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年德國畫家達蓋勒發明了照相機,1846年由法國人儒勒·依蒂耶傳到中國,中國人最開始使用照相機,像皇宮裡的人一樣,在北京這樣的口岸城市也有照相館。清末開放後,許多外國人帶著相機來到中國,我們可以從他們的鏡頭看到清末是什麼樣子。
為確保皇室血統純正,滿清宮廷禁止漢人參加選秀,清代宮廷的妃子都是滿族八旗子弟,她們的長相參差不齊,清廷漂亮的妃子中就有光緒帝的珍妃,出生於1876年,慈禧太后的侄女,1889年嫁給了光緒,當時她只有13歲。
珍妃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愛新鮮事,相機入宮後,她便對這四樣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拿著相機四處拍照,前人未曾見過,覺得相機會把人吸進去,不敢拿它拍照,可是珍妃心機大,對此毫無顧忌,她自己用相機留下了不少倩影。
宮內另有一位妃子,即溥儀的皇后婉容,婉容自幼就受中西教育,她的父親為她請來了來自美國的外國教師任薩姆,教她學英文、美術、歷史、地理等課程,婉容在長大一些之後,又到天津的一所美國教會學校讀書。婉容很快就接受了新鮮事物,嫁給溥儀後,跟著他玩了許多西式的東西,有相機和自行車。
以上兩張清宮絕色美女的照片,上面這張外國人鏡頭中的美女就沒有這麼美了,她們的眼神頹廢,臉上沒有一點表情,後背也不能挺直。並非清代所有的妃子都能像珍妃、婉容那樣接受鏡頭,他們擔心鏡頭會吸走自己的靈魂,臉上的表情會不自然。清代女子生活在皇帝的威嚴之下,對皇位高於自己的女子,往往是卑躬屈膝,不敢與她們同處一室,或高出她們一頭,所以清代妃子們總是鞠躬,習以為常。
古裝劇中的妃子們都化著精緻的妝登場,而現實中的妃子們,她們的妝容辣眼睛,臉部被粉打成死白的,看上去有些詭異。遠古時期的婦女知道愛美之事,也會自製「粉底液」,《齊民要術》中記載,遠古時期的婦女將米磨成粉,洗淨晾乾,留下最白的一部分用來敷面。
這款米粉純天然,但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掉粉,後來婦女們在粉底裡添加鉛,鉛有助於粉底粘合,並使粉底貼在臉部,古代以白為美,會向臉部噴灑大量的鉛粉,就像清朝婦女在臉部塗抹太多的粉底一樣,導致臉部變白,但她們不知道的是,鉛是一種有毒的重金屬,用得太多會使她們生病、死亡。
雖然慈禧最開始討厭照相機,但是後來她也愛上了照相,因為她發現照相機比畫像更真實,她不僅喜歡照相,而且也喜歡角色扮演,有一次她還扮演過觀音大士,還讓李蓮英扮演護法大師,讓她最喜歡的四格格子扮演龍女,這也許是中國最早的co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