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刷新率上不去?可能是線材、接口的鍋

2020-12-20 快科技

本文經超能網授權轉載,其它媒體轉載請經超能網同意。

某天某小編利用上班時間在「吃雞」(玩絕地逃生),用著最牛X的超級小鋼炮遊戲配置(i7-7700K+GTX 1080 Ti),按道理來說4K畫質下起碼流暢才是,可總覺得一卡一頓的,遊戲體驗十分糟糕,最後連「雞」都吃不成。檢查驅動、顯卡設置都沒有問題,某小編一時間犯了難,難道真的是技不如人?

經過高人指點,終於發現了端倪,在遊戲顯示選項中,我們赫然發現4K解析度下屏幕刷新了最高只有30幀,原來是我們用的視頻輸出接口線有問題!HDMI 1.4線材先天條件決定其最高僅支持3840 x 2160@30Hz或4096×2160@24Hz。換而言之,某小編用錯線材了,要想體驗完美的4K@60Hz還需DisplayPort 1.4/HDMI 2.0的線。那麼HDMI、DVI、DisplayPort不同版本線材又一一對應什麼樣的解析度和功能呢?我們將一一為你解答。

VGA的歷史

VGA接口的歷史可謂是悠久,誕生於1987年,發明者正正是藍色巨人IBM,採用模擬信號的視頻標準。VGA接口共有15針,分成3排,每排5個孔,用於傳輸紅、綠、藍三色模擬信號以及行場同步信號(水平和垂直信號)。

大部分都知道VGA解析度指的就是640×480,但並不清楚其實VGA接口其實能支持輸出1080P以上解析度的圖像,但是為什麼它被淘汰了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VGA是模擬接口,傳輸的還是模擬信號,首先抗幹擾能力差,長距離線纜會有畫面失真情況;其二現在的顯示器都是基於LCD背光、液晶面板,控制信號為數位訊號,VGA接口的模擬信號要經過多次數模、模數轉換,轉換過程中部分信息被丟棄,造成畫質下降。但是對於舊式CRT陰極射線管顯示器來說,VGA接口就很方便了,畢竟顯卡輸出的模擬信號直接輸出到CRT顯示器控制輸出就可以了。目前很多工廠生產線、醫院醫療儀器仍會採用VGA接口。

逐漸式微的DVI

DVI接口全稱是Digital Video Interface,即數字視頻接口。基於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轉換最小差分信號)技術來傳輸數位訊號,TMDS使用一定的壓縮編碼算法將RGB每路8Bit的數據轉成成10bit數據,其包含有行場同步信息、時鐘信息、數據DE、糾錯等,經過DC平衡後,採用差分信號(什麼?你不知道什麼叫差分信號,請翻開《現代通信原理》課本第182頁好好複習)傳輸數據。

因為DVI擁有更為良好的電磁兼容性,可以實現長距離、高質量的數位訊號傳輸。但是問題來了,DVI接口居然有五種版本,DVI-A、DVI-D(單/雙通道)、DVI-I(單/雙通道),我們該怎麼分?其實還挺簡單的我們記住下面這些就好。

DVI-A:A是Analog(模擬)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DVI-A完全是當時為了從VGA模擬時代想DVI數字時代過渡的兼容性產物,用了DVI接口形式,卻傳遞的是模擬信號。以往在一些在大屏幕專業CRT中能看見,不過由於和VGA沒有本質區別,性能也不高,故已經在廢棄的邊緣。

DVI-D:正宗DVI接口,D就是Digtal(數字)的意思啦,線纜中傳輸的是純正數位訊號,因此抗幹擾能力特別強,而且畫質不容易失真。由於數位訊號不需經過任何轉換,就能被LCD顯示器直接識別和使用,減少了數字→模擬→數字繁複的信號轉換過程,既節省了時間,又能消除拖影現象,在LCD顯示器誕生之初就被人所支持。

DVI-I:這個是個奇葩的純在,它既支持數位訊號又支持模擬信號的傳遞,兼具DVI-A和DVI-D產品特點,明顯也是過渡性產品。

那麼DVI-D、DVI-A單雙通道又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日常情況下看到的都是雙通道版,因為雙通道版DVI接口能提供更高的解析度和刷新率。單通道DVI通道包括了四條雙絞纜線(紅,綠,藍,時鐘頻率信號)。將RGB信號與H.V信號進行組合編碼,其每路碼流速率為原像素點時鐘的10倍,以1024×768×70的解析度為例,碼流時鐘為70Mbps×10,折合為0.7Gbps。而一般DVI1.0的碼流在0.24Gbps到1.65Gbps之間。單通道DVI最大可發送的解析度為2.6百萬像素,每秒鐘更新60次。而雙通道DVI使用時可以提供額外的一組數據通道,稱為雙通道(Dual-link DVI)運作模式。DVI規格中規定以165MHz的帶寬為界,當顯示模式需求低於此帶寬時應只使用單通道運作,高於則應自動切換為雙通道。

