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你們真的能分清愛與傷害嗎?

2020-09-05 嘀嗒棧長

有人說,很多孩子總是在與父母「相愛相殺」,父母總是滿口是愛,孩子卻落得滿身傷痕。

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對孩子充滿了無私的愛,給予了他們最好的物質條件,可是孩子卻不領情,有時候還和父母對著來。他們不知道,掩藏在無私的愛下面的是精神方面的自私與剝奪。

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不是父母的所有品,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要走得是真正屬於自己人生,而不是按照誰的規划去延續上一代的意志。

當你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不會去貶低他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齊明月的媽媽就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媽媽,她真心的希望女兒好,希望女兒學習好,工作好,找個好對象,可是同時她又不遺餘力地去打擊女兒、貶低女兒。以至於月亮在被凌霄拒絕之後,覺得自己很差勁,覺得所有的人都在看她的笑話,很丟人。

這種感覺正是來源於媽媽平日裡對她的貶低,當你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去貶低他的。

知乎上有一個小夥伴發了一篇這樣的文章:很羨慕你們這些被父母誇大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貶低的我已經放棄了治療。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寫到: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孩子對父母的話深信不疑,並對話裡的刀子全盤接受。可想而知,這樣的殺傷力有多大,幾乎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那些看似關心的情緒背後,是父母隱秘的控制欲

有一個小妹妹,前幾天跟我控訴她被家人孤立了,原因是父母給她安排了相親對象,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但是工作、收入各方面都非常滿足父母的期待。可是面對自己的不配合,父母選擇了用這樣的方式,希望女兒能夠聽他們的話。

「他們說這是為我好」,以愛的名義向孩子提出他們達不到、或不情願達到的要求,站在「為你好」的道德制高點上,讓孩子無力反抗。在心理學上,父母的這種行為被稱之為「高壓型控制」,是情感暴力的一種。

父母總是對孩子說「我都是為你好」,可是,這份愛太過於沉重,往往讓孩子難以負擔。

我的媽媽是一個優秀的演員,我就是她完美的道具

我的媽媽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她打交道,就像在坐過山車,你根本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會突然生氣或者大喊大叫。當她開心的時候,我是她捧在手心裡的寶貝,當她生氣的時候,我就是那個可憐的出氣筒。

我每天都處在心驚膽戰中,因為我不知道那個情緒爆發的下一秒什麼時候到來。現在我已經成年了,但是我不敢與人有比較親密的情感連接,我總是擔心下一秒,那個人就會像媽媽一樣突然爆發。

那些翻臉比翻書還快的父母,你害怕嗎?

孩子的問題在家長,家長的問題需成長。父母給與孩子的愛,從來都不是一廂情願,對孩子的愛應該以孩子的身心健康為目標,而不是利用自己對孩子的愛,滿足自己的控制權和私心。

什麼樣的愛才是健康的父母之愛呢?

父母應該「看」見孩子

孩子在剛上幼兒園一個星期後,突然開始頻繁的尿褲子。有時候需要帶2-3條褲子,因為孩子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現象了,於是,那天我特意請了一個小時假去接孩子,想和班主任聊一聊。班主任反應孩子可能是忙著玩,就忘記了上廁所,可是我並不這樣認為。

於是,我在晚上睡覺之前沒有給他講每天的晚安故事,我對他說:寶貝你已經上了10多天的幼兒園了,媽媽覺得很久沒有和你好好聊聊天了,我們一起聊一聊怎麼樣?

孩子很開心,他告訴我幼兒園的飯菜很好吃,老師很漂亮,玩具也很多,但是他有時候會很想媽媽。

孩子三歲之前都是我自己帶的,直到他開始上幼兒園我才回歸工作,可能剛工作,自己就比較忙,忽略了孩子突然的不適應。後來我堅持每晚和他聊會天,和他說一說我今天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他也和我分享他的趣事。

從那以後,孩子再也沒在幼兒園尿過褲子。看見孩子不僅要看見孩子的外在行為,還要看見孩子的內心訴求。看見孩子對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接納孩子的「好」與「壞」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小小世界,有著很多令家長無法理解的行為。父母要做的就是學會接納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在不過分、沒有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給孩子一個包容的,安全的環境,誰生來就是完美的呢?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地方會與眾不同,或者落於人後,父母應該耐心地等等孩子,接受孩子自我成長的速度。不必太過於焦慮,也別太早為孩子貼標籤。

願意等待孩子的家長,孩子也會給你愛的回報!教育孩子,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愛!

