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教育部關於《設立書法漢字節的建議》答覆來了!書法課要堅持!

2021-02-19 中書協

近年來,關於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安然指出,漢字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應「激活其生命力」。她建議將二十四節日的穀雨當天設立為「漢字節」。

安然指出,文字不僅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精華之一。漢字產生數千年來,一直承擔著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塑造與滋養中華各民族人民精神、統一與團結中華民族的作用,設立「漢字節」有著其現實意義。

「我國的習俗是用『節』來彰顯『慶』的儀式感,因此建議設『漢字節』」。她認為,作為漢字的發源地,國家有責任設立一個「漢字節」,引導中國人更深入地去了解自己的文字,熱愛自己的文字,並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鼓舞中華民族士氣。

安然表示,隨著中國國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大幅提升,在全世界上推廣漢語,特別是以孔子學院作為漢語教學及中華文化傳播基地,設立並推廣「漢字節」可以讓全世界人民更主動積極學習漢語,感受到漢字的魅力,進而喜歡上甚至愛上中華文化。

此外,漢字還被聯合國列為六大官方文字之一,並於2010起,聯合國新聞部將每年4月20日定為聯合國中文日。安然認為,「漢字節」可與聯合國的「中文日」對應,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日期則可以定在二十四節氣穀雨這一天,以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

關於「漢字節」的紀念形式,她提議可以在中國國內各地各社區、各單位、各中小學或大學等舉行漢字文化講座、書法講座、書法展、書法比賽、「我愛寫漢字」活動、字謎遊戲等等,讓習慣電腦或手機打字而疏離書寫漢字的現代人在這些活動中重新感受到漢字的魅力、培養和升華對自己國家文字和文化的熱愛。在海外,可以藉助聯合國這一多邊外交平臺,與聯合國的中文日形成合力,並以孔子學院、孔子課堂為依託,組織全方位、多角度的覆蓋式文化宣傳活動。

2020年,教育部黨組研究決定,答覆如下:

2020年新學期,有一門課現如今越來越重要,那就是書法!

教育部印發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明確了學校的主要管理職責,共涉及88條具體內容。其中,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管理標準》明確提出要求:積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按照國家要求開齊開足音樂、美術課,開設書法課。

對古人來說,書法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深層次來說,書法負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康有為看到了書法所容納的中國人文精神,他說:「書雖小技,其精者亦通於道焉。」季羨林也將書法、京劇和《周易》稱為中華之國粹。

近幾年,隨著社會的呼籲和國家的重視,書法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種政策頻出,書法課,顯然已經不是選修課!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意見》明確指出,增強美育薰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結合地方文化設立藝術特色課程。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引導學生了解世界優秀藝術,增強文化理解。

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提出:美育納入督導評估和考核體系,從「軟任務」成為「硬指標」。而在美育中,書法顯得尤其重要!2013年,教育部出臺《中小學書法指導綱要》,其中有幾項明確要求:

1.各級教研部門要把書法教育納入教學研究工作的範圍;4.小學3-6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用於毛筆字學習,普通高中可開設書法選修課;5.各科教師都要在板書、作業批改和日常書寫中發揮表率作用,成為學生認真書寫的榜樣。(由《書法指導綱要》歸納整理)這幾項明確的要求,可以看出教育部對推動書法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可以說明,書法已經不是選修課,而是必修課」。
此外,近幾年教育部對「書法進課堂」也是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  2013年,教育部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動落實「書法進課堂」,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  2014年年底教育部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文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做了以下規定: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5項,其中「藝術素養」包括書法;·  2015年,教育部開始試點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規定「書法特長生加10分」;· 2018年,教育部在《關於做好2018年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暑期有關工作的通知》中強調: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文化藝術(繪畫、書法)教育活動;·  2019年教育部官網發布「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7496號建議的答覆」,對於「讓書法納入中高考評價體系」的問題,教育部在答覆中提到,將書法納入中考高考體系,對於切實推進中小學生書法教育進課堂有直接推動作用2019年1月17日,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試說明》發布,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獲悉,今年北京市中考《考試說明》有局部的微調,突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的考查其中書法被納入到語文學科中考查,增考認識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

此前,上海要求中小學生必須參加寫字等級考試,超過21萬學生參加考試。其中,五年級學生參加一級考試、九年級學生參加二級考試。考試成績根據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記入《學生成長記錄冊》,成績不合格者,需重新參加補考。說明了漢字書寫的重要性。

上海中小學生迎來首次寫字等級考試,超過21萬學生參加考試。與以往自願報名不同,根據教委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必須參加寫字等級考試,規定由原來的「自願」,變成現在的「必須」。其中,五年級學生參加一級考試、九年級學生參加二級考試。考試成績根據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記入《學生成長記錄冊》,成績不合格者,需重新參加補考。

通過部分家長了解到,因為寫字考試不與升學直接掛鈎,有個別家長僥倖的認為:就算考不及格,我家孩子估計照樣也能夠順利升入中學,以後用電腦時間更多,毛筆大概用不著吧,我家孩子又不當書法家,如果真想練,等退休後練再能消磨時間吧。對此,只能說,僥倖心理不宜長久之計呀!

