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眾所周知,影像體驗早已成為智慧型手機行業最受重視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而體現在產品上,就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積極地在相機模組上「堆料」。像素從4800萬堆到6400萬,再到前段時間Redmi Note 9 Pro將1億像素更是拉至千元級價位;而攝像頭數量也迅速從雙攝更迭到三攝、四攝,直到如今不少機型已經是「前二後四」的六攝配置。
說實在的,這種智慧型手機的攝像頭堆料風潮,的確是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實惠。畢竟,更多的攝像頭就意味著更多的可玩性,也使得中低價位的產品在拍照水準上,比過去雙攝乃至單攝時代有了脫胎換骨式的增強。
但如果大家放眼更為廣闊價位段的市場,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些價格高達七八千甚至上萬元的機型,很多現在還在使用著前置單攝、後置雙攝或三攝的配置。然而它們無論是在專業機構的測試中,還是在消費者的評價裡,都有著比攝像頭數量更多、像素更高的中低價位段產品,更好的體驗和更為強大的成像質量。
那麼問題就來了,難道旗艦機型「拍照好」是另有秘訣,價格更高的機型反而不需要靠堆料來實現優異的影像品質嗎?
當然不可能。只不過,旗艦手機在相機的「堆料」上有著特殊的技巧,而這種技巧,普通消費者往往其實是意識不到的……
事實上,我們三易生活此前也曾或多或少地意識到,頂級旗艦機型在相機設計思路上與其他級別產品之間存在的明顯差異。但真正當我們開始仔細思考這個問題的契機,則來源於近日博主@冰宇宙(Ice universe)的一則爆料。
根據他的說法,三星下代旗艦機型Galaxy S21系列,將會全系換用索尼IMX563 CMOS作為超廣角鏡頭的傳感器方案。而IMX563將為Galaxy S21系列能夠帶來兩大改變,一是它可以將Galaxy S21系列的超廣角角度從120度增大到123度,讓一張照片能拍進更多的景象;第二點,就是它可能加入三星旗艦機型此前沒有過的獨立微距模式,從而改善微距效果。
說實在的,當看到這一消息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就這?」
事實上,此前我們曾在相關內容中提及,「大幅提升副攝品質」將會是2021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影像技術發展的主旋律。例如我們現在就已經知悉,許多品牌都準備在2021年為旗下相關機型配備尺寸更大、感光能力更強的超廣角或長焦副攝,甚至為了表示這種副攝CMOS規格上的大幅提升,廠商還想出了「雙主攝」這樣的宣傳話術。
然而,難道三星比較「後知後覺」,Galaxy S21系列的副攝進步就不夠大嗎?懷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嘗試比對了一下傳言中Galaxy S21系列所使用的IMX563,與現款機型Galaxy S20系列超廣角副攝所使用三星S5K2LA的參數,看看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正如大家所見,至少從兩款傳感器的官方參數來看,的確沒看出來有太大的差異。
換句話說,相比目前已知其他品牌預計在2021年投入的新款副攝,Galaxy S21系列上的這枚IMX563與前代方案相比,進步的幅度的確是稱不上「顛覆」,至多只能算是一次小規模的完善和功能補全而已。
在中低端產品準備大幅提升副攝品質之際,三星的下代旗艦機皇超廣角方案卻僅僅只是「小修小補」。看完上文中的表格,或許有些朋友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三星要這樣做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需要再做一次對比。這次對比的對象是三星Galaxy S20系列的超廣角方案,以及市面上從低端到中高端的數款其他超廣角副攝方案。
發現什麼了嗎?沒錯,雖然根據現在的爆料信息顯示,Galaxy S21系列所採用的副攝可能只是比Galaxy S20系列略有增強,但這卻是建立在Galaxy S20系列所採用的副攝方案,在單像素麵積、像素結構,以及對焦速度等等多個方面,都已經壓倒性領先同世代其他所有主流副攝方案的前提下的。
不僅如此,在我們這張對比表格最後兩位的IMX586與IMX708,它們正是我們本文開頭所提到,一些廠商有望在2021年用於大幅升級副攝品質的備選CMOS方案。而這些備受期待的「全新高品質副攝」,其實無論是在成本上還是在技術規格上,都還沒能趕上三星2020年「老機型」的超廣角副攝CMOS。
Galaxy S20系列裡的超廣角,已經比2021年很多手機或將採用的新方案還要強了
換句話說,早在其他廠商提出「增強副攝」的口號、提出「雙主攝」概念的一年前,三星就已經不聲不響地配上了比競品下一代方案更貴、更好的副攝CMOS方案。而當整個手機行業開始真正重視起副攝品質的時候,三星至少在這枚他們自研自產自用的超廣角副攝上,進行了至少一年時間的持續算法優化迭代和功能開發了。
傳聞中的Galaxy S21U攝像頭設計,全部副攝都帶有雙核對焦
於是乎,這就意味著即使Galaxy S21系列真的如同傳言一般,在2021年使用了參數相比Galaxy S20系列進步不大的超廣角副攝方案,它也已經足以在硬體規格上繼續碾壓其他品牌「大幅升級」之後的副攝CMOS。同時由於這樣一來就相當於三星至少比競爭對手們多了整整一年的「大底副攝」軟體優化經驗,因此Galaxy S21的新款IMX563副攝,實際上不僅僅是相比Galaxy S20系列會有寬一點的視場角,以及增加微距能力這麼簡單,它還理應還具備比市面上屆時其他超廣角副攝更快的對焦速度、更強的持續追焦拍攝能力,以及更高的成像穩定性和更少的BUG。
當然,能夠搶在行業潮流出現之前,提前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就在產品上配備相關技術,這註定是只有極少數廠家才能做得到的事情。
比如像前文中所講到的三星,還有索尼,這兩家都是既研發圖形傳感器,又研發智慧型手機,因此對於什麼技術真正靠譜、什麼技術未來會流行可以說是心知肚明。又比如像蘋果,則完全無視市場上所謂的流行風潮,自己定製每一代的方案,並建設自有的影像技術體系。
IMX563是索尼自家首發,目前還沒有消息顯示它會提供給了除三星之外的第二家廠商
這樣的做法有什麼好處?簡單來說,它使得這些手機廠商具備了可持續進步的,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取決於供應鏈的影像系統設計能力,讓他們的產品在功能與性能上不至於「千機一面」。
同時,這種不受市場「主流方向」影響的自主影像系統研發能力,還給這些品牌的用戶帶來了一個突出的好處。那就是他們手中的老旗艦往往能夠持續受益於新的研發成果,在新品推出後通過系統更新,就能得到新的功能,而不需要非得換新手機才行。
不過,拒絕「隨大流」顯然也不是毫無代價的。一方面,自成體系的研發節奏,就意味著比直接購買供應鏈的現成方案要付出高得多的成本,這直接帶來了售價的提升。而另一方面,正如前文中所講到的那樣,即便我們今天已經花了不少篇幅來探究頂級旗艦機型在影像方面的這種差異,但相信還是會有一些消費者在看到這些高端機型只配備了三攝或四攝時,嗤笑一聲,覺得還是自己手頭上價格更便宜的超多攝手機更「值」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