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尷尬」高校,升格為本科後,校名由「大學」降為「學院」

2021-01-07 小路老師

高校改名之風今年非常流行,幾乎每年全國都有一批高校更名,很多專科學校升本科後由「職業技術學院」變成「學院」;也有很多本科院校由「學院」變成「大學」。雖然還是同一批老師,還是同一個校區,名字變了,就感覺學校高大上了。多數學校更名都是期待著能升一級,但是河南有一所學校改名比較尷尬,學校由專科升為本科後,校名由原來的中州大學更改為"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從名字上看好像從一個名校變成了一個不知名的大專。如果按地域給大學命名「中州大學」應該比鄭州大學還牛。

中州大學為河南一所大專院校,1980年3月,學校創建,初名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分校。1980年9月25日,學校舉辦首屆開學典禮。1981年,改名鄭州走讀大學。1985年4月,改為中州大學。建校30多年可以說中州大學的發展是比較緩慢的,本來中州大學成立之初被河南的各界人士寄予厚望,但是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被河南的很多其他的高校超越,例如成立比中州大學晚3年的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早就躋身省內重點高校行列,近些年很多專業都已經一本招生了。就連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黃河科技學院這些民辦大學都已經是二本招生了。

相比之下,鄭州市政府直屬的中州大學的發展一直不慍不火,三十多年一直沒有脫掉專科的帽子。直到近幾年,隨著政府加大對高校的投入,中州大學才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才有機會升格為本科院校。可是名字卻讓人尷尬,曾經的大專還叫中州大學,現在的本科反而變成了鄭州工程技術學院,聽上去就是一個地方性的高職高專。不得不說這個名字改的有些失敗。

你覺得中州大學和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哪個名字更好?

