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師範大學1092人關注

2020-12-13 陽光高考

 

     

    江蘇師範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區域引領性示範高校。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辦於江蘇無錫的蘇南軍區轉業幹部文化速成學校,戰功卓著的劉先勝中將為第一任校長。1956年學校暫名「江蘇省中學師資訓練班」(無錫師範專科學校籌備處),正式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蘇師範專科學校。1958年學校北遷徐州,1959年與徐州師範專科學校合併,成立徐州師範學院,是當時蘇北地區唯一的本科高校。60年代初,全國高校布局調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指示:「徐州地區地域遼闊,要有大學」,學校因此得以保留。從此,學校紮根蘇北,艱苦創業,逐步發展。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6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學校更名為徐州師範大學。1999年原煤炭部所屬的徐州工業學校併入。2011年11月,教育部復函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徐州師範大學更名為江蘇師範大學。

在學校發展史上,有著名漢語言學家廖序東教授,著名詩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專家吳奔星教授,戲劇家、中國古代文學史家王進珊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吳汝煜教授,教育家劉百川教授,心理學家張煥庭教授,歷史學家臧雲浦教授,地理學家羅其湘教授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建校以來,全校師生秉承「崇德厚學,勵志敏行」的校訓,經過不懈努力,各項事業都有了快速發展。

學校現有泉山、雲龍、奎園、賈汪4個校區,佔地2047畝,校舍面積81.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12.23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36億元;圖書館藏書279萬冊。學校設有3個試點學部、22個專業學院以及中俄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學院和獨立學院科文學院。現有86個本科專業,2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覆蓋十一個學科門類。有教育碩士、體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藝術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碩士、法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等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並具有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研究生推免權。現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424人(含獨立學院8596人);碩士研究生2872人,博士研究生4人。學校是全國首批200所「有資格接收外國留學生的高校」之一,相繼與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等國的44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友好合作關係,先後接收26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來校學習。學校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建立了孔子學院,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等國高校開展合作辦學和學分互認項目,與哈佛大學、香港大學等世界著名高校合作開展師資和管理人員培訓項目。建校以來,學校已向社會輸送了十八萬名畢業生,一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江蘇師範大學校友活躍在海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個領域。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2004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其中一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43項(其中特等獎2項)。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教育部「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精品教材1種,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1部,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項,承擔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1項,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教師隊伍建設示範項目6項;獲批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4項,省級品牌、特色專業20個,省級重點專業類1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精品教材14部,省級重點教材9部,省級優秀精品課程47門,高校省級英文授課精品課程1門,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江蘇省軟體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2項。獲得「中央支持地方財政專項」31項,擁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6個。學校被教育部、國家語委確定為全國首批「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培訓基地」、全國唯一一家「經典誦讀教育」學科(領域)培訓機構,獲評「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江蘇省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師範生素質教育基地、中小學骨幹教師省級培訓基地、中等職業教育師資省級培養基地、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省級培訓基地、江蘇省五個區域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之一。

學校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在現有的1425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1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5人)、副教授46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554人。目前我校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講座教授1人,江蘇特聘教授5人;雙聘院士量級人才9人,長江學者、國家「傑青」量級人才46人;專任教師中有4人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3人入選「江蘇省高校教學名師」,32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9人獲得「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5人為省「雙創計劃」引進人才,11人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91人入選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128人入選省「青藍工程」;有省「青藍工程」優秀學科梯隊3個、科技創新團隊3個,江蘇省「創新團隊計劃」引進團隊4個,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3個,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1個。

