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輔食與監管力度一起在向上

2020-10-11 母嬰時代

近年來,中國嬰幼兒輔食產業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面對消費者更為多樣化的需求,輔食細分領域還存在較大發展空間。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疫情期間,近六成消費者購買嬰幼兒輔食以國產品牌為主,國產輔食品牌發展迎來契機。

在不斷強化監管力度、國產品牌自律和市場淘汰篩選等共同作用下,嬰幼兒輔食將逐漸向嬰配粉看齊,市場加速整合,行業也將良性發展,國產輔食品牌有望崛起。

01

臨近爆發式發展階段

隨著中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新生代父母受教育程度提高,共同推動嬰兒輔食行業實現快速增長,市場需求量較大,但在生產供應方面未能匹配,市場發展存在巨大缺口。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目前嬰幼兒輔食市場供不應求,2017年中國嬰幼兒輔食行業產量達到11.5萬噸,2016-2018年年均增長率超過18%,2018年中國嬰幼兒輔食市場需求量達32.3萬噸,但產量僅為13.2噸。

雖然全面二胎政策的放開並未如預期般迎來人口大增長,但2018年,中國0-3歲嬰幼兒群體仍超過5000萬名。

如今,更多家庭對於消費商品有高追求,消費者更願意為品質商品進行投入,並且逐漸傾向於購買營養安全、專業科學的嬰幼兒輔食,這推動市場持續發展。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之下,海外品牌和新晉品牌的不斷湧入,市面上的輔食產品越來越多,馬太效應也將會愈演愈烈,輔食行業經歷大浪淘沙式洗牌,落後的輔食品牌只能慘遭淘汰,優秀品牌才能存活下來。

未來,伴隨著營養健康方面受普及越來越廣,消費者追求更高附加值和高品質的輔食產品,產品勢必向高端化與有機化發展。國家對嬰幼兒食品安全的監管措施漸趨完善,中國嬰幼兒輔食市場發展的基礎條件已基本具備,輔食行業臨近爆發式發展階段。

02

監管力度不斷加大

近年來,我國發布多項政策促進嬰兒食品行業健康發展,市場監管日趨嚴格,輔食標準體系的完善極大地提高了消費者對國產輔食產品的信心,國產輔食品牌發展潛力較大。

據悉,2017年1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制定並發布了《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在《嬰幼兒及其他配方谷粉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2006版)》的基礎上對生產場所、設備設施、設備布局與工藝流程、人員管理、管理制度、試製產品檢驗合格報告等現場核查內容進行了細化與補充,統一了嬰幼兒輔助產品生產許可審查要求,進一步嚴格了生產許可條件。

2018年2月,《嬰幼兒配方食品備案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發布,提出按照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的原則參與制定嬰幼兒配方食品備案管理辦法。

並在同年發布了《關於發布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的公告》,對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限量首次明確規定為0.06mg/kg。

今年5月29日,衛健委法規司發布了《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WS/T678—2020》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標準將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本標準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嬰幼兒,對於輔食添加的基本準則、分年齡段輔食添加指導以及輔食製作的基本要求進行了相關規定,這一標準的實施對於行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直以來,輔食行業面臨最大的發展難題是市場教育難,此前還沒有統一的餵養標準,消費者添加輔食種類、時間、營養各方面不規範,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的發布,意味著行業從原來營養學會的餵養標準上升到國家標準,有權威可依,市場教育難度將降低。

輔食作為必須添加的嬰幼兒營養食品,在母嬰行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監管力度的進一步收緊將推動輔食行業進入繁榮發展期。

03

國產品牌有望崛起

此前,中國輔食市場,主要由外資品牌佔據主導地位,亨氏、嘉寶、喜寶等品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在2019年中國嬰幼兒輔食市場品牌影響力指數TOP10榜單中,外資品牌佔了七成。

目前傳統自製輔食、國產輔食與國外輔食品牌三大「派系」佔據輔食市場,近幾年隨著國內嬰兒輔食市場監管趨嚴、國貨品牌更新升級、海外輔食品牌存安全隱患等,國產輔食陣營壯大起來。

另外,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致使全球供應鏈與進出口受到影響,國外品牌的生產及出口均受到一定的衝擊,為我國本土輔食品牌提供了契機。據悉,2020年第一季度,國產輔食產品銷量佔比提高。

調查數據顯示,無論是在穀物類輔食、輔零食、佐餐輔食、營養補充品哪個細分市場,選擇國產輔食品牌的消費網民均較多,尤其是國產穀物類輔助產品和輔零食產品,分別佔比66%和67%。

目前,國內生產廠商多半是在借鑑國際品牌配方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人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研發中國嬰兒專用的輔食產品。

同時,家庭自製輔食由於食材結構性、加工工藝等局限性,可能會造成寶寶營養缺乏。其次,家庭自製輔食在衛生、安全等各方面,很難做到高標準,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或者營養失衡等風險。