以往我們去電腦賣場總會聽見JS們口中說「你要什麼DVI線,18+1、24+1還是12+5、18+5、24+5的?」,可能你聽到的一瞬間,腦子裡就不知所措了。那麼教給大家最方便的辨認方法,只要+1的就是純數字接口DVI-D,+5的可能是DVI-I或DVI-A(都能傳模擬信號),18的是單通道,而24則是雙通道,最特別當然是12+5,這就是DVI-A啦。

DVI接口式微主要原因在於標準制定之初就先天不足,後續難以提升傳輸帶寬,而且DVI使用的3.3V,在顯示器驅動面板中還要轉換成LVDS,顯示器的驅動模塊就要做得很複雜,而且不易於小型化,所以在數碼設備逐漸縮小的今天,加之不能提供4K 60Hz的畫面,DVI接口被拋棄是遲早的事情。

電視機最愛的HDMI

隨著圖像顯示技術、顯示器發展,消費者越發覺得DVI這麼多版本、接口這麼大,提供的解析度並不高,而且用起來好麻煩,HDMI就應運而生。

HDMI全稱是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多媒體接口),它的特點就是高清而且接口小,是一種全數位化視頻和聲音傳輸接口,可以發送未壓縮的音頻及視頻信號。由於具備音視頻同時間傳輸特點,這個特性被電視機製造商廣泛接納,成為數碼產品中出境率最高的接口,可用於機頂盒、DVD機、PC、筆記本、遊戲主機、數字音響與電視機等設備上。

規格初制訂時其最大像素傳輸率為165Mpx/s,足以支持1080P解析度畫質下60Hz刷新率;後來在HDMI 1.3規格中擴增為340Mpx/s,支持2K解析度60Hz刷新率,以匹配未來可能的需求。

HDMI也支持非壓縮的8聲道數字音頻發送(採樣率192kHz,數據位寬24bit),以及任何壓縮音頻流如Dolby Digital或DTS,亦支持SACD所使用的8聲道的1bit DSD信號。在HDMI 1.3規格中,又追加了超高數據量的非壓縮音頻流如Dolby True HD與DTS-HD的支持。

HDMI接口沒有DVI那麼複雜,全都是同一個版本,但是有形態大小之分。分為HDMI A Type、HDMI C Type、HDMI D Type三種,接口大小體積依次遞減。

HDMI A Type:應用於HDMI1.0版本,總共有19pin,規格為4.45 mm×13.9 mm,為最常見的HDMI接頭規格,相對等於DVI Single-Link傳輸。

HDMI C Type:我們叫mini-HDMI,應用於HDMI1.3版本,也是19pin,可以說是縮小版的HDMI A type,規格為2.42mm×10.42mm,為了適應尺寸變小,腳位定義有所改變。主要是用在可攜式數碼設備上,例如DV、數碼/單眼相機。

HDMI D Type:應用於HDMI1.4版本,總共有19pin,尺寸更小了,只有2.8 mm×6.4 mm,腳位定義也有所改變,整體長得跟Micro USB似的。比現在HDMI C Type接口小50%。

HDMI接口由於進入市場較早,而且性能好、接口易用被廣大民眾所接受,很快成為大部分電子產品的首選接口,可惜好景不長,HDMI標準未能快速跟隨市場的發展,不適用於內部連接應用以及未來超高帶寬需求,很快就被DisplayPort接口威脅到其生存空間。

獨領風騷的DisplayPort

DisplayPort是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推動的數字式視訊接口標準,誕生於2006年5月,因此它還很年輕並且充滿了活力。DisplayPort對比HDMI接口的優勢很明顯,使用DisplayPort接口免認證授權費用(但相關專利集合公司有權收取合理而統一的費用),還有最主要的是能直接驅動TCON,大大簡潔化顯示器內部設計,液晶面板廠商們特別喜歡,所以你會看到某些顯示器同款多個HDMI就要多50塊。而且DisplayPort在發展中過程中,目標主要是主要適應於連接計算機和屏幕,或是計算機和家庭劇院系統。