學校注重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內涵建設水平穩步提升。現有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二期項目6項,一級學科省重點學科9個;化學學科進入全球ESI最新排名前1%。現有江蘇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個;有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工業設計中心1個,省部共建研究基地1個,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基地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省決策諮詢研究基地1個,其他部級研究基地3個,省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點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省高校國際問題研究中心1個、培育建設點1個;獲批成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二級保密資格單位。近五年來,共獲得各級各類縱向科研項目1018項,其中國家基金項目299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6項、重點項目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獲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人文社會科學)、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在內的部省級以上科研獎勵近65項。在Nature子刊、PNAS、JACS、BRAIN、《中國社會科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共發表論文6700餘篇,其中被SCI、EI、SSCI和A&HCI等收錄論文1371篇,被CSSCI收錄1088篇;出版著作140部,出版教材57部,獲得專利145項。《語言科學》雜誌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和CSSCI來源期刊,並獲第一批國家社科基金學術期刊資助;《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其「留學生與近代中國研究」專欄獲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第二批名欄;《江蘇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連續被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併入選「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學校積極拓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途徑,社會服務能力不斷彰顯。近年來,立足基礎教育改革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建立了江蘇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先後與蘇北十校共建教學科研聯合體;與徐州、鹽城、連雲港、宿遷、寧夏中衛、內蒙古滿洲裡等地方政府建立了校市戰略合作關係;與徐工集團等企事業單位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建立校地共建載體平臺、校企聯合研發中心等產學研合作基地100餘家。大學科技園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江蘇省留學人員創業園、徐州市大學生創業園、徐州市重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技術轉移中心獲批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發展。學校主動發揮作為蘇北地區唯一的江蘇省幹部教育培訓基地的服務功能,不斷為推進校地、校企深度合作,全面融入地方經濟社會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積極努力。

近年來,我校學生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首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省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特等獎等多項大獎,以及國際、國內多項重要體育賽事的單項冠軍。校女子足球隊多次獲得中國大學生女子足球錦標賽冠軍,主力隊員曾入選國家隊參加第五屆女足世界盃和北京奧運會,以我校女足為班底組建的中國大學生女子足球隊在第23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獲得亞軍,2012年我校女足代表江蘇獲得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女子足球項目冠軍。由我校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電視劇《無雨的日子》獲得第五屆全國大學生電視作品大賽最高獎——理想杯。學校四次被江蘇省表彰為「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多次被評為「江蘇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並被授予「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稱號,多次獲省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創新獎,多個班級獲江蘇省「周恩來班」命名表彰。教育部簡報、《中國教育報》多次報導我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學校團委被共青團中央表彰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連續十一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和全國學聯聯合表彰。

學校已連續十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江蘇省文明單位」,四次被表彰為「江蘇省文明學校」,五次被表彰為「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2011年,學校被授予第三批「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江蘇師大人將繼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揚「守正出新,堅志勇為」的新時期校園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內涵發展、轉型發展、特色發展,為建設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xml:namespace>

 

院校代碼:1222

聯繫地址:徐州市銅山新區上海路101

郵政編碼:221116

聯繫電話:05168340306483536996

電子郵箱:zsb@xznu.edu.cn

網址:http://bkzs.jsnu.edu.cn/( 江蘇師範大學本科招生網)

 

 

徐州位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結合處。這是一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稱「兵家必爭之地」,具有獨特的地理空間特色。 作為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新亞歐大陸橋與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大運河在此交匯。現代化的擁有國內一流水平的徐州火車站和觀音機場更為開放的徐州添上騰飛之翼。 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江蘇省四個重點建設的「特大城市」之一和經濟文化集散地,正在發揮起特有的優勢和功能,一個以徐州為中心的大城市圈正在形成。

  徐州是楚漢文化的發祥地,西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的故裡。徐州及其周邊地區散落著大量的歷史文化古蹟:有漢墓群、漢兵馬俑、漢畫像石等豐富的兩漢文化。有雲龍山北魏的大石佛和底下明清城;周邊有連雲港孔望山的摩崖刻石文化,有儒文化鼻祖孔子、孟子的故鄉曲阜、有北宋古都開封及一批佛教文化古蹟。徐州有著淳樸的名風和民俗文化,沛縣的武術、邳州的剪紙、睢寧的兒童畫以及地方音樂戲和飲食文化,均聞名遐邇。