近年來,國產輔食品牌源於對產品品質持之以恆的嚴格要求,通過對產品、產線、服務等全方位的升級,逐漸被消費者所認可,輔食市場也湧現了諸多領軍企業,如貝因美、伊威、方廣、人之初等,國產嬰兒輔食品牌正在崛起。

相關焦點

  • 未來5年中國嬰幼兒輔食行業的深度分析
    對鎘的臨時限量值規定,意味著國家加強輔食產業鏈上遊的監管,更高標準的原料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成本,走低質低價路線的輔食品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被削弱。,市場臨近爆發階段 隨著中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升,新一代嬰幼兒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較高,營養健康方面受普及廣,加上國家對於嬰幼兒食品安全監管措施漸趨完善、海淘電商等平臺帶來更多優質海外嬰幼兒輔食商品、低劣國產品牌企業漸遭淘汰,優秀品牌存活於市場上,中國嬰幼兒輔食市場發展的基礎條件已基本具備,已經臨近爆發式發展的階段。
  • 十張圖了解2020年嬰幼兒輔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 高端化成未來...
    未來,隨著行業監管趨嚴,年輕媽媽對嬰幼兒營養健康的重視,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發展前景較為廣闊,未來產品將往高端化和有機化方向發展。市場規模突破400億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政府關於改善居民營養水平等政策的出臺等,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期。
  • 撬動輔食市場,佐餐類輔食漸崛起
    其中佐餐類輔食就是常見輔食中的一種。影響整個輔食市場的口碑和聲譽。市場監管總局的檢測通報中經常看到這些的信息:XXX牌果泥檢測出鈉含量超標,該品牌的嬰幼兒多種穀物混合水果米粉的鈉檢出值僅為標籤明示值的45.2%;而蘋果櫻桃香蕉泥總鈉檢出值為1.31mg/100g,僅是產品標籤明示值的10.9%。
  • 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已達200億 芭米拉、亨氏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嬰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籌備會議」上,國內第一個嬰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而這背後則是近年來中國嬰幼兒輔食的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僅35億元,而到2017年已達158億元,年均增速20%。2018年,我國嬰幼兒市場規模則接近200億元,其中,嬰幼兒輔食國內線上銷售額約21.2億元,增長率達47%。
  • 環保部:全面加強對鋼鐵行業環境監管 加大處罰力度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表示,將要求各地全面加強對鋼鐵行業的環境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推動鋼鐵行業主要汙染物全面達標排放。田為勇介紹,環保部於2016年7月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鋼鐵行業環境保護專項執法檢查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組織環境執法業務骨幹,對行政區域內鋼鐵行業重點企業進行檢查,重點排查鋼鐵企業主要汙染物達標排放情況、自動監控設施安裝和運行情況等。
  • 天涯社區:網絡水軍泛濫 即日起加強監管力度
    整治期間,社區除加強原有對帖子內容方面監管力度外,也鼓勵大家一同對破壞社區生態環境的內容進行舉報。(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天涯社區:網絡水軍泛濫 即日起加強監管力度http://news.zol.com.cn/721/7216245.html
  • 嬰幼兒輔食標準趨嚴 英氏憶格穩居市場頭部陣營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嬰幼兒輔食產品標準,力求在起步階段就對輔食市場嚴加監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這一舉措去粗取精,淘汰粗製濫造的產品,篩選出一眾優質的輔食品牌。深耕嬰幼兒輔食市場十餘年的英氏,於今年3月孵化出全新高端子品牌英氏憶格,開創5階精準餵養體系,憑藉分階高效、安全高質產品,在市場競爭中進一步凸顯優勢,穩居中國輔食品牌頭部陣營。
  • 起飛了,穀類輔食
    02行業監管趨嚴由於是以嬰幼兒為服務對象,輔食是一個很敏感的品類,也是食品安全重點關注的品類,因此從政府到普通消費者都對這一行業都高度重視而隨著輔食市場需求的增長,風口之下,愈加需要制定標準和規範,對行業進行嚴格的監管。除了嬰幼兒輔食的幾個主要標準外,監管部門也在加緊腳步規範輔食市場。國內新版的嬰幼兒輔食新版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實施後,行業也加速優勝劣汰的步伐。
  • 趙日峰:加大油品市場監管力度嚴懲質量不達標企業
    隨著油品質量標準的提高,不同品質油品間價差逐步加大,由於市場監管不到位,給非標準油品銷售和不規範經營提供了可乘之機,擾亂了市場秩序。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煉油事業部主任趙日峰建議加大對車用汽柴油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力度,嚴查違規生產銷售非標產品行為,嚴懲違規生產經營企業。