DisplayPort可以說是最特別的一個,傳輸數據方式很有意思,是第一個使用數據包方式傳輸數據的顯示連接埠,一般數據封包傳輸在乙太網、無線通信領域很常見,它最大好處就是拋棄了時鐘同步信息,數據包根據包頭標籤找到自己的對應傳輸位置實現同步。而以往的視頻接口大都需要信號固定的時鐘發生器來進行數據同步。而DisplayPort引入的這種數據包封裝數據,使得定時同步信號、接受地址內嵌於數據包中,那麼其引腳數量就可以大大減少,但是可以實現更高的解析度,而且後期拓展非常方便。

由於DisplayPort非常特別的數據傳輸方式,因此其信號不兼容DVI或HDMI,轉換接頭都要使用轉換晶片。早在第一代DisplayPort 1.1傳輸帶寬就非常足,達到了10.8Gbps,可以支持2560×1600解析度及最高12bit的色彩,1080P解析度的色彩支持24Bit(這麼高都沒用啊,液晶屏幕不支持,原生10bit非常貴,市面都基本都是8bit靠抖動成10Bit的)。

最新的DisplayPort 1.4a規範,帶寬進一步提升至32.4Gbps的帶寬,可支持8K 60Hz 、4K 120Hz HDR超高解析度,我們可以預見DisplayPort接口很可能會率領未來高清顯示器的發展趨勢。此外DisplayPort還加入了顯示壓縮流(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技術、前向糾錯(Forward Error Correction)、高動態範圍數據包(HDR meta transport),聲道也提升到32聲道1536 KHz採樣率。

DisplayPort還有另一種尺寸的接口,Mini DisplayPort是縮小版的DisplayPort。而它的誕生也富有戲劇性,是蘋果公司覺得目前所有的視頻接口都太大、太蠢了,DisplayPort雖然技術先進,但是尺寸還是過大,最後蘋果將其精簡成於Mini DisplayPort。

DisplayPort目前發展勢頭很猛,幾乎所有電腦都會帶有該標準接口,稍微遺憾的是它依舊未能打破HDMI接口在電視機上的壟斷,成為一個更加廣泛的標準。

標準最先進的Thunderbolt 3

Thunderbolt是由英特爾發表的標準,目的在於當作電腦與其他設備之間的通用總線,接口形式與Mini DisplayPort相同,最主要的原因是蘋果看上了Intel這個高速、多功能的傳輸協議,並且將其商業化、商品化。

2011年誕生第一代Thunderbolt,那時候帶寬就已經高達10Gbps,那時候人們更是熟悉的是Thunderbolt數據傳輸功能,往往忽略了還有視頻接口功能。Thunderbolt技術採用兩種通信協議 ,包含數據傳輸的 PCI Express ,以及用在顯示的DisplayPort,可完整兼容現有的DisplayPort設備。通過菊花鏈(Daisy-chain)形式連接最多六個周邊設備(多屏系統、存儲空間拓展),提供10W電力給周邊設備。

時隔兩年,到了2013年intel拿出了Thunderbolt 2協議,它是通過合併了第一代的兩條獨立10Gbps通道,使得最高傳輸速度翻倍到20Gbps。

再過了兩年Thunderbolt 3誕生於Computex 2015 ,帶寬再度翻倍至40Gbps 。Thunderbolt 3接口形式採用了USB Type-C型,Thunderbolt 3最大供電100W,整合兩個DisplayPort 1.2通道在內部,可連接兩個4K(4K@60Hz)顯示屏或一個5K(5K@60Hz)顯示屏。

可以說Thunderbolt 3是迄今為止最為強大的接口標準,它是目前集合顯示、數據傳輸、充電一系列接口標準,換用了USB Type-C形態接口以後,使得易用性更加,可惜Thunderbolt 3的控制晶片成本太高,目前線纜成本極高,同時只有高端主板、筆記本才會擁有這種接口,成為Thunderbolt 3接口普及的攔路虎。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期的超能課堂以後,對於這五種視頻接口有沒有新的認識,還能分得清楚他們之間的區別嗎?記得別再像某小編一樣傻乎乎地用錯線纜了。