一些書法培訓機構的老師說,為了應對突如其來寫字等級考試,有不少家長臨時送孩子來學習書法。有家長說,只要能讓我家孩子寫好字,不管花多少錢我也願意!但寫一手好字,確實不是短時間就能做到的。畢竟書法是需要功夫的,提倡速成的培訓班,正是抓住了家長病急亂投醫的心態,漫天要價,卻不見效果。看來,學書法還是要趁早!臨時抱佛腳,不靠譜!

2020年6月,《關於廣東省普通高校書法學專業術科考試實行省統一考試的通知》公布,從2021年起,廣東省普通高校書法學專業術科考試實行省統一考試有網友稱,書法的時代來了!沒錯,這個時代,書法的發展正是人民的需要!除此之外,開設書法專業的院校持續增加,「書法考點」頻繁出現在中高考試卷當中,公務員考試也要求書寫水平過硬,,許多高考狀元都將寫字視為鍛鍊學習和考試定力的有效途徑,書法為高考加分!請讓孩子用心對待書法課,必要時,家長還需要給孩子報個書法班,因為,書法對孩子的未來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敬請關注 中書協,商務合作聯繫電話:13186856678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答覆設立「漢字節」建議 官方回應來了!
    【教育部答覆設立漢字節建議】教育部網站9月21日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107號建議的答覆》(《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關於設立『漢字節』的建議」的具體內容。這份由教育部成文於9月9日的《答覆》指出,教育部、國家語委始終高度重視漢字的書寫教育、規範推廣和傳承保護等工作,注重提升廣大青少年漢字書寫水平和漢字應用能力,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基礎性作用。一是抓好中小學漢字書寫教育基礎。把熱愛祖國文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的培養目標,主要在中小學語文課程中加以落實。
  • 新學期書法課火了,孩子寫字差家長急了
    2013年,教育部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動落實「書法進課堂」,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2014年年底教育部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文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做了以下規定: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5項
  • 新學期書法課火了,孩子寫字差家長看這裡!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指出,增強美育薰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結合地方文化設立藝術特色課程。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引導學生了解世界優秀藝術,增強文化理解。
  • 鍵盤革命讓人忘記手寫 我們是否需要漢字節(圖)
    自夏商時代至20世紀50年代,毛筆作為主要書寫工具承載了五千年來文人的夢想和命運。20世紀50年代「國民教育」興盛,新派知識分子恨不能破除一切舊有文化來學習西方,於是拼音文字創立、繁體字簡化、毛筆也淡出了日常生活,被西化的鋼筆、自來水筆之類的硬筆取代。
  • 建議小孩子要學書法?書法前途曝光!
    以前,如果誰這樣問,確實讓人很難回答,但現在不同了,隨著國學的日益興盛,書法作為中國文化的核心精髓日益受到教育部的重視。隨著藝術類專業的不斷完善,加上美術高考壓力增大,書法專業前景就顯得日益興盛起來。高校書法專業招生規模逐年擴大,選擇通過書法學習進入理想中的大學已經成了優選捷徑。
  • 教育部通知要求小學三至六年級每周一節書法課
    今後,學校要每周拿出一節課,讓孩子練寫字,對此九成人表示支持,認為早就該這麼做了。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不現實,有些學校連體育課和音樂課都無法保證,更何況書法課。  新規  小學三至六年級必修書法課  8月26日,教育部在其網站上公布通知,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中,按課程標準開展書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級,每周要安排一課時的書法課。  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藝術等課程中,要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教育。
  •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開書法課續:課程開設參差不齊
    (新華調查)每周一節書法課——教育部書法「必修課」試點調查  東方網9月24日消息:新學期開學前,教育部頒布了《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三至六年級的課程中,每周安排一課時書法課。意見頒發後引發的反響格外熱烈,人們對如何開展好書法教育各抒己見。
  • 《書法課》教材研究 / 陳振濂
    2011年,教育部發文《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教基{2011}4號),明確提出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概念和要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名稱上特意把「寫字課」改名為「書法課」;並開始倡導「書法進課堂」,規定中小學都要開書法課。
  • 激發興趣傳承文化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開設書法課
    原標題:書法課將走進中小學課堂教材審訂預計於11月展開國家教育部今年將在全國範圍內推進「書法教育進課堂」,今年11月將進行書法教材的審定工作,對我市廣大中小學生來說,書法課將成為一項新課程。