?xml:namespace>

 

 

徐州獅子山楚王陵

淮海戰役紀念塔、紀念碑

徐州稼悅園

馬陵山風景區

徐州漢畫像石博物館

邳州銀杏博覽園

 

雲龍山風景區

徐州博物館

徐州聖旨博物館

龜山漢墓

泉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裡山前古戰場

 

 

相關焦點

  • 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104人關注
    多人考取復旦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名校研究生。 人才培養質量高。學院重視學生全面發展,一大批優秀畢業生,湧現出「2006年中國大學十大年度人物」劉剛等傑出青年。畢業生考研深造院校(部分):香港大學、香港教育大學、西南大學、暨南大學、寧夏大學、雲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廣州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天津商業大學、延安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四川師範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雲南師範大學、遼寧師範大學、重慶師範大學、三峽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新疆師範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 江蘇師範大學與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區別很大,不要混淆
    江蘇師範大學是國家公辦一類本科院校,其中的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是其合作學校,是民辦院校,大家首先要區別開來。大家可以看出,某某大學的某某學院往往是民辦,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一定要仔細區分開來,區別的方法:在江蘇省內的院校,主要看學費的區別。
  • 江蘇師範大學是江蘇高校中間檔最好的嗎
    根據榜單,處在這個位置的大學定義為區域一流大學,分別是:江蘇師範大學、南通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常州大學、南京審計大學、江蘇警官學院、南京體育學院、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在這個榜單中,江蘇師範大學確實是排在這個檔次的第一名,這裡簡單介紹下:江蘇師範大學前身是1952年創辦於江蘇無錫的蘇南軍區轉業幹部文化速成學校,1957年成立江蘇師範專科學校。後陸續與徐州師範專科學校、徐州工業學校等合併,於2011年更名為江蘇師範大學。
  • 河北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最新排名,誰更勝一籌
    河北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最新排名出爐,三所師範類高校實力如何呢?誰更厲害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在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河北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171;江蘇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176;四川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177。在2020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中,河北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201;江蘇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116;四川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169。
  • 江蘇師範大學2021年藝術類專業招生簡章
    學校將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必要時將調整招生考試方案,請考生關注江蘇師範大學本科招生網(http://bkzs.jsnu.edu.cn)。5.本簡章若有與教育部、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等有關文件精神不相符的,均以上級文件為準。6.本簡章由江蘇師範大學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其他未盡事宜參照學校當年本科招生章程的相關規定執行。
  • 2020江蘇師範大學考研調劑信息
    2020江蘇師範大學考研調劑信息 2020-05-20 10:42:51| 來源:江蘇師範大學
  • 都叫江師大,江西師範大學和江蘇師範大學哪個好一些?
    而比如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就因為南大的所屬有過紛爭,今天啊,我們就來說說這江師大,中國有三所大學可以簡稱jiang師大分別是新疆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江西師範大學。而又屬江西師範大學和江蘇師範大學最為相像。我們今天就來對比一下。首先是城市。
  • 近期爆發肺結核的江蘇師範大學是一所什麼樣的大學?