相關焦點

  • 顯示器上的Type-C接口 可能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麼大作用
    大多數的數碼愛好者認識Type-C接口,估計都是從2015年的安卓手機開始的。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0/419327.htm但估計不少用戶不知道的是,電腦端的顯示器上也有Type-C接口。
  • HDMI/DVI落伍了嗎 買顯示器如何選接口
    比如常見的藍光播放器,PS4遊戲主機,電視盒子等等,可以說HDMI接口在眾多的領域裡,都是主流的接口。具有HDMI接口的顯示器,顯然用處就多了很多,不單是可以和電腦主機駁接的設備。因此目前購買顯示器,如果能有HDMI接口,就一定要帶上它,畢竟誰知道以後你會拿顯示器做什麼呢?
  • 顯示器接口怎麼選?對比四種主流類型,購機時你可千萬不要挑錯了
    現在大家對顯示器的畫質和體驗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其實對顯示器來說,其接口的不同,也決定著實際表現。所以說在選擇顯示器時,一定要看清楚接口是哪個類型。那麼對於不懂電腦的朋友,也許也不太清楚顯示器接口的發展和不同種類的情況,那麼慢慢君今天也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 PG27UQ顯示器怎麼調整144Hz的刷新率?
    顯示器的刷新率,是圖像在屏幕上每秒鐘出現的次數。刷新率越高,閃爍感越小,穩定性越好。而且刷新率跟解析度是相互制約的,所以尤其高刷新率高解析度的顯示器就顯得非常的好.華碩PG27UQ就是一款4k解析度,144Hz的顯示器。
  • 筆記本電腦DP接口介紹
    文章內容來自90後科技說,想看原視頻的可以去b站觀看原視頻。DP接口。有些筆記本沒有HDMI1.4以上的版本的接口,那麼就沒有辦法接高刷新率高幀率的顯示器了。雖然沒有HDMI接口常見,但是廣受玩家們的喜愛。也是這幾個接口裡面最年輕的接口。
  • 顯示接口VGA、DVI、HDMI、DP接口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並不了解其中的區別,覺得只要有畫面輸出就可以了,其實對於很多顯示器來說並非如此,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視頻接口那些事。最古老的接口—VGA,也被廣泛應用於電視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設備上。HDMI 接口雖然在規範上沒有 DVI 那麼負載,但是卻有著不同的形態。
  • 筆記本VGA接口基礎知識普及
    文章內容來自90後科技說,想看原視頻的小夥伴可以去b站觀看。有很多小夥伴買了筆記本之後想外接顯示器,但是不同的顯示器接口差別很大,而且你筆記本電腦接口也很多,這兩個東西怎麼適配起來就是今天我們要做的內容。
  • 深度解析顯示器接口標準
    沒落王者 D-Sub接口解析  D-Sub接口俗稱VGA(Video Graphics Adapter)接口,只要看到藍色的接口基本可以確定是它啦(並不絕對)。可能因為豎看很像一個大寫的字母D,所以稱之為D-Sub,上面共有15針空,分成三排,每排五個,這是一種模擬信號接口。VGA接口是顯卡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接口類型,絕大多數的顯卡都帶有此種接口。
  • 帶寬大漲、對遊戲支持改進,HDMI 2.1在顯示器上能否挑戰DP?
    HDMI最大的特點在於可以同時傳輸音頻和圖像,解決了之前的線材視頻、音頻得分開傳輸的問題而大獲成功。在HDMI 1.4甚至HDMI 2.0時代,帶寬偏低一直是HDMI接口的弱勢。02 對遊戲支持的改進在當下非常火熱的電競顯示器上,DP接口之所以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成為玩家首選的接口,一方面是因為之前HDMI 2.0最大3840×2160@60Hz的圖像,而目前高端4K遊戲顯示器的刷新率已經達到了144Hz ;另一方面對1080P、2K解析度的產品來說,HDMI 2.0雖然能輸出
  • 電視HDMI接口是幹什麼的?HDMI接口可以外接什麼設備?
    提到HDMI接口,想必各位都不陌生。HDMI接口在智能電視、電腦、電視盒子等很多產品上都有出現過。那麼電視HDMI接口是幹什麼的?HDMI接口可以外接什麼設備?這些你了解過嗎。由於HDMI音頻和視頻信號採用同一條線材,不僅能取得更高的音頻和視頻傳輸質量,而且極大簡化了系統線路的安裝難度。  進入高清時代,HDMI基本已經成為電視的必備接口,有線機頂盒、網絡機頂盒、電腦、音響等設備都可以通過HDMI線與電視建立連接,所以對於電視來說往往需要好幾個HDMI接口。目前大部分電視都會配備2-3個HDMI接口,版本上可能會有差異。