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

尊重孩子並不是指尊重他的想法,真正的做到尊重孩子是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他的想法、情緒、甚至孩子物權。

幾天前,老公向我抱怨,兒子無理取鬧,就是扔了他從外面撿回來的幾片破葉子,兒子就大發雷霆,哭個不停。

在仔細詢問了之後,原來是兒子從外面撿了幾個銀杏葉回來,結果被爸爸在擦桌子的時候扔掉了。我剛好看到床頭柜上老公隨手放的一張打車票,就扔進了垃圾桶。這個時候,他急了,他說那個票還有用呢,怎麼就給扔了,也不問問他。

我說:你在扔孩子的樹葉之前,問孩子了嗎?老公啞然。

很多時候,我們會以孩子還小為由,自作主張地去處理他的一些物品,殊不知那些在你眼裡沒有用的垃圾,是他心中無價的寶貝。所以尊重孩子,就把他當做一個獨立的人、有思想的人去對待吧!

和孩子在一起

前幾天,看見一則新聞「熊孩子偷錢成習慣,被媽媽拖進派出所自首」。視頻中,可以看到孩子害怕地一直往後退,而最終被媽媽拖進警局。很多網友紛紛為媽媽點讚,覺得媽媽做得對,我卻不這麼認為。

我覺得這位媽媽用這種極端的方式給孩子上了恥辱的一課,也許孩子以後確實不會再偷拿錢了,但是他一定會用別的方式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記得我在小時候也偷偷拿過大人的錢,被媽媽發現後,甚至動了菜刀要剁掉我的手。後來我就沒有再拿錢了,而是拿啤酒瓶去換錢,那個時候的啤酒瓶可以換一毛錢,後來被爸爸發現了。我以為又要迎來一場暴風雨,結果爸爸告訴我,以後想買什麼可以告訴他,那天爸爸還帶我去商店買了我一直想要的那個玩具。

後來,我沒有再偷拿過家裡的東西,爸爸也沒有把他發現的事情告訴媽媽。

有愛的行為才更有力量,錢是永遠沒有辦法去填補愛的空缺的。

優秀的父母懂得愛自己,也懂得教會孩子愛自己,進而愛別人,愛這個世界。愛與傷害,從來都是相伴而生的。千萬不要讓自己對孩子的愛,變成傷害孩子的那把刀!

天底下,沒有不愛孩子的媽媽,也沒有不愛媽媽的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因為愛你所以給你,而是我給你的剛好是你想要的!

希望你給孩子的愛,不會變成傷害!

我是,聽說隨手點讚,是一個好習慣哦!