    近段時間,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爆發肺結核的消息登上了熱搜。這也讓江蘇師範大學這一平時比較低調的高校瞬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其實是江蘇師範大學的獨立院校。雖然兩校共享教師資源,但科文學院現在是一所獨立的民辦高校,擁有自己的管理系統。
  • 江蘇最好的2所師範大學,除了南京師範大學外,這所常被誤會是211
    江蘇是我國高等教育重地,師範類院校也分三六九等;說到師範類院校的實力,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南京師範大學這所211重點高校,其次才會想到江蘇師範大學。一、南京師範大學211工程高校,在師範院校中全國位居前十的位置,除了公費院校,南師大是非常有名的,並且學校報考熱度也非常高。
  • 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205人關注
  • 江蘇師範大學2020高考江蘇省招生計劃,有意報考的江蘇考生看過來
    江蘇師範大學是一所位於江蘇省徐州市的省屬重點大學,是一所師範教育為特長,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師範院校,2020年高考分數線已出,有意報考江蘇師範大學的江蘇考生可以多多關注了解下,以下是江蘇師範大學2020在江蘇省的招生計劃!
  • 江蘇最牛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2020年本科錄取分數線發布
    作為江蘇最牛師範大學,素有東方最美校園之稱的南京師範大學備受考生關注和喜愛。目前,南京師範大學2020年本科錄取分數線已發布,多少分能上這所百年老校呢?南京師範大學2020年本科錄取分數線目前,南京師範大學2020年本科錄取分數線已公布,文科最高錄取分數線為623分,理科最高錄取分數線為638分。
  • 江蘇師範大學2021年保研情況
    江蘇師範大學是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由教育部和江蘇省共建,位列《2020中國大學評價》排行榜第116位。學校現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省優勢學科、12個省重點學科,其化學、工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
  • 江蘇師範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
    原標題:江蘇師範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   江蘇師範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成立於2015年11月,由徐州市人民政府與江蘇師範大學合作共建,2016年7月經江蘇省委宣傳部批准設立為江蘇省重點培育智庫
  • 江蘇師範大學:22名學生感染肺結核,篩查又發現43人異常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消息,10月14日,有網友發微博稱,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潘安湖校區多名學生感染肺結核。該網友稱,他是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18級學生,今年9月有很多同學ppd(結核菌素試驗)檢查呈強陽性,但學校並未重視。直到10月9日,該校多名學生自發進行肺結核CT檢查,發現11名學生肺部有問題。隨後,學校帶其他班級學生檢測時,又發現16名學生肺部有問題。
  • 江蘇師範大學
    你好,這裡是江蘇師範大學! 關於校區: 江蘇師範大學大校校區共兩個:泉山校區(校本部)、雲龍校區。
  • 2021江蘇南京師範大學教學科研崗招聘101人崗位表
    2021江蘇南京師範大學教學科研崗招聘101人崗位表已發布,報名、上傳照片時間:2021年1月9日9:00-2021年7月29日16:00。點擊下載>>>2021江蘇南京師範大學教學科研崗招聘101人崗位表(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二)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團結協作,敬業樂群,廉潔奉公。(三)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能從事一線教學、科研工作。
  • 2019中國大學排行榜江蘇師範大學排名126位
    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江蘇師範大學位列第126名,較2018年名次上升了6位,江蘇省內大學排名第19名,創下近年來該校在該榜單的最好排名,也實現在該榜單排名的連續四年穩步上升。據悉,武書連大學評價是目前國內最受關注的大學評價體系之一,主要評價指標排行榜有: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排行榜,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個學科門類排行榜
  • 江蘇師範大學、南通大學雙一可能性探討
    首先講一下江蘇師範大學吧,我還是挺佩服徐師大的領導的,改了一個巨牛的校名。再加上現在流行報考師範、醫科、警察公安,江蘇師範大學的分數那是蹭蹭往上漲。首先看一下江蘇師範大學條件吧,江蘇師範大學並無博士點,我卻把他提了上來,是有一點小私心的,因為江蘇師範大學引進了陳木法院士,這對江蘇師範大學正式獲得博士點有很大幫助。
  • 陳木法院士加盟江蘇師範大學
    10月10日上午,陳木法院士入職江蘇師範大學儀式在分析測試中心100A報告廳隆重舉行。校黨委書記華桂宏,校長周汝光,副校長苗正科、杜增吉出席儀式,校有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各專業學院院長,校直屬科研機構主要負責人,數學與統計學院全體教職工和學生代表200餘人參加儀式。入職儀式由苗正科副校長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