相關焦點

  • 河北改名「最尷尬」的大學,學院升格為大學,卻被吐槽:走回頭路
    現在高校改名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在我國擁有大學一百多年的歷史中,高校改名就從未停止過。據有關數據統計,全國近2000所公辦高校中,在過去20年中,有近一半高校改過名字。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普遍存在「以名識校」的問題,我國大學眾多,幾乎沒有人能了解每一所大學具體情況,往往通過校名來判斷一所大學的好壞。因此,一些高校為了提升社會知名度,吸引優質生源,會改一個響亮的名號。
  • 山西這所高校很「委屈」,從專科升為本科,校名卻從大學降為學院
    但是也有不少高校,吃了歷史的虧,專科的時候被叫做大學,後來學校實力上升被升級為本科院校,名字卻降為了學院,相信山西太原學院此刻肯定感慨萬千太原學院,其前身是1984年創辦的太原大學,屬於山西大學、山西財經學院、太原工學院和山西農業大學等幾個學校的太原分校合併而成,當時取名就為太原大學,性質是一所專科層次的高校。
  • 北京更名「最成功」的大學,大學降級為學院,卻從專科升格為本科
    然而,在北京有一所大學卻一反常態,將校名「大學」改為「學院」,辦學層次卻由專科升格為本科。這所大學就是吉利學院,即原來的北京吉利大學。2014年,北京吉利大學改名為北京吉利學院,並升格為本科院校,2018年通過了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2020年,北京吉林學院整體搬遷至成都辦學,校名改為吉利學院。目前,學校設有商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等多個學院、33個本科專業,擁有全日在校生2萬餘人。
  • 湖北改名「最成功」的大學,校名高大上,專科升格為本科
    儘管我國擁有大學的歷史不長,只有一百多年,但就在這不長的歷史中,國內的大學卻從未停止過改名。目前對於高校的評價,主要是行政評價,存在將學校、學院、大學分為不同層次等級的問題。在傳統觀念中,人們普遍認為大學要比「學校」、「學院」強。所以,不少地方院校將「學校」改為「學院」,然後再改為「大學」,辦學層次也由專科升格為本科,名號是越來越響亮。
  • 河南改名最「失敗」的大學,從大學改成學院,卻由專科升為本科
    我們都知道河南省的大學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和其他省份相比都是要差很多的,因為河南的大學數量不多,而且好學校比較少,只有鄭州大學一所211高校,相比於湖北、江蘇、湖南來說,河南省的教育確實有一些不如人家,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很多河南的大學都是越辦越好,很多外省的學生來河南上學之後對河南的評價也非常高
  • 這個大學主動更名,自願「降級」為學院,反而升格為本科高校
    這個大學不一般,主動降級為「學院」,卻一躍成為本科高校 目前,31省市高考成績及錄取分數線全部公布,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開始了高考志願填報。想要填報好高考志願,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在選擇大學及專業的時候,有一點一定要切記,千萬不要「以貌取人」,否則有可能錯過一所非常有潛力的大學。
  • 廣西更名「最成功」的大學,大學降級為學院,卻從專科升格為本科
    在我國社會輿論中,普遍存在著「以名識校」的問題,往往會通過校名來判斷一所大學的辦學層次。很多人認為「大學」要比「學院」強,以「省」命名的大學要比以「市」命名的大學厲害。因此,為了符合這種認知觀念,提高學校的社會影響力,我國高校從上個世紀就開始更名,並延續至今。
  • 河南更名最「奇葩」的大學,從專科升級為本科,卻從大學變為學院
    前言大家都知道,河南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也是我國的教育大省,每年都有上百萬學生參加高考,按理說,作為高考大省。河南的高校水平應該處在國內領先水平,才算正常,而實際上,河南的高校水平在全國各省是排在中下遊的。
  • 湖南改名「最成功」的大學,大學降級為學院,卻從專科升格為本科
    在湖南有一所大學就改名十分成功,它就是長沙學院(原長沙大學),雖然一反常態,把「大學」降級為「學院」,可能校名不如以前的高大上,但是長沙學院由專科升格為本科,完成了一次蛻變。
  • 福建改名「最成功」的大學,大學降級為學院,卻從專科升格為本科
    近些年,我國高校出現了大範圍的更名現象。在人們傳統觀念認知中,普遍存在著「以名識校」的問題,認為「大學」要比「學院」強。很多高校為了獲得更多的政府財政撥款,得以快速發展,吸引更加優質的生源,不得不改一個高大上的校名。通常情況下,高校從「學院」更名為「大學」,然後加上科技、理工、財經等時髦的名詞。
  • 這所學校專科時以「大學」命名,升格本科後卻改名為「學院」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20年6月,我國共有高等學校3005所,數千所高校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校名。通常情況下,專科層次的高等學校會以「職業學院」或職「職業技術學院」命名,本科層次的高等學校會以「大學」或「學院」命名。這種高校命名規律,讓很多人認為,以「大學」命名的學校就是本科,學院就是要比大學差勁。
  • 河南一所很奇怪的高校,專科的時候叫大學,升本科後卻改名為學院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于振興高等教育事業的需要,我國的許多城市都創辦了一批新的大學。不過由於條件的限制,這些高校雖然被冠以大學的名稱,但實際上只是專科。而在後來升級為本科的過程中,校名又從大學更名為了學院。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就是其中的例子之一。
  • 湖南改名「最成功」大學,校名高大上,即將由學院升格為大學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為了滿足我國高校發展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需要,全國高校掀起來一股改名風潮,並延續至今。據有關部門統計,在過去的20年,我國有近一半的公辦高校改過校名。高大上的校名可以提高學校的社會知名度,進一步提升生源質量,獲得更多的政府經費支持和社會資源。改名儼然成了高校快速發展的一條捷徑。
  • 江西先鋒軟體職業技術學院申請升格本科,校名為江西信息學院
    江西先鋒軟體職業技術學院申請升格本科,校名為江西信息學院 江西先鋒軟體職業技術學院10月28日,中國江西網記者了解到,江西省教育廳日前發布公示,南昌職業學院
  • 廈門這所大學「神操作」,主動從大學降為學院,成功從專科升本科
    高校改名之風一直都很流行,幾乎每年都會有一批高校改名字。很多專科學校再升級為本科學校之後,會從職業學院改名為學院,也有一些本科院校會從學院改名為大學。雖然說還是原來的老師和校區,但是學校的名字卻改變了,讓人覺得學校一下子變得高大上了。
  • 河南一所很奇怪的高校,專科的時候叫大學,升本後卻改名為學院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于振興高等教育事業的需要,我國的許多城市都創辦了一批新的大學。不過由於條件的限制,這些高校雖然被冠以大學的名稱,但實際上只是專科。而在後來升級為本科的過程中,校名又從大學更名為了學院。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就是其中的例子之一。
  • 校名相似,河南這3所老牌院校再不更名「大學」就尷尬了!
    河南省4所獨立學院轉設為本科高校正在公示中,其中有兩所轉設後的校名和一些老牌本科院校相似。 一個是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轉設後校名「中原科技學院」,另一個是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轉設後校名「新鄉第二醫學院」,具體信息可看下表。
  • 國內最尷尬的大學,因為招不滿學生,申請從本科降為專科
    在我國,高校們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各院各校都想往上擠,專科院校們希望自己能升為本科,很多二本院校則將「升一本」作為工作重心。學院們排著隊等待更名為大學,不少省屬高校立志進入「雙一流」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名單,向上是目標,也是榮耀,主動將自己從本科降為專科的學校是少之又少,可世界之大,偏偏無奇不有。
  • 河南這所大學挺委屈,明明是本科大學,卻因校名被誤認為是專科
    前言河南雖然是高考大省,但是大家也都了解,河南同時也是一個高等教育比較弱的省份。全省只有一所211院校,公辦本科院校只有38所,這些數量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對高校的需求。而對於考生來說,考上一所好大學就是它​們的夢想。​​
  • 廣西高校從學院升格為大學,北部灣大學用了12年,它用了62年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創辦於1952年,原是中央民族學院廣西分院。1953年學校更名為廣西省民族學院,5年後更名為廣西民族學院。2006年學校正式升格為大學,更名廣西民族大學,曾入選《環球人文地理》中國九所最富有詩情畫意的大學之一。從學院到大學,廣西民大用了整整53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