  • 全國中小學要推行繁體字識讀教育?教育部正式答覆了(主流媒體時評精選)
    2019年12月6日,針對《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網公開相關答覆。下面是答覆全文。在尊重漢字發展規律的前提下,保護繁體字有多種方式和開放心態,不必執著於一定要將其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中小學生繁體字,需要嗎?來源  光明時評 作者 吳亞琦  近日,針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網公開相關答覆。
  • 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學生將分年齡、分階段修習書法
    為此,教育部在《關於以立法形式規範漢字使用的提案》的答覆中表示,書法教育對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高度重視校園書法教育工作。一是發布《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學生將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以語文課程中識字和寫字教學為基本內容,以提高漢字書寫能力為基本目標,以書寫實踐為基本途徑,適度融入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教育。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書法?看完2020年的中考試卷就知道了
    我們常常說「字如其人」,學好書法非常重要,但仍有許多家長不太明白,為什麼中小學生要強化書法學習?書法對子孩子們成長的意義在哪裡?孩子們有應該怎麼來了解它,學習它?看完這篇文章,您或許會有一個更清楚的答案!
  • 書寫育人——吳勇和他的書法公選課
    作為高校的書法教學,吳勇希望用他的執著和熱愛感染同學們,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引導基礎好的同學向專業化發展。吳勇認為,在大學開書法課,不同於中小學。大學側重於完整的書法體系。它既有書法風格演變源流和理論體系梳理,也有技法層面的分析研究,所以要講理論和鑑賞,也要讓學生實踐、練字,在筆墨中實際感受經典之美,因此授課兼顧了書法體系的講授與書法技法的學習。
  • 2020,書法正式納入中高考,正統的書法學習成為又一難題
    教育部官網發布「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7496號建議的答覆」,其中教育部對於「讓書法納入中高考評價體系」的問題作出正式答覆!教育部在答覆中提到:「顯然將書法納入中考高考體系,對於切實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進課堂有直接推動作用
  • 學習書法好處多?書法到底多重要,教育部規定給你答案
    2013年教育部在全國範圍內推動落實「書法進課堂」,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要求學生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各學校從小學三年級起要開設專門的毛筆書法課。在2019年的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宋華平提出了&34;的提案,並建議教育部制定統一的中小學書法教學大綱,將書法納入語文學科中考查。對於書法的調整,國家也並非一時興起。
  • 書法:中國人的必修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傳承發展傳統文化,漢字書寫必不可少   記者:隨著《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頒布,全社會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正在襲來。《意見》也強調書法要進校園。那麼,書法教育對於我們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將發揮什麼作用呢?
  • 書法教材有了 師資哪來
    原標題:書法教材有了 師資哪來   本報實習記者 閆敏   今秋起,教育部審核通過的11套書法教材已投入使用,書法師資不足的問題卻困擾著很多學校。   「我女兒所在的學校採用的是『人美版』書法教材,然而學校並沒有書法老師,也沒有書法課,而是讓我們家長自己在家教。
  • 政協委員建議大陸與港澳臺繁簡體字互認互通,教育部答覆了
    對於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兩岸三地繁簡體字互認互通的提案》,教育部經商工業和信息化部已作出答覆,並於12月16日公開了答覆內容。
  • 醜書盛行幹擾審美,委員建議以立法形式規範漢字使用,教育部答覆
    針對這種情況,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政協委員提出建議,應以立法形式規範漢字使用。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909號(政治法律類364號)提案答覆的函》,對此進行了回復。教育部表示,漢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漢字書法已經成為技法完備、風格多樣、深受大眾喜愛的一種藝術。
  • 開學啦,10位高考狀元共同建議:書法課必須堅持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盤點歷屆堅持練字的「高考狀元」:012020年江西省理科狀元尹天驥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想在考場上寫出如此優秀的字跡來,一定是平時堅持練習書法的結果。黃亦陳不僅學習好,還寫的一手好字,其書法功力了得,得到專業人士的充分認可。曾代表學校參加央視的《中國謎語大會》並奪得冠軍。學習燈謎、參加比賽,非但沒有影響亦陳的學習,相反,她覺得是一種促進。「燈謎涉及的範圍很廣,要求我要一直讀書、學習,拓展知識儲備,對思維也是一種鍛鍊。」她說。而學習書法,無疑讓她的學習增添幾分定力與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