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
網絡交友,凡誘導你投資理財的都是詐騙
每日甘肅網12月6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張秀芸)不要點擊陌生簡訊和郵件中的連結,不要進入和註冊來源不明的網站,不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不安裝來歷不明的應用軟體和程序……12月5日,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提醒廣大市民防範冒充外國軍人、網絡交友誘導投資賭博、虛假簡訊連結等類詐騙。
案例一:冒充外國軍人詐騙
11月26日,蘭州市某高校學生小Z通過「BLUED」交友軟體認識一自稱美國軍人的陌生網友,對方通過聊天獲取了小Z信任,並稱從美國給其郵寄了衣服、筆記本電腦等物品,隨後,一自稱海外快遞員的人添加小Z微信,稱其快遞被海關查扣,需支付海關檢查費,小Z信以為真,通過支付寶掃碼向對方分兩次轉帳5000餘元,後對方仍讓小Z繼續轉帳,小Z感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網絡交友須謹慎,對身份不明的好友不透漏自己的個人信息,務必認真核實對方身份,保持頭腦清醒,不要掉進詐騙分子設置的陷阱,一旦對方要求轉帳匯款,請立即切斷聯絡。
案例二:網絡交友誘導投資賭博詐騙
11月28日,定西市居民X女士在「抖音」上認識一陌生網友,並添加為微信好友,對方對X女士關懷備至,並很快和X女士確定戀愛關係。取得X女士信任後,對方稱自己長期做一款理財產品,可以帶X女士一同賺錢,X女士在其誘導之下向指定帳戶轉帳7萬餘元,後發現平臺無法提現,對方稱要提供手續費等費用方可提現,X女士察覺不對,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網上認識的不明身份的好友,凡是主動提及掌握某網站系統漏洞、了解股票內幕消息等,進而誘導你進行投資理財或網絡賭博的都是詐騙。
案例三:冒充領導詐騙
11月28日,金昌市某村黨支部書記F先生微信收到一好友請求,對方自稱為該鎮黨委書記,F先生便添加對方,次日,該好友稱辦事要用網銀,但自己只有現金,希望F先生給其銀行帳戶轉帳周轉一下,F先生看對方是自己的領導,且平時關係不錯,便向對方指定帳戶轉帳1.6萬餘元,後詢問相關同事,同事告知其可能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近期我省多地接連發生冒充地方黨政領導實施詐騙的案例,請廣大群眾切實提高警惕,若有社交平臺好友要求轉帳,請切記通過電話或當面核實身份。
案例四: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
11月30日,蘭州市某高校學生小Y接到一自稱天貓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其購買的牙膏存在質量問題,要向其賠償。小Y便按要求添加對方QQ,並下載「騰訊會議」軟體,後雙方通過手機屏幕共享功能進行聯繫。對方稱需通過支付寶備用金進行理賠,讓小Y將支付寶備用金轉給對方,對方通過後臺關閉支付寶備用金後臺即可完成理賠。後對方以無法關閉支付寶備用金,需支付保證金為由,誘導小Y通過手機銀行向指定銀行卡轉帳1.2萬元,後對方又以還款超時、認證資金等理由,讓小Y分9次向指定帳戶轉帳16萬元,後對方讓小Y繼續轉帳,小Y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網絡購物需謹慎,退款是假,騙錢是真。凡是接到電話主動要為你理賠退款的,都是詐騙。
案例五:虛假簡訊連結詐騙
12月1日,蘭州市居民T先生收到一條簡訊,內容顯示其ETC已過期,需辦理延期手續,並附網址,T先生點擊並輸入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電話號碼、銀行卡密碼後,收到該系統發送來的一條驗證碼,對方要求T先生將驗證碼輸入到系統,T先生輸入後,其銀行帳戶內9000餘元分四筆被轉走,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不要點擊陌生簡訊和郵件中的連結,不要進入和註冊來源不明的網站,避免洩露過多個人信息,不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不安裝來歷不明的應用軟體和程序,切勿提供驗證碼,如有疑問,請致電96110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