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關注 美術報,分享美的一切
在美術考試中,速寫往往是很重要的一環,速寫怎麼畫?怎樣才能畫得好?人物的速寫的難點重點在哪裡?陝西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安康中學美術高級教師何濤提出了幾個需要重點注意的地方。
一般造型類(中國畫除外),綜合類的藝術院校,多傾向於線面結合的速寫考查,而純設計或者說更注重設計傳統的藝術院校,多傾向於純線速寫的考查。純線速寫在表現物象的過程中,從結構出發,將人物和形體轉折變化運動和質感,用概括簡練的線條表現出來。
巴喬•班迪內利《執劍盾的裸體戰士》
這裡的線條不是平均的線,而是通過有粗細、虛實、強弱變化的線表達主次關係、疏密關係及空間關係。線面結合的速寫在高考中,能更好地發揮速寫的特點,也是常見的速寫表現手法。它利用頭手腳略施調子及黑白灰色塊來帶動整體畫面的豐富性和完整感,衣紋及明暗交界線的處理也可使畫面更加厚重,其特點是層次豐富,表現力強。
拉斐爾《詩壇習作》
▼
速寫的本質問題是動態比例
其中動態是難點,但只要用心觀察,牢記頭、頸、胸、腰、胯、大腿、小腿、腳、上臂、肘、前臂這些體塊的基本形、運動規律及衣紋走向規律,那麼無論是寫生還是默寫生活中常見的動作是不難的。我們通常會把20分鐘以上的速寫稱為慢寫,其實,快與慢都能表達考生的造型能力。我們可以只畫幾條大線,一分鐘的時間表現一個舞蹈姿態的韻律感,我們也可以對著農民伯伯畫上半小時,描繪他徹頭徹尾的辛勞與滄桑,速寫與漫寫兩者訓練應交叉進行,相輔相成。
雅各布•卡魯奇,別名蓬託莫《牆面裝飾草圖》
▼
人物的比例是關鍵
我們習慣地這樣認為:站七、坐五、蹲三(以頭的長度為基準),身材特別高大或低矮的人比例會不同,但我們一般畫的普通人的比例基本都一樣,男、女最多不超過半個頭的區別。
洛倫佐•洛託《持杖的聖西蒙》
▼
人物的結構
人體的結構分為頭、頸、胸、胯及四肢幾個部分。人的外形特點是由人的骨骼和肌肉決定的,人的骨骼和肌肉十分複雜,我們要了解和掌握主要的骨骼和肌肉組成部分。
路加•西諾雷利《男人體背面像》
▼
人的動態取決於人物各部位的連接方式和運動特點
人物動態實際上是指人的運動特徵,是與人的結構分不開的。人的骨骼和肌肉等是最複雜的,所以人的靈敏度非常高,運動特徵非常明顯。人的動態取決於人物各部位的連接方式和運動特點。
人的運動特點主要表現頸、肩、肘、手腕、腰、腳踝。頸可以上下、左右運動,頸的運動決定了頭部和胸部的空間位置。肩可以上提或下沉,肩的運動決定了胸部和上臂的關係。肘部的運動決定了上臂和小臂向內側彎曲的角度。腕決定了小臂與手的關係。腰可以前挺並可轉動,是胸和胯的連接,決定了人體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動態,是速寫中要注意的重點。膝決定了大腿與小腿向內彎曲的角度,腳踝運動角度小,與腿的運動關係較為固定。(牢記人體的結構體塊關係,了解並洞察人體的運動規律是人物速寫的重點)
菲利皮諾•利皮《向左移動的男人體》
▼
人物速寫用線
用線的疏密有幾條基本方法:
▶ 人體結構轉折的地方用線密,反之則用線疏。
▶ 衣物緊貼人體的地方用線疏,反之用線密。
▶ 近處的部分用線密,遠處的部分用線疏。(由於繪畫的重點有所不同,一般較為關注與重點部位會用線較多,但還是要遵循以上幾點)
吉羅拉姆•達•卡披《保羅•羅馬諾作品和古代藝術的臨摹習作》
用線的輕重:線的輕重與物體的結構、空間、體積、光影、質感、固有色等有密切的關係。
▶ 線與結構:用線首先要抓緊結構,在結構比較明顯和突出的部位線可以重一些,在衣紋寬鬆的部位線可以輕一些。
▶ 線與空間:從虛實角度來看,近處的物體實,遠處的物體虛,所以近處的物體重一些,就會相對遠處的物體清楚,遠處的物體用線輕一些,就會有遠去的感覺。
波利多羅•達•卡拉瓦喬《持書青年習作》
▶ 線與體積:線與體積的關係實際上和空間關係一樣,在體積的轉折上,離畫者越近的就應該越實要略重一些。線的輕重與體積的大小也有關係,物體用線輕就會感覺體積大,用線重就會感覺體積小,這就是人的視覺差。所以小物體用線多,應輕一些,否則,視覺感會重。
▶ 線與光影:線的輕重取決於光影的強度,我們都知道光線越強的物體感覺就越輕。那麼,離光線近的線就要輕一些,離光線遠的線就重一些。
貝納蒂諾•加蒂《以手遮臉的使徒》
▶ 線與質感:由於線的輕重直接會影響到視覺上的物體的輕重感,那麼越重的物體線應該越重,絲質的衣物在用線時一定要比棉質衣物的輕。
▶ 線與固有色:線與固有色的關係易理解,固有色物體重一些的線就重一些。
用線的粗細和用線的輕重方法基本一致,粗重的線條有狂放感,精細的線條感覺細緻。
李奧納多•達•芬奇《跪姿人物衣飾習作》
人物速寫不僅僅是對人物外形簡單地描摹,更是畫者藝術修養和藝術能力的體現。從基本層來講,人物的年齡、面貌、神態、職業、性格等因素,也是可以通過速寫表現出來的。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前面講的一些因素就可以解決的,需要大量地練習和不斷地研究。
— ✚ —
文| 何濤
陝西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安康中學美術高級教師
圖片來源於:《大英博物館藏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素描精品展》
版權為©大英博物館董事會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