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最愛大新疆」,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來源:城鎮規劃君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有十座城市,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個動聽且寓意深遠的市名。
這十座城市分別是第八師石河子市、第六師五家渠市、第一師阿拉爾市、第十師北屯市、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第二師鐵門關市、第五師雙河市、第四師可克達拉市、第十四師昆玉市、第七師胡楊河市。
知道兵團城市的人很多,但是了解兵團這10座城市市名來源和含義的人卻寥寥無幾。現在,由城鎮規劃君為您解析新疆兵團10座城市市名來源和含義。
1.阿拉爾市
關於阿拉爾這一地名,有四種說法:
一是是蒙古語「匯聚、交匯」之意;
二是蒙古語一種草的名字;
三是維吾爾語意為「河洲」、「綠色的島嶼」,傳說很久以前維吾爾族牧羊人躲避洪水的高臺,給它起了「阿拉爾」的美名,即綠色的島。
四是清朝乾隆年間索倫部大遷徙後,達斡爾族阿拉爾氏軍民駐紮新疆南疆地區後所建的阿拉爾屯(今阿拉爾市)。
阿拉爾市古稱昆崗,意為發源於崑崙山的多條河流交匯衝積成「崗」。匯聚的意義更加符合阿拉爾的本意,因阿克蘇河與和田河、葉爾羌河三河交匯於阿拉爾從而形成了塔裡木河。
寓意兵團第一師的前身359旅部隊從祖國大江南北轉戰數萬裡,最終匯聚並屯墾在邊疆的塔裡木河畔,通過一代代軍墾人不懈的努力,終於把這個亙古荒原變成了一座生態綠洲城市。
2.鐵門關市
市名源於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之一的鐵門關,鐵門關位於庫爾勒市北郊8公裡處,鐵門關在鐵門關市區東邊直線距離38公裡處。鐵門關屬於庫爾勒市,不屬於鐵門關市。
扼孔雀河上遊陡峭峽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險要衝,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咽喉。晉代在這裡設關,因其險固,故稱"鐵門關",號稱「天下最後一關」。
3.圖木舒克市
原名「吐木休克」,古波斯語,不詳。現代維吾爾語,「鳥的嘴」,「突出的一角」。
圖木舒克市建市時根據地名從雅的慣例,將市名改為圖木舒克市。從衛星和飛機上遙望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在沙漠西面有一道廣袤的綠洲擋住了它沙漠黃色的觸角,這道突出的綠色屏障名叫圖木舒克,維吾爾語意為「鷹面上突出的一角」。
4.可克達拉市
市名來源於兵團四師64團團部可克達拉鎮,取名於享譽國內外的人文景區、著名的東方小夜曲《草原之夜》的創造地可克達拉。六十年代,一首膾炙人口的《草原之夜》使「可克達拉」聲名遠揚。
清朝中期,哈薩克族一部分東歸遷至這裡,因見其一望無際的綠色原野,便稱為「可克達拉」。「可克達拉」為阿爾泰語系語言「綠色的原野」之意。
《草原之夜》的創作過程是作曲家當年來這裡採風時,在一個夜色蒼茫的黃昏,站在寂寥幽深的可克達拉草原,有感於軍墾戰士們戰天鬥地的無畏情懷而激情創作的。取名可克達拉市既體現了兵團人屯墾戍邊大無畏精神,又表現了新疆最美的伊犁河谷絕世風光。
如今,可克達拉真的變了模樣,雖然看不到綠野裡牛羊遍地、琴聲裡起舞的美麗姑娘,卻能感受到現代化墾區的美好,城市規劃科學合理,職工生活環境優美宜居,薰衣草沁人心脾的芳香,讓遠道而來的遊客忘了故鄉。
5.雙河市
市名源於唐代在西域的博樂一帶建立的雙河都督府,取自於精河和博爾塔拉河雙河之意。
寓意雙河市所在的第五師來源於哈密墾區和博爾塔拉墾區兩個歷史源頭,1949年11月,十六師進駐哈密地區創建了哈密墾區。1953年5月27日,十六師改番號為第五師,1960年5月到1963年1月第五師官兵西遷博樂市,最終創了現在的兵團第五師雙河市。
6.五家渠市
清末民初有楊、馮、杜等5戶人家,為種地從老龍河引出一條水渠,人稱「五家渠」。五家渠被作為自然鎮名稱沿用到2001年。2002年9月,國務院批准設立縣級五家渠市。
7.胡楊河市
市名來源於兵團第七師130團奎屯河下遊的胡楊河景區,取名胡楊河市有取胡楊「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頑強生存之意。
有兵團天山雪松、綠洲白楊、戈壁紅柳、沙漠胡楊四種精神內涵,體現兵團人在新疆兩大沙漠周邊、邊境沿線,像大漠胡楊一樣紮下根來,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以對祖國、對民族的赤膽忠心和巨大的犧牲精神。
8.石河子市
之所以叫石河子市,源於石河子旁8公裡處有一條布滿石頭的瑪納斯河,石河子市就建在數丈深的礫石層上,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石子城。
9.北屯市
北屯原名為「多勒布爾津」,1958年8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鎮邊將軍張仲瀚為即將恢復重建的十師師部選址定點,因「多勒布爾津」成為中國最北的屯墾戍邊重地而命名「北屯」,寓意為兵團屯墾最北之地。
10.昆玉市
昆玉市名源於中國最早的文化典籍《山海經》——崑岡出美玉。崑崙山自古出產美玉,而又以和田玉為最佳,將崑崙山與和田玉相結合,即崑崙山的美玉。雖然十四師人口少,耕地規模小,但其戰略作用卻如同崑崙山玉石一樣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