相關焦點

  • 爸爸媽媽,你們再也傷害不到我了
    對孩子來說,一個極端是,他們會認為家庭破裂的根源是自己,只要自己能足夠好,爸爸媽媽也就會重新團聚,於是他們傾向於隱藏自己的情緒,順從家長的任何要求,努力學習,凡事都要力爭第一,成年後也會躲進工作中,成為「工作狂」,不知道怎麼抒發和表達自己的感情,怎麼和親密的人相處。
  • 最傷害孩子的5種爸爸!你們家是其中之一嗎?
    親愛的爸爸們,你可以曾想過你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明明花了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一點也體會不到來自於爸爸的愛和溫暖的陪伴。2下班後不愛回家不管單位是否真的需要加班,是否真的必須去應酬,很多爸爸都是下班能多晚回家就多晚回家。不管是應酬還是娛樂,爸爸們通常都會三天兩頭的和哥們去瀟瀟灑灑的玩一遭。
  • 「爸爸的愛在哪裡」,父親「強行求愛」,媽媽的教育方式真的好嗎
    前段時間在刷視頻時,看到了一個「搞笑」片段,片段中的父女發生了「爭執」,原因是女兒在作文中只提到了媽媽的愛,但對爸爸的愛隻字未提。面對這種情況,憤怒的爸爸質問女兒:「為什麼只有媽媽的愛,爸爸的愛為啥不能說一下?」
  • 女兒奴爸爸和女兒互動火了,媽媽被嘲外姓人:別讓愛變成「傷害」
    連自己的媽媽都不尊重,還會尊重別人嗎?恐怕眼裡只有自己的爸爸了。雖然,你們是女兒的父親,但同時也是男人,愛女兒要注意分寸,否則會影響女兒性別觀念的樹立,對她們的三觀和心靈造成傷害,媽媽被嘲外姓人:別讓愛變「傷害」。
  •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
    我和媽媽都驚呆了。但是,您卻在電話裡稍有些無奈地說:「你們知道嗎?封城這個決定是在我們專家組的推動下作出的。」 爸爸呀!可是您難道不知道您這樣做,等於也把自己封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城裡了嗎?這就意味著,這段時間您都回不了家,還有極高的被傳染風險。我又很長時間看不見您了,我……還見得到您嗎?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媽媽目光堅定地對我說,「兒子,你要相信爸爸!
  • 爸爸、媽媽,你們快回來吧!
    奶奶雖然一直安慰我,說你們不用幾天就會回來,但我知道,你們回來我還得等整整一年。我討厭你------老天爺!為什麼不再下雪?如果飄揚著雪花,或許爸爸媽媽就不會走了! 我不哭!你們走的時候我沒有哭,現在我也不會哭!我知道,你們在外邊也不容易。在那麼遠的地方,你們也想我,想得也是那麼厲害!曾記得無數次你們在別人面前說起我都會暗暗地抹淚,無數次聽見你們在睡夢中喊我的名字。我知道,你們愛我!
  • 爸爸媽媽,你們不愛我了嗎?
    所謂的富養和窮養可能都僅僅是物質財富的,而不是精神財富的,精神財富比物質財富更重要,讓孩子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就是給孩子的一筆精神財富,這樣的孩子才能養成健康的人格。但讓人心疼的是現在的很多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嚴重缺愛,這種缺愛的現象往往會從孩子的表現中看出來,爸爸媽媽們一定要重視,細心觀察孩子是不是有以下的情況。
  • 孩子愛爸爸就是背叛媽媽嗎?
    上班的你們​看到我在家休息,是不是羨慕嫉妒恨啊?哈哈~別羨慕,休息不是好事,成年人哪有真正的休息日?再說了我請的是病假。我頭疼,每個月大姨媽一來,我就頭疼,疼到我盼著絕經。​可是這兩個月大姨媽每次都錯過幾天,我又害怕了「我不會真快絕經了吧」?女人容易神經的根源就在這裡,矛盾啊!
  • 「爸爸媽媽,我何時能等到你們這句話?」
    放學回家後,趕緊打開書包拿出了卷子給爸爸看,數學99分,全班第一名。爸爸不冷不淡地說「放在那吧,一會我籤名」。過了一會兒又說,「你應該總結一下,那一分丟在了哪裡?」「比你考的好的人多的是,要好好總結」。亮亮笑容凝固了,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心裡不免有些委屈。我可以得到老師的鼓勵,同學的誇獎,為什麼得不到父母的表揚?
  • 爸爸媽媽,我只想要一次你們在場的家長會
    從我開始上學到結束學業,你們一次家長會都沒有參加,難道是嫌棄我學習成績差?還是嫌棄我是你們的孩子?覺得給你們丟人了?真的是因為太忙了?從小學家長會到高中家長會,我的座位永遠是空著的,你們知道我心裡的失落嗎?理解我的心情嗎?
  • 那個假期做完376張試卷的男孩,被「爸爸愛媽媽」傷害到了
    如果把握不好,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親愛的小課桌》中,徐敬凱的爸爸很愛媽媽,也很愛孩子,但徐敬凱卻被「爸爸愛媽媽」傷害到了。他認為爸爸只愛媽媽和小花貓,他想要一隻小花貓,以此得到爸爸的愛。而同是男孩的王恩澤和吉米,則能強烈感受到爸爸的愛。
