抗。在心理學上,父母的這種行為被稱之為「高壓型控制」,是情感暴力的一種。
父母總是對孩子說「我都是為你好」,可是,這份愛太過於沉重,往往讓孩子難以負擔。
我的媽媽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她打交道,就像在坐過山車,你根本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會突然生氣或者大喊大叫。當她開心的時候,我是她捧在手心裡的寶貝,當她生氣的時候,我就是那個可憐的出氣筒。
我每天都處在心驚膽戰中,因為我不知道那個情緒爆發的下一秒什麼時候到來。現在我已經成年了,但是我不敢與人有比較親密的情感連接,我總是擔心下一秒,那個人就會像媽媽一樣突然爆發。
那些翻臉比翻書還快的父母,你害怕嗎?
孩子的問題在家長,家長的問題需成長。父母給與孩子的愛,從來都不是一廂情願,對孩子的愛應該以孩子的身心健康為目標,而不是利用自己對孩子的愛,滿足自己的控制權和私心。
什麼樣的愛才是健康的父母之愛呢?
孩子在剛上幼兒園一個星期後,突然開始頻繁的尿褲子。有時候需要帶2-3條褲子,因為孩子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現象了,於是,那天我特意請了一個小時假去接孩子,想和班主任聊一聊。班主任反應孩子可能是忙著玩,就忘記了上廁所,可是我並不這樣認為。
於是,我在晚上睡覺之前沒有給他講每天的晚安故事,我對他說:寶貝你已經上了10多天的幼兒園了,媽媽覺得很久沒有和你好好聊聊天了,我們一起聊一聊怎麼樣?
孩子很開心,他告訴我幼兒園的飯菜很好吃,老師很漂亮,玩具也很多,但是他有時候會很想媽媽。
孩子三歲之前都是我自己帶的,直到他開始上幼兒園我才回歸工作,可能剛工作,自己就比較忙,忽略了孩子突然的不適應。後來我堅持每晚和他聊會天,和他說一說我今天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他也和我分享他的趣事。
從那以後,孩子再也沒在幼兒園尿過褲子。看見孩子不僅要看見孩子的外在行為,還要看見孩子的內心訴求。看見孩子對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小小世界,有著很多令家長無法理解的行為。父母要做的就是學會接納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在不過分、沒有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給孩子一個包容的,安全的環境,誰生來就是完美的呢?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地方會與眾不同,或者落於人後,父母應該耐心地等等孩子,接受孩子自我成長的速度。不必太過於焦慮,也別太早為孩子貼標籤。
願意等待孩子的家長,孩子也會給你愛的回報!教育孩子,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愛!
尊重孩子並不是指尊重他的想法,真正的做到尊重孩子是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他的想法、情緒、甚至孩子物權。
幾天前,老公向我抱怨,兒子無理取鬧,就是扔了他從外面撿回來的幾片破葉子,兒子就大發雷霆,哭個不停。
在仔細詢問了之後,原來是兒子從外面撿了幾個銀杏葉回來,結果被爸爸在擦桌子的時候扔掉了。我剛好看到床頭柜上老公隨手放的一張打車票,就扔進了垃圾桶。這個時候,他急了,他說那個票還有用呢,怎麼就給扔了,也不問問他。
我說:你在扔孩子的樹葉之前,問孩子了嗎?老公啞然。
很多時候,我們會以孩子還小為由,自作主張地去處理他的一些物品,殊不知那些在你眼裡沒有用的垃圾,是他心中無價的寶貝。所以尊重孩子,就把他當做一個獨立的人、有思想的人去對待吧!
前幾天,看見一則新聞「熊孩子偷錢成習慣,被媽媽拖進派出所自首」。視頻中,可以看到孩子害怕地一直往後退,而最終被媽媽拖進警局。很多網友紛紛為媽媽點讚,覺得媽媽做得對,我卻不這麼認為。
我覺得這位媽媽用這種極端的方式給孩子上了恥辱的一課,也許孩子以後確實不會再偷拿錢了,但是他一定會用別的方式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記得我在小時候也偷偷拿過大人的錢,被媽媽發現後,甚至動了菜刀要剁掉我的手。後來我就沒有再拿錢了,而是拿啤酒瓶去換錢,那個時候的啤酒瓶可以換一毛錢,後來被爸爸發現了。我以為又要迎來一場暴風雨,結果爸爸告訴我,以後想買什麼可以告訴他,那天爸爸還帶我去商店買了我一直想要的那個玩具。
後來,我沒有再偷拿過家裡的東西,爸爸也沒有把他發現的事情告訴媽媽。
有愛的行為才更有力量,錢是永遠沒有辦法去填補愛的空缺的。
優秀的父母懂得愛自己,也懂得教會孩子愛自己,進而愛別人,愛這個世界。愛與傷害,從來都是相伴而生的。千萬不要讓自己對孩子的愛,變成傷害孩子的那把刀!
天底下,沒有不愛孩子的媽媽,也沒有不愛媽媽的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因為愛你所以給你,而是我給你的剛好是你想要的!
希望你給孩子的愛,不會變成傷害!
我是,聽說隨手點讚,是一個好習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