  • 全國人大代表雷冬竹:將社交電商平臺納入監管 加大治理假貨窪地力度
    疫情期間,湖南第一起宣判的涉疫刑案就發生在郴州。  此次全國兩會,雷冬竹特地帶去了一份關於「加大對假貨窪地防控治理力度、建設一體化誠信檔案」的建議,呼籲將社交電商平臺納入統一監管,加大對假貨窪地防控治理力度。
  • (兩會話民生)國產奶粉還能讓人放心嗎?
    網友:問題關鍵在於監管力度  對於國產奶粉的安全問題,多數網友表示,「毒奶粉」事件讓人們對國產奶粉信心缺失,而事後對涉事企業的懲處力度有些讓人失望  網友「默小侯」表示,「不是不支持國貨,只是安全監管的力度確實讓心擔憂。"毒奶粉"事件屢次發生,漸將國產奶粉的信譽消耗殆盡。」他呼籲,「建議對制假售假的企業和相關個人進行嚴懲,不能罰款了事。特別是食品和藥品類的安全監督,一定要嚴格,這樣才能逐漸恢復國人對國貨的信心。」
  • 網絡交易將迎來強監管 處罰力度須加強
    為進一步規範網絡交易活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公布《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將網絡社交、直播平臺納入監管。另外,網絡社交、網絡直播等其他網絡服務提供者為經營者提供經營空間,並提供商品瀏覽、訂單生成、在線支付等與完成交易有關的支持性服務的,在經營者資質審核、商品和服務信息監控、維護消費者權益、保護智慧財產權、信息數據提供、配合監管執法等方面應當依法履行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的責任。專家認為,《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了平臺在審核資質等方面的義務,是對網絡直播質量的重要保障。
  • 呼籲|嬰幼兒果泥行業監管儘快健全
    但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亟需標準監管規範,特別是輔食中的添加成分以及添加量,應明確標準,讓行業有法可依。根據中國報告網數據,2019年嬰幼兒輔食行業以穀類輔助食品為主,佔比超50%,其次為輔零食,佔比為25%左右,然後是佐餐輔食和營養補充品輔食,佔比均為10%。自2012年來,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增幅漲勢漸緩。2019年市場規模達404億元,同比增長達13.17%。
  • 5G疊加國產化趨勢 半導體景氣度中長期向上
    機構認為,電子行業已步入以5G為主線的新一輪創新周期,展望2021年,蘋果開啟5G超級周期,產業鏈向國內轉移,設計、製造、封測、設備等產業鏈各環節國產替代加速,消費電子龍頭有望崛起,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將迎來復甦。半導體漲價行情仍在持續。
  • 輔零食行業會隨著監管政策收緊,加速淘汰
    02監管提升行業水準這也意味著我國嬰幼兒輔食相關監管將參照嬰幼兒配方奶粉,進一步全面收緊。這些舉措對促進嬰幼兒輔食行業規範化、企業正規化和產品質量化、標準化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政策保障。隨著監管政策的收緊與行業門檻的提高,會有一些自動退出市場,輔零食行業的一些亂象也將得到改善,行業水準將得到整體提升。
  • 北京將加大涉冬奧會冬帕運會官方標誌及相關商品監管力度
    記者從北京市召開的2020年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下一步,將加強商標專用權、奧林匹克標誌等權益保護,加大涉及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等官方標誌和奧林匹克標誌的商品的監管執法力度。10月27日,北京市召開2020年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就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進行總結交流、分析形勢,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
  • 市場監管總局:美林和艾拉廚房旗下嬰兒輔食營養成分與標籤不符
    代替家庭自製,去零售渠道購買成品嬰兒輔食產品,成為越來越多的家長的選擇。但購買成品嬰兒輔食也有一定風險。近日,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先後發布的兩次食品不合格情況通告中,均出現了嬰兒輔食產品營養成分與標籤不符的問題。
  • 五人開設微信群介紹賣淫 檢察官:加大軟體運營監管力度
    陶然檢察官談到,「隨著我國打擊涉黃行為力度的加大,一些原先的賣淫團夥也轉移到網絡上,並利用一些手機社交軟體的虛擬性和便利性,以為可以逃避打擊。組織、介紹、容留賣淫等都是涉嫌犯罪的,雖然通過虛擬的網絡途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打擊的難度,但此次江某等5人被逮捕,也再一次說明,任何違法犯罪分子都不應心存僥倖,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通過社交軟體進行違法犯罪行為也不能逃避打擊。」
  • 方廣:嬰幼兒輔食進入小品類大升級時代,國產品牌迎來發展機遇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舉辦的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 小品類輔食產品的逆襲之路 隨著國家對於中國嬰幼兒輔食加工生產的監管趨嚴,以及中國消費升級帶來的母嬰市場增量,「嬰幼兒輔食」作為一個小品類的母嬰產品,迎來了市場紅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