  • 活到一定的年紀,一定要分清愛你的人,與傷害你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活到一定的年紀,一定要分清愛你的人,與傷害你的人。其實,愛你的人做得都是愛你的事,不愛你的人做得都是對他自己有利的事。多好區分的事情,多簡單的道理,可對於愚蠢的人來說,一遍又一遍地證明,估計也不好使。
  • 躲在角落裡的小女孩,爸爸媽媽,你們能不能不要吵架了
    1、「妹,如果我跟你爸爸分開,你跟誰?」媽媽每次都是這樣,一跟爸爸吵架就會問小女孩跟誰,每次她這樣問時候,小女孩都會賭氣地說:「我誰都不跟,我一個人去山上找捻子吃。」這時生氣的媽媽就會被她逗笑。只是媽媽她不知道,他們每次吵架小女孩都會害怕,她會嚇得躲起來偷偷地哭,她很怕爸爸媽媽真的會分開。
  • 你們知道媽媽是什麼意思嗎?汪涵「批評」粉絲喊「媽媽愛你」
    你有喜歡的愛豆嗎?如果你沒聽懂「愛豆」就是「偶像」的意思,那你大概率就是不追星的啦!近日,一則爆料在網上掀起了「驚濤駭浪」:一位參與了湖南衛視節目《天天向上》現場錄製的觀眾在網上稱,錄製休息期間,有粉絲對自己的偶像喊「媽媽愛你」,引發了主持人汪涵的不滿。
  • 女兒問:爸爸媽媽為什麼你們半夜總起床?孩子的話,讓父母羞紅臉
    朋友的女兒悅悅品學兼優,一直是家長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這天放學回到家,一家人其樂融融準備出晚飯,這時悅悅突然問:"爸爸媽媽,為什麼你們半夜總起床?爸爸你是不是欺負媽媽?"悅悅的爸爸一下子蒙了:"我怎麼會欺負媽媽呢?""那為什麼我半夜裡聽到媽媽一直在叫喚?"悅悅媽媽漲紅了臉。
  • 爸爸,媽媽,其實我真的不需要你們這麼委屈
    只是走到一個公園的路口時,孩子就突然拉住我,「媽媽!我想去公園裡面坐坐」。看到孩子不開心,加上我為了躲著不想回家,經常加班,根本也沒陪孩子玩過。我點頭讓他去公園玩一下,可孩子根本不像以前那樣在公園裡瘋跑,而是在公園的一個石凳子上坐了下來,把頭埋在膝蓋上,看上去特別難過的樣子。我以為他是在學校受到什麼委屈了,就走過去摸著他的腦袋問,「怎麼啦!在學校受欺負了嗎?」
  • 爸爸媽媽們,你們被孩子「騙」了!
    每次月考成績出來,班主任發到微信群裡,總有一群爸爸媽媽們嘆氣,自家的孩子成績怎麼可以這麼差?甚至連比自己曾經差的同學還要差。家長們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了。大多數家長很疑惑,平時很乖啊,回家也一直在寫作業啊。孩子說,每天上課很累,但依然在堅持啊!
  • 「爸爸,您給我換一個媽媽吧」—論完美媽媽帶給孩子的傷害
    抖音上有一個小朋友火了,這個小朋友用一種非常認真而又無奈的語氣跟爸爸說:「爸爸,你能給我換一個媽媽嗎?」爸爸問他:「為什麼呀?要換媽媽。」在笑過後,很多媽媽突然陷入了沉思:媽媽每天累死累活,全身心都撲在了孩子身上,可到頭來換來的卻是要「換掉媽媽」這樣一個後果!為什麼?原因就在於這些媽媽們太過於追求完美了,完美媽媽們最後反而落下一個不完美的結局。完美媽媽的表現有哪些特點呢?下面我們來逐條分析,看看是否有你們身上的影子。一,過於追求完美,對孩子有嚴格的紀律要求。
  • 戰疫勇士的孩子們寫來家書: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
    在孩子眼中,你們是父母更是英雄!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好嗎?保護好自己,孩子們正在等你們凱旋!我和媽媽都驚呆了。但是,您卻在電話裡稍有些無奈地說:「你們知道嗎?封城這個決定是在我們專家組的推動下做出的。」爸爸呀!可是您難道不知道您這樣做,等於也把自己封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城裡了嗎?這就意味著,這段時間您都回不了家,還有極高的被傳染風險。我又很長時間看不見您了,我……還見得到您嗎?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媽媽目光堅定的對我說「兒子,你要相信爸爸!
  • 「爸爸你在欺負媽媽嗎?」面對5歲女兒的提問,媽媽的回答好有愛
    剛剛學會說話的寶寶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遇到的事情都想問個「為什麼」,逼得媽媽們恨不得把寶寶變成「十萬個為什麼」。對於寶寶的問題,家長應該在不偏離原理的情況下簡單的說明,可能寶寶聽完也是一知半解,甚至哪天還會因為亂用詞語鬧出笑話,這些都不要緊,重要的是父母對於寶寶提出疑問都有答覆。「爸爸是在欺負媽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