  • 小接口大學問 HDMI 2.1接口規格解讀
    ,1080P清晰度的顯示器,實在沒有必要搭載符合4K規格的接口配置,消費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並不需要做出過於糾結的選擇。2020顯示新標配 HDMI迎來重要升級早在CES2017展會上,HDMI就公布了全新的HDMI 2.1的規格,線材速度規格達到了48Gbps,讓8K/60幀每秒或者4K/120幀每秒的影像數據得以通過。除此之外,它同時也能給搭載了該接口的4K電視帶來增益。
  • 智慧調光保護眼睛—明基GW2480顯示器
    顯示器背面稍有弧度,上方有一個BenQ的LOGO作為裝飾,配有通用顯示器支臂安裝孔位,後蓋上是很密集的壓紋裝飾。可拆卸的顯示器底座裡面是集線器,可容納3根線材,一般是電源線、視頻線、音頻線這三根線材,正面、側面看顯示器是看不到線材的,能夠讓桌面更加整潔。
  • 當我們在討論顯示器接口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什麼?
    當代生活,我們對顯示器的要求已經不只是「有畫面」,更是要有極致的畫面。什麼 4K 超高解析度、HDR 高動態範圍、144Hz 高刷新率、10bit 色彩、1ms 延遲……反正什麼好來什麼,能上什麼就上什麼。 但是同一臺顯示器後面通常都會有不同的接口,這些接口有什麼不同?
  • 為什麼4k畫質出不來?顯示器刷新率跟不上?注意這些你忽視的細節
    最近,小編發現身邊的小夥伴在玩遊戲的時候,都會追求要有很高的屏幕刷新率,所以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購買高階的顯卡或者是那些很貴的電競顯示屏,那麼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電腦顯示器連接線的品質和種類,也都會影響到輸出的畫質。
  • VGA、DVI、HDMI、DP…不同視頻接口有啥區別?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電腦、電視還是投影設備等等,都離不開視頻輸出接口,尤其在顯卡上面,通常會出現3種甚至更多的接口。很多人並不了解其中的區別,覺得只要有畫面輸出就可以了,其實對於很多顯示器來說並非如此,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視頻接口那些事。
  • 電競顯示器推薦 送給愛打遊戲的你
    第一款為大家推薦AOC AG273QXP電競顯示器,這款顯示器的屏幕刷新率最高可達170Hz,用來展現遊戲畫面的快速變化十分適合。而27英寸2k解析度的Nano IPS面板也保障了高質量的遊戲畫質,驚豔的遊戲畫面讓遊玩體驗又上一層樓。目前這款電競顯示器京東售價為2999元,十分划算。
  • 漲知識:關於 HDMI、DVI、VGA 等這些接口你都了解嗎?
    本文轉載自超能網,原標題《顯示器刷新率上不去?可能是線材、接口的鍋》,其他媒體轉載請獲授權。HDMI 1.4線材先天條件決定其最高僅支持3840×2160@30Hz或4096×2160@24Hz。換而言之,某小編用錯線材了,要想體驗完美的4K@60Hz還需DisplayPort 1.4/HDMI 2.0的線。那麼HDMI、DVI、DisplayPort不同版本線材又一一對應什麼樣的解析度和功能呢?我們將一一為你解答。
  • 顯示器接口作用知多少?5分鐘全都懂了!_飛利浦 346P1CRH_遊戲硬體...
    可以說HDMI接口的誕生,是為了取代模擬信號傳輸視頻。而DP接口的出現,則是為了取代顯示器上的DVI和VGA接口。雖說兩者在出發點上並不相同,但都在PC領域的顯示器上成為主流。03 接口未來如何進化?以人為本 體驗先行雖說這兩種接口目前在顯示器上面都是主流,並且也能滿足目前及未來的傳輸帶寬需求。
  • 顯示器接口匯總,教你如何區分哪種接口的優劣!
    這期給大家普及一下顯示器和顯卡接口的類別,一般老款計算機顯示器和現在大多數都還是VGA接口,而現在很多主流顯示器也轉為DVI和HDMI,有些又是DP接口,那今天X君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些接口的用途與優劣!電腦顯示器接口類型有哪些?
  • 喜迎30系顯卡:外星人2K240HzAW2721D顯示器評測
    外觀展示如果不看參數,單是外觀方面外星人的這款AW2721D顯示器最大的亮點自然是其外觀。簡約的黑白兩色設計語音,背面外星人的logo搭配顯示器支架上設計的infinite環形燈帶設計,1680萬色的RGB燈光輸出。外星人自家的AlienFX情緒同步,讓顯示器可以與190+的遊戲大作聯動。